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感概念内涵及践行使命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07 12:35王雁黄金蔡瑞佳张少杰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使命感

王雁 黄金 蔡瑞佳 张少杰

摘 要 以人民警察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使命感的概念内涵及践行使命的影响因素。使命感定义为听从党的召唤,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与牺牲,主动进取,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行为动力倾向。使命感概念内涵包括信仰召唤、利他奉献、主动进取、自我实现四个维度。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团队氛围等是影响使命践行的主要因素。使命感转化为践行的动力需要良好的团队氛围、恰当的工作回报、个体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组织环境作为支持。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使命感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使命感;拥有使命;践行使命

分类号 B8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2.01.002

1 引言

使命感(calling)的概念源自西方宗教领域,最初是指信徒对上帝的信仰,内心听从上帝的指引和召唤。进入21世纪,随着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工作积极意义的重视,使命感概念逐渐进入职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研究者的视野。使命感的现代观点强调个人职业选择过程中趋向自我实现或快乐的内在驱力,是“一种知觉为自己生命目的的工作”(Hall & Chandler, 2005)。Dik等(2009)将使命感界定为“一种源于自身并超越自我的超然召唤,即以一种能展现或获得目的或意义感以及以他人导向的价值观和目标作为基本动机来源的方式去践行特定生命角色。”使命感概念强调工作对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功能,也强调工作对公共福祉贡献的功能(谢宝国,辛迅,周文霞,2016)。

使命感对组织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概念。Duffy,Allan和Dik(2011)以370名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使命感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使命感越强的教师其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水平越高,离职倾向也越低。Hall和Chandler(2005)指出,由于使命感强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力,愿意做出改变和在工作上付出更多努力,因而能取得更好的绩效。Elangovan,Pinder和Mclean(2010)则指出使命感强的人之所以能取得更好的工作绩效,是因为他们不仅愿意付出更多工作努力,而且对挫折和风险具有更高的容忍度。

学者们对于使命感的关注起初都集中于“个体是否拥有使命感”。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个体对使命感的理解,是一个从拥有使命到践行使命的过程。 使命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有一个从寻求到体验再到意义感生成的发展过程(Sturges, Conway &  Budjanovcanin, 2019)。Duffy,Allan,Autin和Douglass(2014)通过对1044名在职员工长达一年的研究发现,对职业产生认同的员工会更加从工作中体会到意义感,但前提是这些员工必须去践行使命而不仅仅是拥有使命。也就是说,只有当使命被践行的时候,使命感才能变成员工积极工作行为的推动力量。

相较于国外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使命感研究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研究者对国外理论和研究做了介绍和梳理(谢宝国等, 2016; 张春雨, 韦嘉, 张进辅, 2012; 赵海霞, 郑晓明, 2013),也有研究者采用西方使命感测量工具以大学生(张春雨, 韦嘉, 张进辅, 李喆, 2013)、教师(张明, 陈改, 韩梅, 王竞一, 2020)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探索使命感的影响因素(如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组织支持等)和影响作用(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工作投入等)。中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差異,这就使得中国情境下使命感的概念内涵有别于西方。还有研究者指出,学者们对使命感界定上的差异实际上也反映了他们所研究的人群自己对使命感定义上的差异(Robitschek & Hardin,  2017)。所以在我国开展使命感研究有必要进行本土化探索。

党的十九大之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成为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人民警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重任。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民警察对使命感的理解与其他职业员工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截至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警察群体开展的使命感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以人民警察(简称干警)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使命感的概念内涵以及践行使命的影响因素,对于建构中国本土化的使命感理论以及相关部门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研究1:使命感概念内涵

2.1 被试

访谈被试。选取某部门在职干警15名。其中男性10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36.07±9.67岁。

预测被试。在某部门中随机选取280干警发放问卷,回收223份,有效问卷206份,其中男性124人,女性82人,平均年龄35.1±9.25岁。此数据用于使命感概念内涵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正式施测被试。在某部门中随机选取380名干警发放问卷,回收问卷361份,有效问卷353份,其中男性189人,女性164人,平均年龄35.3±9.56岁。此数据用于使命感概念内涵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2.2 方法与步骤

先采用质性访谈法对使命感概念内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和验证使命感概念结构。

第一步,设计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化提问方式,挖掘访谈对象在工作中对使命感的理解和体验。访谈题目由两位研究者和一位专家共同研究讨论确定。

第二步,预访谈,进一步完善访谈提纲。最终访谈提纲由三个开放式题目组成,题目如下:

(1)您如何评价您的职业(工作)?

