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岗 蒋孝禹 童丽丽 夏重立 万广军
摘要 从植物学角度对茉莉花及其文化背景溯源探讨,通过“文献追述”“实地生境踏查”“回归比较”分析茉莉花文化的本源、傳播以及演变,探索茉莉花文化植物载体传承演变。结果发现,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的生物及生态学习性难以适应我国茉莉花文化兴盛的江浙一带的气候;当下所认为的“茉莉花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这一史实存在诸多疑问;民歌《茉莉花》的植物载体曾被混淆;该文化传承存在诸多错位和断层。经综合分析后认为,佛教进入中原后,伴随佛教传播传承的茉莉花文化植物载体可能被中国广布的安息香科野茉莉类(Styrax spp.)所替代,与江南的热带木犀科茉莉(J.sambac)并存,共同承载着茉莉花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茉莉花;安息香;花文化;植物载体;断层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3-023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3.061
Exploration of Plant Carrier of Jasmine Culture
XU Xiao-gang1, JIANG Xiao-yu1, TONG Li-li2 et al
(1.Co-innovation Center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 College of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2. School of Horticulture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38)
Abstract We discussed the jasmine and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o trace to the source from the botanical point of view. By the way of literature reviewing, habitats survey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origin, propagation and evolution of jasmine culture were analyzed and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habits were difficult to adapt the climate in the area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where the jasmine culture prevails in China;Also, there were a lot of doubts about the historical facts generally considered at the moment that jasmin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ith Buddhism;the plant carrier of folk song ‘Jasmine’ once confused;and there were many misplacement and faul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lant carrier of jasmine culture was possibly substituted by Styrax spp., which wa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and coexisted with jasmine (Oleaceae, Jasminum sambac) distributed in south China, and they jointly undertook propagation of jasmine culture.
Key words Jasmine;Styrax;Flower culture;Plant carrier;Fault
基金项目 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LYKJ〔2018〕1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 许晓岗(1968—),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从事植物资源利用的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5-26
