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022-03-03 08:36陈志雄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战略院校人才

陈志雄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方政府部门、有关事业单位等陆续出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文件、策略等,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立足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服务乡村振兴。

一、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相关工作的落实指明方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坚持将农村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依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要求,构建优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机制,促进农村产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也是根本,只有保障产业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基础,才能有效建设乡村文化、经济等基础环境,并最终落实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乡村发展最终都会归结为人才实力的提升与发展,只有实现人才的引入、培养,才能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助力。“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支柱,加强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有助于引导农户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农业发展方面树立自信心和工作热情,以此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生命力与精神动力。

(二)落实高职培养人才使命

乡村振兴关系到全民生活、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一项庞大的国家建设工程,社会各界都有积极参与的义务和责任,想要保障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就要注重将全社会的力量进行集合。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应承担起新时代发展赋予其的责任和使命。教育教学工作优化改革工作的相关文件曾明确指出,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要注重培养能够服务现代农业,全身心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这也为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发展提供全新方向。教育部发布的高等院校乡村振兴相关规划文件中指出,高等教育院校应注重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理念,充分融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教学体系,针对性培养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并加强其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意识与能力,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基础与保障。由此可见,服务乡村振兴对高职院校而言,不仅是一项需要积极落实的责任,也是一项关乎民生发展的重要政治使命[1]。

(三)推动高校发展的机遇

站在教育特征的角度上来说,高职院校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方面具有巨大优势。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行业所需人才,且对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对服务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以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

首先,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实际情况,优化自身教育教学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和理念,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落实“一村多名大学生”的教育规划,以充满弹性的教育机制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强、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与机制。

其次,高职院校方面想要有效加强人才自身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就要注重落实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立足乡村产业振兴,产业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人才培养职责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技术等优势,加强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教育模式。

最后,培养能够服务于当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人才,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发展路径,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乡村振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相关人才,这也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有效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长远发展[2]。

二、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了解和分析,2017—2022 年以来,高职院校在地方乡村扶贫、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然而,高职院校虽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和进步,但在实际工作环节中,仍暴露出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职教育普及度不均衡

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相比,存在普及度不均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与城市、乡镇相比,农村对高职院校的认同度有限,因此,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数占比较低;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相对较高,部分农村家庭无法承担每年高额的教育费用。

(二)学生缺乏返乡就业的意愿

接受高职院校教育后的学生,普遍出现不愿返乡就业情况,与乡村工作岗位相比,大部分学生更青睐于岗位稳定、待遇优秀的城市企业,面对发展水平不一、发展速度稍缓的乡镇和农村,学生存在较多顾虑。

(三)高职教育机制不完善

教育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准有限,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短期培训的问题,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机制和教学计划,致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不佳;其次,高职院校未能整合社会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忽视产教结合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性,政府有关部门未对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资源支持等,或是单纯鼓励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未帮助其整合教学资源与力量,致使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难以有效提升;最后,虽然部分高职院校针对服务乡村振兴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实施相关教育教学计划,但未能针对当地农村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忽视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最终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没能实现有的放矢。

三、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深入探究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课题,一方面,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使其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形成共赢局面。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环节,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整合教育资源,站在基本职能和产教结合的角度上,推动新时代人才高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一)结合需求培育高质量人才

自2019 年以来,教育部陆续提出优化改革职业教育工作的相关指导文件和政策,明确提出应加大对农业产业人才领域的供给,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院校。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主要依靠相关人才对政策、工作的理解与落实,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为乡村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使其符合乡村工作各个岗位需求,还要重视为农村产业培养农业产业人才,力求加强人才的全面性、适用性。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首先,专业的设置要与当地乡村振兴的需要相吻合,科学规划教育教学的内容,针对当地所需人才的实际情况,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在休闲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新兴产业开设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精细化、精准化,深入调研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站在产业、生态、组织等角度上,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产业人才、生态人才以及组织人才等[3]。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不仅要站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上,还要关注到整合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乡镇等有关部门进行交流合作,构建完善的教育平台。高职院校应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教育计划,落实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环境规划、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人才。依据乡村企业等部门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计划,与企业共同制订教育方案,并在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二)深入探究服务乡村振兴课题

服务乡村振兴课题在发展初期无疑会遇到诸多难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教科研的职能,针对乡村振兴课题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或理论支持。高职院校应针对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注重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工作,力求相关专业人才能够全身心服务于乡村产业的发展。

首先,高职院校应保障专业与产业实现对接。院校方面应充分、全面地掌握乡村新兴产业现阶段的实际规划和布局,专业教育领域充分对接现代先进农业产业链,保障专业教学内容与产业链之间紧密连接。比如,株洲市高职院校建均在筹备建设“乡村振兴系”“乡村振兴学院”等,将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方式与先进技术为教学核心内容,结合园林园艺、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构建起全面、系统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教育集群。

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与行业领域的技师相对接。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实现院校教师与乡村企业技师之间的有效连接,通过对相关课题的合作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等形式,融合院校教师资源和社会企业的技师资源。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发展方向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需求,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管理等多方面的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为乡村振兴对口建设单位长期提供网络直播销售平台技术、产品销售、产品物流等多种与农业产业息息相关的技术服务培训。

最后,实现学生完成的课题作品与商业产品之间的对接。高职院校在落实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当地各种生产车间、办公场地之间的连接,通过将工作任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的学习作品转变为企业产品。比如,株洲高职院校均在筹备校村共建现代化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内容和任务不仅要与日常教学内容相连接,还要与社会企业实际产业链相关联,以此促进学生完成的作品能够直接转化成产品。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日常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借助各种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和京东等实战平台,完成对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包装与推广。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认知,还能有效加强学生自身实际技能,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4]。

(三)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工作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精神与动力来源,想要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就要关注到精神文化建设工作。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挥自身文化建设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助力。

首先,探究当地乡村特色文化将其与校园文化进行结合,促进学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以此加强学生乡村情怀,逐步激发学生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比如,株洲高职院校在探究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期间,密切结合株洲市现状,部分高职院校将渌江书院、醴陵烈士陵园等文化背景与校园文化结合,向学生彰显革命精神,力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其次,将当地特色文化与课程教学机制相结合。站在地方特色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上,制定导向性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等。采用产业人才订单模式,深入探究当地文化产业对人才素养的需求,通过针对性培养开展精准匹配,进一步结合产学研[5]。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战略之一。高职院校应优先意识到自身在落实这一战略环节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进而提升,坚持四项基本职能,找准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提升教育培养工作的针对性,以此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培养出能够高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战略院校人才
人才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战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