(2)对工作,您是否有一种使命感?那是一种什么体验?是否能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您体验到的使命感呢?

(3)您如何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使命?

第三步,正式访谈。根据访谈提纲,对15名被试进行访谈。访谈开始前,说明本次访谈的目的及保密承诺,消除访谈对象的紧张心理。访谈时间约为20~50分钟。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对访谈内容全程录音。

第四步,对录音文件进行文字转录,产生15份访谈记录,共计3.5万余字。

第五步,对访谈记录进行内容分析和编码。首先对15份访谈记录进行开放式编码,然后通过主轴编码,将开放编码中形成的概念和类别加以类聚,获得更具概括性的二级编码,形成使命感的概念结构。

第六步,从访谈记录中选取最能反映使命感概念结构的谈话内容,编写问卷。选取被试,进行测量,采用Likert 7点计分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使命感概念结构。

第七步,重新选取被试,验证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及使命感的概念内涵。

2.3 研究结果

2.3.1 使命感概念内涵编码

使用NVivo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编码由两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通过计算“Kappa”系数,得出编码一致性系数为0.70,标准差为0.07,一致性良好。如表1所示,经过开放式编码后获得23个一级编码。通过主轴编码,将开放编码中形成的概念和类别加以类聚,获得信仰召唤、利他奉献、主动进取、自我实现四个二级编码。它们共同构成了人民警察使命感的内涵结构。

2.3.2 使命感概念结构的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

根据使命感概念结构的四个维度匹配被访谈者的话语资料,编写19道题目构成使命感概念内涵预测问卷。例如,“在工作中,我感觉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激励着我”“工作中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等。

使用SPSS24.0对预测问卷数据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KMO值为0.92,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显著(近似c2=1730.40,  df=78,  p=0.000), 表明该问卷的项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法(固定因子数4)和最大方差法对19道题目进行因素分析, 删除交叉负荷(在多个因素上负荷大于0.5)、负荷过低(负荷低于0.5)等六个题目,最终保留了13个题目。具体因子载荷和共同度如表2所示。

使用Amos 24软件, 对正式施测数据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见图1),得出使命感概念内涵四因子模型。结果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c2/df=2.30, GFI=0.91, CFI=0.96, RMSEA=0.08, TLI=0.94。

2.4 討论

本研究以人民警察为研究对象,得出使命感的概念内涵包括信仰召唤、利他奉献、主动进取、自我实现四个维度。根据对使命感概念内涵的分析,将使命感定义为听从党的召唤,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与牺牲,主动进取, 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行为动力倾向。

在“信仰召唤”二级编码下,“对党忠诚”、“责任感”、“信仰”等是高频次一级编码(见表1),揭示人民警察听从党的召唤、把对党的忠诚作为自己的信仰,体现出中国情境、中国政治制度下人民警察使命感的突出特征。

使命感研究的现代观点认为,对不同个体而言,使命感来源不尽相同。使命感可能源于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也可能源于个体体验到的社会兴趣,还有可能源于个体内心的真实自我(Hagmaier & Abele,  2012),是个体需要和外部环境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Raatikainen(1997)将使命感看作一个行动过程。他指出,对使命感而言,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必不可少且无处不在,但其概念本身更强调所激发的行动。中国情境下人民警察使命感概念内涵的突出特征是使命感来自党的召唤,对党的信仰和忠诚是践行使命行动的力量源泉。

Dobrow和Tosti-Kharas(2011)把使命感定义为人们对某一领域所怀有的强烈的、有意义感的激情, 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渴望。实际上,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来看,使命感本身包含动机成分,本质上可能是自发的,即个体认同活动的价值,将其整合到自我意识中并影响自己的行为(Deci  & Ryan,  2000)。也就是说,不管是来自外部的召唤还是内部的渴望,使命感最终指向践行使命的实际行动。在本研究中,“主动进取”编码下的高频词编码有“忘我投入”“激情、热爱”“自我要求”等(见表1)。正如有受访者所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完成使命”“使命感就是你必须去做,不论在任何时刻都必须去做,克服一切困难都必须去做”。

