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鑫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黄石 435002)
“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内卷化”的概念是由戈登威泽和格尔茨两位人类学家推广开来的,主要有两种解读,一是某类文化模式达到了一种最终形态后既无法进一步转化,也无法稳定的状态;二是在农业发展中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无法扩展,致使过剩的劳动力只能投入到有限的生产中,使得生产更加精细与复杂。
而人们日常讨论的“内卷”与学术概念的“内卷”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网上一些流行文字中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本文所讨论的“内卷”是指人们非理性的竞争或被逼无奈不得不参与的竞争;是指某一行业或人群为了争取有限的资源去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导致群体中的每个人“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所谓“躺平”,就是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与竞争时,个人内心都静如止水,是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去逃避压力和竞争的一种方式和态度。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摆脱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主流路径,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抗外界的裹挟。
在当下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内卷”与“躺平”现象几乎存在于各个领域。而对于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高中生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中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且接受能强,但辨别事物好坏的能力不足,容易出现盲从现象。所以无论是校园中的“内卷”与“躺平”现象,还是社会中的“内卷”与“躺平”现象都容易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以L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共收回105份问卷,其中老师6份,学生99份。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可行性,选取了8位学生、2位老师,在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他们对待“内卷”与“躺平”的认知情况及接受情况。最后尝试提出作为学生面对“内卷”与“躺平”的因应策略。
研究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认知情况如何?(2)“内卷”与“躺平”现象对高中造成了哪些影响?(3)高中生是否会参与到“内卷”与“躺平”现象之中?
问卷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逻辑、要求和程序编制的调查工具,通过发放、回收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达到收集研究所需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L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认知情况和接受情况,对高三文科与理课两个班的学生和老师展开了调查。
3.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对“内卷”与“躺平”的认知情况、态度、参与情况等看法。
3.1.3 施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在线施测的方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在问卷星平台编制完成后,把问卷链接转发至班级群内,要求其独立填写完成。
本研究采用的是访谈法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半结构是访谈法是指访谈的主题事先决定,内容细节可容许访谈者视情况而作弹性处理的一种访谈法。
表1:访谈的抽样方案(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L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认知与接受情况,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8名学生和2名老师逐一进行了个别访谈。
3.2.1 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已填问卷的学生中抽取访谈对象。
3.2.2 访谈对象
本研究抽取的10名受访者的基本资料见表2。
表2: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3.2.3 访谈提纲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访谈提纲(学生)》《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访谈提纲(老师)》展开访问。访谈提纲主要包括受访者(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的认知和接受情况,以及站在老师的角度如何看待学生中的“内卷”与“躺平”现象。
4.1.1 大部分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只是听说过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内卷”现象有23.8%的学生不了解、57.14%的学生听说过、19.05%的学生很了解。关于“躺平”现象有28.57%的学生不了解、56.19%的学生听说过、15.24%的学生很了解。
而对于“内卷”与“躺平”现象在学生中存在的程度,分别是40%的学生认为偶尔存在“内卷”的现象;37.14%的学生认为偶尔存在“躺平”现象、31.43%的学生认为有时存在“躺平”现象。
X3:之前也只是网上看到说什么“内卷”,感觉“内卷”就是激烈的竞争,但是看到问卷中的解释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内卷。
4.1.2 被动参与“内卷”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学生不会参与“内卷”现象(46.67%)。而被动参与“内卷”现象的比例也不能忽视(36.19%)。这一点冲访谈中也能看出,大部分学生是不希望“内卷”的,但是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内卷”。
X6:你说请老师吃饭算不算是“内卷”呢?看到我们田径队的其他同学家长请了老师吃饭待遇就不一样了,我们剩下的人看到了,心里也会想到这个事情,等放假回去了跟家长商量,看自己要不要也请老师吃饭。还不是希望到时候去武汉考试的时候,不出什么问题。
4.1.3 不想被其他同学甩在后面
促使学生参与“内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学生不愿意落后于他人,因此会想更多的办法获得资源。
X4:一开始我是觉得无所谓的,后面我发现自己还是想上大学的,特别现在高三,老师动不动会说考大学的分数线。到不了这个线就没有大学上,到时候看到别人去上大学,我去打工,心里肯定接受不了。所以就想办法找老师补课,网课啊课外练习啊,反正都有,就是希望到时候跟别人一样有个大学上。
