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读
我国的春节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如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等,这些传统习俗承载着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主题为“传统文化习俗”的文章中,作者常常会回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某种习俗,或讲述自己与这种习俗之间的故事,从而传达自己的情感。此类阅读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提炼线索、划分结构、赏析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中考题中常见的考点有:1.标题的作用;2.赏析加点(黑体)字词或画线句子;3.分析作者的情感。
阅读一
红春联
提起春联,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炭火正旺。一张古拙的雕花八仙桌摆在堂屋中央,香炉袅袅地冒着清香,老先生净身洗手,心神怡然,摸一支狼毫,在玉石砚台内饱浸浓墨,刮刮大笔尖,一气呵成写下一副四字联:九州日丽;四化春新。
字可草书行书,亦可楷书隶书,其间亦可学曹全张迁张旭怀素,喜好追随个人的性格。老先生和蔼,喜写正楷,一点一横规规矩矩,一撇一竖堂堂正正。写完后,如卸大任,放下手中之笔,围着对联左观右看,又兀自品头论足,甚至雅性一上来,抿口米酒,默念一遍,良久,脸上才露出满意、温暖、幸福的微笑。
写春联在我的故乡很常见,也很庄重。这个四围皆是高山的小山村,尽管夹峰对峙,地贫土瘦,但村上的小学,没有哪个学生不会写毛笔字,没有哪个先生不会吟几副对联的。
老先生会择一个大晴日,煮一壶好酒,喝个微醉,脸颊和脖子红红的,站在大梅树下,然后研墨,折纸书写。他做得很细致,墨拣好墨,以麝香金粉配制而成,溢出淡淡的古朴和清香。所写的对联有五字和七字的,四字和六字的也有,十几二十几字的长联极少,但也会有一家两家。这些书写好的对联一排排晾在软软的阳光下,像院子里的一树梅花,红火又热烈。
写好的春联自然有人来取,取回去的春联自然有人会贴。上下联的平仄一定要分好,否则闹了笑话,像个没读过书的人,让人难堪而尴尬。
贴春联一般在年三十下午,寓意辭旧迎新。也有的地方在大年初一早上,寓意新年新气象。但不管怎么样,贴春联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站在门框下,一个人搬条板凳站在上面,瞧好门框贴上下联的高度及对联条幅的宽窄。初定好位置,再涂一把熬好的白米糊糊,轻轻贴上红春联,喊下面张望的人:“高了吗?低了吗?歪了吗?正了吗?”调节到最佳位置才肯罢休。
贴完春联贴福字。贴福字是贴春联的姊妹产品,不可缺少。尤其是老一辈人家,过去的日子过得像苦胆儿,对福字的渴望更加强烈、迫切。老人家听到大门外的人把春联贴完了,就会从堂屋的方桌上小心地捧出两张老先生写的大福字,嘱道:“倒贴哩!福到福到哈!”
一般的人家贴到这里也算把过年贴春联的事干完了。可到精致的人家,则还要从门廊到堂屋都贴得红彤彤的,十分喜庆。过路的人从大门往里屋瞧,只见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红彤彤的新鲜,红彤彤的春色,而人个个喜气洋洋,精神活泼、饱满。
年三十的下午,年饭还没吃前,送春联的人瞅准了这个空当,必定给你家满堂红。这个时间一家老小团聚,有说不完的话,有找不完的亲情温暖。女人们早在厨房帮忙,有什么好菜全搬出来,只见山上走的,地里长的,河里游的,要什么有什么,有什么就上什么,反正香气缭绕。这会儿,送春联的就会在大堂外倏地放一挂鞭炮,砰砰砰一阵响,闹得一家人赶紧出去看。
这股子浓郁的墨味儿,拌和着甜甜的年味,像一团发酵的嫩面,在人生的红纸上各自比着劲儿,攒着劲儿,朝前写,幸福千户万家。
(作者刘群华,选自《阅读》2020年第2期,有删节)
●思考练习
1.题目中的“红”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怎样描绘老先生写春联的场景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品析文末黑体字“酵”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
忙 年
“年前忙,年后闲,忙忙闲闲过大年。”腊八一过,地处江南赣中的故乡,家家户户又开始为“年”而忙了。
家乡人最先忙的是洗。洗桌洗凳,洗碗洗盆,洗缸洗灶,洗门洗窗……只要能洗的,件件都会洗一遍。新年新年,讲究的就是“新”。这个时候,村里的人家都会勤勤快快忙碌起来。
腊月,除了洗,还得买。吃的、穿的、用的,一年辛苦下来,不多买一点儿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哪能行?
年前的那些天,母亲一定会去赶集。那时,集市上不像现在这样商品丰富,现成的衣服不多。母亲只能扯下几匹布,请村里的老裁缝帮我们量好尺寸,赶在年前把新衣做好。过年,做新衣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对小孩儿来说更甚。那些天,我们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去集市,生怕母亲忘记买布。
除了买布,还要买过年用的盐、酱油、茶叶、水果糖、香烟、爆竹等。那时都是自己家写春联,母亲还会买上红纸和墨水,让父亲写春联。集市上大红的年画到处都是,母亲喜欢买胖娃娃抱鱼、金元宝、福禄寿等有着吉祥寓意的画,回来后把年画贴在堂屋,喜气洋洋。
年前,还要忙的一件事就是做美食。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的吃食比较简单,商店的食品也比较稀缺,所以很多吃食大伙儿得自己动手做,做上几样美食,让这年过得有滋有味。
老家赣中一带,人人都酷爱嗑水煮西瓜子。西瓜子咬起来“咔咔”响,味道妙不可言。每年过年,少什么,也不能少西瓜子。通常,最早做好的过年吃食,就是用桂皮、八角、橘皮等香料煮好并自然晾干的西瓜子。
小年后,还会做粉蒸肉和粉蒸芋头。那个年月,家家都不富裕,所以粉蒸肉只做一大碗,粉蒸芋头却要做一大甑。做粉蒸芋头时,用米粉包裹芋头,再用大菜叶包裹米粉,一出蒸笼,香气四溢,惹得人直吸鼻子。每家做的粉蒸芋头,能够从正月初一吃到十五,甚至吃到正月二十几。
小时候,最高兴的还是做爆米糕。爆,老家口语称“饱”,寓意温饱;糕,谐音“高”,芝麻开花节节高,谁家不想图个好彩头?因此,爆米糕成了家家户户常做的食物。每年冬季一到,爆米花师傅就会在村口的碾坊边摆好灶炉,在灶炉上架上黑乎乎的瓶状炸米罐。让人感到神奇的是,一粒粒大米在炸米罐里转了数圈后,师傅用脚一踩,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烟气飞扬,爆米花就炸进口袋里。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炸上一两袋爆米花,把爆米花提回家,在锅里熬上麦芽糖或白糖或红糖,就可以碾轧爆米糕了。做爆米糕是个技术活儿,很多人家做出来都成不了形。我父母是做爆米糕的好手,经常被村人请去做爆米糕。落口就溶的爆米糕,不僅是小孩儿的最爱,也是老人的最爱。
忙年忙年,家家忙得开心,忙得乐意,忙得和气,忙出红火幸福年。
(作者刘会然,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月29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一年辛苦下来,不多买一点儿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哪能行?”这句话中的问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品析第八段中黑体字“吸”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九段中说“小时候,最高兴的还是做爆米糕”,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