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志刚 马 赫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特殊意义。60多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已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典范,特别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将中阿之间的深厚友谊推进到新的高度。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阿两国在疫情防治上相互援助,成功保护了两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此次疫情的大流行表明,世界各国在面对公共卫生威胁时,都无法单独解决问题,这就更加凸显了国际团结与协调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价值。因此,通过对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公共卫生外交的演变及其本质内涵,也为探索以团结合作为特征的全球卫生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与非洲正式交往的里程碑,也是阿尔及利亚问题首次被介绍给中国的地方。(1)Lina Benabdallah, “Frozen in Time: China-Algeria Relations from Socialist Friendship to Pandemic Opportunism,” in Jonathan Fulton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n China-Middle East Rel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22, p.193.此后,中国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事业的支持。1958年9月19日,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成立,中国在9月22日便给予外交承认(2)《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 我承认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 毛主席周总理陈外长致电热烈祝贺》,载《人民日报》1958年9月23日,第1版。,成为第一个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非阿拉伯国家。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解放斗争给予了全方位的援助,这奠定了中阿友好合作的基础。
独立初期的阿尔及利亚面临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缺医少药直接影响到阿尔及利亚人的健康状况,而各种传染病的传播也造成了较高的死亡率。这一时期医疗卫生状况恶化的原因有三:第一,法国殖民统治有计划地破坏了传统医学。殖民时期,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推行其“文明化使命”(civilizing mission),试图以“进步的”西方文明改造阿尔及利亚的传统文化,阿本土的传统医学亦被贴上“野蛮”与“落后”的标签。埃克塞特大学的威廉·加卢瓦(William Gallois)教授认为,对土著居民的屠杀就是建立在这种医学种族制度基础之上的法国“医学帝国主义”(Medical Imperialism)(3)William Gallois, The Administration of Sickness: Medicine and Ethics in Nineteenth-Century Algeria,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p.13.。医学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直到20世纪,北非殖民地的医生们仍继续从事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为种族差异寻找证据。(4)Patricia M. E. Lorcin, “Imperialism, Colonial Identity, and Race in Algeria, 1830-1870: The Role of the French Medical Corps,” Isis, Vol. 90, No. 4, 1999, p. 675.这种制度性的破坏导致应对本土疾病的传统医学消失殆尽。第二,法国医生的撤离造成医疗人才短缺。19世纪法国医生到达阿尔及利亚是服务于法国的殖民征服,他们到19世纪末开始创办医疗学校,培养医务人员,其学生主要以法国人为主。因此,阿尔及利亚独立前夕,法国医生在医疗卫生领域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埃维昂协议》签订以后,法国医生陆续撤离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只有600名医生,却要给1,200万居民提供医疗保健,这对他们来说是杯水车薪。(5)[苏联]玛赫尼娜等:《阿尔及利亚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保健事业》,郁文译,载《国外医学》1988年第3期,第27页。第三,独立后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加速了医疗卫生状况的恶化。随着殖民统治的结束,阿尔及利亚出现了两种人口流动的趋向,其一是战时避居国外的阿尔及利亚人迁回国内,其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除了国内遍布的雷区每日造成的伤亡以外,迁移人口的营养不良是阿尔及利亚人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主因。(6)Colin McDougall, “Medical Work in Algeria,”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 2, No. 5359, September 21, 1963, p. 751.总体来看,阿尔及利亚独立初期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是130余年殖民统治负面影响的集中爆发,对新生政权的生存构成了最直接的挑战。
阿尔及利亚政府无力应对这一危机,被迫向国际社会求援。“1962年12月,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穆罕默德·纳卡叙(Mohamed Nekkache)致函中国卫生部,请求中国派医疗卫生代表团访阿,并希望中国派出医疗队长期在阿工作,提供具体的医疗援助。”(7)杨正莲、郭凌鹤:《首支援外医疗队的北非岁月》,载《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13期,第84页。1963年1月,周恩来总理做出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的决定,这是国际社会对阿尔及利亚求援呼声的最早回应,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国外进行医疗援助。在对阿尔及利亚医疗卫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后,中国派出了一支以湖北省医生为主的援助医疗队奔赴阿尔及利亚。(8)《我医疗队十名成员赴阿尔及利亚》,载《人民日报》1963年4月7日,第4版。中国医疗队到达阿尔及利亚后,被派到条件最为艰苦的赛伊达(Saida)省医院。医疗队除了负责省医院的住院和门诊任务以外,还在农牧区建立了14个门诊点,定时在“撒哈拉之门”的辽阔草原上巡回医疗。