我国花卉文化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外来与本土文化接触、冲突、融合中难免出现文化载体的断层,造成传承错位,在花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在我国的花文化中,茉莉花无论从物态、行为、精神3个方面都承载了不同于中国本土的舶来并归化的花文化[1]。鉴于此,笔者从植物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以木犀科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和安息香科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et Zucc.)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文化背景为研究对象,对茉莉花文化形成、传承和变迁经历进行整理与分析,从其传承历程探讨茉莉花文化的变迁及其载体的更迭,将植物学与文化相结合,综合多个领域交叉分析,求证历史真相。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追述法
通过搜集、整理古今文献中有关茉莉花的文化直接或间接的记载,以获得对茉莉花文化传播脉络的科学认识。
1.2 实地生境踏查法
在文献追述的基础上,通过到野外实地生境寻找线索,以弥补文献追溯的不足。笔者团队实地考查了民歌《茉莉花》发源地南京六合[2]、江苏多个寺庙及宗教遗址周围茉莉花植物分布与生境,并与当地居民访谈,对茉莉花的野外及人工栽培状况进行勘察。
1.3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2类茉莉的形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分布区等进行横向比较,对茉莉花文化传播和我国气候的历史变迁关系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中的联系,探索其文化传播脉络与茉莉花文化的载体传承和转变的关系。
2 研究结果
2.1 我国茉莉起源及传播历程
茉莉(J.sambac)音译自梵名Mallika,别名“末利”“抹厉”“没利”等[3]。茉莉是木犀科素馨属木质藤本或直立灌木,原产印度[4],南岭以南地区可露天过冬,我国长江流域广泛盆栽供观赏;热带、亚热带长日照偏阳性植物,喜温畏寒,喜光怕阴[5];花、叶、根入药,花可提香精或熏茶;茉莉花不但形态优美、色彩素雅、气味芬芳,而且品种繁多,如今已达400多个[6]。
晋永光元年(公元304年),稽含的《南方草木状》卷中記载:“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芬芳,竟植之。”可见,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记载茉莉花的文献。唐朝以前吟咏茉莉花的诗文甚少,宋代《鹤林玉露》记载:“素馨茉莉其花之清婉皆不出兰芷下,而自唐以前墨客椠人曾未有一句话及之也者。何也?”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记载:“远方奇卉如紫兰、茉莉、琼花、山茶俦。”南宋王十朋在《又觅没利花》诗中记载:“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老来耻逐蝇头利,故向禅房觅此花。”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茉莉原产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广人栽莳之。”《群芳谱》记载:“原出波斯,移植南海,此花入中国久矣。弱茎繁枝,叶如茶而大,绿色尖,夏秋开小白花,花皆暮开,其香清婉柔淑,风味殊胜。”对于茉莉的原产地,美国学者劳费尔(Berthold Laufer,1874—1934年)在《中国伊朗编》(Sino-Iranica)中指出,jasmine是古波斯语,原意是“花朵”的意思,也就是说茉莉的原产地在波斯,与我国古籍的记载相吻合。但是从当地的气候来看,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均不适合茉莉的生长,而中国植物志里记载茉莉原产印度,这与李时珍、劳费尔的记载相矛盾。茉莉花(J.sambac)从外邦传入我国后,先在我国南方开始栽培,这与茉莉花喜温畏寒的生活习性相符。
茉莉花在印度最初被作为佛教用花,用于祭祀、婚丧等隆重场合,在佛书中又名曰“鬘华”“柰花”,被尊为“圣花”。早在汉代,“茉莉花”就从印度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北传佛教[7]也是沿丝绸之路进入我国,因而丝绸之路又称佛教之路。最初只有在佛教寺庙、皇室家族才能栽植茉莉[8],古代妇女有用茉莉花簪花的习俗等[9];宋朝时民间经济发达,中国与波斯等地的通商远胜六朝,与南海商船靠季风[10]往来,当权者重视文化立国,茉莉出现了民间种植,文人墨客也逐渐开始关注、赞咏茉莉;明清时期,《本草纲目》记载茉莉已入药用,歌曲《茉莉花》歌词也有了明文记载[11],随后茉莉花茶、香料也开始发展,茉莉花得到广泛种植;加之近年来在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茉莉花元素(茉莉花茶、如茉莉精油[12]、茉莉化妆品),使得“茉莉花”逐步渗透并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2.2 茉莉及其文化传播历史存疑
