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祎
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面临改革的攻坚阶段,从中央到教育部、地方的一系列改革文件一以贯之地都指向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以德为先、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将“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学校课程作为教学育人的主要载体,将面临更为深刻的变革。学校课程学习将不仅仅是传统的、单一的分科学习。在学科教学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之间也开始出现更多地指向综合运用的学科合作教学,跨学科的课程也应运而生。而跨学科课程与生俱来的学科多样性元素、思维启发性元素、实践探究性元素也恰恰成为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极佳平台。
我校作为所在的教育集团牵头校,自2016年起就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作为学校的龙头课题,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果。以此为基础,学校依托集团和区域的支持,借助区域课题和新中考改革中跨学科案例分析的契机,进行了跨学科课程的初步实践和探究。笔者基于前期的学校跨学科课程实践,初步总结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跨学科课程实施路径。
(一)依托项目化学习方式,试点项目探究课程化
项目化学习作为目前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尤其是创新素养培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独有的探究模式可以基于解决诸多生活实际问题来开展学习,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来处理和解决问题。
跨学科探究项目作为跨学科课程研究的主体,学校制定了年级段贯通的跨学科探究项目的方案。学生需要在不同年级段从不同的项目中逐步推进形成跨学科探究技能、跨学科探究习惯、跨学科探究思维三个能力素养。结合各学段的年龄特点,学校在各学段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实施如表1所示的探究技能的跨学科大单元学习。
将相关学科中与该学段探究能力培养有关联的特定内容进行整理,通过设定单元情境的模式,在2到3个不同学科中共同推进情境单元的学习,在巩固探究技能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思维解决问题情境的能力。
为确保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根据学校的课程计划进行合理的划分,按照每周固定时间在固定地点开展活动,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进行项目开展的指导。
项目名称:美丽家园——居家生活(具体安排见表2)课时:8
学习年级:六、七年级
项目名称:学校木本植物点位图设计(具体安排见表3)
课时:4
学习年级:七年级
这样课程化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有助于学校统一的管理和质量跟踪,有利于阶段性地对于项目进行评估和修正,真正将跨学科课程的实施融入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是跨学科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借助拓展探究课平台,开发完善跨学科课程
在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并无单独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因此在跨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需要借助拓展课、探究课来给予充分的课时保障。在以往一般学校的选修课中,教师经常利用个人教学特点、兴趣等开发系列拓展课、探究课等,在逐年的积累中也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课程文化。以此课程资源,做好教师创新素养培育和跨学科课程等的培训,重新开发和完善跨学科课程,构建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群。
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不同于普通选修课程,首先需要在教师中形成共识,明晰概念,让教师认识到跨学科课程不是简单的“1+1”模式,不是一门学科和另一门学科的组合。跨学科课程应当是建立在两门或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上,融合运用学科之间的知识及方法来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来处理和应对问题的素养和能力的一种课程。其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确保跨学科课程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校层面从跨学科课程开发动员、课程开发研讨、课程内容审核、课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统一的规范(评价量表见表4)。
目前,课程的主体开发由学校综合理科组与综合文科组承担。这两个组涉及物理、化学、信息科技、劳技、科学、生命科学、地理、历史、道法等多个天然相近的科目,易于开展跨学科课程探究的实践。
(三)拓展日常基礎课教学,渗透跨学科课程意识
虽然上海新中考跨学科案例分析中目前主要涉及的科目为地理、生命科学两门学科,但是学校开展的跨学科课程实践着眼的是更广阔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合作,是对于学生创新素养的长期培育。因此,在适当的学科间应当有更多的探究和尝试,而基础课程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阵地,在学科课程标准的框架内,适当拓展课程内容,在某个专题或章节有意识地开展跨学科案例的分析等,可以较为有效地在课堂中渗透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如信息科技学科中融合科学的相关内容,科学课堂中融入物理学科知识。看似是普通的基于某一学科的单独知识学习,但只要教师具备跨学科教学的意识,那么基础课中同样可以较为便利地开展跨学科案例方面的分析,有助于学生跨学科分析能力的逐步提升。我们鼓励教师在每堂基础课最后8~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合适的教学主题或内容之下引入一些基于真实生活的情景思考问题,分步骤、分阶段地将一些跨学科的思维意识渗透于日常课程中。
例如,在生命科学课中,学校老师在湿地生态系统的课程之后,提出了以南汇新城开发中湿地保护与城市的发展的矛盾为主题的真实案例情境探讨。
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周边农村居民用地、滴水湖所在位置与湿地的距离、交通、经济开发效益等多角度,对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对政策落地往往要多角度論证这样的综合观有初步认识,也加强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
(一)多学科与跨学科的区别问题
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对于“跨学科”性质的把握是诸多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不少老师设计的课程都并不是典型的跨学科课程,而是几种学科的合体,或者说是“多学科课程”。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区别“多学科”与“跨学科”。如针对“二十四节气”主题,地理老师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历史老师介绍其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语文老师引入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美术老师引导学生画出对应的节气场景。如果仅仅只是各自介绍各自学科可以渗透的部分,这绝不是跨学科课程。因为真正的跨学科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学科思想等共同来解决一个基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所以跨学科课程的设计需要首先培训好教师正确认识“跨学科”的特征,厘清概念。
(二)教师跨学科教学意识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学科之间的分割,大部分教师目前在各自的备课中还很难融入跨学科教学的意识。其实跨学科教学的意识对于推动跨学科课程的体系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意识的老师,那他就会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思考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或学校层面跨学科课程开发的一些实践。因此,学校在最初的探索中,应当加大部分成熟的跨学科课程的研讨和展示,让更多的教师观摩和学习,从而逐步提升其跨学科教学的意识。
(三)跨学科课程的课时保障问题
目前学校在跨学科课程实践过程中面临最大的挑战还是跨学科课程的课时保障问题。由于课程计划中并没有专门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学校只能在部分选修课中进行体现,但是面对大部分的学生群体,课程资源的匮乏和课时的不足,跨学科课程的辐射只能面向部分学生,这是现阶段较大的问题。基于此,学校也在灵活处理跨学科课程的授课形式,如选修课与日常探究相结合,充分利用该课程具有探究性的特点,不拘泥于固定地点和时间等。学生虽然能够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探究和学习,但是固定集中指导的时间的不足也为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实施的瓶颈。
总之,跨学科课程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还并不丰富,需要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反思与实践,形成适合学校的实施路径。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理念意识的不断增强,跨学科课程会逐步显现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为培育具备创新素养的、适应未来国际竞争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其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