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琪
万千世界,芸芸众生,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人亦然。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我们始终应扬善弃恶,让善花开满心田,这个社会便会更加美丽而温暖。
古往今来,皆有对人性的思考。如“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生来本性善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孔融让梨”的兄友弟恭、淳朴真挚的善良;有“子路负米、黄香枕扇”的“乌鸦反哺”之善;也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慈爱之善;亦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人性之善。“善”这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不可磨滅的烙印,如同熊熊燃烧的精神火焰,在我们的心中熠熠生辉。
今天的社会,处处闪烁着善和爱的光芒。疫情之下的中国,有在黑夜里逆行的志愿者,他们临时集结奔赴莆田,连夜工作,全城抗疫,只为早日战胜疫情。伟大出自平凡,每一个人为抗疫付出的力量,都是珍贵的,都闪烁着善良的光芒。河南遭遇洪灾,如潮水般来自五湖四海的援助汇聚成爱与希望,帮助河南挺过了困难,迎来了安宁。
我们看到了来自各处的细水长流的善良,但也要知道在某个角落里也藏着恶。网上有对奥运选手没拿奖牌的大肆攻击,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运动员,更污染了社会风气。我们不应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不管是否获得奖牌,我们都应给予他们鲜花和掌声,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使其更有信心继续为国争光。这样才能将善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让恶无处藏身。
善,是一种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赖以长存的精神,就无法在历史的洪流中站立不倒,勇往直前。善,同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君可见,年过80带着心脏起搏器投身高原科研的吴天一;君可见,投身贫困山区40载,帮助近2000名大山女孩走进大学的张桂梅……他们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但他们的大善却不会被磨灭。
平凡如我们,若不能像他们一样行大善,则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将善的涓涓细流汇入时代的洪流中,让善良之花在我们心中绽放,开满心田。
【作者系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二1班学生,指导老师:张贵琴】
点评
该文标题生动,结构得体,起承转合自然,古今典例信手拈来,语言畅快。作者联系古今,立足当下,对比事例中体现出“人性善”的论点,积累丰厚。
20955011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