茉莉花在汉朝时期从地处热带的印度传入我国,最初在我国南方的福建、两广一带种植。汉代古籍《南越行记》中记载:“南越(今两广一带)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茉莉、素馨)特芬芳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桔北而为枳异也”。到了晋代,茉莉花似乎逐渐克服了温度气候的障碍,在江南地区开始栽种。唐朝记载茉莉的文献甚少,宋代张邦基所著《墨庄漫录》中记载:“今闽人以陶蛊种之,转海而来浙中人家以为嘉玩”。说明在宋代茉莉已经从福建一带传到浙江一带并盆栽。北宋宣和年间,茉莉花又向北迁移,从江南一带跨越长江来到河南开封一带。可见,茉莉花传入我国后又从我国岭南地区逐渐向长江流域传播,再而逐渐北上。金元时期,茉莉花传播到辽东一带,诗人元好问有诗云:“江南秋泉云液浓,辽东抹利玉汁镕。”诗人生于金、卒于元,以此诗悼念亡国,因此金时期辽东已有茉莉花。到明清时期,茉莉飞渡黄河,已经传到甘肃一带。至此茉莉花开始遍布全国,传遍了大江南北。
以上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茉莉从南向北的传播过程。然而,茉莉花(J.sambac)喜高温,畏寒、畏旱,不耐霜冻,冬季气温低于3 ℃时,枝叶易遭受冻害,如持续时间长就会死亡。宋代茉莉传到江浙一带,若仅仅作为盆栽“以为嘉玩”,养护在温度及湿度较高的室内得到悉心照顾,尚且可能存活,若是室外栽培,茉莉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越过寒冬,更别说越过长江传播到开封甚至更北的地带,茉莉花文化的植物载体因此出现了疑问,可能存在另一类植物承载着具有浓烈佛教符号的茉莉文化。此时安息香属植物[13](野茉莉)随佛教传播到温带气候的长安、洛阳一带,茉莉文化植物载体有可能部分被该类植物替代。这些都是茉莉文化传播历史中的存疑。
2.3 “野茉莉”(安息香Styrax)生态学特性与文化载体传播地域的关系
安息香是波斯语mukul和阿拉伯语aflatoon的汉译,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酉阳杂俎》中记载,安息香出自波斯国,作药材用。野茉莉属阳性树种,生长迅速,喜生于酸性、疏松肥沃、土层较深厚的土壤中。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14],北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福建,西至云南东北部和四川东部,南至广东和广西北部。
竺可桢在《南京的天气》[15]一文中提到,1934年南京的冬天开创了距当时30年来严寒的新纪元,12月时的平均气温比往年低3.3 ℃。在人工气候栽培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茉莉花在江南一带很难越冬。现如今,随着民歌《茉莉花》的流行,各地争相争取《茉莉花》发源地称号,举办茉莉花节[16],然而笔者在被称为“茉莉花故乡”的南京六合以及众多所谓《茉莉花》发源地,发现茉莉花(J.sambac)在双层大棚内越冬盆栽,没有野生或露地栽培的茉莉。在《茉莉花》创作发源地的南京金牛山金光禅寺附近,却生长着大量野茉莉属的垂珠花(S.dasyanthus)。笔者实地踏查了南京栖霞山、浦口老山、六合金牛山、高淳游子山、安徽黄山等地,在栖霞寺、兜率寺、金光禅寺、真如禅寺、云谷寺等诸多寺院或遗址的周围均发现安息香科野茉莉属的诸多种,且有大量采伐迹地,并无茉莉花(J.sambac)存在的痕迹。
2.4 两类“茉莉”性状比较与文化载体的关系
表1显示了2类“茉莉”在生物学、生态学及资源价值上的差异与联系。不难看出,2类茉莉在形态地理分布、资源用途上存在诸多交集[17]:茉莉花(J.sambac)与安息香科野茉莉类(S.spp)都与印度佛教有关;木犀科茉莉分布在热带、部分亚热带,而安息香科野茉莉分布在温带、亚热带气候区域;以野茉莉(S.japonicus)为例,其与茉莉(J.sambac)的花瓣都是洁白且芬芳,因此在植物形态分类学不发达的古代容易被混淆。
以上的这些交集带来了如下悬疑:茉莉(J.sambac)的畏寒性使得其在人工气候栽培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难以在我国北方地区越冬存活,而安息香属野茉莉种类(S.spp.)[18]则可以在这些地区弥补茉莉花文化载体上的缺失,古代茉莉文化的“茉莉花”载体是否曾被混淆或替代;历史上茉莉文化的植物载体到底是哪种“茉莉”。
3 讨论
3.1 茉莉文化植物载体变迁与古代中国的气候关系
通过对梅树、柑橘等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从物候学角度进行研究[19],分析其他历史气候的记载,得出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唐代属于气候温暖期[20]。竺可桢[21]指出,我国宋、元时代冬季特别冷,历史记载中的冰雪灾荒次数很多,且这一事实也在欧洲文献中显示出来;清初到道光年间的气候也比现在冷;南宋在公元1 200年前的气候是延续了我国自北宋前中期以来持续了约200年的“第3个寒冷期”,并指出“12世纪是中国近代历史最寒冷的一个时期”;接着南宋中后期又向“第4个温暖期”更替,南宋的气候属于“第3个寒冷期”大周期变迁的延续[22-23]。
