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川(通信作者),孙菊,杨石泉,彭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630)
在我院的临床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负压吸引方法吸出脓、血、痰等废弃液体,对保持危重患者呼吸道通畅及外科手术、术后引流、胃肠减压和人工流产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对负压吸引系统的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越来越受到我院的重视。
我院现共有8台负压泵,主要用于手术室、监护病房、分娩室、急救室和病房等重要临床科室,每两台为一组,交替启动使用,以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但医院负压吸引系统此前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已多次造成负压不足甚至无负压,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自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如果负压房管理不善,则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为提高负压吸引系统临床服务质量,总务科应用PDCA 管理理念[1-2],制定了“减少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的工作目标,改进设备设施,加强人员管理,提升负压吸引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为实现“减少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的工作目标,我院首先制定了PDCA循环管理计划,见图1。
图1 PDCA 循环管理计划拟定图
我院供氧中心根据机房巡查维保记录整理出PDCA 循环管理前(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为17次,具体见表1。
表1 PDCA 循环管理前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
了解PDCA 循环管理前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并统计其占比,见表2。
表2 PDCA 循环管理前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及占比
根据表2中的数据我们绘制出PDCA 循环管理前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分布图,见图2。
图2 PDCA 循环管理前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分布图
结合图2及80/20原则,确定占比76.471%为改善重点:(1)设备老旧;(2)设备质量差。
依据供氧中心班组成员(9名)自我评价(表3)得出小组能力为53.333%(自我评价总分/满分=24/45)。
表3 PDCA 循环管理小组成员自我评价表
目标值=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小组能力×改善重点)
改善幅度=(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目标值)/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100%
因此,设定PDCA 循环管理后(2020年9—11月)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总次数目标值为10次,改善幅度目标值为41.176%。
我院就PDCA 循环管理前供氧中心负压吸引系统运行工作情况,列出可能影响设备运行质量的具体因素,并绘制鱼骨分析图(图3)。
图3 PDCA 循环管理前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可能影响设备运行质量的具体因素,我院制定了减少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的总体工作方案,具体如下:(1)加强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完善巡检记录,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2)淘汰老旧设备,更换成优质设备,确保系统高质量运行;(3)智能化管理巡检记录,系统异常立即报警通知;(4)优化工作管理制度,及时处理隐患并做好设备维保工作。
供氧中心新增2名组员,理论上人力得到补充,值班人员在日常巡检时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对系统安全隐患可更加迅速地进行判断并及时报修,但是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并没有减少,原因可能是新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对隐患不敏锐,而老员工值班巡检大多是凭借以往经验,并且每次巡检内容基本相同,时间久了会出现松懈状态,巡检也只是流于形式。
为加强供氧中心班组的安全生产意识,预防事故发生,总务科科长多次要求班组组长组织培训学习《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和《医疗和疾控机构消防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并定期检查班组的学习情况,另总务科科长不定期到负压机房走访查看机房运行情况并询问近期有无安全相关问题等。
在增加班组人力后,供氧中心开始逐步扩展管理,增加供氧中心安全管理月检制度,实行每月机房环境、设备等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确保机房所有设备情况有据可查[3]。
我院相关人员在经过现场排查及故障原因分析后,发现导致负压吸引系统故障最主要的原因是负压机组设备使用时间较长,设施老化。为尽快减少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对设备进行更换及维保。例如,负压吸引系统故障中真空电磁阀故障次数较多,此类故障虽然可在较短时间内维修,但是多次发生主要是因为使用时间较长,部件生锈,只用普通润滑油进行维保,因此立即决定更换成高级黄油维保;供氧中心按照实际测量的电流值,选择合适的交流接触器替换目前存在设计缺陷的交流接触器;水循环系统是保证真空泵正常运转的核心部分,而我院目前使用的水循环泵老化且质量不佳,易导致压力不足甚至无负压,影响临床使用,通过比较多家厂家遴选出价格合理且质量优良的水循环泵并陆续更换[4-5]。
以往供氧中心值班人员在进行设备巡检时,仅凭经验判断系统是否正常,但负压机组运行时声响大,导致值班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负压泵空转等安全隐患。因此,要求值班人员进行巡检工作时携带巡检机器,并在后勤信息管理监测平台上录入巡检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负压水系统、真空电磁阀、压力表、管道、接口、压力等信息,将巡检工作更加细致化。此外,当压力值超过上、下限值时,平台会立即以短信方式提醒相关人员系统发生异常,确保在第一时间处理故障,不影响临床科室的使用。
维保人员虽每周进行一次维保,但是维保期间并没有供氧中心班组人员监督,维保人员可能因为责任心不足或态度不端正,即使发现问题也不会立即处理,这就会导致维修不及时进而影响临床使用。为保证维保人员的工作质量,供氧中心制定了新的巡查制度,即在维保单位定期进行维保时,安排当天班组值班人员一起检查系统运行情况,若发现异常,则要求维保人员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PDCA 循环管理后(2020年9—11月)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为9次,具体见表4。
表4 PDCA 循环管理后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
通过循环渐进地落实各项措施,分析PDCA 循环管理后故障原因,并统计其占比,见表5。
表5 PDCA 循环管理后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及占比
根据表5中的数据我们绘制出PDCA 循环管理后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分布图,见图4。
图4 PDCA 循环管理后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原因分布图
目标达成率=(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PDCA 循环管理后故障发生次数)/(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目标值)×100%
改善幅度=(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PDCA 循环管理后故障发生次数)/PDCA 循环管理前故障发生次数×100%
因此,PDCA 循环管理后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总次数、改善幅度均已完成目标值,且超额完成。
我院负压机房的水循环系统管路较为老旧,且为钢铁材质,易生锈、易发生堵塞,可能造成水流小等问题,进而影响负压吸引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后续工作中,我院将对目前存在的水循环系统管路问题进行积极改进,早日完成管路更换工作,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我们会更加注重人员安全培训、硬件设备的选择及维保,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极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提高临床服务满意度。
经过本研究实践证明,PDCA 循环管理在医院负压吸引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负压吸引系统故障发生次数,提升医院负压机房精细化与科学化管理水平,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的安全平稳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