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霍农 撰 郑春光 韦芊宇 译
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穿”西域,开启了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新纪元。随着中国文化的西传、罗马帝国的东扩以及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促进并见证了欧亚大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经过这条洲际大道,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供暖技术、四大发明经由波斯、大食等国传到欧洲,西方优秀的商品、技术和文化也传入中国;犹太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沿线地区碰撞、生根,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也经由西方传教士带到欧洲。尤其是,随着《论语》被译成拉丁语和英语,孔子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成为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和社会腐败的重要武器,极大地推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国的国父们竭力使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在与欧洲进行政治斡旋和文化切割的过程中,他们认识到孔子思想的巨大价值,试图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基准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度。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孔子思想经法国、德国、英国传到美国,融入《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等纲领性文件。在美国思想文化领域,孔子不仅启发了爱默生、梭罗等人的超验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更是经过埃兹拉·庞德的创造性演绎,成为推动现代主义思潮发轫和意象派兴起的关键因子。本文主要梳理孔子思想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和影响,揭示美国文化基石中所蕴含的中国理念,并预测中国文化在21世纪所扮演的角色。
欧洲与孔子最初的邂逅,源于耶稣会士对儒家经典的翻译。16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通过学习汉语和翻译儒家经典,能够使他们获得接近朝廷和士大夫的机会。罗明坚和利玛窦等人指出,在中国布道的最佳方式,是让基督教义去适应儒家思想
。这些先驱者的一系列努力,最终促成了四位传教士的合作,于1687年第一次将《论语》译成拉丁语——《中国哲学家孔子,或用拉丁语阐释中国人的智慧》(,,),孔子思想也由此被译介到了欧洲。四位传教士分别是意大利人殷铎泽,比利时人柏应理、鲁日满和奥地利人恩理格,他们在中国度过了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然而,这部儒家经典并未得到罗马教皇的首肯,没有在耶稣会的总部罗马问世,而是受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青睐,由位于巴黎的皇家出版社出版,目的是“为了实现在东方传教和文化事业的最高利益” 。此后,该书不仅成为耶稣会士的传教指南,也为太阳王意欲在中国推广基督教并向东方扩张提供了根据。2011年,梅谦立用汉语、拉丁语和英语三种语言,重新出版了这部儒家经典的首译本。他在长篇序言中声称,该译本是一次“跨文化阐释学”的实践
,其中不仅蕴含着“耶稣会士与中国学者的互动”,也体现了“新儒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 。在他看来,东西方历史上有两个决定性时刻:在东方,是明朝向清朝的过渡以及现代中国的崛起时期;在西方,则是“发现”新大陆和文艺复兴时期。此外,他也记录了西方对中国文化在态度上的重大转变:……第一批耶稣会士认为,中国思想缺乏逻辑。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哲学家孔子》呈现了儒家经典的逻辑性特征,并且用西方的逻辑学术语予以解释。
鉴于道德的严重滑坡,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状况,似乎有必要让中国的传教士过来,教授我们如何使用和践行自然神学,就像我们派遣传教士教他们天启神学那样。
欧洲对孔子的认识和接受,虽然存在着若干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顺应了现实和时代的需要。当时新兴的启蒙思想家渴望冲破天主教会、专制王权和传统偏见的层层阻力,向大众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孔子思想恰逢其时,被传教士译介成欧洲的主流语言——拉丁语。在遥远、异域的东方,中国哲人的某些理念与他们的启蒙思想若合符契,自然成为他们所极力借重的外部力量。孔子思想中所蕴含的秩序、理性、自然神学、实用哲学等因素,为深陷封建专制和教会束缚,社会混乱、道德败坏的欧洲提供了一服良药。孔子被视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则被誉为“法国的孔夫子”。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学说跨越文化和国界传播到欧洲之后,构成了启蒙运动新思想的外部基础,在欧洲民族文化创新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欧洲在艺术、家具、建筑等各个领域,纷纷从主题、形式、技术等方面效仿中国,尤其是18世纪,掀起了一场风靡欧洲的“中国风”。随着《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的出版,西方经历了从“耶稣会士的中国化”到“18世纪哲学中国热”的重大转变。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F.拉赫认为,这一转变意味着西方人开始默认东方文明比他们更为优越