医疗队直接由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党委领导,具体工作管理由使馆文化处负责。医疗队内设队部和党支部,分别负责对外和对内的日常工作,而医疗队的开销则由国内供给。中国医疗队从国际主义精神出发,行山涉水到达遥远的北非,帮助阿尔及利亚度过独立初期的医疗危机。为此,中国不断增加医疗组的数量。考虑到阿方医疗方面的需要,中国派遣到阿尔及利亚的医疗队员不断增加,到1977年医疗队人数达到161人,共分为8个医疗组负责8个医院和若干农村门诊。这些医疗组积极开展医疗培训,培养当地合格的医疗工作者。医疗队在赛伊达省医院通过床边见习,专题讲课,临床讨论会等方式,为赛伊达医院培养了一批初、中级卫生人员。(9)湖北卫生厅主编:《名医风流在北非》,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页。1976年3月,医疗队在梅德阿省培训的第一批针灸学员毕业,进一步推广了中国传统医学。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医疗队的国际主义精神得到了阿国政府的高度评价,更得到了阿国民众的赞扬。这种援助式的医疗卫生合作模式拉近了两国人民的情感距离,为中阿两国在医疗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情报部门更是将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描述为一种远距离的情谊。(10)“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 Algeri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July 31, 1971, https://2001-2009.state.gov/r/pa/ho/frus/nixon/e5part2/89622.htm, 上网时间:2022年9月6日。
在经历了独立初期的混乱局面以后,阿尔及利亚开始进入国家建设阶段。特别是1965年布迈丁执政以后,阿尔及利亚发起了雄心勃勃的社会主义建设工程(11)邵丽英、慈志刚:《阿尔及利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第207页。,对医疗卫生的关注是布迈丁政府施政的重要内容。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阿尔及利亚政府能够为改善医疗卫生状况提供足够的资金,这极大地缓解了该国面临的医疗卫生难题。阿尔及利亚医生数量也从1965年前的1,319名增加到1979年的4,561名,但医生密度仍然较低,为每29,600人拥有1名医生。(12)Hayat Tahri, “The Health Situation in Algeria During the Period 1990-2018,” The Journal of El-Ryssala for Studies and Research in Humanities, Vol. 7, No. 4, 2022, p. 852.为此,阿尔及利亚决心改善公共卫生工作,并将其视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3)《阿尔及利亚国民宪章》,北京:中共中央对外联络三局1984年版,第185页。综合来看,阿政府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从1974年1月起实行免费医疗,以体现“全民健康”的口号;二是调整医疗教育体制,提升医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将所有基层医疗单位统一管理,组建国家卫生体系。阿尔及利亚医疗卫生制度所进行的改革,客观上也要求中国对阿的医疗援助做出适应性调整,以更好地满足阿方的需求。
这一时期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仍然以中方的医疗援助为主,但援助模式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特别是随着阿方医疗队伍的成长,中阿双方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内容逐渐增加,这表明中阿医疗卫生合作开始进入一个调整和改革的新阶段。
首先,中国医疗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974年以后,阿尔及利亚开始实行免费医疗制度,中国医疗队所在的医院就诊人数成倍增加,阿方为此提出向中国医疗队提供一定的酬金。在随后几年,阿方支付的酬金不断增加。至1983年11月,中阿两国正式签订了“关于在阿尔及利亚聘用中国专家及其酬金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医疗队从原来的经济援助性质转变为聘任制。阿方可以按照其医疗需求来决定是否聘请中国医疗队的相关专家。如1988年3月,阿卫生部下达了终止聘请对我40名队员名单,对内科、针灸科、检验科以及普外以外的外科专业医生停聘。(14)湖北卫生厅主编:《名医风流在北非》,第362页。除此以外,还对赴阿医生的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至2010年3月,中国与阿方续签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议定书,原来由阿方承担的医疗队员工资等费用改由中方承担,从而减轻了对方的负担。
其次,医疗队的管理制度出现了调整。由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状况以及中国医疗队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对医疗队的管理制度也要随之进行改革。1975年1月起,医疗队隶属部门从中国驻阿使馆文化处改为经济参赞处。1982年3月,国务院成立对外经济贸易部以后,后者成为对外医疗援助的归口机构。到1984年年底,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对外经贸部、外交部和财政部“关于改革援外医疗队管理体制的报告”。从1985年1月起,援外医疗队归口给卫生部管理,此后一个时期未发生变动。在阿的中国医疗队内部的组织管理机构也进行了调整,医疗队队部改称“医疗队总队部”,各医疗组改称为医疗分队。过去由党支部负责对内管理的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医疗队设立队委会,负责管理在阿的医疗业务和工作生活。各医疗分队建立党支部,负责分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最后,医疗合作方式进行了改革。随着阿尔及利亚新医疗卫生政策的调整,其在医疗服务和医疗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状况。在新医院建设上,阿方也加大投入,并计划由中国医疗队进驻部分医院。1985年7月,盖勒马医疗分队进驻新建医院,该医院陆续增加了阿方的专科和一般内科医生,这是中阿医生首次在同一医院相互协作。此后,各合作医院的科室主任也先后交由阿方医生担任,这表明阿尔及利亚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自主能力正在提高,也在客观上要求中阿医疗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阿尔及利亚政局陷入动荡,内战恶化了安全环境,导致中国在1995年至1997年停止派遣医疗队赴阿。至1997年2月,中阿签订医疗卫生合作协议,除应阿方请求中国继续向阿派遣医疗队外,双方同意在制药、药检方面开展合作,合作生产医疗需要的药品,开展传统医学方面的合作,并在阿尔及尔设立针灸中心。该协议既延续了中阿医疗合作的传统,又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进入21世纪,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医生数量在2000年至2017年期间增加了64.26%。(15)Hayat Tahri, “The Health Situation in Algeria During the Period 1990-2018,” p.853.