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语言政策”多人谈

2022-03-07 01:30徐大明赵守辉赵蓉晖张天伟何勇杜宜阳邬美丽
语言战略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世行联合国交际

徐大明 赵守辉 赵蓉晖 张天伟 何勇 杜宜阳 邬美丽

徐大明(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方小兵在《中国语言战略》2021年第2期发表的《超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研究》一文,从“超国家”层面指出了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所带来的理论挑战。既有的语言规划理论,从“民族国家建设”的需求起始,逐步发展到关注“国家、社会、家庭”等多层面的需求的模式,却还比较缺乏“超国家”层面的内容。因此,语言规划理论在“超国家”层面的应用和检验将推动该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研究持续发展,其理论内容也不断充实。从初期“语言可以规划吗?”的质疑,到21世纪以来“语言选择即语言政策”和“语言生活管理”的理念,反映了学界对“语言”这一事物的认知转变:语言是人类社会之外的一个客体,还是人类社会之内的一种力量?如果停留在前一种认识,可能会认为,根据外部需求来塑造、改变语言就足够了。如果进入后一种认识,就会在其研究中考虑语言生活中的主体及其“能动性”。

斯波斯基提出的“语言管理”理论,将政府、学校、国际组织等界定为不同层次的“语言管理域”,其中的权威机构是语言管理者,而语言实践的主体却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淡化了他们在语言管理中的能动性。新近提出的“语言治理”理论则引入了“多主体共治”的理念,有望提升对“语言主体”的认识。

笔者曾将言语社区定义为一个非机构性的社会组织,一个“语言人”的自组织系统(“语言人”可以定义为“参与言语互动的社会人”)。在此基础上,语言规划可以定义为“机构性社会组织与言语社区的互动”。依据上述理论框架,任何社会层面上的语言规划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都是该层面的社会机构与语言主体的互动。当前的世界,国家层面是语言规划的基础层面,国家因此可以是一个“语言管理域”,也可以是一个“建设中的言语社区”,而国家中的不同地区也可以理解为其中不同的子社区。然而,无论权威机构采取“管理”还是“建设”或“治理”的策略,其干预的范围都无法超越言语社区。

一个国际组织是一个形式化的组织机构,其语言政策所针对的言语社区可以是其机构工作人员所构成的言语互动群体,也可以另有目标。然而,其目标的实现总是需要其与相关的语言主体有足够的互动才可能实现。

《超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研究》一文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语言规划的层次问题、规划主体问题、隐性显性政策问题、语言规划中的利益和博弈等问题,以及这些在国家和超国家层面可能出现的对立或矛盾等现象,确实是一些新的理论挑战。要回答这些重要的问题,恐怕需要引入“语言主体与社会机构互动”的理念。

北欧理事会独特的语言实践

赵守辉(挪威卑尔根大学外语系) 由丹麦、冰岛、挪威和瑞典发起的北欧理事会(Nordic Council)形成于1952年,其后芬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岛陆续加入。理事会采用3种大陆斯堪的纳维亚语言——丹麦语、挪威语和瑞典语为工作语言,同时提供芬兰语及冰岛语翻译(但3种工作语言间不设互译)。理事会将这3种语言定义为同一种语言下的3个变体,并指出这3种语言是该地区80%人口的第一语言,其他20%人口也将它们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2018年10月31日,理事会决定自2020年起,芬兰语和冰岛语也将成为该组织的官方语言。出于公共通信目的,理事会也提供英语文件。

从北欧理事会1987年颁布的《北欧语言公约》,可以一窥北欧的语言管理与实践。该公约倡议,北欧国家的公民在某些情况下在其他北欧国家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语,适用的情况包括医院就诊,与税务局、社会保障局、警察和法院系统等当局的互动。至于专业性活动,根据本人在该地区的学术经验,其语言实践具有务实与灵活的特性。瑞典、丹麦(包括法罗群岛)和挪威倾向于认为存在着一个地区间的通用语,称为斯堪的纳维亚语或北欧语,其书面语和口语都具有相当大的可交际性,沟通质量一般来说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冰岛和芬兰人使用北欧语的能力则因人而异。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技术功能和身份认同的文化象征功能,形成语言的内部张力,这也同样存在于超国家组织官方语言中。北欧理事会既规定北欧语加上芬兰和冰岛语作为官方语言,又规定工作语言為北欧语。官方语言象征身份认同,工作语言满足实际交际需求,这是一般国际组织缓解这类语言功能张力以达致语言和谐的通常做法。北欧理事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其3种工作语言的关系实际是同一语言各自表述,就交际功能而论实际是一种语言,在认同象征功能上又必须是3种语言:瑞典语、丹麦语和挪威语。其交际模式可称为“互不干涉,自说自话”,以取得实际沟通为目的。