张全明[24]对南宋两浙地区152年相对连续的气候变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相对寒冷的时期,南宋前中期的气候有5/6的年份在冬季是偏寒、寒甚或奇寒、苦寒,当时的柑橘出现大量冻死(柑橘耐受的最低温度为-8 ℃),大雪数尺,冻死人的现象数见不鲜,冬暖现象在宋徽宗到南宋绍兴末年的几十年里未见记载,可见寒冬的漫长与剧烈。
假若茉莉是从汉朝开始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茉莉花的原产地为全年温暖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而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即今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不适合其生存,因而只能在同为热带气候的海南及两广一带种植栽培。温室技术在唐朝时宫廷应用,在宋朝时才见于民间[25-26],但是宋朝整体时期江浙的气候并不适合茉莉花的露地越冬生存,古人记载中的“茉莉花”便存在系统分类上的归属问题。
东汉公元148年,安息国王子安世高东来洛阳布教,参与了翻译佛经的佛教活动,但其对安息香科野茉莉种类引进却并无记载。安息国是今伊朗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大,干燥少雨,气候呈现极端大陆性[27]。而当时的首都洛阳与长安相近,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与当时的安息帝国气候相似,适合多数野茉莉种类的生长。
3.2 茉莉花与佛教在我国传承的渊源
东汉以后,都是以洛阳、徐州等地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东汉佛教的传播[28]也是以洛阳、徐州为中心的黄淮中下游地区;东汉后期,洛阳仍是佛教中心。据文献记载,在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把经书和佛像带到了中国五台山[29]。由此可见,佛教是从黄淮河流域为中心向全国传播的。
无论是茉莉花,还是安息香属的野茉莉种类,在佛教经典中均有记载。茉莉与安息香都是随着佛教引入中国,茉莉用于僧人沐浴净身,可荡涤心灵;安息香因其香味浓郁,被用作香薰材料来焚香熏香。乾隆3年建的成都青白江寿佛寺中主要的植物中出现了茉莉花[30],但是何时种植却不得而知;广州佛教四大园林中,茉莉花出现在其中2个寺庙,该地适合茉莉花的种植[31]。
茉莉花是从海南、两广一带向北方传播,而佛教却是由中原地区的黄淮河流域开始传播的,佛教的传播与茉莉花的传播方向与路线的不一致使得茉莉花伴随佛教传播[32]的说法难具说服力,而安息香属的野茉莉种类,如野茉莉、垂珠花、赛山梅、玉铃花等因为其生态学特性,随着佛教向北方的传播却成为可能。推测可能有另一种“野茉莉花”代替了木犀科的茉莉花承载着这段文化载体断层,导致“茉莉花”文化的载体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混淆和错位现象。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野茉莉为本属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北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福建,西至云南东北部和四川东部,南至广东和广西北部。在佛教初入的秦岭淮河地区和之后传入的南方地区均有野茉莉的分布,并且野茉莉(S.japonicus)是安息香属的一种,安息香则是著名的佛教熏香重要来源,广义的野茉莉可以是上述安息香属的诸多种,众多的因素都把野茉莉与佛教紧密联系起来。
3.3 民歌《茉莉花》的植物载体
《茉莉花》不仅仅是对纯真爱情的赞美,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载体,研究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会发现,《茉莉花》出现在1837年,之后不久鸦片战争爆发,民歌发源地的人们颠沛流离而远离家园[33],也把《茉莉花》带到祖国大江南北,它寄托了戰争中的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茉莉花》能够广泛传播于祖国大江南北的原因之一。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最早记载了《茉莉花》的歌词,但是对于其曲谱来源却少有文献谈及,这也是造成《茉莉花》起源地混乱的主要原因。目前比较公认的《茉莉花》曲谱来源有江苏扬州、江苏南京、安徽凤阳、山西五台山[34];夏琳[35]从全国十几个省份的《茉莉花》版本中挑选了典型的4个进行对比,同时与南方民歌《孟姜女》比较,发现《茉莉花》的曲谱有着典型的北方民歌结构特点;《茉莉花》的前身是《鲜花调》[36],《鲜花调》曲谱来自山西五台山佛乐《八段锦》。袁洁对佛教植物文化研究时提到域外茉莉花传入五台山后,由于香味浓厚,可作佛香,僧人以“茉莉花”为原型,谱写《八段锦》来赞颂“茉莉花”,僧人四处云游,曲调便传至江南,继而经过人们加工,渐渐成为《茉莉花》民歌。通过欣赏五台山佛教音乐可以发现,《八段锦》的曲调酷似《茉莉花》的曲调。显然,该曲调的植物载体很可能是野茉莉(Styrax)种类,非茉莉(J.sambac)。