“利他奉献”体现的是使命感概念内涵中的“亲社会”动机。Elangovan等(2010)指出,亲社会意图是使命感的重要组成要素。使命感往往要达成一种个人目的,但这种目的在不同程度上是聚焦他人的,并与利他、服务他人联系在一起(Duffy et al.,  2018)。虽然西方心理学界至今对使命感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使命感的核心是工作的意义、价值以及为了他人及社会作出贡献(Bunderson & Thompson,  2009;  Duffy & Dik,  2009; Wrzesniewski,  et al.,  1997)。在本研究中,“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甘于牺牲”“乐于奉献”“超越个人利益”“自愿付出时间、 精力”是“利他奉献”编码下高频次编码(见表1)。“利他奉献”体现了人民警察时刻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不计个人得失,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和牺牲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本研究中,“自我实现”是指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人生目的以及意义的一种心理体验。正如有受访者提到“工作中获得了很多荣誉和上级的认可,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和意义,人生价值通过工作得以实现。”

拥有使命感的人相信他们的工作是重要的、有意义的,他们工作目的是为了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谋生(Dobrow & Tosti-Kharas,  2010)。使命感意味着被视为使命的工作可以作为生命意义的重要来源,或作为可以实现生命意义和人生目标的场所(Praskova,  Greed,  Hood,  2015)。Duffy等(2018)也指出,使命感与清晰的自我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自我整合带来的人生方向感、意义感是践行使命的推动力量。

3 研究2:践行使命的影响因素

3.1 被试

选取某部门在职干警39名。其中男性26名,女性13名;平均年龄30.66±6.20岁。

3.2 方法与步骤

采用共现词聚类和Ward聚类法对收集的词汇文本进行聚类。

第一步,文本收集。不同个体对于践行使命有着自己的认知,故而不限制词语的词性及字数。共收集到390个词(含重复)。指导语如下:

请用十个词语(或短语)来回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之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经成为对广大干警的基本要求。您认为什么因素能影响一个人去践行使命?这十个词语(或短语)不限词性,可以是对具体行为的描述,也可以是对情绪和感受的描述。

第二步,录入文本。将390个词录入EXCEL中,产生39*10的表格。

第三步,文本标准化表述。为保证文本分析的严谨性,在保证词语多样性的前提下,对完全同义的词语进行标准化表述,例如,将“责任心”和“责任感”统一表述为“责任感”;将“钱”和“为了钱”等统一表述为“金钱”等。

第四步,采用共现词频聚类法(Co-word Cluster Analysis)分析样本词汇。该分析法属于内容分析法,主要统计一组词中每两个词同时出现的频次,以此反映词与词之间的关联强度。两个词的关联强度越高,联系就越紧密。在本研究中,关键词关联性越强,就越能揭示人民警察对影响使命践行因素的理解。

第五步,采用EXCEL软件统计词语频次,嵌入代码计算共现词频矩阵,对所有关键词使用Ucinet软件和Netdraw功能绘制共词网络图谱并计算核心度(K-core),同时利用SPSS软件对核心关键词进行Ward聚类。

3.3 研究结果

3.3.1 高频关键词

将390个词输入Excel软件后,利用数据透视功能去重筛选,得到161个不重复的词,以及每個词的出现频次,部分高频关键词(频次4以上词语)及占比见表3。

3.3.2 共现矩阵

利用共线词频分析,将161个关键词两两配对,最终形成161×161的共词矩阵。矩阵对角线表示该词出现的频次,非主对角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两个词共同出现在一个人的回答中的频次,部分数据如表4所示。

使用Ucinet软件,将161个词共现矩阵导入其中,利用Netdraw功能绘制共词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利用Ucinet软件的K-core(核心度)分析功能,得到核心词30个。具体表现为靠近图谱中央,节点最大的30个词。节点之间连线越粗,表示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越强。

3.3.3 聚类分析

30个高频词中最高频次为23、最低为4,差距较大,相异矩阵能够消除由于关键词频次悬殊而造成的影响(王富强等,  2014)。运用SPSS对相异矩阵进行Ward聚类分析,得出聚类树形图(见图3)。

3.4 讨论

由聚类树形图可知,30个词最终聚成两大类:第一大类主要揭示人格品质(努力、坚持、自信、责任、担当、热情等)以及工作带来的回报(金钱、升职、权力、社会地位等)对践行使命的影响;第二大类主要表明价值观(理想、信念、梦想等)、动机因素(决心、动力、目标)和组织环境因素(团队氛围等)对践行使命的影响。这表明,使命践行不是单一因素使然,而是个体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工作的热情,工作中的努力、坚持以及困境中表现出的自信与担当,这些是肩负使命的人民警察身上应具备的重要人格品质。人民警察的工作相较于其他职业具有特殊的压力,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榜样的感召会激励他们将其转变成工作的动力。

