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发展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的探讨及实践研究

2022-03-04 11:25刘香曾令红周启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医教团体医学生

刘香 曾令红 周启良

对于医学生在的实践操作熟练和知识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随着国家对于医学生的培养逐渐重视,多种医学生培训方案逐渐被提出[1-2]。其中医教协同是使用频率和达成效果较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在实施于医学专业型学术团体时,能够产生极为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医学生达成理论和实践操作融合,帮助医学生尽早完成从学校到实习岗位的过程,这对于已经接受一段时间的医学生能够产生极好的帮助,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又是极为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补充和巩固的团体,因此在接受医教协同发展后,团体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思维逻方式能够得到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同样能够得到改善,临床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升[3]。本文展开相关的研究,旨在对医教协同发展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的探讨及实践研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 年2—8 月期间,抽取某学院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内的大学生40 名,包括男生19 名,女生21 名,年龄21~22 岁,平均年龄(21.44±0.33)岁。纳入标准:本次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均为某院临近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学生无法配合进行实验。

1.2 方法

在实验开始前,所有医学学术型团体大学生均接受常规的教学,即常规的导师带教,即按照一导师指导多位学生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学大纲设置课表,并按照课表进行课堂教学(知识教学)以及相应课堂实践操作,并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指导和教学考核。鉴于医学专业型学术团体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因此除了在校接受正常的专业性基础课程外,团体内的大学生还需要接受相应的医教协同模式的教导,并通过相应的医教协同理论和实操教学,提高社团内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能力。详细的培训措施根据教学的需求分为基础期教学、提升期教学和实战期教学。

而由于基础期期间大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知识的时间较长,了解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的要点,能够对基础的医学知识、器械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与常规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与提升期的教学和实战期教学。

其中提升期的教学针对性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的了解程度较高的情况,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理论强化训练和实践操作训练,并在导师的引导下进行临床应用应变教学,加入诸如PBL 等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的知识的拓展,同时鼓励以团体的形式进行科研竞赛和知识竞赛,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等,同时对于假期可安排进行三下乡时间活动等,并在期间对学生的多方面的指导和教学。

在实战期期间,社团内成员则在导师的带领下在医院中进行观察和实践,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病人实例实践操作,以增加其临床经验,对学生的团体社交能力,宣传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以期达成医教高度融合的效果。

1.3 评价指标

在教学实验第3 个月月末和教学实验第6 个月月末,对所有团队内的学生实施教学期内的对其实施相应的考试,考试内容分别是当期教学知识考核以及当期技能知识掌握熟练掌握程度,满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学生对于当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越高,在教学考试后,在为学生实施相应教学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评分调查问卷、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填写,评分总分同样为100 分,分数越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越高、职业认同感越高,以此来观察对医教协同发展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的探讨及实践研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团内医学生两次教学后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

比较显示,医教协同教学后学生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社团内医学生教学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1 社团内医学生教学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分,)

2.2 社团内医学生两次教学后的技能掌握程度评分

比较显示,医教协同教学后学生技能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社团内医学生教学技能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2 社团内医学生教学技能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分,)

2.3 社团内医学生两次教学后的满意度评分和职业认同感评分

比较显示,医教协同教学后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职业认同感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教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社团内医学生对两次教学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3 社团内医学生对两次教学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于医生的质量和数量均具有较高的需求量,加上我国的百姓的医疗意识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行业的压力不断的在加大,因此对于优质的医生、护理人员、研究生、实习人员的数量不断地增多,缺口也不断的增大,对于有效培训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而诸多模式中,以医学学术型团体教学和医教协同教学都是具有极为良好效果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4-5]。其中医学学术型团体通常是由医学学生出于兴趣和爱好,自发自愿的组成,符合学校规定的的学生组织,这种团体组织通常也会作为学生对知识进行沟通交流的载体,用以传播和交流相应的医学知识,在学术型团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上获得明显的提升,因此学术型团体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作用也在不断提升,目前使用概率也在不断提升[6-8]。但由于学术团体仍然以学生为主,校方管理为辅,相应的条件较差,相应的资源较为匮乏,因此效果仍然受限[8]。

医教协同是基于我国医学教育特点和医疗卫生发展下的教育途径,能够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分析医学生学习特点和临床能力提升的途径,为医学生提供领导和教学机会以及实践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充分的利用资源,并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定位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相较于传统医学学术型团体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加强学术型医学领导人对医学高等教育和更广泛的大学团体的运作、帮助更多的医学生接触和教育的机会,增加非医学专业的教师对学术医学价值和独特挑战的理解和经验以及相关的能力[9-11]。在医学学术型团体教学基础上联合医教协同教学,能够有效改善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实现学生技能提升,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12]。分析医教协同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中的应用特点显示:医教协同教育模式有利于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医教协同模式能够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并将资源转化可为实现的教育目标,通过学术型团体教学模式,转化为共享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医学生学习需求,也将学校和医院相关部门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医教协同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实践,为社团学生的知识竞赛、见习、实习提供了资源支持,有利于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践,提高教育质量[13]。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对团体内的学生分别实施常规教学和医教协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提升期和实战期的教学中,学生会相应的接受更多也更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更好地教学和更紧密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对医学知识和病症的了解。因此在两次检测中,接受医教协同后,学生的医学技能掌握情况和医学知识了解程度明显的优于在接受常规教学后的掌握情况,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来看,学生对于医教协同的认可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教学,就学生职业认同感提升情况来看,学生职业认同感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与高静、胡雪慧、刘云云等[14]人一致,说明在医学生教育中采用医教协同措施,对提高学生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学习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但在周超、刘云启、高立波等[15]人的研究中显示,医教协同教学对医学生的培训仍然有一定的难点,需要进行相应的投入才能有效的改善培训情况,例如需要相应强化管理,增强医教协同教学基地的建设,投入更多经费和责任人,注意加强学科建设和资料搜集,为医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加案例教学以此来保证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在对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进行教导和培训时,需要坚持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相对重要的位置,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改良医学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医教协同的模式来对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进行培训实操演练,这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是我国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助力。

猜你喜欢
医教团体医学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浙江:公布首个特殊教育发展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