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珺
(兰州市西固区合水路小学 甘肃兰州 730060)
作为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科学是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和鉴赏能力重要检验的同时,在促使学生美术素养全面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等方面,也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身为美术课堂引导者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特别在过往小学美术评价机制方式方法相对单一、评价理念过于传统落后,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更应如此。鉴于此,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只有从学生发展视角出发,着眼于美术教学工作的具体特点,进行教学评价机制改革与创新探索,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在激励学生增强美术学习意愿、促使学生提升美术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评价是教育工作者用以指导课堂环节流畅衔接、促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法宝,但同时往往也会打断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自由发挥,因此需要“慎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出于对教学效率的担心,很少会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与否,或很少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或没有耐心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用评价与总结代替学生思考,既缺乏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丧失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能性。只有“慎用”教学评价,有节制地进行指导,才能在将更多课堂学习空间留给学生自己的情况下,保证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剪纸故事》教学时,只有在通过剪纸作品展示完成新课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剪纸文化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分组进行剪纸创作,践行剪刻方法,学习搭配技巧,同时适时给予一定的评价与指导,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剪刻基本方法与搭配技巧,体验剪纸艺术独特魅力的教学目标[1]。
作为影响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因素,教学评价不仅需要“慎用”,更需要“巧用”,一方面需要重视评价形式与时机,做到及时而不干涉学生的想象,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重视评价内容,多用正向鼓励性的评价话语,巧妙借助评价技巧,因人而异、因班而异进行评价,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发展空间,主动积极地进行新尝试与选择,增强学习自信心,在激励中健康成长[2]。像在进行一年级上册《大家一起画》教学时,除了可以借助游戏,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实物作画等形式,来实现练习画线、认识常用绘画工具、开展手腕训练等教学目标以外,也需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画作赏析与教学小结,达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毕竟只有自身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受打击。因此此时若是“巧用”正向评价予以引导,必定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当一些课堂突发事件发生时,教师也须谨记从学生视角出发,进行正向积极评价与引导,以避免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作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价对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意义,无可取代。但是现阶段,部分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并不重视方式方法创新,长期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开展作业评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普遍偏低,难以发挥教学评价的指导意义,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创新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是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高效开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3]。
鉴于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方式方法创新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关键,在保证课堂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也应落实这一教学要求,时刻关注最新教学评价方式方法,适时更新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并不重视教学评价方式方法,长期沿用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方法,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与发展。
作为学习活动主体,学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应当增强生本意识,重视学生群体的作用。教学评价工作同样如此。只有明确学生群体教学评价的主体地位,才能为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但是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更多情况下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缺乏生本理念,不重视学生群体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群体难以发挥评价自主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同时,也会给课堂教学实效带来负面影响。
作为组织学生由课间休息游离分散思想状态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的重要法宝,课前常规评价在保证课堂教学实效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面对小学低中年级年龄普遍偏小、自我调控能力稍显欠缺的学生群体而言,更是如此。通过鼓励表扬或是奖励奖品等形式,树立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坐姿端正迎接课堂学习,是大部分老师维持学生课前纪律的常用评价手段,在将学生较快引入课堂学习状态,牢牢吸引住、把握好学生注意力,营造安静、专注的课堂教学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学科不同于一般学科,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许多工具来提供支持,因此在课前常规评价阶段,除了判断学生的课前状态准备工作以外,还需要检查学生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由此既可以避免课上因为工具不齐全,而造成课程难以有效开展的现象发生,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鉴于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提前归纳整理好每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与所需学习工具下发学生,帮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工作,并投票选举认真负责的检查人员,在上课之前进行学习工具检查与评价,因此来督促学生做好工具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4]。
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认为的那样,学习某一学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立的过程,更重于将知识记下来这一结果,相较于传授学生某一具体美术知识而言,改善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美术综合素养长远发展上的意义,无疑是更加重要。现阶段大部分美术教学评价工作在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过度重视课堂教学目标完成与否、学生考试成绩高低,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由此导致了教育工作者不够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学习自信心的树立、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基于此,要改善课堂教学评价效果,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重视教学过程评价,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有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以及与团队合作状况的评价,至关重要,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而言,意义重大[5]。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确定评价内容,准备奖品,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像是可以通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否大胆发表自身感受进行评价,对学生材料形状、色彩感能否产生联想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是否能与同学沟通合作,安全使用各种学习工具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美术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改善不良的学习方法[6]。
教学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析,也涉及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展示,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方面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现阶段在美术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传授新知识技能往往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因此在课堂讲评环节,只能潦草结束,甚至没有时间开展此环节。长此以往,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的作品创作缺乏教师指导而没有长进,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学生的实践动手意愿,难以获得语言鼓励,缺乏作品成就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虽然“重过程评价轻结果评价”在新课标中予以明确对改善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意义重大,但是并不表示课堂结果评价不重要,两者需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教育工作者可以调整评价时间,将课堂评价放在前面进行,避免无时间开展或难以有效开展的情况,固定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发生,影响课堂评价的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的语言是精致的钥匙,可以开发学生情绪记忆,深入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评价工作需要十分重视语言的运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师首先要注意评价过程中所采取的语言,既要声音洪亮,以饱满的情绪带动学生参与其中,也要注意语言选用,多用积极鼓励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也能锻炼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7]。其次需要改变教学评价的课堂时间,改变以往固定在课程快结束时才开展教学评价的流程,像是可以安排在课堂开始阶段。通过进行上节课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本节课的教学工作,一方面可以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忽视作品评价环节被忽视。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于社会各行业领域的渗透日益深入的情况下,网络信息技术与大众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在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成为教师与家长必备品的情况下,巧妙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意义深远的同时,也极具实践可行性。美术教学评价工作,同样也是如此。App 作为当前阶段移动终端传达信息最主要的载体,个性、灵活的同时,还趣味性十足,在美术教学评价上进行实践应用,必然会取得良好的现实效果。鉴于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协调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完善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巧用App 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工作,需要多元丰富教学评价内容,全程掌握教学评价过程,调动学生评价参与热情,以此来帮助学生群体高效自评与互评,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深入性,增强家校沟通评价的及时性,为后续美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些许参考。
一方面可以以美术教学评价为主题,开发类似“班级优化大师”的发展性教学评价App,多元化设置教学评价类型,全方位开展评价工作。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结果评价,也须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评价,在与学生商议确定评价类型与分值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作品展示平台,改变以往教学评价因课堂时间限制等原因,无法全面展示学生作品的缺陷,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展示的窗口,更能获得来自教师、学生、家长各个方面的评价。由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到参与教学评价中去,也能帮助学生在多方评价反馈中进行反思,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综合素养[8]。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在高效课堂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尤其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工作正面临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单一、普遍缺乏生本理念等问题,实际教学践行效果不如预期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基于此,本文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及改革与创新方式策略出发,展开了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