但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尖端医疗人员的匮乏和人才流失。特别是阿国每年有100余名医生移居国外(16)Ahcene Zehnati, “The Emigration of Algerian Doctors: A Normal Phenomenon or a Real Exod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Vol. 13, Issue. 1, p. 9.,进一步加剧了此前存在的问题。为此,阿尔及利亚卫生部政策法规与国际合作司司长伊索拉赫·撒阿迪亚(Issolah Saadia)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阿国医疗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性;二是医疗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三是追求现代医疗技术的高质量。(17)伍昌力:《阿尔及利亚医疗卫生体制与发展现状》,载《中国投资》2022年第13期,第100页。2020年2月,阿尔及利亚出现了北非地区的第一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2022年9月30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阿尔新及利亚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270,660例,累计死亡病例为6,879例。(18)“Algeria Situ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eptember 30, 2022, https://covid19.who.int/region/afro/country/dz, 上网时间:2022年9月30日。新冠疫情的反复难测是当前阿尔及利亚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
2016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详细阐述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的各项政策举措。(19)《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全文)》,中国政府网,2016年1月13日,http://www.gov.cn/xinwen/2016-01/13/content_5032647.htm,上网时间:2022年9月15日。这一时期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内容与此大体相一致。
首先,提升医疗队的援助工作。自2010年中阿两国签订新的医疗合作议定书以后,中阿两国又于2014年和2019年重新签订关于派遣医疗队的议定书。这成为中阿两国医疗卫生合作项目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个,也是中阿两国传统友谊的最好见证。特别是在2021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第27批中国援阿医疗队抵达阿尔及利亚。至此,中国在过去的60年中,先后向阿尔及利亚派遣了27批医疗队,共有3,516人(次)队员到阿尔及利亚,承担医疗援助和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此外,中国还派遣医疗专家组,通过“万里送光明”等创新项目,改善了阿尔及利亚民众的身体健康。
其次,加强医疗卫生人才交流与培训。虽然派遣医疗队的援助式医疗合作仍在继续,但这一时期以提升阿尔及利亚公共卫生能力的合作方式所占的比重增加较快。为了增强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自主能力,中国加强了对阿方医务人员的培训,其途径主要有二:其一,在阿举办培训班。随着中阿医疗卫生合作的发展,中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对口医院建立合作医疗中心,开展人才培训和医疗技术交流等工作。根据中阿相关协议,中国湖北省中医院和同济医院分别与阿尔及利亚的本·阿克隆(Ben Aknoun)医院和穆斯塔法(Mustapha)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阿建立了“中阿中医中心”和“中阿妇产中心”,以提高阿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其二,在华举办研修班。在华举办的研修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提高阿方的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另一种是为了提升阿方的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2018年和2019年,中国商务部在长沙主办了公共卫生、医药产业研修班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研修班,向阿方分享了中国的相关经验。
最后,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蔓延至全国,构成了对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阿尔及利亚政府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医疗物资支援,2020年2月2日,阿方提供的50万只医用口罩、3万副防护镜和30万双医用手套运抵湖北省武汉市,以示对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全力支持。但随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全球大流行的趋势,阿尔及利亚的疫情防控压力骤增。中国分批次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了包括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各类医疗物资,帮助阿方抗击疫情。同年5月,中国还从重庆和澳门选派20名医疗专家到阿尔及利亚进行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为阿方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疫情防控经验。2021年9月29日,中国科兴公司和阿尔及利亚赛达尔医药集团合作生产新冠疫苗项目在阿尔及利亚的君士坦丁正式投产。时任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李连和称,这个项目的投产是中阿合作抗疫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两国合作抗疫进入新阶段。(20)黄灵:《阿尔及利亚与中国合作生产新冠疫苗项目正式投产》,新华网,2021年9月30日,http://www.news.cn/world/2021-09/30/c_1127921998.htm,上网时间:2022年9月17日。
