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娟
(江西艾芬达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业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企业小的时候一个螺丝,一根线材,一瓶胶水都能精确的核算出价值、用量等;但企业发展壮大后,一个产品的成本往往都只能估算,所有的管理人员,甚至是成本会计也不能精确的核算出来。传统分摊式的成本核算已经无法控制成本的准确性。对于大一点的制造业企业,成本的核算不仅仅是核算,还需要进行成本的控制管理。很多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本就低,甚至亏损,所以制造业企业迫切的需要成本控制管理。只有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制造业企业摆脱低毛利困境,将亏损转化为利润。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非凡,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反映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制造业以生产制造为主要经营活动,相比其他产业制造业更需要做好成本控制。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制造业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在此形势下,要想突破外部环境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就要求制造业重视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缓解制造业生存压力,促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成本控制管理分为成本的控制和成本的管理,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相辅相成。成本控制离不开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是高效成本控制的源头和基础,当然,有效的成本控制也会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而制造业企业具有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流程多的特点,制造业成本控制也因此有了核算内容多、核算程序繁杂的特点,由于其成本控制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加复杂导致制造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比其他行业财务人员更高的专业能力,能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规划。
成本控制管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是一把密码锁,对应了密码才能正常消耗支出。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避免资源浪费。企业利润、股东收益能尽可能达到最大化,而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部原材料、人工费上涨,内部资源浪费、低效率工作等原因的影响,使制造行业整体生产成本增加,经营费用增加,从而导致利润减少。因此对制造业做好成本控制管理的要求更高,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可以让企业占据成本领先地位,在价格优势上突围竞争对手,为企业的稳固长远的发展扎实基础。
成本控制管理在很多制造业企业并不受重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只要管好了采购的入库,销售的出库不要出错,成本费用在内部,多一点,少一点,只要有盈利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大环境下,制造业企业要独占鳌头,必须要重视成本的控制管理。从事制造业企业多年,总结出一些制造企业的现状问题如下:
有效控制成本,必须要有精细化的预算方案;但是很多制造企业认为只要生产能正常运营,产的出产品,卖的出去,一点成本费用无关紧要。因此,很多制造业企业的销售提成直接按照销售计提,生产奖励按照产量计提,如广告费、职工福利费、招待费等只要不超过法定标准,都准予支付。最后,财务根据实际的经营收入、经营支出,得出利润过低。接着新的会计期间,企业会觉得固定成本在那里了,只要提高销售,增加产量,企业的盈利会越来越多。然低利润的局面仍旧持续。企业扩张、竞争,实力受到威胁。
成本控制管理在很多制造业企业里面没有这种概念,认为成本会计就是做核算的,不应该参与到业务端进行业务的规定和指导。企业往往都是让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成本控制管理,但很多制造业企业的车间管理人员不管是学历、还是资质方面要求比较低,而且很多是车间直接提拔的。在很多时候思想不容易转变,管理能力上欠缺。对于车间的现场成本控制管理没有成文的规范制度,基本是口口相传式的宣导。存在问题:第一用人为亲,只要关系好,加班加点都没有问题,造成人工费用的内耗;第二由于管理疏忽,导致产品报废,为了躲避绩效考核的惩罚,通过超领,重新做出产品入库,超领物料、退换料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造成材料的内耗严重;第三设备、工具、耗材类的领用没有进行统一台账管理,谁用谁申请,导致冗余的采购,设备工具闲置,制造费用的内耗严重;
制造业企业一般都是从代加工工厂起步的,起步初期很多都是人工核算成本,大多采用约当产量、品种法、平均分摊等方法去核算产品的成本。在企业逐步壮大,有自己的研发、有更多的材料投入到产品中,更多的机器设备等参与到成本的组成中,制造业企业还是沿用原来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产品的成本核算不准确,无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不管是在人工、材料、费用上面,还是在销售毛利上面,都无法去考核生产直接投入的是否合理,也无从做成本优化。制造业企业沿用山寨数据系统数据录入端操作人员不按流程指导操作,不按流程审批,一人使用多个ERP账号,从录入到审核到最后产生会计凭证一人到底,没有复核、审核过程,出现很多错误数据的录入,出现很多冲销记录,账目不清。还会存在使用一些类似EXCEL功能的ERP系统,各个环节都能操作员自行更正和重写,平时各部门业务归各部门操作,财务记账归财务记账。一旦碰到审计做穿行测试,漏洞百出。财务核算的成本根本经不起前后的推敲,成本核算不精准成本制造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绊脚石。
