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艳青
(南宁市武鸣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530199)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共收治62 例RDS 早产儿,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探讨早产儿卧位护理对其机械通气时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2 例RDS 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4,胎龄(28+3~35+5)周,均值:(32.31± 0.30)周,体重:1050~2250g,均值(1750± 0.92)g;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6:15,胎龄(28+2~35+3)周,均值:(32.36± 0.27)周,体重:1050~2230g,均值(1720± 0.83)g;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采用德国MAQUET 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均为72h。一般初调参数设置为:RR(呼吸频率):25~30 次/min;PEEP(呼气末正压):4~6cmH2O;Ti(吸气时间):0.3~0.4s;PIP(吸气峰压):20~25cmH2O;氧流量:6~8L/min;VT(潮气量):4~6ml/kg。通气原则:对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范围在88%~95%之间,并控制PH 值范围在7.35~7.45,PaO2(动脉血氧分压):50~80mmHg,PaCO2(二氧化碳分压):45~55mmHg。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早产儿的实际病情和体重等因素,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在保证血气指标正常情况下,尽可使用较低的压力和吸氧浓度,防止气压伤和氧中毒。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持续保持仰卧头偏一侧的体位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变换卧位的方法进行护理,具体的变换顺序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每3h 更换一次卧位。注意俯卧位通气时将其头偏一侧,安置早产儿的上、下肢为舒适的屈曲俯卧状;侧卧位时分别在患儿前胸和后背垫以软枕,增加患儿的舒适感和稳定性。每次操作需由两人配合翻身到位,动作轻柔,同时注意保护导管,变换卧位后全面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是否偏移、各导管的衔接是否紧密等,以防发生脱管、漏气等。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①分别在护理前与护理后使用美国GEM Premier3000 血气分析仪对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进行监测,其中包括PaCO2、PaO2、pH 值。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72h后使用西门子Ser-vo300A 呼吸机监测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呼吸动力学指标,包括R(气道阻力)、TC(胸肺顺应性)。③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对比两组早产儿通气前后PaCO2、PaO2 和pH 值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通气前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PaCO2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O2 和pH 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s)
表1.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s)
组别(n=例数) PaCO2(mmHg) PaO2(mmHg) pH护理前 护理72 后 护理前 护理72h 后 护理前 护理72h 后观察组(n=31) 63.4± 4.1 53.9± 6.5 45.9± 3.5 56.7± 4.2 7.1± 0.2 7.41± 0.6对照组(n=31) 64.5± 5.6 58.6± 6.4 46.4± 3.8 52.9± 5.1 7.0± 0.4 7.2± 0.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两组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干预前两组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R、TC 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 s)
表2.对比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 s)
组别 R[cmH2O/(L· S)] TC(mL/cmH2O)护理前 护理72h 后 护理前 护理72h 后观察组 9.29± 2.12 13.96± 2.65 41.28± 10.11 45.68± 9.35对照组 9.31± 2.24 11.33± 2.26 41.32± 9.87 43.65± 10.11 P 值 >0.05 <0.05 >0.05 <0.05
经卧位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PaCO2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O2 和pH 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R、TC 水平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定时变换卧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血气状况和呼吸动力学指标,提高其氧合功能。两组早产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26%、6%,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压疮和肢体水肿的例数为0,说明卧位变换护理对降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在临床中采用机械通气疗法为RDS 早产儿进行治疗,目的是帮助患儿延长吸气时间,提高患儿的呼吸功能与供氧量,帮助患儿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但由于早产儿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比较脆弱,抵抗能力也较差,若长时间保持单一卧位对患儿行机械通气,易引发痰液引流不畅,使痰液滞结,从而导致堵管和坠积性肺炎以及肺不张等;同时由于长时间单一卧位,受压侧肢体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容易发生压疮、肢体皮肤水肿,亦容易发生输液管路不通畅,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定时卧位变换可以有效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有研究表明[3],俯卧位能改变胸膜腔压力,促进肺组织复张,进一步改善氧合状况。
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不同的卧位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呼吸动力学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目前我院已应用于护理实践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