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支架,帮助学生雕琢作文
——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了》为例

2022-03-03 08:38江苏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222300杨红梅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神态刻画支架

江苏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222300)杨红梅

“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写作文,同样也需要雕琢,让文章出彩。作文是体现学生言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作文教学要注重细节的刻画,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情感与内心想法,要培养学生锤炼词句、雕琢细节的写作习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板块,设置的是补充命题的作文任务《他_____了》。该单元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回到作文实践中,学生往往对人物刻画千篇一律。举例来讲,描写一位教师,为了刻画教师的认真、敬业,总是将“戴着眼镜”“一头白发”“熬夜批改作业”作为所有教师的固定形象;在写一位年轻人时,总是将“浓眉大眼”“说话铿锵有力”“行动敏捷迅速”作为人物的固定形象。学生的习作缺乏对不同人物、不同特征的描写,以至于陷入单一、刻板的窠臼。对一个人物的描写,视角不同,所呈现的内容与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描写人物,离不开语言、外貌、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把握。本单元《他_____了》,习作目标明确“从多角度写一个人的样子”,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特色,展开多维表达。因此,教师要把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支架”,为学生指明描写人物的基本思路,让学生的习作真实、生动、感人。

一、把握要素,明晰雕琢思路

要想将作文写好,需要学生用心雕琢。小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没有深刻的人生阅历,如何将作文写好?对于人物的描写,需要把握四点要素。第一,通过环境描写来营造故事氛围。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是对生活现实的回放与复述,但如果一个故事,孤立于周围的生活,显然读之干瘪,没有任何艺术感染力。环境是事件发生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件事的描述,都可以通过环境刻画,让事件鲜活起来。举例来讲,写“抓小偷”这件事,如果仅仅描述小偷偷窃的过程,读者并不一定能从中感受到整个环境的紧张氛围。而如果能够将拥挤的人群,偷窃时周围的环境以及发生的故事背景进行渲染,读者便能从中获得情感共鸣。第二,通过人物细节来刻画塑造个性形象。描写一个人,需要突出人物个性。个性如何呈现,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细节,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或神态描写等。举例来讲,写“爸爸”这个人,每天陪我玩,带我上公园,很疼爱我,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生病带我去看医生,等等。这些叙事虽然丰富,但爸爸的形象却很模糊,仅仅是一个“轮廓”。而如果能抓住某一件事、某一点,从细节描写来呈现爸爸,那么爸爸这个人物就会变得丰满、真实、清晰。第三,通过详略变化,呈现文章主体骨架。写人、叙事,不仅要描绘清晰整个人,叙述好整件事,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描写、叙事的详略,详略要得当。不分主次的描写,不知道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所呈现的主题就难以突出,犹如流水账,读之乏味平淡。第四,注重艺术表达,追求多样叙述。写人、叙事,不能平铺直叙,而是要变换艺术手法,善用修辞,把握句式变化。对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让人物刻画更生动,让事件叙述更巧妙;而对于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的运用,则能让篇章结构更丰满。

二、抓住变化,探析描写手法

从《他_____了》写作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特色,从多种视角来刻画人物内心,尝试多角度描写人物。在话题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视频欣赏活动,让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中不同人物的人生百态。例如,离别的场景,人物的语言、外貌、心理、动作会有哪些变化?争吵的场景,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又有何变化?从这些人生百态变化中,指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对于可笑的场景,学生哈哈大笑;对于感人的场景,学生的眼圈红润;对于紧张的场景,学生眉头紧缩。可见,当我们目睹不同的情境时,我们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接着,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视频片段中的人物表现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聚焦这些人物场景,影响我们情感变化的要素是什么?通过交流与总结,学生明白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面部表情等,都会影响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快乐、时而悲伤、时而紧张、时而坦然。接下来,教师可以本单元所学课文《军神》为例,请学生们想一想:哪些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如:“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过可以哼叫。”这段话反映了沃克怎样的心理变化?再看对刘伯承的描写:“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这又反映了刘伯承怎样的人物形象?再看下面的句子:“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这几段话,通过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由“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再到“慈祥的神情”,这样写是为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会发现,这些描写中有语言、有动作、有神态,都在于表现人物的鲜明形象,不但揭示了刘伯承的“军神”品质,还让人物描写更生动。