茉莉到了中国的传播是由南向北,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却是由北向南,因此安息香科野茉莉类的生物学特性符合佛教传播途径的地理气候。从地理气候来看,当时佛教传播中心洛阳难以适合茉莉花的生存;从栽培技术上看,僧侣们很难用人工气候技术栽培热带茉莉,《八段锦》里赞美的“茉莉”很可能是安息香科野茉莉属植物。文化艺术包括民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事物的认识或主观反映,各地人们对《茉莉花》咏叹及吟唱的对象必然是在其生活环境周围观察并欣赏的植物,其中之一也就是“茉莉花”。
民歌《茉莉花》的前身无论是江南小曲还是佛乐,在当时气候、地域的限制下,曲谱植物文化载体很难全都是木犀科的茉莉,各地所传唱的也应该是其周边喜闻乐见的植物(茉莉)。由此可以推测,《茉莉花》的曲谱植物载体很可能有一部分是安息香科的野茉莉类,而歌词里“又怕它来年不发芽”恰恰暗示了茉莉花畏寒、不适合在当地栽培的生物学特性,表明歌词中的植物载体应该是木犀科茉莉花。
3.4 植物载体在文化传承中的混淆替代与转换
古代人对植物的认知并不精准,此类事例不胜枚举。王安石曾笑话北方人分不清梅和杏;南宋许梅屋的诗《茉莉》中有“荔枝香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夏日期间盆栽茉莉有可能生长,但是长安是温带气候,根据南宋的气候条件,长安并不适合茉莉的生存,说明作者对植物生活习性的认知有所局限;南宋朱熹的诗《茉莉》中有一句“密叶低层幄,冰蕤乱玉英”,“蕤”是形容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茉莉花的花序是直立顶生或腋生),加上当时南宋的气候因素,显然朱熹看到的“茉莉”是安息香科野茉莉属植物的花序形态写照,但是该诗的名字用的却是茉莉,这些诗词都表明了茉莉花文化的载体存在被混淆的可能。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在很长时期曾与野茉莉混淆[37],据考证,明朝的《本草纲目》里有紫茉莉的名字,然而在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里[38],却将紫茉莉命名为野茉莉。由于野茉莉与安息香长期混用或并称,有的人甚至误以为二者为同物异名[39]。
古代早有中药名与植物名分离[40]现象,植物同名异物现象[41-42]在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据考证,《植物名实图考》共记载了97种同名异物植物[43],其中包括同科同属甚至同种的植物,出现了“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由于形态的差异被误认为不同的植物”的现象;古代各地植物名称混乱不一,皆因于我国古代植物分类学水平的局限。
此外,类似植物文化载体替代现象比比皆是:如佛教来到中土传播,因为精神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又受到客观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以椴树代替菩提树、以七叶树代替娑罗树等等。安息香科野茉莉与茉莉花的花瓣都是洁白且芬芳,且形态和名称具极高相似度,在植物分类学尚不发达的古代被误传或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很大。由此,推测出人们在生境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把相似的安息香野茉莉作为茉莉花文化的替代载体。
一种植物的传入与发展和一种文化的流入与传承本身就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植物本身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植物生长的不可逆性等都限制着植物的传播和繁衍。这让外域的茉莉花配合佛教同步传播成为一种阻碍,而本土的野茉莉因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佛教共存共荣成为可能。由于植物生活习性对气候的要求,茉莉花无法在长江流域露地越冬,茉莉花文化载体的缺失使其传承造成断层。由此,需要有相应的替代载体弥补这一断层。这就使得2类“茉莉”在不同时空相互替代与并存,承载着同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当一种植物资源缺失时,人们能够很快地寻找到另一种形似的植物替代它,弥补了断层,从而延续了文化的传承,虽然造成了载体的错位或替代,却也使得我国古代花文化能够不断地延续、传承至今。
参考文献
[1] 周武忠.中国花文化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08,24(6):79-84.
