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海
(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 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1]。”2022年6月28日,在武汉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2]。”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可以看出,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尤为重要。为此,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批准建设4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其中之一,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于2019 年获批,承载了国家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是深圳提升创新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深圳光明科学城作为最晚一个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其与北京、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诸多不同,大致存在这些差异:如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科研基础差、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少、大科学装置更是从零开始;在投资模式上以深圳市区两级地方政府投资和市场化投资导向为主等。与此相对应,前3 个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是国家队,各方面的基础都比深圳光明科学城好。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不论在投资主体、运营模式、人才集聚等方面要打破常规,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把创新挺在最前面。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支撑,建设深圳光明科学城离不开培育创新观念、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创新氛围等与创新文化相关的软环境建设。本研究从创新文化建设的视角就光明科学城在创新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俗常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乃是狭义的。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3]。”可见,广义文化的范畴相当宽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质积累和精神积累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在当代社会中,这样只强调含蓄的文化是不够的。今天的文化几乎全部体现和构成于作为明确的社会建构或社会产品的文化,换言之,体现和构成于记录在印刷物、胶片、人造物或者最近的电子媒介上的记录的文化(re⁃corded culture)[4]”,“文化包括信仰、传统、价值以及语言;它还通过把个体和群体联系于机构化的等级而调节着各种各样的实践[5]”。由此可见,文化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功能,它不仅调节着人们的社会活动,还在社会活动中以文化特征将人们划分为边界清晰的不同群体,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学术概念,它是一个有着具体表现和载体的社会存在。文化的社会形式以丰富多彩的人类实践活动得以展现,如以组织的形式、制度的形式、信仰的形式、生活习惯、传统风俗等。
中国科学院对创新文化的定义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6]。吴金希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创新文化研究,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一国(区域)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社会化传播,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竞争力提升的价值观、理念、习俗、制度体系及外在的环境因素[7]。本研究结合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实际认为:创新文化是在科研活动中,紧紧围绕创新这个最终目标而形成的一切与创新性研究相关的观念、价值导向、制度规范和创新氛围等软性的文化建设。建设深圳光明科学城是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其创新文化体现在科学城建设中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载体创新等一系列的文化软性环境上,创新文化的载体可以是大科学装置、各类人才的集聚、科研成果转化等制度安排,也可以是运营模式等一切非物质的平台或载体。
在中国知网上,截止到2022 年8 月,以创新文化为主题,可以检索到3.93 万条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相关会议、研究报告、硕博论文及有关新闻报道。可见,创新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是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科技哲学等学科经常性的研究内容。回顾创新文化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文化重要性方面的研究。朱清时院士、汪品先院士等学者都对创新文化重要性进行过阐释,如汪品先院士认为深层次的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只有弘扬创新文化,形成群体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新的发展模式[8]。周济院士认为创新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9],还有一些学者从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组织建设等方面对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如邵汉青等人认为创新文化是深圳成功企业的最重要基因。二是中外创新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外创新文化比较研究大多是从中外文化差异性分析入手,提炼总结出发达国家创新文化特点,进而提出中国创新文化培育的对策,如吴金希的文章《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还有基于创新文化的某一方面特性进行中外比较分析的,如卢旭阳等人的《宽容文化与科技创新:一项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等。三是创新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这类研究可以分三个层次,宏观层面的是指国家创新文化建设,任福君在《面向2035 的中国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国家创新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是:强化科学精神的价值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突出创新文化的重要地位,厚植科学文化土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创新生态的内在活力[10]。中观层面的是指地域创新文化培育,如上海、深圳等创新文化培育方面的科研成果非常丰富。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单位、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四是某一区域创新文化的研究。区域创新文化的研究近年来关注4 个科学城所在地区创新文化研究的较多,如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的创新文化方面的研究。就深圳来说,李凤亮教授认为深圳经历了从文化创新到创新文化的一个发展历程,周建新、黄玉蓉等学者研究认为文化流动是深圳创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王平聚等从历史形成的角度对深圳创新文化系统进行了研究,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推动形成了深圳的创新文化系统;还有学者认为深圳的创新文化已经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基因,应把创新文化培育为深圳的一个学派。此外,还有大量的研究将关注点投向深圳创新文化的市场主体,如邵汉青等人认为深圳企业成功的最重要基因来自创新文化。
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发展的核心承载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指经国家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依托先进的国家实验室、创新基地、产学研联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重大技术研发和促进技术产业化的大型开放式研发基地[11]。由此可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几个关键要素是国家批准设立、拥有一批重大科学研究设施和装置,进行重大科技研发并促进转化的研究基地,当然这些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硬件,展现的是硬实力,除硬实力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离不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战略,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要求,更离不开“创新文化”等体现软实力的软环境。