三、借用示例,搭建写作支架

描写人物,可通过示例方式,为学生铺设写作的基本思路。例如,看下面一段话,让学生去思考,作者是怎样抓住写作主题来描写人物的:“这个人,仰头观看着雕像,眼睛里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激动而涨红,嘴里不停地呢喃:‘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没有被周围的喧闹而打扰,整个世界,仿佛消失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痴痴地望着,满心注视着雕像……”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人对雕像认真观察、全然不受外界干扰的画面。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人物形象,而为了刻画“全神贯注”这一主题,作者分别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此时,再让学生思考,从中找出描写生动的词语,如“奇异的光芒”“涨红的面孔”“呢喃”“痴痴地注视”等。由此,学生就找准了如何抓住主题刻画人物的要素,并可将之应用到习作中。以《他_____了》为例,面对所要描写的人物,首先要补全题目,确定写作主题。可以是表现人物动作的主题,可以是表现人物语言的主题,可以是表现人物神态的主题,如“感动”“生气”“兴奋”“悲伤”,等等。接着,选定某一主题词语,确立写作框架。最后,在描写人物的某一主题时,需要从哪些地方来选材,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呢?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习作,自己构思和确立写作支架。例如,表现某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需要围绕“助人为乐”搭建支架,从具体事件的选择中突出人物的助人为乐。以同桌借“我”铅笔为例,关于借笔这件事,需要先设置借笔情境。为什么要借笔?在借笔之前,“我”有何心理活动?借笔时,有哪些动作描写?从借笔这件事中,“我”得到了哪些启示?由此,循着支架,来完善具体的故事内容。写作实例如下:“在一次考试中,试卷发下来,将要开始答题时,我发现自己的铅笔没有铅芯了。这时,我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怎么办?没法写字,如何考试?我想举手报告,但是心里又担心老师的批评。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手急得发抖。这时,同桌瞅了瞅我,好像想问我怎么回事。我将手握成写字的样子,再将目光盯向拳头,示意没有带铅笔。这时,同桌马上心领神会,立刻从铅笔盒里取出一支铅笔,偷偷地递过来。有了铅笔,心里着实不慌了,我很快调整好心情,用心做起题来。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同桌爱帮助人的好品质,我也要向他学习,争做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四、例文点评,打磨写作技巧

教师要围绕《他_____了》来展开例文点评活动,让学生找准人物特色,学会从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刻画人物。例如,学生习作《他投篮成功了》,就将张华同学在球场上巧妙运球,突破防守,一举跳投成功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张华站在三分线外,右手拍打着篮球,注视着对方的防线。霎时间,张华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脚步,佯装投射。这时,对方防守队员迅速扑上来,张华弯着腰,篮球在双手的调控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防守队员摸不准张华的动向。突然,张华一个箭步向右变向,趁机摆脱防守队员。此刻,张华右手托起球底,左手扶着球侧,双足轻松弹起,双腿在空中微微蜷曲,双眼紧盯篮筐,手腕微微一抖,篮球脱手而出,在空中划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正中篮筐。”这段话通过一系列动词的转承,将人物整个投篮过程描写得出神入化,细致入微。词语的精心推敲,让人物描写更贴切,更能吸引读者。通过对习作的点评,学生获得了刻画人物特色的基本思路:要围绕写作对象,抓住描写的重点,尝试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把人物写鲜活,把事件写流畅。在《他______了》习作训练中,习文要求已经给出了写作方向,要求从人物的某一方面来展开具体描写,并学会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师在运用点评时,就要指引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指导学生提炼习作支架,并学习和借鉴本单元课文中对人物描写的手法,灵活运用人物心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方法,让作文有话可写。另外,针对具体描写的深化,教师也可以通过点评范文来指导学生,如学习范文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将某一特点进行细致呈现的方法,或者从事件的发展逻辑顺序上,从多个视角来展开记叙,让人物描写更具体、形象、生动等。由此,学生逐步学会了写作技巧,便可尝试去将人物写具体,从多个角度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让人物描写更丰满,让事件叙述更完整。

五、梳理支架功能,助力方法获得

对写作指导中支架的运用,可以理解为为写作制订提纲,或者制订一个写作计划。从支架中,明确写“什么”“怎么写”等任务。支架本身具有整体性、框架性,作为一个提纲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可以更加完善、丰富写作内容。支架的功能有三点。一是建构作用。从写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从哪里去写。有了支架,就为学生建构了写作的方向,指明了写作内容。在题目《他______了》的写作支架中,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选择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再融入不同的写作内容,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来细化描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不同的事件来完成对主题的建构。二是生成作用。作文教学最终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自己去写作,将所学的习作方法应用到作文中,正所谓“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写作支架的运用犹如为学生搭建了写作“脚手架”,学生自己攀爬,就能达到作文目标。三是调控作用。作文指导和实践,教师要参与调控。学生在围绕主题展开选材、表达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检查,对于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去修改。另外,依托写作支架,学生可以判断自己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上是否合乎要求。由此,支架为学生提供了修改习作的参照标准,也让学生能够从修改中自我反思,不断调整作文思路,提高作文质量。总之,教师通过引入支架,为学生搭建了写作的方向,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手法和技巧来写好作文;同时,运用写作支架,还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了学生的写作主动意识。

作文,不是凭空臆想而成,每一篇佳作都需要用心打磨,犹如雕琢一块璞玉一般,需从环境渲染、人物细节刻画、事件详略安排、叙述手法变换多样等方面进行精心打磨,这样文章才能出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写作的支架,从作文要素的提炼、明确写作的目标、注重趣味引领、方法呈现等方面去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作文展现出亮点,让学生笔下生花,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神态刻画支架
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Artin单群的一种刻画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写给一群羊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