[2] 胡琴.南京六合开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N].江苏科技报,2015-03-18(A03).
[3] 李丽,周兴文,王彩云.中国茉莉花文化研究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86-189.
[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18-219.
[5] 冉悦.论我国古代的茉莉花文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321-323.
[6] 方秋萍.茉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7] 王国庆.佛教传播系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8] 王佩弦.从茉莉花的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现象[J].攀登,2017,36(1):111-114.
[9] 王艺霏.《簪花仕女图》年代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03.
[10] 竺可楨.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J].地理学报,1934(1):1-27,197.
[11] 王一媛.扬州清曲与民歌《茉莉花》的溯源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12] AHMED N,HANANI Y A,ANSARI S Y,et al.Chapter 55-Jasmine(Jasminum sambac L.,Oleaceae)oils[M]//PREEDY V R.Essential oils in food preservation,flavor & safety.Amsterdam:Academic Press,2016:487-494.
[13] 严小青.中国古代植物香料生产、利用与贸易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14] 陈涛,陈忠毅.安息香科植物地理分布研究[J].植物研究,1996,16(1):57-66.
[15] 竺可桢,薛铁虎.南京的天气[J].气象杂志,1936(4):201-206.
[16] 丁睿旖.《茉莉花》音乐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3.
[17] 王哲宇,童丽丽,汤庚国.野茉莉科植物地理分布研究进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29(1):65-71.
[18] FRITSCH P W,MORTON C M,CHEN T,et al.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the Styracacea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2001,162(S6):S95-S116.
[19] 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6(1):4-15.
[20] 许会娟.唐代气候变迁的研究简述[J].兰台世界,2013(23):150-151.
[21] 竺可桢.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J].气象学报,1962,20(S1):275-288.
[2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2):168-189.
[23] 竺可桢.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J].科学,1925(2):151-164.
[24] 张全明.南宋两浙地区的气候变迁及其总体评估[J].宋史研究论丛,2009(1):1-29.
[25] 安志信,鞠佩华,郭富常,等.温室发展进程初释[J].农业工程学报,1990,6(2):22-25.
[26] 吕珊雁.传统农业技术之温室栽培[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3(6):56-57.
[27] 涂厚善.地理因素在印度历史发展中的作用[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71-79.
[28] 劉红梅.东汉佛教传播特点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70-74.
[29] 曹琳.五台山佛教音乐中保存唐曲子的考证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30] 石佳.川西林盘条件下的成都佛寺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31] 胡新月,刘亚,庄雪影.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园林植物及其特色[J].中国园林,2014,30(2):82-86.
[32] 袁洁.佛教植物文化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33] 熊秋玲.民歌《茉莉花》的传承变异及在不同音乐体裁中的运用[J].四川戏剧,2013(10):63-65,91.
[34] 王飞燕.民歌《茉莉花》源头之我见[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6):127-129.
[35] 夏琳.民歌《茉莉花》源流考辨[J].黄河之声,2011(13):18-20.
[36] 杨璐璐.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7] 祁振声,谷建才.关于订正“野茉莉”一名的商榷[J].植物学通报,1999,34(5):537-539.
[38]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修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671.
[39]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641-642.
[40] 蔡少青,陈虎彪,冯毓秀,等.关注中药与原植物“同名异物”现象:倡议将原植物中文名与中药名分离[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6):727-731.
[41] 白宇明.九种常见中药的本草考证、经验鉴别及其混乱使用的辨析[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42] 王志萍.试论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J].淮海医药,2013,31(6):553-554.
[43] 杭悦宇,陈建群.《植物名实图考》同名异物辨正[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1):7-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