这种同一语言各自表述的状况,是18、19世纪之交民族国家创立过程中人为建构的产物。相邻国家结成地区性组织时,历史上的恩怨情仇及现实的国际关系状况必然反映在语言选择中。“一个强大的邻居永远是你的敌人”,北欧理事会各国之间的关系,历史上并非一直这样岁月静好。丹麦称霸时有过北海大帝国的梦想,挪威、芬兰曾经作为瑞典的附属国经历过屈辱。但4国关系在近代启蒙运动的余晖中快速走出了历史误区,堪称国与国之间友好睦邻的典范。挪威和瑞典甚至将这种同宗同文关系体现在国歌中:挪威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中有“现在我们三兄弟已经团结起来,今后也永远在一起!”;瑞典国歌《你古老,你自由》也只提及北国(芬兰、挪威和丹麦)而没有瑞典。可见,如果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合作过程中,博弈各方能够摆脱历史纠葛,珍视共同的文化遗产,便可以本着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精神,为地区国际组织方便的语言沟通提供一种可能。

国际组织语言政策需多维度多领域研究

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随着国家间交往的密切和加深,国际组织作为社会组织化程度加深的产物,已遍布各种领域,在国际制度构建和国际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及平台作用,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参与并融入大多数重要的国际制度中,参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目前的130多个,非政府国际组织则从71个增加到1000多个。中国已深度融入国际社会,并“阔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国际组织语言政策是当代语言政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研究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可从3个维度入手。

第一,国际组织内部的语言政策,主要涉及工作语言及日常交际语言的选择。国际组织成员来源多,语言背景不一,在工作语言的选择上需要兼顾实际需求和不同语言人群的代表性。例如,欧盟以所有成员国的国语为官方语言,以此体现平等和尊重,但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政治象征往往需要迁就效率的需求,以英语为最常用语言。语言的实用性和象征性在国际组织舞台上的此消彼长,多种语码转换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等,构成了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研究的第一个维度。

第二,国际组织制定和推出的关于语言的政策,及其对成员国语言政策的影响。首先,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和语言实践能够直接影响地区乃至全球的语言格局,助推世界语言体系中语言关系的变化。例如,联合国选择确定的6种工作语言,既反映了相关语言群体的影响力,也让这些语言获得了更高的国际地位。正因如此,印度、日本等国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将本国语言增补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以提升本国语言地位,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多的文化资本。其次,国际组织的语言理念和行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成员国的语言政策和话语,国际力量借助成员国既定的管理体系发挥影响力。例如在中国近年来的官方语言政策表述中,多语、语言活力、语言保护、语言权利等出现频率很高,既是我国语言政策的新变化,也反映关于语言的国际理念在我国获得的话语支持,政策互文的过程值得进行探究。

第三,国际组织在语言规范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对国际语言生活乃至相关实践活动的影响。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颁布系列医学术语国际标准,对全球医务人员的信息交流和医疗健康合作提供了交流前提,在应对多次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类语言政策活动的领域、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差异大,领域特征强,对现实的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但从语言政策角度开展的研究还不多见。

由于国际组织数量多、类型多,其语言政策的构成主体、机制、内涵、作用方式上的特点也不同于国家内部活动,需要用新的理论指导研究。可以预见,有关研究能够给语言政策研究带来理论和方法上拓展的新空间,有助于从语言的角度深化对全球治理的认识,提升参与度和行动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语言政策综合资源库建设及比较研究”(15JZD047)及“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与发展方略研究”(18JZD015)

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研究需要关注象征性和实用性的博弈和竞争

张天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国际组织语言政策是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国际组织语言政策具有象征性和实用性两种功能,其中象征性是显性语言政策,是实用性的基础;实用性是隐性语言政策,是象征性的体现和延伸。