4.1.4 朋辈压力
X8:就像买鞋一样,身边的人都是耐克、阿迪、AJ的,就感觉好像我要是不穿这些,就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去,就没有共同话题一样。
4.1.5 被动选择“躺平”
X2:起点都比别人低,加上屋里(家里)条件也没有别人好,别人能请老师吃饭,我屋里人不可能说专门从老家跑过来请老师吃顿饭吧?反正我就觉得无所谓的。
4.1.6 自己舒服就行了
在选择躺平的学生中46.15%认为自己舒服就行了。
X1:搞那么多动作,最后还不是上个大专?你看我们学校有多少能上本科的,大专还不都一样?反正我觉得自己舒服就行了,我就不信那些请老师吃饭,报辅导班的人都能考上好大学了。
4.2.1 想看到学生努力,但不希望“内卷”
S1:我们当然是希望学生们在学啊,其实大部分学生只要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正常的考个本科问题都不大。我们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考过这么多年试,也都知道考试的模式就是那样。但是你说的“内卷”真的没必要。
4.2.2 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
S2:你说要是学生都“卷”起来了,我们当老师的能跑的开吗?这肯定也会增加我们当老师的工作量啊。
4.2.3 不愿意看到学生“躺平”
S1:不管是主动的“躺平”,还是被动的“躺平”。我觉得作为老师,我都不愿意看到。主动的“躺平”和自我放弃有什么区别了?被动的“躺平”感觉就很心酸,要么是屋里(家里)条件跟不上,要么是自己怎么努力都没办法改变。
4.3.1 盲目攀比
在访谈过程中X8同学提到了一个在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生们会在吃、穿、用等方面,出现攀比的现象。在消费上不求合适,不求性价比,不考虑是否在自己或家庭经济条件可承受的范围内。
X8:就像买鞋一样,身边的人都是耐克、阿迪、AJ的,就感觉好像我要是不穿这些,就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去,就没有共同话题一样。
4.3.2 在班级内产生“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本是指获得资源越多的人发展的就越快越好,而资源处于劣势的人劣势会愈加明显。在学校或班级内它可以表现为“优势积累”,谁先获得这种优势,谁就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S1:我们当老师的其实也怕家长和领导“打招呼”(指家长在私下联系班主任或老师,希望能够多关照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时候你拒绝也不是,接受也不行。而且作为老师,我们也希望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每个班总是有一些不搞学习的学生和特别刻苦认真的学生。你说面对调这两种学生,我会更关注与哪一种?
4.3.3 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内卷”现象的出现也不全是负面的影响,也有学生因此在学习上比以往更加努力。
X3:看到别人成绩好的同学,都在想办法找老师开小灶或者走体艺路线,我这种成绩一般的再不努努力、想想办法到时候还不得被别人甩得远远的?
4.3.4 丧失学习的动力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还是26.67%的学生会主动选择“躺平”。
X5:懒得想那么多,我是觉得都很无所谓,过一天是一天,自己舒服就行了。想的多了也累,又改变不了什么。
虽然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内卷”与“躺平”现象对学生们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在具体的访谈过程中,可以发现负面影响更加严重。所以,学生在面对“内卷”与“躺平”现象时的因应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首先需要明白“内卷”现象与竞争是有区别的。学生不能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却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作为,甚至是甘于“躺平”,最后将自己考不上目标院校归因于学校“内卷”太过严重。
(2)在面对真正的“内卷”时,作为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学校社会工作者或老师可以利用“优势视角”,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使得学生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将来做什么。走在自己的“时区”,追逐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是陷入“内卷”这种陀螺式的死循环。
(3)在面对“不已其道德之”的学生时,作为学生需要的不单单是能够自省,做到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类似的“害群之马”,还要其他同学都明白,如果任由这种人的所作所为,那么所有人都将成为“内卷”的受害者。我们需要明白,当校园内到处都是“内卷”这种非理性的竞争时,学生和老师们也许就丧失了人性中善良的部分,教育的意义就更是无从谈起。
(4)消除学生“躺平”的心理,作为学生要能够正确的认识竞争。
首先要能够把握好竞争的内涵,竞争可以克服个人的惰性;能够促进个人的进步。在竞争中我们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团结合作的观念,与他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其次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评估,努力缩小“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确立目标时,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把长远的目标与近期的目标相结合,并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目标,做到把“看路与赶路”相结合。最后要能正确的看待竞争中的失败,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肯努力、肯进取,失败也是问心无愧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能够保持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此,怎样看待失败才更重要,在失败中学到知识,增长经验这才是失败的价值。
(5)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可行性。
在与老师的访谈过程可以发现,学生们很多时候无法独自处理相应的不良情绪与压力事件。而学校内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学生在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老师们也没有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压力事件,并且大多数时候老师的帮助只能解燃眉之急。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L市高级中学引入社会工作是有可行性的。无论是个案工作的方法还是小组工作的方法,在已经有的研究中它们对学生缓解压力、提升抗逆力以及促进学生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