60年来,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始终保持着历史的延续性,特别是援阿医疗队成为中阿两国分享医疗知识和技术的重要纽带。同时,双方也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合作模式进行创新性调整,体现了中阿医疗合作模式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在殖民统治时期,医疗援助被纳入到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当局的公共卫生体系,并在1893年通过社会立法的方式予以规范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医疗援助仅面向在阿尔及利亚的贫困欧洲定居者,而面向土著居民的援助医疗概念到1904年才出现。(21)Hannah-Louise Clark, “Expressing Entitlement in Colonial Algeria Villagers, Medical Doctors, and the Stat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Vol. 48, Issue. 3, 2016, p. 449.就其本质而言,这种医疗援助是法国建立殖民统治的工具,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阿尔及利亚独立以后,摒弃了这种具有殖民特征的外部医疗援助,并向国际社会求助。中国从国际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万里之外的求援之声率先予以回应。如前文所述,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开启了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先河。中国医生通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阿尔及利亚民众的赞誉。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医疗援助所积累的经验为后来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提供了借鉴。此外,由于在阿尔及利亚的杰出工作,使中国医疗队声名远播,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慕名到阿国求医。如马里总统特拉奥雷、扎伊尔总统蒙博托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公主和阿联酋王子都接受过医疗队的诊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摩洛哥阿卜杜拉亲王也曾邀请医疗队赴拉巴特为王室治病,扩大了中国医疗队的影响。随后应摩洛哥和扎伊尔的请求,中国分别向这两个国家派遣了援助医疗队。马里总统除了向中方表达感谢外,还请求中国再多派一支医疗队到马里工作。因此,可以说,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援助医疗开启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医疗合作的最初模式。同时,由于对阿医疗援助工作主要由湖北省负责,这种集中高效的组织管理形式成效显著,形成了“一省援一国”的对外医疗援助模式。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医疗援助还开创了中非合作新的框架,古巴等国亦效仿这一模式,向亚非拉等贫困地区派遣医疗队(22)Muhamad S. Olimat,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From Silk Road to Arab Spring, New York:Routledge, 2013, p. 180.,这使得中国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的工作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意义。
至2020年2月,阿尔及利亚出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后该国采取了关闭边境、限制经济活动和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努力将疫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为了有效应对疫情,阿尔及利亚还邀请中国医疗专家组到当地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5月14日,中国专家组到达阿尔及利亚,与阿政府官员、专家和医生分享重庆和澳门等地在疫情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并就当地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给出建议。这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次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是一次将疫情防治的“中国方案”与当地疫情防治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直接实践。在各方面的协同努力下,截至同年7月,阿尔及利亚在内的北非国家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等数据都远低于欧洲、南亚、北美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但受到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影响,阿尔及利亚在9月至12月期间疫情发展达到最严重的阶段,特别是死亡人数增加了3倍之多。(23)Sami Khedhiri, “A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North Africa,” GeoHealth, Vol. 6, Issue 7, 2022, p. 3.在这种背景下,第27批中国援阿医疗队的81名队员逆行出征,被分配到8个地区的14家公立医院,守护着阿尔及利亚民众的健康。除此以外,中国还是最早向阿尔及利亚提供疫苗的国家,同时也是提供疫苗数量最多的国家和第一个与阿尔及利亚合作本土化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24)“Dons médicaux chinois l’Algérie,” Jeune Independent, September 23, 2022, https://www.jeune-independant.net/85453-2/,上网时间:2022年9月17日。到2021年9月,随着中阿合作的疫苗生产线的投产,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上形成了包括物资、人员、经验和技术在内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为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开拓了实践路径。
近代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援助被纳入到了殖民主义的框架之下,是以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形式进行的。在挣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以后,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成为延续这种不平等关系新的庇护所。阿尔及利亚认为在这种秩序下,“在制定和执行‘发展援助’中,富国的漠不关心和轻蔑态度清楚地暴露出来了。实际给予的总是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仅占富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21%。”(25)《石油、原料和发展:阿尔及利亚提交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的备忘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5年版,第11页。赞比亚裔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也认为,援助成为英、法等国的一种手段,依靠援助可以将其新打造的利他主义和为自我获得更多利益结合起来——维持其对地缘政治的战略控制。