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策略分析

2022-03-07 00:08:51黄玄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黄玄

摘 要: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的理解如何学习。教师要借助语言引导、活动引导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课程预习与回顾。本文从革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融合教学实践,提出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课后回顾;策略

当下教育理念充分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形式,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结合新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通过分析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策略,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课程教学,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一、革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曾对语文教学做出了明确的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综合发展。而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实践。但是大部分教学的教育方式及理念都处于传统阶段,教育目标侧重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为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创造了较大的阻碍,让教师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习惯,失去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意义。所以,为了强化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的作用,教师要充分革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

例如,在学习初中部编版语文《伟大的悲剧》课程时,教师要注重转变以往教育模式,采用新颖的语言、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教师可以在前一节的末尾阶段通过介绍课程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如“在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悲剧文章,我们所了解的悲剧是让人失落的、让人悲伤的,但是这个悲剧确实伟大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为什么是伟大的?那么在课余时间,你们可以自己先看一遍文章,来了解一下它的伟大之处吧。”在课后回顾阶段,教师可以说“在同学们预习前,老师是不是告诉你们,这个悲剧是伟大的?那么经过学习后,现在和老师一起来梳理一下它的伟大之处吧。”经过教师科学的引导,加强预习与回顾的联系性,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文思想,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激发学生兴趣,重视预习回顾

兴趣是主导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在学习中不断思考、深究,从而掌握课程知识。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理解学习意义,从而让教师达成教育目标。在课程中,教师除完成标准教学外,还要重视预习回顾,通过语言、活动来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应用自身学习经验、综合能力来完成学习目标,加强学生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兴趣,逐渐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课程《钱塘湖春行》时,教师要重视课程预习回顾的重要性,通过实际的教学策略,来达成预习回顾目标。可以创新作业布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完成作业,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后,用繪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心中的钱塘湖。学生通过绘画更直观的了解到诗词中所描写的意境,不仅能够创新课前预习形式,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让学生增加对诗词的。在课后回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改变传统引导模式,通过思维导图与学生一同理清诗词内容。如按照“钱塘湖春行—作者、创作背景、创作目的、表达思想;钱塘湖春行—描写手法、景物描写、表达思想。”的模式,帮助学生在深度了解诗词内容的同时,回顾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记忆。从而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三、强化主体地位,培养参与意愿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融合教学思想、教学活动等综合内容,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提升教学效果。在具体课程中,教师要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如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要尊重学生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点评,教师还要从多方位的角度上为学生提出客观、中肯的意见,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背影》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可以布置互动式的预习作业,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搜集关于父亲的诗词、歌曲、散文等资源,并通过小组探讨将查阅资源与教材课文联系起来,理解“父爱”的深刻含义。经过小组的探讨,学生们用新颖的模式完成了预习作业,能够充分的突显自身主体地位,提升学习兴趣。在课后回顾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课文知识等自行创作作文,以“父亲的记忆”为写作中心思想,题目自拟,要求写作内容真实、深刻。经过教师科学的安排课前预习及课后回顾环节,不仅能够强调教材讲解内容的重要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的作用不仅是增加教学效果,还能通过学生简短的学习来减轻学习的负担,增加学习效果,这与当下减负理念是相同的。教师要从革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等多角度出发,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从而完成预习与回顾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小华.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与课后回顾策略初探[J].黑河教育,2020(12):2-2.

[2]陈健华.初中语文课前预习转型刍议[J].2021(2014-7):30-30.

[3]方小慧.初中语文课前预习对策探究[J].语文天地,2020(14):2-2.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