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珍
习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只有把平凡的事做好,才能实现价值,成就非凡。中国自古就崇尚行为处事心态平和,以和为贵;讲求信誉,庄重儒雅;待人平实,朴实真诚。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步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更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引导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为此,学校在“平·凡”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提升学校师生形象的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构建“三化”德育模式,培育新时代“平·凡”少年的实践研究》。即:通过构建“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课程校本化、德育活动系列化”的“三化”德育模式,培育立足平凡、脚踏实地的新时代“平·凡”少年,在生活和学习的点滴小事中做到对人真诚、讲求诚信、懂得尊重他人、富有博爱之心、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讲诚信、懂尊重、会负责、善合作”的新时代“平·凡”少年。
(一)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们从“诚信、尊重、负责、合作”四个方面对学校各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做了抽样调查。全校共抽查了8个班级,其中一、二、五年级各两个班,三、四年级各一个班,共324份问卷。
调查的数据反映出,为数不少的学生“知”和“行”有一定的脱节,特别是在关心父母、劳动习惯、主动学习和合作能力这些方面脱节较严重。
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在社会价值趋向于利益化的影响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重智轻德、轻劳等普遍现象。
二是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认知、轻体验;重说理,轻管理;重目标制定、轻导行策略;重单向评价,轻多元评价。
三是學校原来制定的《南外小星级形象少年序列教育方案》中达标要求有过低或过高现象,与各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不太符合。
(二)构建“三化”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基于我校学生的道德发展现状,我校以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支撑,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按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和方法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化”德育模式,即“以序列化德育内容为主线,校本化德育课程为依托,系列化德育活动为载体”的成序列体系、重熏陶浸润、强活动体验的德育模式,培育新时代“平·凡”少年。如图1所示:
(三)制定《南外小星级“平·凡”少年序列教育方案》(以下称《序列方案》)
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序列方案》体现以下准则:
1.遵循规律:《序列方案》的教育内容和达标要求符合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
2.突出重点:每个年级两个星级达标要求,突出本年级的教育重点,提高知行合一的目标达成度。
3.具体形象:达标要求表述具体形象,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四)学校德育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围绕《序列方案》,编写了一本总册和十本分册的德育系列校本读物,并着力建设和实施富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
1.课程特征:
(1)系统性:总册《诗礼乐园》介绍礼仪的由来、古代礼仪及儒家礼仪,解读《弟子规》《中小学生守则》。十本分册均以“诚信、尊重、负责、合作”四个主题安排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4~5课内容。总册和分册的设计,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2)序列性:《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等人著)强调,学习内容应由简单到复杂按顺序排列。所以在十册德育读本的选文体裁和教育定位上,我们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程度,做了如下安排:一年级,传唱儿歌童谣——固德根本;二年级,聆听寓言童话——立德明志;三年级,说讲历史故事——修德树人;四年级,吟诵诗歌名言——厚德载物;五年级,赏析精美散文——德育传世。十册读本主题一致,思想内涵由浅到深、螺旋式逐渐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实践性:本课程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德育、实践德育,最终达到知、情、意、行合一的目的。所以每一课除了一篇蕴含着明确道德取向的选文外,一、二年级还设置了“小剧场”和“晓理堂”等模块,三、四、五年级则设置了“尚理堂”“阅读养心殿”等模块,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辨析讨论,让学生通过演一演、读一读、辨一辨、做一做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引发情感共鸣、引导正确行为。
(4)示范性:身边的榜样总是最鲜活、最具感召力的,能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所以,我们向学生征集星级“平·凡”少年评比活动中的优秀事例,择优在十本分册每个单元的最后加一篇学生自己撰写的“榜样小精灵”征文,激发学生向身边的榜样看齐的动力。
2.课程实施
(1)实施机构和人员。学校成立德育课程领导小组,由学校课程教学部承担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工作,德育活动部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德育特色课程实施方案,整合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联合家、校、社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德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2)实施方法与策略。有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实现课程开发的初衷。因此,在学校德育课程开发的同时,负责读本编写的课题组成员——骨干班主任带领各年级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尝试探索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收水平、符合校本读物特点的授课模式,编写了十册教案集。各年级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校园文化课活动课进行德育课程的学习,每次不少于20分钟。
(五)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围绕“诚信、尊重、负责、合作”四大主题,整合行规教育、争章活动、快乐中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根据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牵头策划下,课题组研究确立了各年级系列化德育主题活动,如“诚信”主题:一年级,吟诵诚信儿歌童谣活动;二年级,诚信童话故事讲演比赛;三年级,诚信历史故事课本剧展演;四年级,学习道德模范、撰写观后感;五年级,诚信小报制作比赛,优秀作品在校门口和社区橱窗里展出。同时,学校还组织“诚信小标兵”“微笑天使”“学习小能手”“劳动小达人”“最佳小搭档”等评优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增强道德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内化道德行为,实现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平·凡”少年的培养目标。