(26)[赞比亚]丹比萨·莫约:《援助的死亡》,王涛、杨惠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是建立在反抗外来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相似命运基础上的革命友谊。周恩来总理在提及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时指出,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还是亚非人民的共同胜利。(2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25页。由此可见,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从最初阶段就超越了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特别是医疗卫生援助更加体现了新中国对外援助的国际主义精神。在阿尔及利亚独立初期最困难的时刻,中国医疗队担负起为阿尔及利亚人民防治疾病和协助政府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的重任。在阿工作的中国医生克服各种困难,以强烈的责任感,救治城市、山村和沙漠地区的病患。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及利亚,指示医疗队“把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健康当作中国人民的健康一样对待……要发扬白求恩精神”。(28)湖北卫生厅主编:《名医风流在北非》,第23页。中国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60年中,始终将服务于当地人民的健康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77年4月,中国医疗队眼科医生曾俊珍同志患黄疸型肝炎仍坚持带病为患者做手术,直至医院关闭眼科病房,她才被迫停止工作。后经抢救无效而牺牲,曾俊珍同志永远长眠在了阿尔及利亚的土地上。美国大学研究中国与中东关系的专家约翰·卡拉布雷斯(John Calabrese)博士认为,在整个冷战时期,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仅是一种权宜之计,更多的是基于象征意义,而不是任何的具体联系。(29)John Calabrese, “‘The New Algeria’ and China,” Middle East Institute, January 26, 2021, https://www.mei.edu/publications/new-algeria-and-china, 上网时间:2022年9月18日。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中国援阿医疗队在此期间与阿尔及利亚人民朝夕相处的情谊,它增进了中阿两国人民的彼此了解,超越了“利相投”的层面,真正做到了“人相交、心相通”。至2014年,中阿两国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使阿尔及利亚成为北非乃至中东地区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中阿两国的相互支援,将两国之间的医疗卫生合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的来说,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与西方在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导下的合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阿合作关系属于“南南合作”的范畴。这种合作是在政治互信和经济互利的基础上,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追求共同发展,这也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应有之意。也可以说,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到合力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标志着中阿医疗卫生合作得到不断深化和升华。
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传统医学在殖民统治时期被彻底摧毁,并确立了宗主国医学在殖民地的主导地位。传统医学发展的缺失使阿尔及利亚本土医疗资源无法填充殖民者撤离留下的真空,这是导致独立初期公共卫生危机的重要原因。为了帮助阿国应对危机,中国派遣医疗队万里驰援,并迅速赢得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信任。中国医疗队所收获的赞誉与队员的奉献精神和精湛技艺相关,也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神奇疗效密不可分,这表明中阿医疗合作从初始阶段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中阿医疗卫生合作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医药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63年至2012年,针灸技术是中医在阿尔及利亚发展的突破点。1963年4月,中国医疗队进驻赛伊达医院,这成为中医援外医疗的开端。进驻不久,医疗队就通过针灸治好了一名转业军人的“幻肢痛”病。此后,很多病人久治不愈的顽疾,经针灸治疗而痊愈,使针灸的良好疗效迅速在阿传播,甚至阿国领导人和邻国政要都慕名寻医,进一步扩大了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患者,医疗队在每一个医疗点都配备了针灸医生,并通过开办针灸培训班,培养掌握针灸疗法的当地医务人员,进一步推动了中医疗法在阿国的发展。到1997年,中阿签订了新的医疗卫生合作协议,应阿方请求,中国增派了一支针灸分队。这是在援阿医疗队中唯一一支以中医类针灸专业学科组建的医疗分队,在中国援外医疗队中也鲜见。(30)黄移生:《中国针灸在阿尔及利亚的现状与进展》,载《中国针灸》2015年第10期,第1053页。
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至今,中阿在中医药领域进入全面合作。随着中医药在阿尔及利亚影响的扩大,中阿的医疗卫生合作也逐渐获得更多的认可。在2006年5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教授就曾到阿尔及利亚,使用中医方案为布特弗利卡总统治疗胃炎。在2014年中阿签订新的医疗队派遣议定书以后,中阿扩大在中医领域的合作提上了日程。2017年,湖北省卫计委与阿方达成共识,在本·阿克隆医院建立中医中心。该中医中心由湖北省中医院牵头实施,在针灸专业基础上,开设推拿康复、骨伤诊疗专科项目,并逐渐扩展至中医各临床专业。合作形式由单纯诊疗服务扩展至人员培训、学者互访和建立阿国中医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等。双方明确,由中心承担对阿国中医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31)胡梦:《湖北将在阿尔及利亚建中医中心》,载《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11月15日,第1版。该中心在2019年和2022年举办了两届中医培训班,提升了当地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在2022年5月医疗队举办的线上学术沙龙上,阿方也表达了在传统医学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意愿。