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需要精确的成本核算加上直接生产人员的成本控制,这样才能让成本控制管理达到预期的目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低,年龄比较大,在规范化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直接生产管理人员大部分是车间普工提升,与车间普工的关系好,成本意识不强,容易通融处事。车间的人员较多,很多时候有成本意识的员工提出改善意见,由于成本改善后会让部分的人员薪酬待遇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挤兑事件,把做成本改善的员工给开除掉。长此以往,没有人提出成本改善意见,也没有人关注成本,甚至出现浪费成本的事件都没有人理会。从而导致很多直接影响成本损耗的事件扼杀在内部,未引起上层管理人员注意,积累到一定的影响导致产品品质问题流到客户,产品返工,产品报废等问题,给企业造成了更多的失败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目标成本的制定需要销售、生产、采购及财务共同编制,提交总经理批准。销售根据潜在客户及往年的销售收入作出目标销售额,采购根据目标销售额做出目标采购额,财务根据目标采购额,往年费用数据,做出全年的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总体的目标成本费用出来后,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到每个月,分解到每天,分解到每个部门,分解到每个人。在经营各环节,多方协调配合,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目标成本,因目标成本分解到个人,都是熟悉的指标,简单容易控制,从而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引导成本管理行为常态化。成本控制后,成本节约的费用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员工、管理者要有一定的激励,不断的提出降本、降费新理念,从而提升企业的成本领先优势。
制造企业改善成本控制,需要优化内控管理,车间管理,立足行业,更加科学。内控管理方面:成本控制管理主要是对与人、机、料、费的管理,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控制管理仅局限于机、料、费上面的降本、控费、提高产能。因此,制造业企业在机、料、费这块的产生、使用和管控上面要建立制度规范,要严格规范产品的材料上线、设备使用、产品流转过程、产品检验入库等各个方面的细节操作,根据实际生产运营操作进行制度规范的完善,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一套自有制度规范。这样会更有效和切实的达到成本控制管理。
车间管理方面:对于机、料、费的控制管理是有限的,要想高效的进行成本管控,制造业企业更要注重人的管理。人是机的控制者,是料的使用者,是费的产生者。人能控制、使用和产生成本,人也能节约成本,创造效益。
首先,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时,要做好人员的成本意识激励。在制度规范管理后的成本基础上,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成本绩效激励机制。如:将车间的生产成本进行指标细化,指标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人工、机器折旧、燃料动力、工具耗材、其他费用等,根据以往年份的生产投入和产出,得出各项耗费占产值的比例,取平均比例为考核标准。把细分出来的各项指标与生产产值挂钩,每月输出实际的各项耗费占产值比,与考核标准进行对比,下降的百分点就是为企业节约的成本,如此每月进行一定的降比。
其次,合理安排生产人员,避免缺料、小单、返工等原因导致不断更换产品生产,换线浪费生产时间。如:可以根据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习性、生产特点等去制定小线组专门做小订单、临时返工组做返工订单,而这些小线组都是正常产线上可以随时抽调的人员,聚一起可生产,散开来提升大线的生产效率。
最后,制造业企业要做好内控管理,确保内控无漏洞,再进行绩效制度的建立,让车间管理人员以及间接管理人员跟股份制企业的高管一样,能有一定的效益奖励或分红,从车间管理方面就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因此,制造业企业不能局限于销售才能创造效益的固定思维,相信通过健全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会有更大的效益空间。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体系是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备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使得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应当划分各层次职员的职能,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确保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是成本精准核算的奠基,当然这个过程靠人为管理,还是会有很多随意性,出错性的弊端,因此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需要信息化。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结合成本核算的制度规范体系,把关键管控点建进系统,在领料、入库、出库等环节要求必须确认系统过账单据后,方能转移实物,做到实际业务与系统并行,账实相符,提高数据准确性。成本核算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避免粗放的核算方式所带来的弊端,精益化管理制造业企业。
成本理论的培训提升成本意识,意识决定主观能动性,企业要投入成本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生产直接人员的成本意识。生产直接人员大多都是学历较低,都是靠简单的技能获得工作,收入待遇也较低。生产直接人员很少会去考虑提升学历,评定职称。制造业企业要投入直接人员培训经费,给予学历提升补助,升职加薪根据职称评定而定,设定一定的程度的待遇激励。生产直接人员在补贴、升职、待遇等的激励下,一定会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解决暂时的困难努力提升自身的学历和参与评定技能职称。待生产直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提升,制造业企业可以从两方面提高成本意识。
一是学理论方面:可以通过成本会计的前置控制管理,成本理论的宣导增强直接人员的理论意识,邀请专业讲师、优秀管理者、优秀企业家通过专题课堂的形式给直接人员宣讲实际成本节约效益案例,每天从微信工作群、企业公众号等平台分享成本节约控制小妙招,做到成本意识理论天天学。
二是实践方面:制造业企业内部技术部门开展技能活动大赛,以成本节约为主体,可以展开技能、方法和创新各个角度去评估,让生产直接人员通过活动的实践,让成本意识融入日常,潜移默化的根生于直接人员的心里。生产直接人员的成本意识提升后,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制造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就必须注重成本控制管理,让成本会计以结果为导向,前置到业务端进行业务管理,把传统的成本核算会计锻炼成成本核算控制管理会计,通过核算分析数据,运用分析数据进行控制管理,提高企业直接生产人员的效率意识,使时间成本最小化,从而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同时,科学的规划和综合控制,提高间接和直接人员成本节约意识,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矗立于领先地位,成为制造业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