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视域下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保护研究*

2022-03-07 05:58符雪姣
运动精品 2022年7期
关键词:村寨生态化湘西

符雪姣

生态化视域下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保护研究*

符雪姣

(1.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吉首大学体育休闲产业中心,湖南 张家界 427000)

运用生态学理论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对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了现状和评价分析。研究认为,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失调,存在产业化发育程度低,传统体育的经济结构薄弱;法律规章立体覆盖差,传统体育制度建设失衡;居民生活方式变革,传统体育的文化环境失调;宣传教育工作缺位,传统体育的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有必要树立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化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开放体系、发挥政府与市场双赢的保护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传统体育基础建设、加大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宣传与教育,积极保护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生态化。

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研究

湘西地区民族村寨聚集,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在社会变迁的大格局中,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日趋萎缩。以生态化保护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是当下最为行之有效手段方式,其核心是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切入点,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本研究从生态化视角出发,将湘西州吉首市德夯、凤凰县老家寨、龙山县惹巴拉、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古丈县张家坡等5个重点民族村落村寨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态化保护民族村寨中的传统体育的保护内容与保护对策,为制定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1 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资源现状

1.1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自然资源禀赋

湖南湘西地区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数千年来,民族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起源到文化形成再到其后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比较好地保存下来,并带有一定鲜活的生命力,形成了博大的文化艺术宝库——民族村寨体育。自然坏境造就了这些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近年来,湖南省提出发展武陵山区大湘西旅游战略,构建发展武陵山区大湘西旅游空间新格局,构建武陵山区大湘西黄金走廊文化旅游,为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由于湘西地区的各个民族村寨较分散,虽民族传统项目种类繁多,但都未形成产业化,存在着市场分割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等现状。

1.2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人文资源禀赋

具有独具资源特色的大湘西民族区,为湘西民俗文化、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等积淀了多元素人文、文化资源。湘西民族村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内涵。影响力大的民俗资源又为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和文化氛围,让湘西民族村寨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从而具备了高开发价值。在繁衍、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湘西地区民族村寨的人文资源已为形成具有各自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挥了巨大作用。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特色,表现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名族独特的文化。

1.3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传统体育资源

湘西民族村寨不同民族所创造的传统体育有着民族的特征,并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于这个民族之中[1]。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民族特征,以鲜明独特的形式在村寨村民生活中得以体现。特定的比赛场所和工具,花纹独特的民族服饰,亦或是与众不同的竞争规则,均具备浓郁的民族特征。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具备一定的原生态特征,原生态项目保存较为完整。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存在于民族民间,并且拥有最原始最固定的联系场所、方法和人群,很难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改变原有现状[2]。湘西村寨村民都很乐意去接受来源于生活并辅助生活的体育健身活动,例如抢花炮、荡秋千、打陀螺、民族健身操等活动。

2 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失调

2.1 产业化发育程度低,传统体育的经济结构薄弱

现今处于萌芽阶段的民族村寨传统体育产业,大部分项目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和待完善阶段,有的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濒临失传,己经进入产业化的民族体育项目少之又少。目前已经开发的民族体育项目而且得到社会认可的并不多,则只有舞龙、舞狮、龙舟、武术等成为商业商品。处于分散布局和散乱状态的国家体育产业,还缺乏国家政府整体规划,己经步入产业化的民族体育项目,目前配套设施规模小、质量差、产出量少、吸引力差、档次低[3]。从而影响了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资源优势未能及时转化为品牌产品优势和商业经济优势。

2.2 法律规章立体覆盖差,传统体育制度建设失衡

湘西民族村寨法律规章立体覆盖差,力度不够,众多政策和管理措施没到位,传统的体育制度建设严重失衡。生态化保护气氛不浓,不重视传统体育规划,传统体育建设的资金投入欠缺,未完善传统体育体制。湘西体育运动市场上的健身行业,现无一家是以村寨传统体育项目为主题的健身场馆,这就需要湘西地区推广促进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建设健全、完善传统体育制度。要是现阶段没有相关政策性的导向鼓励和正规法律条款、制度,这将严重影响了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影响整个湘西地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从生态化角度对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进行保护研究。

2.3 居民生活方式变革,传统体育的文化环境失调

近年来,由于湘西少数民族村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体育的冲击以及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原本村民所喜爱的娱悦身心的传统体育运动被网络、电视、广场舞等取而代之,湘西民族村寨过去经常开展的秋千、猴儿鼓舞、拉鼓、舞板凳龙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日益远离村民的生活。传统体育的文化环境逐渐减弱,如江河泥沙淤积状况十分严重,从而制约着水上运动项目的开展,如赛龙舟、独竹漂等[4]。由此可见,对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生态化保护就更为困难了。

2.4 宣传教育工作缺位,传统体育的保护意识淡薄

宣传教育工作和专业人员的培养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人才严重短缺。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对于民族民间体育的技艺掌握较好,但其文化水平不高,协调、管理水平不高。体育社会组织在传统村寨严重缺乏,且工作人员的数量、质量都存在不足,尤其以中青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紧缺。湘西民族村寨村民缺乏对本地区本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意识。大部分村民都认为传统体育挖掘、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不大,且与普通村民个人无关。少数村民也仅仅认为民族村寨应该具备一些民族特色以发展乡村旅游等,但对于传统体育对于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等的促进作用以及价值等却并不知晓,在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冷漠。

