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意象”的“城市意象”理论辨析
——以“黄山外边溪地段城市设计”为例

2022-03-07 14:26张祥钰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林奇凯文要素

文/张祥钰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1 针对凯文·林奇《the Image of City》的基本内涵及其想要解决的问题的探讨

20 世纪40 年代之后,随着国际主义风格在美国的风行,越来越多的美国城市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逐渐同质化,大城市不再亲切宜人,相反在不断扩张中失去了边际,人们似乎很难感知城市的空间结构以至于连方向都难以辨别。从20世纪50 年代开始,人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凯文·林奇萌发了进行有关城市认知研究的想法。凯文·林奇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发放问卷、交谈、绘制认知地图的方式在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进行人们对于城市的认知研究。1960 年,凯文·林奇发表了《the Image of City》一书,全书共计五章,其在第一章开篇部分就明确了写作的目的:“本书将通过研究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城市意象,分析美国城市的视觉品质,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或是‘可读性’,亦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1]延续这一基本思路,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认知地图,并提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道路、节点、标志、区域、边界,他认为这五要素是构成城市意象的基本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构成认知城市的基本单位。

他在第一章“环境的意象”中指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的物质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在场景中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察者,与其他的参与者一起,我们也成为场景的组成部分。通常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他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印象。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就成为印象。”[2]体察其对于“意象”的定义,可以发现他实际上探讨的是人对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印象,也就是城市环境要素经过人思维处理之后的认知结果。

他从城市环境的可读性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去验证这一点,“可读性”这一概念“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或是‘可读性’,亦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2]“好比这本书,它的可读是因为它由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2]

作者认为,凯文·林奇的《the Image of City》就是一个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探索城市认知的命题,其所提出的“意象五要素”理论着眼的是城市的物质空间结构与作为主体的人的感知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对“意象”本身的定义有失偏颇,就其书中所述,称为“城市印象”也许更为妥帖。

2 针对凯文·林奇《the Image of City》的批判、质疑的探讨

这些批判与质疑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其将人对于城市的认识仅仅看作是简单的物质空间的感知,也有人指出凯文·林奇忽视了人类作为一种社会生物其不仅仅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整体意识的约束,“可读性”这一概念本质上是无法被量化的主观概念,“可读性”的强弱是无法直接比较的。更多的质疑则是针对社会文化属性的缺失,如沈益人直接指出,“作为城市意象的真正价值是城市文化认知中差异性的内容。这种差异性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城市特色。挖掘城市特色的构成才是城市意象研究的归宿。”[3]

作者认为:凯文·林奇所提出的“the Image of City”的概念就城市设计而言是不完整而有失偏颇的;凯文·林奇的《the Image of City》是一个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探索城市认知的命题,其所提出的“意象五要素”理论着眼的是城市的物质空间结构与作为主体的人的感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凯文·林奇的“意象五要素”或许可以从文化层面探索其划分以及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城市意象应是直接指向城市特色而作用与城市设计的;推本溯源,对于中西方意象理论的比较研究对于城市意象理论的研究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城市意象是城市特色的载体,其通过意象要素的感知、提取、重塑在城市设计中建构城市特色。

3 “中国意象”理论的源起与内涵

国内学界对于中国古典意象的起源一般追溯至《周易》,《系辞上》言:“立象以尽意。”这是现存最早的将“意”与“象”结合起来的文献记载。直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有意识地将“意”与“象”统一起来而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出现。我国现代意象理论的研究自朱光潜肇始,早在20世纪30 年代他就开始了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研究。但我国学界对于意象理论进行大范围深入的研究还是在80 年代之后。80 年代之后,随着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开展,中国古典意象范畴研究的文章不断涌现,并成为意象研究的滥觞。这之后有关中西方“意象”的理论经过了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西方“意象”理论的差异性并通过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研究进一步阐释了中西方“意象”理论的关系。