坚定的理想、信念,维护国家繁荣昌盛、安全稳定的决心,在人生目标、梦想指引下积极努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我实现)成为推动人民警察践行使命的强大动力。具备完成职责的能力和智慧、积极的心态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毅力与勇气,这些都是影响人民警察使命践行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人格品质、动机以及能力、智慧、心态等个体因素是个体心理资源(Kumpfer,  1999)的组成部分,它们给个体提供心理资本从而带来个体积极的组织行为结果(如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工作投入等)。员工感知逆境和压力时,个体内部的希望、乐观、自信等积极情绪(Luthans et al.,  2010)能够激发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产生积极行为,帮助个体提高实现目标的认知能力(Kumpfer,  1999)和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Meredith et al.,  2011)等。

简单词频分析发现,“金钱”一词出现频次最高。这并不意味着金钱是践行使命的最大推动力,而是说明只有当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个体才能产生诸如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进而迸发出践行使命的强大动力。“升职”

“社会地位”“权力”和“金钱”一样,虽然表面上体现的似乎是一种非积极的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世俗”化的需要,但实际上是个人在组织中价值、地位的一种体现,也表现出个体在组织中自我成长、实现自身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

踐行使命也需要良好的团队氛围提供组织环境支持。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 Model)把全部工作特征划分为两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Bakker & Demerouti,  2007)。除了应对工作要求,工作资源还具有强烈的动机价值:培育员工努力并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意愿以及满足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如生存、关系、自我发展,等等。所以,把工作视为使命的员工感知到组织提供的工作资源(如薪酬、升职、自主的工作环境、团队氛围等)能够满足自己的职业兴趣、目标以及自我发展等心理需要时,就会产生或增强践行使命的动力。这一结果得到了一些量化研究的支持,如Duffy和Autin(2013)尝试探讨从拥有使命到践行使命的中间机制,他们发现,创设一种能够让员工自主进行工作决策(Work Volition)的组织环境并且给予员工组织支持,可以促使员工实现从“拥有使命”到“践行使命”的转化。Duan,Tang等(2020)的研究也表明,员工感知到的组织支持能够增强其使命感,进而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创造性。

4 总讨论

中国国情下使命感概念内涵与西方文化下使命感概念内涵有所不同。首先,西方使命感研究的现代观点认为使命感来自外部力量(如宗教)的召唤或内部力量(如社会兴趣)的推动。本研究中“信仰召唤”则是对党的信仰,听从党的召唤。人民警察忠诚于党和国家的崇高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其次,西方使命感概念虽然也强调使命感的亲社会属性以及作为使命的工作、职业给个体带来的意义感,但它注重的是使命感给个体带来的价值,把个体权力和利益放在首位;而在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下,使命感强调的是个体对更广泛的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贡献,人民警察肩负国家使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践行使命的过程中去实现个人的价值。

研究以人民警察为对象,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使命感的概念内涵以及践行使命的影响因素。后续可以开展纵向研究,探讨个体从拥有使命到践行使命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可在本研究建构的使命感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量化研究,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方面探讨它们对个体使命践行的影响,建构从拥有使命到践行使命的心理模型,进一步揭示中国国情下从拥有使命到践行使命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参考文献

胡湜, 顾雪英 (2014). 使命取向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职业弹性的中介作用及工作资源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 37(2), 405-411.

裴宇晶, 赵曙明 (2015). 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职业承诺与工作态度关系研究. 管理科学, 28(2), 103-114.

王富强, 韩宇平, 王朋, 王静 (2014). 水资源学研究的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4), 29-33.

谢宝国, 辛迅, 周文霞 (2016). 工作使命感: 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 心理科学进展, 24(5), 783-793.

张春雨, 韦嘉, 张进辅 (2012). Calling与使命: 中西文化中的心理学界定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3, 72-77.

张春雨, 韦嘉, 张进辅, 李喆 (2013). 师范生工作使命感与学业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人生意义感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1), 101-108.

赵海霞, 郑晓明 (2013). 工作使命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经济管理, 35 (10), 192-199.

张明, 陈改, 寒梅, 王竞一 (2020). 全纳教育教师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18(2): 248-254.

Bakker, A. B., & Demerouti, E. (2007).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State of the art.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2(3), 309-328.

Bunderson, J. S., & Thompson, J. A. (2009). The call of the wild: Zookeepers, callings, and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deeply meaningful work.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4(1), 32-57.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268.

Dik, B. J., & Duffy, R. D. (2009). Calling and vocation at work: Definitions and prospect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7, 424-250.

Dik, B. J., Eldridge, B. M., Steger, M. F., & Duffy, R. D. (2012).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alling and vocation questionnaire (CVQ) and brief calling scale (BCS).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3), 242-263.