光明科学城依托大科学装置平台,面向全球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进行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科研实力。在2022 年深圳市光明区一届四次党代会上,光明区提出了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的目标,这是光明区紧扣光明科学城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科研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圳市补基础理论创新短板、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平台载体。光明科学城主要依靠大科学装置平台,面向全球吸引大量的高层次研究人员,通过对重大科研项目的公关实现基础理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新兴产业培育,并在这过程中激发出创新思维、创新价值观进而培育创新文化的科学实践活动。从创新文化的视角来看,无论大科学装置、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孵化运营等都需要光明科学城在建设中运用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规则等来实现创新发展。
光明科学城的建设,首要的是建设脑模拟、脑解析等一些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大实验室等科学设施。大科学装置是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科技原创对于科技装置依赖度越来越高,大科学装置落户本身就能带来一系列科技创新资源,比如创新人才、资金、大学、机构等,形成区域创新资源优势[12]。这些大科学装置平台等科研设施的建设将吸引大量高层次研发人员参与,围绕自然科学和重大经济社会关切问题的研究,必然会带来资金、资本、创新观念、创新价值观等要素资源的集聚,也必将整合各方创新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创新的平台保障问题。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广东省的创新能力在全国创新城市排名中连续5 年位居第一,其中深圳市贡献不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深圳而言,存在着创新主体大多为企业,理论研究或者基础研究能力较弱、原始创新不足等问题。其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结为深圳的高等院校、国家级的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等研究力量薄弱,重大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源头创新研究必需的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更是缺乏。目前,深圳市建成运营的大科学装置仅有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而在全国其他三个国家科学中心所在的城市中,北京的大科学装置是10 个、上海是8 个、合肥是5 个;甚至一些没有设立国家科学中心,但高校等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城市也有大科学装置设施,如武汉和南京的大科学装置各有2 个[13]。因此,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弥补了深圳大科学装置的短缺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深圳本土基础创新、知识性创新、理论创新的短板和不足。大科学装置聚集了众多创新资源要素,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保障,是孕育创新文化的平台。光明科学城将聚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空间科学等重点学科,将建设材料基因组、空间引力波探测、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精准医学影像等6 个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其中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已经基本建成运营,深圳湾实验室已经落户,石墨烯创新中心、托马斯·林达尔诺奖科学家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开始建设。这些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运营必将助推深圳乃至粤港澳区域基础研究、前沿科学的源头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加上原有的企业内生创新优势,会带动整个区域创新能力、创新氛围大大提升,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创新文化。
在科学研究中,人的因素比物的因素更重要。光明科学城是各种创新资源集聚地,众多科研院所、重大的科研攻关项目、强大的科研攻关团队、一流的大科学装置等软硬件自然会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在此汇聚。因此,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和实际运营效果依赖于各创新主体,其中关键的是创新人才的集聚,陈强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中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表明:“人力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人力资源与创新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是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于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4]。创新型人才可能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学科的建设者,也可能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均属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15]。在2022 年召开的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覃伟中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深圳新引进人才120万,院士增加到61人,形成人才加速集聚的态势。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又有“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加持,加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对人才的吸引是显而易见的。深圳的短板在高等教育,深圳市《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0 年,深圳高校达到18 所左右,到2025 年达到20 所,根据这个教育发展规划,高校规模的扩大必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人才的引进和集聚,满足了深圳发展高等教育必需的教师资源,同时,带来了创新资源和要素在深圳高校科研机构的集聚。这些大都是深圳急需的高端人才,是为深圳培养储备创新人力资源而工作的,他们本身也从事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工作,这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队伍。另外,深圳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节点上,整合粤港澳三地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形成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合力有基础和优势;不同文化背景、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实践中激烈碰撞,是创新文化发育的内生动力,利于创新文化的形成。创新文化在光明科学城建设中带动观念的更新,带动整个粤港湾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实践往往侧重于理论创新、基础创新、知识创新,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因直接面对市场和新需求,它们的创新更偏重或趋向于实用创新和新技术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脚点在发展。因此,无论理论创新、基础创新还是知识创新,只有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能直接开发出新产品、升级现有的技术或改良工艺,才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的转化。光明科学城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抓手和载体,在创新转化方面要有创新做法,否则,不能转化为经济社会现实需要的创新终究会导致创新的枯竭,使得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一些基础理论研究是不具备转化条件的,但理论研究也可以启发或者触类旁通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深圳市出台的政策里,明确指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如《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高校的科研条件平台和基础研究给予相对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支持高校承担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承担国家、省科技计划(专项)项目,给予最高1∶1 配套支持;国家和省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扩大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权,人员绩效支出比例可提高至资助金额的50%。支持高校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建立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队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学校,纳入单位预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70%以上可分配给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者和团队,其余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支持高校设立科技成果孵化基金,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健全高校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支持教师在本市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深圳大学城、国际大学园、虚拟大学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孵化机制,全方位提升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水平。”上述政策会成为激发创新转化的动力。