(六)学生评价机制的研究
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健全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增强内驱力,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注重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细化评价内容,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通过对学生的平常小事和平凡生活的过程性评价,体现新时代“平·凡”少年的真、善、美。
1.细化评价内容
根据学校育人目标,我们设计了陪伴学生五年小学生涯的《登攀之路前行留痕——南外小“平·凡”少年集章手册》(以下称《集章手册》),对学生在“诚信、尊重、负责、合作”四个方面的个人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表现进行具体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星级“平·凡”少年教育序列方案》达标要求相一致的“达标集章”,只要学生获得一定的星数要求,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小海鸥章;二是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取得荣誉或奖状的“超标集章”。
2.优化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和教师一起参与的评价机制。
★强化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因此在校本德育课程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了“成长加油站”,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实际表现从“成长感悟”“我的奖章”和“成长计划”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加强家庭和社区评价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要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学校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集章手册》在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价外,加强了家长和社区的评价。“达标集章”有家长的评价,而“超标集章”则包括了社区评价。
(2)评价方法多样化
除了每月《集章手册》外,学校还借助“智慧校园评价系统”,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现评价的全程性;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帮助学生强化道德行为,形成意志品质。
(一)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提高了
“三化”德育模式的构建,不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学生进校、离校时微笑、挥手问好已蔚然成风,跟老师、家长、同学道别、打招呼亲切、自然,惹人喜爱;校园里也时时处处能看到学生微笑待人、主动问候的喜人景象;课间说话不叫嚷,礼貌用语挂嘴上;中午用餐有序安静,以爱惜粮食、光盘为荣;责任意识增强了,小岗位服务主动了。
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实践研究,再次对原一、二年级的抽样班级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比之前好很多:95.2%的学生做到不说谎话、勇于认错、做事讲信用;98.1%的学生帮助过弱者,如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募捐、义卖,不取笑有缺陷的人;93.3%的学生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89.4%的同学知道家长的生日,并能为家长做贺卡或送上祝福;90.6%的学生能经常整理自己的书包,熟练系鞋带;92%的学生能在班级里交到好朋友;88%的学生能与同学快乐合作,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
“三化”德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建构,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平·凡”少年遍布校园。去年,我校一名学生被评为上海市百优新时代“明礼诚信”好少年,一名学生获得区级新时代“勤劳节俭”好少年称号。
(二)学生的评价和反思能力提高了
学生通过日常的行为自查,校本德育读本每单元结束后“成长加油站”的自我评价,以及每个月《登攀之路前行留痕——南外小“平·凡”少年集章手册》的自评和互评,养成了对照“诚信、尊重、负责、合作”的星级达标要求,評价和分析自己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表现的习惯。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评价能力不断提高。同学之间也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自觉规范→自我成长→养成习惯”的机制。
学校如火如荼开展的“节粮小达人光盘见行动”周周评活动中,每个班级都安排了光盘行动管理员检查和记录同学们的用餐情况,为光盘的同学加分(或奖励小贴纸)。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力争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人人争当“节粮小达人”。如今学生都以节粮、光盘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好习惯。
(三)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高了
通过建设与实施美德特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意识明显提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比以往更重视了。看到学生出现不文明的表现时,教师会积极分析原因,结合美德课学习,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同时,通过开展美德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和教育模式的研讨活动,教师们更注重将校本读物内容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更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选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和策略,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动力出发,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其自学自悟,增强自律自强的内驱力,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目的。
(四)家校协同育人的意识和氛围更浓了
总册《诗礼乐园》作为家长和孩子的读本,让家长对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至今的礼仪教育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转变了家长重智轻德的观念,对学校重点开展“诚信、尊重、负责、合作”的美德教育更为支持和配合。在实施美德特色课程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中,家长都能积极与学校一起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假日小队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团队拓展训练,支持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开展家务劳动打卡活动,做好学生达标集章的评价工作等等。家校协同教育形式多、内容实、氛围浓,更有实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