Dobrow, S. R., & Tosti-Kharas, J. (2011). Ca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cale measure. Personnel Psychology, 64, 1001-1049.

Dobrow, S. R., & Tosti-Kharas, J. (2012). Listen to your heart? Calling and receptivity to career advic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 264-280.

Duan, W. J., Tang, X. Q., Li, Y. M., Chen, X. F., & Zhang, H. (2020).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mediation role of calli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33(2), 403-411.

Duffy, R. D., Allan, B. A., & Dik, B. J. (2011). The presence of a calling and academic satisfaction: Examing potential mediat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9(1), 74-80.

Duffy, R. D., Bott, E. M., Allan, B. A., Torrey, C. L., & Dik, B. J. (2012). Perceiving a calling, living a calling, and job satisfaction: Testing a moderated, multiple mediator model.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9(1), 50-59.

Duffy, R. D., Allan, B. A., & Bott, E. M. (2012). Call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vestigating 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3, 469-479.

Duffy, R. D., Foley, P. F., Raquebodgan, T. L., Reidmarks, L., Dik, B. J., & Castano, M. C. (2012).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who view their careers as a calling: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3), 293-308.

Duffy, R. D., Allan, B. A., Autin, K. L., & Bott, E. M. (2013). Call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Its not about having it, its about living i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0(1), 42-52.

Duffy, R. D., & Dik, B. J. (2013). Research on calling: what have we learned and where are we go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3(3), 428-436.

Duffy, R. D., Allan, B. A., Autin, K. L., & Douglass, R. P. (2014). Living a calling and work well-be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1(4), 605-615.

Duffy, R. D., Autin, K. L., England, J. W., Douglass, R. P., & Gensmer, N. (2018).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contextual variables on living a calling over tim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07(8), 141-152.

Duffy, R. D., Dik, B. J., Douglass, R. P., England, J. W., & Velez, B. L. (2018). Work as a calling: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6(4), 423-439.

Elangovan, A. R., Pinder, C. C., & Mclean, M. (2010). Calling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6(3), 428-440.

Hagmaier, T., & Abele, E. A. (2012).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calling: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a bi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1(1), 39-51.

Hall, D. T., & Chandler, D. E. (2005). Psychological success: When the career is a calling.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6(2), 155-176.

Hirschi, A., Keller, A. C., & Spurk, D. M. (2018). Living ones calling: Job resources as a link between having and living a call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06, 1-10.

Hunter, I., Dik, B. J., & Banning, J. H. (2010).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d of calling in work and lif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6, 178-186.

Kumpfer, K. L. (1999). Outcome measures of interven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 of substance-abusing parents. Pediatrics, 103(5-2), 1128-1144.

Luthans, F., Avey, J. B., Avolio, B. J., & Peterson, S. J. (2010). The development and resulting performanc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1(1), 41-67.

Meredith L. S., Sherbourne C. D., Gaillot S. J., Hansell L., Ritschard H. V., Parker A. M., & Wrenn, G. (2011). Promot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U. S. military. Rand Health Quarterly, 1(2), 1-154.

Praskova, A., Creed, P. A., & Hood, M. (2015). Th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Career Calling scale for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3, 91-106.

Raatikainen, R. (1997). Nursing care as a call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5, 1111-1115.

Robitschek, C., & Hardin, E. E. (2017). The future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viewed through the cultural lens approa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4, 359-368.

Sturges, J., Clinton, M., Conway, N., & Budjanovcanin, A. (2019). I know where Im going: Sense mak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call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14(10), 57-68.

Wrzensniewski, A., McCauley, C., Rozin, P., & Schwartz, B. (1997). Jobs, careers, and callings: Peoples relations to their work.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1(1), 21-33.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concept structure of the calling of policeman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licemans practice of living the calling. We define the calling of policeman as an inner incentive to motivate policeman to follow the summons of the Party, contribute and sacrifice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take initiative and devote to realizing their own values in the work. The concept of calling includes four dimensions: faith summons, prosociality, initiative and self-realization. Ideal, belief, responsibility, having the courage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self-growth and team atmospher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ssion. Good team atmosphere, appropriate job reward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where a persons self-value can be fully realized are needed to transform the calling into the motivation for living the calling. The research build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calling in Chinese conditions.

Key words:  calling; having a calling; living a calling

猜你喜欢
使命感
带着使命而来
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具有使命感
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
——学习行为的中介效应
中小学教师感知使命感对践行使命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幼儿教师感恩特质与职业使命感的交叉滞后分析*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雄关漫道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
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
工匠精神之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