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是企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产业基地、转化基地,创新绩效非常显著,研究表明:深圳以企业创新为主,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的比重超过90%。;深圳以企业创新和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为主,吸引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中心,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水平[16],良好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在深圳的创新驱动发展上功不可没。光明科学城建设中有了这些良好的创新成果转化基础,持续不断地从顶层设计、基金扶持、政策资助、高新技术创新奖励等诸多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创新氛围更浓,创新环境更优,让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催生孵化出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楼上研发、楼下转化,这种光明独创的“沿途下蛋”模式会让创新驱动发展的魅力充分彰显,让创新成为一种风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进化成一种人们心中的价值追求,进而发育出个性鲜明的创新文化。
创新主体多元化和创新资源有序合理配置,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创新依赖的是协同合作而非单打独斗。政企学研密切合作,分工配合,把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发挥到最大,形成创新合力,使创新形成良性互动的闭环链条。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17]。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鼓励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推动创新激发创新活力的引导机制等都要靠政府来出台;企业是创新最活跃的主体,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的引进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利益分配等相关方面主要靠面向市场的各企业主体来解决;光明科学城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是创新的主力军,原发性创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等主要是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完成的。因此,光明科学城内各创新主体步调一致,目标相向,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成了促进创新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 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整合港澳创新资源协同发展。协同合作是区域层面的,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力量还较为分散,区域内城市之间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如果不打破不利于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动的壁垒、障碍,创新合力就会削弱,难以发挥出最大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创新产生合力激发创新动力是创新实践的核心支撑,使创新成为区域内的主流价值观,让创新本身成为一种文化、成为行动自觉,这反过来又有利于创新合力的形成。
创新是在科研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行为习惯和创新价值观等内在于心、外在于行的自觉行为,是科研创新中独有的文化气质。光明科学城创新文化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科研团队或科研组织中的政策、制度、文化背景、氛围等都能影响创新实践,都展现出组织特有的文化。创新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氛围、创新价值观等从根本上构成了创新文化。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实践中要注重培育和建设团队合作、协调创新、永攀科学高峰,不懈追求与努力、锲而不舍等科研精神,这些都是创新文化中的宝贵内核,必将成为创新文化的正能量。
三年来,光明科学城以创新文化引领在创新发展上走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助力打造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14]。如2021年10月光明区在全国率先发布《光明区关于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2022 年8 月出台了《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重点科创企业发展政策,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研创新良性发展局面正在发力。二是重大项目相继落成,奋力建设大科学装置设施集群。在规划面积12.7 km2的装置集聚区建成落地鹏程云脑三期、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研究型高校。此外,还布局建设材料基因组设施、精准医学影像设施等10 个科研平台,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等3 个信息支持平台,国家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等5 个检测平台,科研创新平台集群正在形成。三是创新发展成效凸显,全力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创新文化引领创新发展,光明区已形成了超高新视频显示、新材料、智能传感器等优势产业集群,辖区企业总数超7.8万家,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5.5%,经济总量步入千亿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探索以科研经济带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以科研为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科研创新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先行区。
深圳光明区是一个年轻的行政区,有朝气,活力四射,很多新观念、新思路在这里都可能催生出一个新企业,成就一番新事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光明科学城这片创业创新的沃土上都有可能创造奇迹。活力、创新、包容、文化多元性是这座移民城市本身的文化基因,这促使深圳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发展成全球闻名的创新创意之都,创新已经成为这里的内在气质,可以预见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必将推动深圳本身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践;推动创新成为这座城市的主流价值观,创新文化将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自觉,培育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竞争中,唯有创新发展才有出路,以光明科学城为核心承载区和先行启动区的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虽然获批晚,与其他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相比面临科研基础薄弱、起步晚、研究型大学少等问题,但也有其独特的后发优势,如人才吸引力强、企业自主创新意愿高、民间创新氛围浓等优势。因此,从创新文化建设视角看,光明科学城创新发展实践中,无论是大科学装置等科研设施集群化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力强,还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活、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意愿强等方面,都具备创新发展的条件和弯道赶超机会。只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发力,咬定创新引领不放松,光明科学城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将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