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集约矮化栽培技术浅析

2022-03-07 02:02
新农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行距套袋砧木

王 华

(凌海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辽宁 凌海 121200)

苹果是凌海地区的主要果树之一,针对苹果苗木繁育不规范与栽培模式落后、花果管理技术繁琐、土肥水管理粗放等产业问题,建立了米9T337高效快繁和优质大苗培育技术体系,研发了集约化果园建园规范和高光效树体管理技术,形成了轻简化花果管理技术体系,制定了现代果园土壤培肥技术规程,大面积推广砧木压条快繁、优质苗木促分枝、矮砧果园定植与高光效树体管理、化学疏花疏果、规范化果实套袋、土壤有机质提升、化肥高效利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采用项目牵动、示范带动、培训鼓动、宣传推动、科研单位+推广部门+生产企业联动组织、推广模式,建立苗木繁育中心5个,繁育优质苗木180万株,建立标准园23个。

1 基本情况

凌海市苹果的栽培面积5万亩、产量11.25吨。单产略高于全国平均产量,但低于山东和河南的,优质果率不足50%,劳动力和农资投入大,生产成本高,效益较低。按常规管理亩产2000公斤果园计算,平均每公斤苹果1.55元,如全成本核算,则投入产出比接近1∶1,苹果生产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果农自身劳动力投入所得,经济效益较低。

经调研、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苗木繁育技术特别是矮砧苗木的繁育技术不健全,苗木总体质量差,“快苗”、弱苗比例高达55%,没有企业或个人生产优质带分枝大苗。二是栽培模式落后,乔砧果园为主,生产效率低,矮砧栽培比例不到总面积的10%,且缺少配套矮砧栽培技术,基本沿用乔砧模式,管理粗放。三是花果管理技术繁杂,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占用工总量的1/3以上,果品整体质量不高,优质果率不足50%。四是果园土肥水管理粗放,化肥等农资投入量大,利用效率低,氮、磷肥利用率不足30%;土壤管理制度落后,生草、覆盖等技术鲜有采用,90%以上果园采用清耕制。五是组织管理及示范推广体系不完善。科研、推广以及企业和果农之间联系沟通不紧密,研究成果展示、转化途径不畅。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矛盾严重,果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程度较低,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连接生产与市场、技术与果农的桥梁不畅通。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米9T337砧木压条快繁技术

准备工作:选择未种过果树地块,平铺方式亩施7~10吨有机肥,然后把有机肥旋入土中。砧木剪成大约55厘米长度。

砧木栽植:第一年春季,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1.25~1.75米,深度20厘米栽植无病毒砧木苗,苗木与地面呈45°角。夏季,沿同一方向用竹子将相邻砧木别在一起并压平,水平高度一致,与地面接近平行。留下第一个侧枝,便于主枝更好的生长。冬季树体休眠后,用土覆盖压条,厚度约5厘米高。第二年春季晚霜过后扒土。夏季铺锯末与有机肥混合物,厚度3厘米、宽度15~20厘米。侧枝长到20厘米时开始起垄培土,土要完全盖住砧木及向上生长的侧枝根部,略高于砧木1~2厘米。10天后,进行第二次培土,以后每隔4~5天可以培一次土,一个生长季4~5次。

砧木苗采收:第二年晚秋,用工具把两侧土扒开,完全露出压条,观察压条砧木的根系,如果老根数量占总量的50%以上,则可以采收砧木苗,如果少于50%,需要继续观测,等到老根占50%时采收。

砧木分级:先分为有根与无根,无根砧木带回苗圃重新种植;有根砧木根据基部粗度分级,基部粗度8毫米的以下重新种植,8毫米以上用于嫁接,入库、储藏。

2.2 优质苗木促分枝技术

促分枝剂配制:先将氢氧化钾溶于水,10克氢氧化钾加1000克水,然后再加入800毫克6-BA,充分溶解后置于容器中。建议配制后立即使用,以免久置产生沉淀影响使用效果。用塑料喷壶进行喷施,喷施程度以叶片和茎表面充分湿润但无液滴凝聚下落即可,喷施量约为5毫升/株。按苗木质量进行定干,苗木株高不足1.5米,在距地表80~100厘米处选留饱满芽定干,株高大于1.5米的苗木,栽植当年高定干或不定干。栽植第一年,萌芽后对植株整形带喷施800毫克/升6-BA,当新梢长至10厘米、20厘米和30厘米时再次对新梢喷施400毫克/升6-BA。栽植第二年,萌芽后在中心干分枝不足处继续喷施800毫克/升6-BA,当新梢长至10厘米、20厘米和30厘米时再次对新梢喷施400毫克/升6-BA。栽植第三年,对已拉平的枝条及中心干延长枝继续喷施800毫克/ 6-BA。

