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成 赵纪波 信梦辰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肛周脓肿属于肛周急性化脓性疾病,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内化脓感染,脓腔形成,高发于男性[1]。肛周脓肿术属于有菌术,创面大、渗液多,易致伤口炎症反应,表现为肛周发热、疼痛、二便不畅等,治疗不当,不利于创面愈合[2]。创面愈合极其复杂,受炎症、细胞因子等影响,严重时出现感染性休克,且术后复发率4%~31%[3],严重困扰医患。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肛周脓肿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现代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可杀菌抑菌,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创面愈合[4]。笔者应用消痈汤治疗急性肛周脓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肛肠病学》[5]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初次发病;肝肾功能、凝血及血糖正常。排除标准:有肛肠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糖尿病者;妊娠及哺乳期、月经期者;有严重心、肺、肾等内脏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精神及智力、认知障碍者;术前接受其他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肛周脓肿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3.28±6.34)岁;平均病程(3.86±1.04)d。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4.37±5.82)岁;平均病程(4.12±1.13)d。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三间隙引流术[6]:肛门指检肛周脓肿情况,确定是否有原发性内口,分叶镜观察肛隐窝红肿、凹陷、硬结等,判断内口位置。硬膜外麻醉,肛周脓肿明显处作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探查脓腔、分离脓腔间隔,切开脓肿,并切开黏膜、黏膜下间隙、括约肌间隙,充分引流,双氧水冲洗脓腔,碘伏纱布引流创面,抗生素抗感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痈汤: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各20 g,黄芩、川芎、生地黄、当归、乳香、没药各15 g,皂角刺、黄芪、熟地黄、赤芍、白芍、萆薢、黄柏、茯苓、瓜蒌、白术各10 g,延胡索、陈皮、白芷、柴胡、芦根、路路通、甘草各8 g。方药先浸泡30 min,头煎取汁150 mL,二煎取100 mL,混匀后,每日2次口服。药渣加水1 500 mL,煎取,先熏后洗约30 min。两组均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创面情况:包括疼痛、水肿、渗出、肉芽组织,评分越高,创面情况越差。3)血清炎症因子:集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20℃保存。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按说明书操作。4)肛门功能:采用消化道动力检测仪检测,比较肛管动力学情况:包括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差异。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治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瘢痕坚实,后期7 d内未发现创面溃烂。显效:创面缩小≥75%,存在新鲜肉芽组织,症状得到缓解。有效:创面缩小≥25%,<75%,存在较新鲜肉芽组织,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创面虽新鲜,但面积缩小<25%,且新生肉芽组织少,症状未完全得到缓解。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50 50手术时间(min)27.92±6.43 28.73±5.98术中出血量(mL)17.62±3.58△25.83±4.69创面愈合时间(d)23.95±4.39△27.38±5.62住院时间(d)12.67±3.53△17.56±4.12
2.3 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情况比较 见表3。观察组创面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情况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情况比较(分,±s)
注:与术后1天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疼痛5.64±1.61 3.96±1.28 2.53±1.01 1.13±0.46*△5.76±1.52 4.58±1.37 3.65±1.12 2.18±0.83*水肿3.95±0.73 2.88±0.67 1.74±0.46 0.83±0.24*△3.97±0.82 3.19±0.68 2.58±0.60 1.84±0.57*渗出3.81±0.72 3.03±0.66 1.85±0.42 0.43±0.15*△3.72±0.53 2.61±0.48 2.29±0.36 0.97±0.25*肉芽组织11.87±2.73 6.48±1.69 4.26±1.13 2.61±0.62*△11.93±2.58 8.75±2.08 6.36±1.94 4.38±1.75*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6 321.81±21.37 131.24±20.74*△317.52±23.85 201.46±18.57*IL-8 169.65±17.79 72.51±9.46*△171.81±19.64 99.47±10.56*IL-10 162.84±11.73 63.62±8.47*△161.53±12.62 89.74±9.38*TNF-α 263.95±26.84 96.73±9.74*△262.57±28.71 156.82±15.93*
2.5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比较 见表5。两组RRP、ARP较前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比较(kPa,±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比较(kPa,±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RRP 3.69±0.63 2.26±0.53*△3.73±0.49 2.82±0.76*ARP 16.98±1.74 12.84±1.51*△16.92±1.37 14.37±1.45*
肛周脓肿是由病原菌感染肛腺,肛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极其容易破溃,形成肛瘘。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的破坏、免疫功能的低下,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肛周脓肿发作时,释放大量内毒素,并进入血液。
肛周脓肿属中医学“肛痈”范畴,发病因素与六淫、饮食、湿热、火毒等因素有关,或肌肤损伤,瘀血凝滞,经络阻塞。发病机制是湿热毒邪下注肛门,气滞血瘀,蒸酿成脓;本病病情急骤,疼痛剧烈,治疗首选手术。术后虽毒随脓泄,但热毒炽盛、或脓出不畅、余毒留恋,故仍需清解湿毒、托毒排脓。《灵枢·痈疡篇》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明末清初学者强调重视保护肛门皮肤,如《辨证录》记载“肛门之肉,不比他处之肉,肛门之皮,不比他处之皮,此处之皮有纵有横,最难生合,况大便不时出入”。根据本病辨证,笔者认为急性肛周脓肿以热毒炽盛证最为常见,治疗当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止痛。因此,采用消痈汤熏洗联合三间隙引流术积极干预。消痈汤是五味消毒饮加减而成,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滇南本草》谓其“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花地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本草纲目》谓其“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连翘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当归《日华子本草》记载“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乳香活血止痛,没药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开宝本草》言“主破血止痛。疗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皂角刺消肿托毒;熟地黄滋阴,补血,《本草纲目》曰“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赤芍清热凉血;白芍补血敛阴和营,柔肝缓急止痛。黄芪补气固表。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药心法》记载“治疮痛不可忍者”。茯苓健脾渗湿;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柴胡味苦,而专主邪热;芦根清热生津;路路通活络,《岭南采药录》云“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溃痈、透脓散结、生肌收口之效。
现代研究发现金银花在体外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降低炎症介质释放,同时含有金丝桃苷,显著局部镇痛作用[8];当归可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修复神经[9];乳香挥发油中的镇痛主要成分为乙酸正辛酯,占挥发油总量的92.45%,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消炎作用;赤芍精对高黏滞血冠心病患者也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使中、低切速下全血黏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性降低;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可抑制多种病原菌,促进骨髓造血及血管生成,增强免疫,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愈合[10];茯苓可增强免疫、改善组织水肿态,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11];延胡索可抑制多种病原菌,有止痛作用,抑制并能对抗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抗菌消炎[12-13];柴胡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以上药理学均显示消痈汤可抗炎镇痛。因此,笔者对急性肛周脓肿的治疗时首选消痈汤熏洗联合三间隙引流术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研究发现,血清炎症因子在感染期明显提升,与肛门疼痛及水肿呈正相关关系,可评估病情进展,预后恢复[14]。说明消痈汤熏洗联合三间隙引流术可能灭活内毒素或可促进其排出,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减轻切口炎症反应;两组RRP、ARP较前均改善显著,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急性肛周脓肿术后常损伤肛门功能,引发术后疼痛、肿胀、微循环障碍,免疫系统异常、炎症反应[15-16]。消痈汤熏洗联合三间隙引流术对改善肛周脓肿术后功能具有显著优势,作用机制可能是中药治疗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炎性水肿、缓解痛觉,恢复肛门功能。
综上所述,消痈汤熏洗联合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急性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创面愈合,恢复肛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