●江苏省南通市海门证大中学 郁晓冬
在学生的练习中,有这么一道题目:
《后汉书》记载,汉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这表明( )
A.门阀世家把持选官特权 B.选官制度出现根本性变化
C.官吏选拔日趋公平公正 D.科举制选官方式开始出现
依据后汉这个时间,可以排除A、D,其实B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当在排除之列,但在总复习阶段,还是应该把问题研究透彻一点。题干所提到的“试”即考试,难道考试在西汉就有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真正区别是什么呢?又以怎样的标准来认定科举制的进步性呢?
我重新阅读了新老教材,在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表述中,察举制是“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科举制是“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通过阅读,我发现,教材将“考试”放置于科举制下,并且用了“开始采用”的字眼。这样,学生面对题目有疑问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最新的教材又是如何表述的呢?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有一段文字:“确立了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人教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交代了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说明了科举制通过考试取士的这一基本特征。
由此可见,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都将“考试”这一内容归结到了科举制的名下,并没有对“考试”这一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如果仅依据教科书的内容,显然无法解答这一道题目带来的疑问。
为此,我查阅了一些专业研究书籍,对这个问题也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创议改制,在公卿郡国荐举以后,加以甄试,此为考试制度化的开始,而这一内容也就是本文引言题目的情境出处。东汉末年,征南将军王昶指出,“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由此可见,考试早于科举制而出现,不会晚于东汉,而且对于考试“公正”的功效在察举制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既然考试早已有之,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我继续阅读,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事实上,虽然汉代也出现了考试,但这种考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过是一种水平合格性考试,没有竞争和淘汰机制在内,仅仅只是对于推荐人才的一种检查,以免推荐上来的人没有真才实学,出现“举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种吊诡的事情出现。由此观之,虽然东汉就实践了考试的方案,但这种选官方式的本质没有变,即还是以推荐为核心,也就是说考试只是作为察举制的补充而存在。所以,汉代虽“愈倾向于考试的方向,唯其根本精神,仍难脱选举窠臼”。因“孝”“秀”诸科,皆先举后试,非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入选。汉代的考试,只能说已开考试制度的先河,仍不能脱离选举的羁绊而独立行使。而到了科举制诞生的时代,则是考生可以自由报考,是否录用几乎就是由考试来决定的,而这样的考试也具有了选拔性考试的意味,即存在着淘汰机制。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是考试不是在科举制时代才出现的,二是科举制和察举制的不同主要在于是否可以自由报考,而不是有没有考试。
通过思考,我有了这样几点心得体会。一是学生之所以对本题存在疑问,主要是一种错误思维在主导,即最近思维定式。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或许钱穆先生的“了解之同情”是人们正确思维习惯的起点。作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回到过去的情景中去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只有不断学习和阅读。所以,我的第二点心得就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有阅读的习惯,尤其是教师。只有这样,才会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数”,真正地“深入浅出”。
而今面对新教材,我们更要提高阅读意识。新教材纲要式的内容,可谓“微言大义”,我们必须拥有丰富的史学知识才有可能驾驭它。不断阅读,补白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才能更好地传授基本内容,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