全球性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系统的国际组织,其语言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语言平等与语言多样性,这也是《联合国宪章》在语言政策上的体现之一。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除了在工作语言的使用中体现出多样性外,还于2019年发布了以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岳麓宣言》。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往往会考虑成员国的国语或官方语言,在宗旨中体现成员国的语言权利。但国际组织在显性语言政策的背后,还有以经济性和实用性为主的隐性语言政策。如国际标准化组织虽然规定其工作语言是英文、法文和俄文,但在实际的年会会议和工作邮件系统中,还是以使用英文为主。还有一些类别的国际组织,实用性和经济性则是其语言政策的首选。如世界银行奉行新自由主义,而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倡导竞争必然性,其理论根源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是一种隐性的语言政策,因而其语言政策以英文使用为主,体现了一种“英语国际通用语”的语言意识形态。东盟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虽然在地缘上处于亚洲,但其主要宗旨是促进经济发展,因而在语言政策上选取英文为其官方语言,也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

语言使用的绝对平等和語言多样性在国际组织语言实践中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官方语言的规定和宪章宗旨的表述是显性语言政策,但同时,大多数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也体现出其在实践运作过程中的现实价值取向,即以经济性和实用性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兼顾多样性和多元化,这是相对于官方表述的隐性语言政策。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规定和使用反映了语言政策象征性与实用性的博弈和竞争。

近年来,中文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不断成为各类国际组织官方语言的新选择。仅2021年,中文就相继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以及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虽然中文成为这些国际组织官方语言的功能主要是象征性的而非实用性的,但这种发展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只有首先具有象征性,才能进一步拓展为实用性。我们无法干预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但可以通过提升中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动中文进入更多的国际组织,进而通过显性语言政策影响隐性语言政策。当前,国家积极推动在国际交流中使用中文,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提高中文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的使用地位和使用比例。这是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的重要体现,需要政府、学界和社会共同努力,以期早日实现。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我国语言文字标准国际化方略及路径研究”(ZDI145-2)

推动“联合国中文日”升格为“国际中文日”

何 勇(联合国中文教学组前组长) 2010年2月21日,联合国宣布设立“联合国语言日”,倡导并促进6种官方语言,即中文、阿拉伯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

每种语言的语言日的选择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或政治内涵。“法语日”选的3月20日是国际法语组织的周年纪念日;“英语日”选的是莎士比亚的生日4月23日;“西班牙语日”选的是10月12日哥伦布日,后来改为塞万提斯逝世日4月23日;“俄语日”选的是普希金的生日6月6日;“阿拉伯语日”选的是12月18日,因为在1973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阿拉伯语作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

由于“中文日”的日子一时定不下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决定当年暂选一日举办,联合国总部各中文部门商定选择现代中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生日11月12日为第一个“中文日”。过了一段时间,中国外交部、文化部和教育部商定,把“中文日”定在4月20日,因为那天是谷雨,是传说中仓颉造字的日子。

从2010年起,“中文日”已举办了12届,我也参与了这12届活动的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和艺术表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机构中推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国人对中国语言和文字的了解和喜爱。

虽然联合国中文社交平台目前拥有的2000多万粉丝几乎占了联合国社交平台总关注人数的一半,但“联合国中文日”只是联合国内部设立的节日,就当前形势而言,宣传推广中文的作用尚嫌有限。而其他5种语言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国际语言日”,都是直接借用各自的联合国语言日,即3月20日“世界法语日”,4月23日“英语日”,4月23日“西班牙语日”,6月6日“俄语日”,12月18日“世界阿拉伯语日”。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建议把“联合国中文日”(4月20日)作为“国际中文日”,由中国政府宣布,开展诸如“世界语言传播(机构)大会”“一个字一个词描述中国与世界”“世界中文比赛决赛”“联合国官员‘走进中国’活动”、中文歌唱比赛等活动,多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魅力。

设立“国际中文日”,不仅可以通过承载民族认同、民族情感的祖语凝聚5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国心,增强中国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还可以不断增进世界人民对当代中国和中华文明的了解。设立“国际中文日”,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文国际化水平,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加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地位。

《联合国语言框架》对国际组织人员语言能力提出新要求

杜宜阳(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 2018年出台的《联合国语言框架》(United Nations Language Framework,以下简称《框架》)是“联合国秘书处语言学习与评估统一化”项目的最新成果,旨在为联合国秘书处各实体内部提供关于各种语言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统一标准,并进一步使之成为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促进联合国内的多语制发展。《框架》中将联合国工作人员语言能力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基础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每一级分别从阅读、听力、口语与写作4个维度提出具体能力描述。从《框架》的推广及其具体内容看,联合国对员工语言能力的要求呈现3个新的趋势。