3 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由“保护”向“生态化保护”转变的重要性

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受到社会发展、文化间交流和民族风俗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湘西地区民族村寨的大多数村民,特别是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但并未将本地区的风俗文化带出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文化也就慢慢的失传,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能在史书上才有记载了。湘西地区的接龙文化就是失传的体育项目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面临着挑战,村民缺乏应有的保护意识,有的项目依据口传身授传承的传统体育项目已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有的项目逐渐消失需要进一步收集整理和保护研究,有的项目如今仅有极少数老人掌握。抢救的措施首先应是加强对老艺人的保护,让老艺人培养一批年轻人,才能使其延续并得到活态保护。现阶段只有通过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等手段才有可能实现其生态化传承的目的。由此可见,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生态化保护已经具有一定紧迫性。

4 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生态化保护策略

4.1 树立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村寨体育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文化工程和环境工程,也是乡村振兴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是建立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正是指在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变迁过程中所进行的村寨文化保护,它是在变迁中保护,在发展中保护,是要保护优秀的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而这种文化保护不是因循守旧,更不是固步自封。从形式到内容,应采取积极传承的态度,保护那些既体现民族特色又融竞技、健身、娱乐和艺术于一体的项目[5]。因此,在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中树立正确的生态化保护观,能更好的保持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特色与文化。

4.2 构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环境

湘西地区大部分民族村寨聚居区水土流失、植被损害和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破坏,民族村寨大多数传统体育项目能够保持其独特的“原生态”的特色的原因,正是植根于当地独有的生态环境之上。因此,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平衡传统体育、现代体育与村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形成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4]。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它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何合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4.3 营造生态化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开放体系

依托自然环境、地理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为开发平台[4],开展生态化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旅游。选择一些娱乐性和观赏性强的项目,在村里开展当地具有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的民族村寨体育活动,邀请旅游者参与。这样能使游客感受山水之美、领悟当地民族村寨充满特色的民族风情[6]。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运动方式,会吸引到众多的旅游者参与。积极开展村寨旅游文化事业,又能起到宣传、推广、发展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项目开发中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注意自然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严格控制生态容量,根据民族村寨资源特点和民族区域功能特点,进行有效合理开发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旅游、度假等项目。保证脆弱的生态保护区和重点自然保护区的开放利用的完整性,建立项目开发环境评价指标系统体系,禁止开发自然环境影响大的项目。

4.4 发挥政府与市场双赢的保护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在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中的服务、引导和监督职能。在推进乡村振兴、丰富乡村多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企业等进驻村寨市场,鼓励、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到村寨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宣传等工作,使更多的社会、市场等主体协同政府、村寨共同培育湘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在保护湘西民族传统体育原真性的同时,把村寨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向城市社区市场,从而推动村寨民族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文化的交锋、交流与共生发展。经济支持是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得以进行的基础,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到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工作上、民族村寨传统民俗活动的举办上、民族村寨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同时完善相关监督机制,保证专款专用,保障生态化保护工作顺利进行[7]。

4.5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传统体育基础建设

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并非仅靠湘西人民自己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它并不是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还需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与支持这项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工作。首先,鼓动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这些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拥有着丰富生态化知识、具体研究手段、保护技术和前瞻眼光[7];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于民族村寨传统体育保护以及民族村寨文化工作有深入地研究,是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员。其次,鼓励大中小企业投入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保护队伍中。最后,组织民众参与。热心民众和相关组织加入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将起到意识上的呼唤作用,起到一定的宣传和带动作用。

4.6 加大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宣传与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加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的宣传,让村寨人民认识、了解、接纳并参与到村寨传统体育的生态化保护中。调动广大村寨村民的积极性,使村民懂得保护村寨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清楚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生态化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就有利于推进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生态化保护工作。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社会培训企业、各层级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等,把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纳入到相应层级教育机构的学习和培训中,扩大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的场域空间,丰富发展路径。将有特色的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提高人们对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的意识。

5 结语

新时代的社会特征和市场发展的系统性,要求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需要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学校等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推动乡村振兴与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挖掘、整理、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开发利用等融合,使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路径与乡村振兴精神、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紧密结合,各相关利益主体共同营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多元传播途径,并在城市营销、城市品牌建设等大型城市举措中加大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宣传与教育,多项措施并举、多主体协同等最终促进湘西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生态化发展。

[1]张谦;张惠.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其文化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6):23-25

[2]符雪姣.文化生境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752(2):59-61.

[3]李绍银,胡志.四川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C].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12(5)17:31-33.

[4]吴秋来,谢小龙.全民健身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优化[J].四川体育科学,2013,32(5):94-97.

[5]罗刚,郑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性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29(2):112-115.

[6]林顺治.妈祖文化中的民俗体育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194-196.

[7]王小梅.新农村建设中沈阳市朝鲜族村落民族文化保护研究[D]东北大学,2009.

[8]李玉文.湘西山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其保护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1):121-124.

[9]颜下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4,9(9):13-15.

[10]李景繁,高会军.消解与重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空间衍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1(11):36-40.

[11]王晓.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72-75.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Sports Protection in Xiangxi Ethnic Villages under Ecological Vision

FU Xuejiao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YBA287;2022年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课题编号:zjjskl2022051。

符雪姣(1981—),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村寨生态化湘西
无蚊村寨丁屋岭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村寨——海坪彝寨
湘西 国画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