。该书是实现最高智慧和至善的必由之路。这位哲学家在书中探讨了三件要事:
1.应该如何陶冶心性、规范行为;
2.教化和引导他人所需的方式;
3.关爱每一个人,追求、信守并止于至善……
孔子曾说,真正的知识对君王和士大夫意义重大,而获得它的最大秘诀在于,培育和完善上天的馈赠——理性。
富兰克林对孔子作品的总结,符合从个人修身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与庞德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第13篇《诗章》对孔子思想的认知相一致。该诗章以《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为底本,阐述自我、家庭和君王之间的和谐互动:
孔子边说,边在箔叶上写道,
人如果自身没有秩序,
人如果自身没有秩序,
则家庭运转没有秩序;
君王如果没有秩序,
则无法教化臣民有秩序。
我很高兴你经常向大人物传教。如果你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那么下层阶级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美妙的变化。东方著名改革家孔子就是这么做的。他看到国家腐败不堪,邪恶势力横行,便去游说王公贵族;如果他们信奉孔子的学说并致力于改善德行,平民百姓就会去效仿。这种模式对人类的影响极好;有些人或许不怕地狱,而是害怕跟不上潮流。我们西方的改革大多始于无知的暴民;当他们达到一定数量时,其利益和党派主张就会引起智者和要人的注意。一个社会若能双管齐下,改革会更迅速。
《致乔治·怀特菲尔德》,1749年7月6日
富兰克林坚信,理性时代的美国人需要自律、贤明的政治家,而孔子所敬仰的尧就是这种公仆的典范。
(尧)是符合孔子政治理想的君王……简言之,他严格遵照理性,约束自己的爱和激情。尧比耶稣基督早2357年降生,统治国家近百年;他审慎周全,宽厚仁慈,他的子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个案,开展了英语听说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验证隐性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和学习情感态度影响的有效性。
美国的国父们反复提及,中国圣人身上蕴含着巨大的道德力量,其中所预示的基督教信仰有助于形成良政善治和世俗社会。在启蒙时期的美国,孔子足以取代耶稣的地位。托马斯·潘恩在《论〈旧约〉和〈新约〉》一文中,将孔子和耶稣作了比较:
在美国立国初期,孔子以“18世纪启蒙运动守护神”的形象出现,与新兴共和国需要有德行的领导人有关。孔子思想中的道德和理性成分,有助于他们摆脱欧洲腐败的君主专制制度,消除清教徒殖民者强烈的宗教倾向。詹姆斯·麦迪逊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家中挂着一幅孔子像,他在参与起草美国《宪法》时重新阐述了孔子思想:
政治宪法设立的目的,首先是或应该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使拥有至高智慧和德行的领袖明辨是非,不断追求;其次是,为了使他们在继续保持公众信任的同时,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维持美德。
美国国父们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确保民主制度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转。他们用儒家道德哲学来捍卫民主制度,树立个人美德,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感的公民为新国家服务。经过美国国父们的努力,儒家道德哲学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社会道德的形成。
由此可知,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多位美国国父,融入美国创立初期的政治文书中,构成了美国建国纲领的重要维度。
美国建国后在贸易上也开始摆脱英国,与中国直接往来。1784年乔治·华盛顿生日那天,一艘以“中国皇后号”命名的商船从纽约出发驶向中国,一年后满载而归,在中美交流史上写了光辉的一页。孔子对美国影响最公开可见的标志是,在卡斯·吉尔伯特设计、1935年竣工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楼上,孔子作为三大立法者之一,与摩西和梭伦一起代表影响美国的三大人物,被赫尔蒙·麦克尼尔雕刻在东侧的三角形门楣上。
第53诗章涉及中国自公元前20世纪以来至孔子时期的历史,“日日新”的信条呈现出从商汤德行和孔子思想衍生出来的政治维度。商朝建立不久,七年大旱,粮食绝收,商汤无法运用财政措施解决饥荒。然而,这与钱无关,而在于君王要“以德配天”,践行“日日新”的信条——他上山祈雨,与至高神明上帝合一,百姓自然会恢复天地间的平衡。这个故事与皋陶的传说有关,认为百姓被赋予了伟大的力量:“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上天借百姓的眼睛和耳朵来视听,通过百姓的判断来赏罚。玛丽·齐多也强调,对公元前1766年取代夏朝的商朝进行这种政治解读