中国古典意象理论自“意象”诞生之时起,就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尽意”,《易传·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言以尽其言。”就直接点出了古人“立象”是为了“尽意”,实际上就是从主体出发,以“象”尽“意”,由主及客,最终实现主客一体、物我交融的审美体验。“尚象”也好,“贵意”也罢,“象”作为审美活动中的对象,并不能脱离主体而存在,作为物质世界的“物”是具有客观性的,这是唯物主义的看法,但是“象”作为抽象化审美对象,是不具备客观性的,并且根据主体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结果,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4 基于“中国意象”理论的“城市意象”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的探讨

就城市设计中的“城市意象”运用而言,作者认为就是通过意象的感知、意象元素的提取与整合、重塑的过程来达到城市特色建构的目的。意象要素的感知是设计“材料”的获取,是城市特色的载体;意象元素的提取与整合是一个优化选择的过程;意象元素的重塑是通过艺术处理手法来生成建构城市特色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凯文·林奇的《the Image of City》中所提出的意象五要素就“城市意象”的层面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单纯地以物质空间来划分五要素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若是将文化层面引入进来,问题似乎就能解决了。作者认为:“意象五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既可以是“自然地理特质”的层面,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特质”的层面,还可以是“时代气象”的层面,这样就解决了其自相矛盾的问题。毕竟,“五要素”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特质”才是“城市意象”的目的,由“城市意象”指向“城市特色”,由“城市特色”指向文明的见证、传承与发展,这才是城市设计的意义。

5 城市设计中“城市意象”理论运用的探讨——以“徽墨山水·梦:黄山外边溪地段城市设计”为例

此次设计的外边溪地段(阳湖单元)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江南新城片区,东至新安南路,南至徽州大道,西至西海路,北至新安江,用地面积为1.04km2。规划研究范围为屯溪三江口区域,规划用地面积约为4.48km2。

就此次城市设计而言,“城市意象”的应用贯穿于任务书的解读、区位空间与现状分析、意象构筑与整体空间建构、地段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整个过程中。

就区位空间与现状分析阶段来说,主要从区位主体及区位空间关系两个层面就项目的现状条件作特质性的审视。在意象构筑与整体空间建构阶段,突出其山水城市格局,塑造良好的生态品质,关注组合界面的生成重构与滨水空间活力重塑,在现有空间格局下,修补历史遗存空间,延续历史传承空间,以山水写意的理念突出山水城多元整合的用地形态的建构,以城市建筑综合体的空间形式整合“徽墨”的空间功能,在整体空间上突显“山水写意,禅立三江口”的空间意象。

在地段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的阶段,比较方案一(图1、图2)主要以“京胡”“帆”“船”“石”的意象以及徽派建筑传承元素,通过“山”与“石”,“帆影”与“水墨”的写意,共同构成了“碧水行舟”的大势,并营造出“京魂禅境”的悠悠禅韵。比较方案二(图3、图4)则通过提取“迎客松”“山”“水”“京胡”“帆”“船”“民居”意象,将意象要素相融整合,在整体突显了山势与船态,并流露出“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孤寂与“松迎天下”的旷达。

图1 比较方案一(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比较方案一的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比较方案二(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比较方案二的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纵观整个设计,“城市意象”理论从“意象”的感知、现状分析到整体空间建构,最后到地段设计与建筑创作,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不仅为设计指明了方向,点出了路径,更在根本上为建构城市特色提供了载体,为实现一个好的城市设计提供了基础。

结语

基于作者的学习实践与研究,作者认为凯文·林奇《the Image of City》在意象理论的背景不应该被称为“城市意象”理论,但其提出的“意象五要素”确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意象”理论应该在中国古典意象理论语境下被重新赋予意义,并进一步指导城市设计;“城市意象”是“城市特色”的载体,是建构“城市特色”的工具,并经过城市设计活动最终指向城市文明的见证、传承与发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作者拟在继续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城市意象”在城市设计活动运用中意象要素提取、整合、重塑的过程及其基本特点,以期完善“城市意象”理论。

猜你喜欢
林奇凯文要素
肿瘤也有可能遗传——林奇综合征
会飞的机器人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凯文·杜兰特 危险关系
恍若隔世 凯文·加内特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无 面 岛
捡臭球的成功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