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的品质回溯与实践架构
——谈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2022-03-03 08:52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教材

王 佩

(遂平县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河南驻马店 463100)

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结合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能够回归小学科学的教学品质,从实践出发展开有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状态,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科学学习的情境当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要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并且进行改进,能够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框架,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目标。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1.课前准备不够充足

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是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师对于他们的影响比较深远。如果课前准备得不够充分,那么,教师所呈现的课堂教学也会不够具有吸引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负面影响,很多教师,尤其是科学教师认为小学科学并不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态度比较敷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化的教学,对于课堂教学不够重视,教学环节也缺乏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而且,很多学校在科学科目上所安排的课时不够充分。这就导致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于科学科目的重视不够。由于各方面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不够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围绕着教材知识来展开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

2.课程教学设置混乱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对于学生充满吸引力的。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展开,充分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的课程教学设置非常混乱,而且只追求简单的形式主义,对于课程内容的详细安排和设计没有花费太多的心思。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合理,导致学生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和探究,却因为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而学习效果不佳。而且,很多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没有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活动的设计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归纳,导致教学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地得到提升。课程教学设置的混乱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1]。

3.缺少有效的课外拓展

小学科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课外拓展,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课程的设置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科学原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当中有效的课外拓展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课外拓展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部分教师就忽略了这一部分。事实上,课外活动拓展不仅是小学科学知识在内容上的延伸,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得到满足,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当中,感受科学知识的奥妙。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校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对于科学课外活动进行了简化,使得学生缺少了参与课外科学拓展活动的机会。即使有这样的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地落到实际当中。

二、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有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自信,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科学教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前就需要加强对教材的分析,能够吃透教材。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能够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还需要准备好科学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电子课件,丰富的教学用具,做好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教师还需要做好有效的课前教学预设,能够考虑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出现发生的一些突发情况,做到事先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科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避免混乱和手忙脚乱。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认可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能够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这也是教师课前准备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为每一堂课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例如,在学习“磁铁”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磁铁,对于磁铁的相关知识了解得比较透彻。教师就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修正,把教学重点从了解磁铁转变为让学生进行磁铁的相关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以及收集证据的过程当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当然,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看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课堂以及拓展活动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以及拓展活动的有效性,就要清楚科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并不是让学生读懂教材当中的知识,理解科学原理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学会反思,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对于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尤其是在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的讲解和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要做好课堂的有效延伸,通过一些拓展活动来强化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的功与过”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去搜集摩擦力在生活中正面和负面作用的体现,如汽车减速带,划船中水的摩擦力等,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意识和精神。

3.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和挖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小学科学教材当中所呈现的科学知识难度并不是特别的大,而且很多都是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关联性的科学常识。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在刚刚接触这些科学知识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陌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教材的有效分析和挖掘,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当中的科学知识,围绕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知识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备课阶段就需要考虑到这一点,要能够为学生搜集一些他们所熟知的生活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去进行思考、观察和分析。这样就能够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巧妙地转化为与学生思维相符合的现实问题和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拉近学生和科学知识的距离,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存在于自己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能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物质的变化”这一课的时候,教材当中涉及了碘酒、淀粉、米饭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这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联性的事物当作教学工具,把它们带到课堂上,然后,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去观察淀粉在碘酒的作用下变成蓝色的现象。由于这些事物都存在于学生实际生活当中,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把科学实验现象以及科学知识牢记于心。这样,整个教学过程都会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效。

4.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教学品质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来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组织有序的合作学习,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学习的奥妙和乐趣。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品质。要使合作学习发挥出作用,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当前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课堂参与情况等多种因素。通过同组异质的小组划分,使小组实力相当。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也能够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有效的小学科学合作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把桌子拼凑在一起进行讨论,而是让他们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参与到科学知识的探究和讨论过程当中,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个负责任的小组长,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通过组织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的享受科学学习,重视科学学科。在划分完小组之后,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科学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用显微镜观察生命世界”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利用显微镜去观察和记录植物,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并且每一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去进行汇报。同时,由于教材当中这一课的设计包括三个小节,教师就可以让不同的小组负责其中的一小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去查阅资料,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并且写出自己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有比较强的科学素养[2]。

5.利用有效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知识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有效作业设计的作用,通过趣味性的科学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科学知识,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有效的科学作业并不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质量上。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科学作业设计,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当中去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科学作业,巩固当堂课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多个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例如,在学习完“日食与月食”这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完成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去查阅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背景知识和年代,并且能够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摘抄,在下一堂课的时候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程教学设置混乱,缺少有效的课外拓展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提高课堂以及拓展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教材知识的分析和挖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品质。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复习,不断地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蜗牛看牙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