3 矮砧果园定植与高光效树体管理技术

3.1 矮化中间砧果园建园技术

园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平地或缓坡地,具有排灌条件,pH6.5~7.5。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要求,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的要求。

园地规划:根据园区规模合理规划果园道路系统、排灌系统、小区面积等,以方便机械作业为原则。果园主路宽6~8米,支路宽3米左右,路面硬化。排灌系统按地势与道路、防风林统筹设计建设。按需求设计建造库房、选果场、果品贮藏库、配药池等建筑物。道路、建筑物、排灌系统及防风林面积不超过园区总面积15%。

栽植前的准备:秋季上冻前,按株行距挖宽80厘米、深60厘米的栽植沟,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每亩施3000~5000公斤腐熟农家肥,用表土回填,灌水沉实。苗木选择与处理。选用株高大于1.5米,粗度大于(第二嫁接口以上5厘米处)1.2厘米,具有4~6个主枝的2~3年生大苗定植。要求嫁接口愈合良好,苗茎倾斜度小,茎皮无干缩皱皮和伤口。授粉树配置。每隔4~5行需配置1行授粉树。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物候期相一致,结果期和成熟期接近,可产生大量的花粉与主栽品种有良好授粉亲和力。

苗木栽植:4月上旬至5月上旬栽植。栽前苗木整体浸水12小时左右。株行距以(1.5~2)米×(3.5~4)米为宜,按设计好的株行距从栽植沟内定点挖40厘米见方坑,将苹果苗放入坑内,使根系均匀分布在坑内,扶直回填,边填边踩。

3.2 矮化自根砧建园技术

园地选择与园地规划: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平地或缓坡地,具有排灌条件,pH6.5~7.5。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要求,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的要求。

栽植密度:采用宽行密植栽植模式,长势旺盛的品种株行距(1.2~1.5)米×(3.5~4.0)米,长势弱的品种株行距(0.8~1.2)米×(3.2~3.5)米。

定植沟挖掘与回填:确定好栽植行,沿栽植行挖宽、深各60厘米的定植沟,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回填时底部铺秸秆等有机物料20厘米,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6万~7.5万公斤/公顷,农家肥与表土充分混匀回填踏实。平地应进行起垄栽植,沿行向起垄,垄宽1.0~1.5米,高10~30厘米。

苗木选择:苗木选择二年生大苗,根系健壮,无病虫害。栽植前苗木根系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对病虫为害根、断根及粗根修剪至露出新鲜白茬,保湿备用。

授粉树配置:不同栽植品种合理搭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比例不低于1∶8,或栽植苹果专用授粉树。

树苗定植:4月上旬至5月上旬栽植。按栽植密度确定好定植穴位置。栽植时扶正苗,分2~3次回填踏实,确保根系舒展并与土壤紧密接触。栽后立即灌透水,灌水沉实后嫁接口露出地面10~15厘米。然后连续灌水2~3次,覆膜保墒。

4 规范化果实套袋技术

4.1 套袋时期

落花后30~35天(辽西地区套袋选择6月1~8日较为理想)开始套袋,7~10天内套完。晴天在上午9~12时和下午3~7时进行,阴天套袋时间前后可适当延长。

4.2 套袋前准备

选用优质育果纸袋。要求果实发育良好、果形端正,并严格疏花疏果。套袋前1天将袋口向下堆放于室内潮湿的地面上,使之软化,以利扎紧袋口。

4.3 套袋方法

套袋时先用左手托住纸袋,右手拨开袋口,半握拳撑鼓果袋,使袋底通气排水孔张开。双手执袋口下2~3厘米处,袋口向下套入果实,并使果梗置于袋上沿纵切口基部,使幼果悬空于袋内中央。将袋口左右横向折叠,把袋口侧边扎丝置于折叠后边,向纵切口一侧捏成“V”形夹住袋口,捏紧以避免害虫、雨水和药水进入袋内。

4.4 摘袋时间

采收前20天进行,富士苹果在9月20日前后摘袋。

4.5 摘袋方法

双层果袋先摘除外袋,经过4~5天再摘除内袋,摘外袋时一只手托住果实,另一只手解开封口扎丝,捏住外袋底部拉掉即可。除内袋时,宜选择阴天或多云天气进行,若晴天上午8~12时先除树冠东部、北部及内膛果袋,下午15~19时再除树冠西部、南部及树冠上部果袋。

4.6 摘袋后管理

摘除果实周围5~15厘米范围内的遮光叶片,摘叶量不要超过全树的20%。当果实阳面完全着色后将果实阴面转为向阳面,果实与枝干接触面用果垫隔开。选择银色反光膜顺果树行向平铺于树盘内并压实。

猜你喜欢
行距套袋砧木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做砧木的南瓜品种
套袋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