阿尔及利亚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伊斯索拉特别指出,与中国一样,阿尔及利亚也拥有本国传统医药和医学,但一直没有得到开发。目前阿卫生部制订出开发本国传统医药和医学的初步规划,期待中国同行能够参与到阿传统医药和医学的建设之中。(32)《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举办学术沙龙以提升对阿医疗服务水平》,人民网,2022年5月26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526/c1002-32431476.html,上网时间:2022年9月19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方面,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合作也体现了中国特色。2020年4月和6月,中国分别通过组织专家视频会议和派遣医学专家组的方式,与阿方就新冠肺炎防控和临床诊治进行直接交流,而中国专家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援助治疗上,更为重要的是分享“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33)周林:《大国担当守望相助——中国医疗专家组援助阿尔及利亚、苏丹抗疫纪实》,载《当代党员》2020年第18期,第38页。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34)《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1月15日,http://www.satcm.gov.cn/guohesi/zhengcewenjian/2022-01-15/24182.html,上网时间:2022年9月19日。,充分肯定了“中医方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成为中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合作的新契机。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经过60年的历程,从其发展趋势来看,正在不断走向深化。在中阿医疗卫生合作的第一阶段,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对阿尔及利亚单向度的应急援助。阿尔及利亚处于独立后百废待兴的过渡时期,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尚无自主能力,因此,中国通过向阿方派遣医疗队,以解其燃眉之急。在中阿医疗卫生合作的第二阶段,随着阿方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应急援助让位于应需援助。阿方对中国医疗队所提供的具体援助内容可以进行自主选择,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援助从形式上仍然是单向度的。在中阿医疗卫生合作的第三阶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深化两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互利合作成为共同的主题。随着“健康丝绸之路”的提出,它很快就成为中国推进国际医疗卫生合作的新平台。特别是2019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合作,优化走廊的连通性来为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创造条件,阿尔及利亚能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前文所述,中阿在医疗卫生合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李连和大使认为,加强双方在医疗卫生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能够更好造福两国人民。(35)王传宝:《中国同阿尔及利亚新签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工作的议定书》,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网站,2019年5月30日,http://dz.china-embassy.gov.cn/xw/201905/t20190531_6860109.htm,上网时间:2022年9月22日。
新冠疫情使中阿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方面表现为中阿两国在医疗物质、人员和技术等有形层面的相互支援,帮助对方有效应对疫情的冲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双方在国际舞台上无形层面的相互支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枉顾事实,对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大肆歪曲时,这种通过相互支持所表现出来的团结抗疫精神才是人类走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必由之路。正如李连和大使所言,中阿两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阿两国的特殊友好关系,为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抗击疫情树立了榜样。(36)Li Lianhe, “Walking the Development Road Together,” China Daily, March 22, 2021, p. 13.两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团结与协作,不仅会推动中阿医疗卫生合作向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方向发展,还会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深厚友谊,共同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在两国传统友谊基础上,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价值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赢的合作前提,现已取得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
1963年中国响应阿尔及利亚的求援呼声,派遣医疗队奔赴这个北非国家。对中国援阿医疗队来说,这是新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开创之举,它兼具政治和外交意义。因此,医疗队员的选拔工作非常严格,不仅要求医生具备精湛的医术,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中国医生在阿工作期间,以忘我的精神为阿尔及利亚人民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开展了外科、妇产科、眼科、儿科和针灸科等一系列常见疾病的治疗和手术,并创造了断肢再植和心包剥脱术等医学奇迹,在阿尔及利亚引发强烈的反响。到2019年,中国医疗队已经成功治疗了2,370万阿尔及利亚人,并参与了约160万新生儿的接生。同时,有3名中国医生为此献出了生命,并长眠在阿尔及利亚的土地上。(37)Lilia Aït Akli, L’ambassadeur de Chine au Jeune Indépendant, “23 Millions d’Algériens ont été Soignés par des Médecins Chinois,” Jeune Independent, Juin 19, 2019, https://www.jeune-in ̄de ̄pen ̄dant.net/lambassadeur-de-chine-au-jeune-independant-23-millions-dalgeriens-ont-ete-soignes-par-de ̄s-medecins-chinois/, 上网时间:2022年9月28日。黎巴嫩《世界报》曾赞扬中国医疗队“献身于人类的无私精神。中国医生是真正的治病救人的天使”(38)湖北卫生厅主编:《名医风流在北非》,第156页。。