,与庞德当时的政治信仰相符。20世纪30年代,庞德渴望在一个秩序井然、不受财政束缚的社会,推行等级森严的男权制准则。这也是他以孔子为基点,对中华文明和美国建国理念的一种推论。他在撰写《中国诗章》和《美国诗章》时,认识到“日日新”是诗学和政治革新的内核,而这也成为他现代主义思想的源头。庞德从事中国研究的契机在于,其现代主义理念与“日日新”的格言若合符节。他精通多种语言,认为创新无疑会在跨文化性的诗歌领域实现。英语“诗歌”(poetry)一词源自古希腊语ποιεω[poieo],意为“制造”,天生是创造和表达“新”的媒介。庞德一生都在践行和证明这种“日日新”的诗性追求。为此,他不惜与欧美传统决裂,放弃了最初学习与接受的罗曼语和古典教育,转而在欧美之外的世界探寻,致力于再现中国传统的方方面面
。庞德生于美国西北部的爱达荷州,在东海岸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肄业,常年在欧洲生活,浸淫东西方语言和文化多年。20世纪初年,庞德在伦敦期间开始痴迷汉字和孔子。他首次接触中国诗歌时,也刚刚开始阅读儒家经典。1913年,哈佛艺术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遗孀,请求庞德编辑、出版丈夫的手稿《作为诗歌媒介的汉字》()。当时庞德正在阅读纪尧姆·鲍狄埃四部儒家经典的法译本(1841)。编辑工作和儒家思想影响了他有关现代诗歌的创新理念甚至政治生涯。1878年以后,费诺罗萨在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讲授欧陆哲学和社会学,他的手稿正是这一时期与同事森槐南合作的成果。在汉学家森槐南的帮助下,精通日语的费诺罗萨虽然对汉语一知半解,却研究起了中国古诗。他的手稿采用逐字翻译的方式,在每个汉字的下方加上英文注释,但各个释义之间毫无关联。诗人们对费诺罗萨的想法和译文赞赏有加,汉学家们却指出了其中明显的语言缺陷。乔治·A.肯尼迪在作过一番透彻的语言分析后,声称它是“一小团乱麻。在短短44页的篇幅中,[他]不断地转换主题,与一些毫无攻击性的假想敌作斗争”
。手稿出版后,东西方学者将批判的焦点从费诺罗萨的语言错误转向了庞德,指责他误读了汉字书写系统。R.约翰·威廉姆斯评论道:威廉姆斯引用张隆溪的观点,反对将汉字视作单一的象形或表意文字:“因为汉字是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词语兼具声音和意义,而不是对事物本身图画式的呈现。”
尽管庞德在语言学方面缺陷明显,但他在编辑文稿时与中国诗歌互动,并以其所阅读的儒家经典作支撑,而这成为东西方跨文化关系的转折点。中国诗歌的特色,正是本世纪我们诗歌努力的目标。具体来说,意象派自由体诗作为20世纪英语诗歌形式之一,或许被(部分)精心改造过,为这位汉语译者施展才华提供用武之地。
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中,庞德深受启发,从中发掘出“日日新”的理念,推动了现代主义和意象派的兴起。这种创新精神穿越时空,在最高法院大楼的建筑设计中复现,与年轻的美国在石雕中并存,持续指引着这个国度。美国政学两界对中国圣人的认可,使孔子思想可以成为在21世纪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的发动机。
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东方和西方尽管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双方的交流和互动愈来愈频繁,甚至密不可分,这印证了孔子“和而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与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抗衡,进而延伸到文化领域;另一方面,美国的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产品风靡全球,网络游戏、视频会议也已走进日常生活,彰显出“文化帝国主义”
的巨大影响力。当然,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出和不断渗透,也对中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构成了挑战。鉴于此,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受众的传播方式,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亲和力,而孔子思想无疑是一个重要资源。孔子思想历经千年而不衰,17世纪的欧洲耶稣会士借助翻译将其传播到欧美,在18世纪构成了美国治国理念的道德基础,在20世纪促使庞德形成了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在这种跨时空、跨文化的对话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误读和曲解,甚至会出现一些波折和冲突,但是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分歧总是可以解决的。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对孔子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凡此种种,都表明孔子思想历久弥新,在跨越时空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的跨文化因子,使它依然可以在今天的文化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