逐渐强化对员工多语能力的硬性要求。联合国一直提倡多语制,但过去联合国系统在人员征聘中,更多将多语能力作为加分项,很少作为硬性要求。对多语能力的考察方式也以在面试中加入多语种提问环节为主,进行专项语言测试或语言面试的较少。不同部门间对员工语言能力的要求、考察方式和评估标准也差异较大。但《框架》出台后,联合国秘书长在其关于多语制的最新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将“征聘环节的语言要求”作为促进打造多语制员工队伍的主要手段,并推动联合国系统内的各类语言水平测试、语言培训课程与《框架》对接,鼓励各部门以《框架》为指南,设置岗位语言要求,评估应聘者语言能力。

重视考察员工的社会语用能力。任务导向、结果导向是《框架》中对语言能力要求的主要特点。《框架》对4个语言能力等级的划分不是依据词汇量、语法知识等静态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根据交际者能在哪些交际环境下完成哪些类型的交际需求以及达到何种程度来划分语言能力等级,并且尤为注重交际者对该语言的社会语言惯例的掌握程度。

将超语能力视为员工语言能力的核心内容。借助外部资源与帮助完成交际任务、提升交际效果的超语能力,也是《框架》中对语言能力描述的重要内容。在4个等级的语言能力描述中,均专门设置一条关于交际者借助参考资源辅助交际的描述。這表明,《框架》并不认为只有语言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借助外部资源辅助交际,而是将运用外部资源与工具辅助交际的超语能力本身视为员工语言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联合国秘书处仍在继续优化细化《框架》内容,最终目标是以《框架》为参考指南,形成联合国系统内部统一的语言测试、评估和教学标准,并可以覆盖联合国系统内所有使用到的语种。因此,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对《框架》后续完善与推广工作进展的跟踪研究,另一方面应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语言能力提升,提升我国高水平国际组织人才语言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受核心成员国主导的世界银行语言生活

邬美丽(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世界银行集团(以下简称世行)成立于1945年,是国际三大金融机构之一,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性国际组织。世行的语言生活以英语为主,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经济实力。1946年,由于认缴金额最多,美国拥有了世行36%的投票权。世行同时规定:成员国赞成票超过65%之后,才能修改世行章程。但除美国之外,所有会员国的投票数只占总额的64%,实际上美国利用这1%的投票权控制了世界银行。由于美国GDP一直稳居世界第一,而且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GDP也排名靠前,英语自然而然成为了世行事实上的工作语言。其次,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实用性。二战以后,英语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逐步形成一语独大的局面,成为最主要的国际交际语言,其世行主导工作语言的地位更加无可撼动。

世行的网络空间也以英语为主角,但同时也呈现出有限的多语倾向,即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多语。世行官网除了使用联合国其他5种工作语言外,还有限使用了德、日、葡萄牙语。出现这种有限的多语面貌有3个原因。首先,与世行的宗旨、价值观和文化观念相关。世行的使命是消除极端贫困,同时包容多元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多元文化的一面镜子。网络空间的有限多语倾向是文化多元性及包容性的一种展现。其次,官网的性质使然。官网是供各成员国及广泛人群来了解世行的,是世行对外宣传和交流的一种方式,使用多语模式可以更好地开展对外宣传,扩大世行的影响力。再次,形象需要。世行网站的多语面貌可以展示其良好的国际形象,体现世行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主要股权国对世行的实际掌控。

但必须看到,世行官网的这种有限多语倾向表现出来只是有限的自主性,即只有在主要股权国默许的情况下,世行才有一定的自裁权。世行的语言生活面貌受到主要股权国美国意志的影响而形成的模式,较难改变。世行语言生活的基本模式如下:核心成员国(如美国、英国)具有推广英语为国际交际语言的意愿和实践→世行依据某些核心成员国的意愿,确立英语的主体地位→世行在语言实践中以英语为事实上的主要工作语言→世行的语言实践辐射到各成员国,影响成员国的语言规划→各成员国做出语言顺应,加强国民英语的学习→英语的国际语言形象得以进一步树立。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一直在上升,2010年提高到4.42%,2018年提升到5.71%,位列世界第三。这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长,也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美国的一票否决权仍然存在。因此,中国要想在世行获得充足的话语权,任重而道远。不过,有些国际经济组织中中国占有的经济份额较多,可先在这些组织中提升中文的地位。随着使用中文的国际经济组织越来越多,世行必然将更加重视中文。

责任编辑:王 飙

猜你喜欢
世行联合国交际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两块磁的交际
世行行长连任遭工会阻挠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朝韩“打到”联合国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