此外,中国还通过医疗卫生培训,为阿尔及利亚培养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一步完善了阿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中国医疗队赴阿初期,阿尔及利亚缺乏专业的医疗工作人员,中国医疗队通过举办培训班,帮助培养当地的医务工作者,弥足阿方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后随着阿方医疗卫生体系的逐步建立,中方对阿方的培训从医疗辅助人员转向针灸等科室的专科医生,以满足当地社会需求。进入21世纪以后,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更为全面的合作,中国对阿方的医疗卫生培训形式也更为多样化。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阿方第一时间向中国紧急援助医疗物资,中国疫情稳定后,也通过在线视频会议的方式向阿尔及利亚介绍相关情况,并派遣了规模庞大的医疗专家组进行现场的防疫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升了阿方应对新冠疫情的能力。因此,中阿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既改善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健康状况,也帮助阿政府完善了公共卫生体系的自主能力。两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的团结与协调,将会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健康丝绸之路”框架下的合作水平。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传统友谊的基础是两国相似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经历以及对国际秩序相近的看法,这推动了中阿两国在其他领域更为密切的合作。中阿两国建交前,阿尔及利亚人就通过阅读毛泽东同志的《论游击战》和《论持久战》,对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39)Kyle Haddad-Fonda, “An Illusory Alliance Revolutionary Legitimacy and Sino-Algerian Relations, 1958-1962,” The Journal of North African Studies, Vol. 19, No. 3, 2014, p.347.中国医疗队援阿60年来,始终坚守在阿尔及利亚东部和西部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甚至还承担了到农牧区门诊点进行巡回医疗的任务。中国医疗队通过在城市和乡村的医疗活动,进一步在阿尔及利亚人民心中塑造了中国的友好形象,也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1971年10月,联合国通过了阿尔及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发起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在阿尔及利亚陷入内战的黑暗十年,西方国家对其进行外交孤立,中国则通过加强双边合作以表达对困境中的阿尔及利亚的支持,1997年中阿签署了复派医疗队的议定书进一步凸显了两国间的兄弟情谊。阿尔及尔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阿尔及利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伊斯梅尔·德贝什(Ismail Debeche)也肯定了中阿两国的传统友谊,认为中国从未停止倾听阿尔及利亚在各个领域(卫生,工业和技术等)的需求。(40)Smail Debeche, La Chine, la Ceinture et la Route, “Le modèle exemplaire de coopération avec l’Algérie,” Jeune Independent, Juin 29, 2021, https://www.jeune-independant.net/la-chine-la-ceinture-et-la-route-le-modele-exemplaire-de-cooperation-avec-lalgerie/, 上网时间:2022年10月2日。
进入21世纪以后,中阿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层面的合作不断增强,医疗卫生合作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相较而言,阿尔及利亚在医疗设备、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中国还存在差距,但阿尔及利亚在免费医疗制度的探索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中阿双方在医疗卫生领域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新冠疫情暴发以后,中阿两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的合作使两国政府和民间层面的互信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 “阿拉伯晴雨表”对阿尔及利亚进行的民意调查,2019年8月有36%的受访阿尔及利亚人更愿意与中国建立更牢固的关系,仅次于土耳其排在第二位。在2020年至2021年的调查中,至少有60%的阿尔及利亚人表示,他们更看好中国的外交政策。(41)“Algeria Country Report 2021,” Arab Barometer, May 24, 2022,https://www.arabbarometer.org/countries/algeria/, 上网时间:2022年10月2日。这表明,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不但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由于抗击疫情期间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更多阿尔及利亚人民的信赖与支持。正如时任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Ahcène Boukhelfa)所言,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的严谨态度是值得效仿的典范。(42)L’ambassadeur d’Algérie en Chine, “La Rigueur Chinoise est un Modèle Suivre,” Jeune Independent, Mai1, 2020, https://www.jeune-independant.net/lambassadeur-dalgerie-en-chine-la-ri ̄gueur-chinoise-est-un-modele-a-suivre/,上网时间:2022年10月2日。
阿尔及利亚在地缘上兼具阿拉伯和非洲双重属性,在这两个区域事务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医疗卫生合作在中国对外医疗卫生合作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与阿尔及利亚60年的医疗卫生合作,在为阿国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将中阿两国医疗合作的模式传播到非洲和阿拉伯世界,这就使得两国间的合作具有了更广泛的跨区域合作内涵。西方国家往往通过“威胁驱动”(threat-driven)来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而中国则强调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目标驱动”(goal-driven)来开展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43)Xuchuan Yuan, Hui Nee Au Yong and Linda Low,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Going Global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Global Arena,” World Scientific, 2021, p. 272.2015年,中国国家卫计委通过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在确立卫生交流合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原则的同时,提出了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的主张,(44)《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5年10月23日,http://www.nhc.gov.cn/gjhzs/s7951/201510/7c6079e5164c4e14b06a48340bd0588a.shtml,上网时间:2022年9月11日。推动了中阿医疗卫生合作走向深入。尤其是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中阿两国更是携手应对突如其来的挑战,用实际行动来向全世界讲述和传播团结抗击疫情的故事,为国际社会加强抗疫合作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种典范作用不仅会加速新冠肺炎防治的医疗专业知识共享,还会推动团结抗疫实践模式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播。相反,个别西方国家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奉行单边主义和疫苗“民族主义”,致使全球抗疫局势失序,就更需要建构团结合作、协商共治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话语。如法国24新闻台的评论员巴塞罗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弗朗西斯·吉尔斯(Francis Giles)将中国建筑集团向阿尔及利亚政府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歪曲为私人行为,恶意抹黑中阿医疗卫生合作,中方对此进行了严厉谴责。(45)Boualem Rabah, “Polemique Suscite par France 24 : L’ambassade de Chine en Algerie Repond a Francisghiles,” Algerie Infos, Avril 1, 2020, https://www.algerieinfos.com/polemique-suscite-par-france-24-lambassade-de-chine-en-algerie-repond-a-francis-ghiles/, 上网时间:2022年10月23日。为了推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倡议,这是中国为完善全球卫生治理体系提出的中国方案。中阿两国在“健康丝绸之路”框架下的医疗卫生合作,就是构建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显然,中国的抗疫模式在阿尔及利亚,以及中东和非洲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表明中国在阶段性战胜疫情的同时,也赢得了抗疫的国际话语权。通过这一时期的医疗援助所展现出来的软实力,使中国与中东和非洲国家建立更积极的国家间和跨区域关系成为可能。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通过新冠疫情大流行时期的医疗外交,既巩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的“枢轴国”和“节点国”的双边经济关系,也在地缘政治上将中国的影响延伸到地中海边缘。而中国所绘就的路线可能会大大削弱美国和欧洲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霸权,这将对该地区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46)Jemima Baar, “The Health Silk Road: China’s Engagement With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Manara Magazine, August 19, 2020, https://manaramagazine.org/2020/08/the-health-silk-road-chinas-engagement-with-the-middle-east-during-the-covid-19-pandemic/, 上网时间:2022年10月23日。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在60年的医疗卫生合作是中阿深厚友谊的一个缩影,两国从最初的相识与相知发展到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命运与共,从政治上的相互支持发展到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中阿合作的领域与内涵在不断的丰富和拓展。两国虽然远隔万里,但却通过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各领域合作,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和非洲友好关系的最佳范例。正如时任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副总统的克里姆·贝尔卡西姆(Krim Belkacem)在1960年率团访问中国时所言,能使中阿两国分隔的只有地理因素。(47)Jonathan Fulton,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a-Middle East Relations, p.200.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阿尔及利亚时,也曾引用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来表达相同的情感。中阿两国的医疗卫生合作更是跨越了地域的阻隔,实现了两国人民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但也应注意到,中阿两国的合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政府间的交流合作较为频繁,而民间交流较少;政治和经济关系蓬勃发展,而社会人文领域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等。医疗卫生合作作为一种从政府到民间的立体化合作模式,可以为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发展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