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意蕴和实践路径研究

2022-03-03 03:32毛天虹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党思政课内涵

毛天虹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 2012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概括:“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坚定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通过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精华,“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精神的科学总结,标志着对我们党思想精神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之源,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深远的时代价值。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时期,这不仅需要物质生产的继续积累,还需要精神生产的优化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核心层面,正是对大学生精神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探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方法论意蕴和实践路径,对于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把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32个字在内涵上分为4个层次,并且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内涵互补,相辅相成的整体,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同一、规律性和价值观的统一。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概括的是认知层面,体现出规律和方向,照耀着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到建党百年不变的初心和理想。初心和理想的坚持是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前提下。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磨难,仁人志士无不在找寻救国救民的良方。在历经了各种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这种出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从一开始就在科学认知层面上与以往的各种救国方案表现出显著的区别。坚持真理体现了科学性和规律性。坚守理想是指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各个阶段的具体理想。我们党的理想区别于其他理想的关键在于:这种理想是建立在规律基础上的可以实现的理想,在理想的指引下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坚持真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出规律和方向问题,强调求是明道。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揭示规律,基于规律看清历史趋势,根据历史趋势坚定理想信念。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概括的是实践层面,体现出行动和责任,体现了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初心和使命是问题和任务。这里使用了动词“践行”和“担当”,强调实践,强调通过行动把精神体现在实践中。初心和使命不只停留在精神领域,而且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通过实践搭建起连接此岸和彼岸的阶梯,让精神现实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实践性。只认识规律还不够,马克思说: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更主要的是投身实践,肩负责任有始有终地前行。这一点深切地体现在我们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建党的这一百年,也是中华民族从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里,我们历经了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艰难困苦和繁复挑战。从革命时期的路线问题到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从实事求是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一路正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鲜明写照。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百年风雨历程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实践性。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概括的是意志层面,体现出无畏和英勇。无畏和英勇,指的是意志,牺牲是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不怕牺牲体现了为正义事业奉献的彻底性,是精神意志的顶点;而英勇是指斗争的精神状态,英勇到不怕牺牲。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什么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因为懂得,所以无畏。正因为我们懂得中华民族的辉煌和苦难,懂得人民的渴盼和期望,懂得民族的重担和希望,我们才无畏革命的艰难险阻,才无畏社会主义建设的蜿蜒曲折。所以,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还是建设改革时期的英模人物,以及新时代涌现的楷模,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坚强精神状态。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概括的是情感层面,体现出忠诚和立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泉,也是精神之源。而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展现了党性和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人民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忠诚和立场的问题,强调对党对人民忠贞不二的情怀。忠贞是指忠于党忠于人民。不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对党一心一意,对人民也一心一意;第二层意思是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所以是不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曾经遭遇的“苏东剧变”这一红色断崖就是背离这一点的反面教材。

综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概括的是“知”的层面,体现了求真和理想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概括的是“行”的层面,体现了实践和担当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概括的是“意”的层面,体现了奉献和斗争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概括的是“情”的层面,体现了忠诚和立场的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既是知、信,行、责,勇、毅,忠、诚理念高度结合的先进精神样态,又体现了知情意行的大循环和每一个层次的知情意行的小循环,各有侧重又水乳交融、相互渗透。这种先进精神样态可以引领思政课内涵建设,它在理论层面上与思政课教育内容契合,目标一致,既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意义所在。而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及其具体化的精神谱系可以具体融入各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加强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同时在融入方法上还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建党精神内涵体现出的知情意行的循环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的方式,理论层面的内涵建设“知”—“情”—“意”,最终也要通过实践层面的“行”体现出来。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意蕴

伟大建党精神既是引领高校各门思政课加强内涵建设、形成合力的精神纽带,同时也是思政课教学厚重、鲜活的教材。

(一)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

建党精神是绵延不断、向前发展的系统,只有在传承与发展中才有生命力。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5]。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改天换地的壮阔征程中,熔铸于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中,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是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力量。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全过程教学,有助于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密码,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更好地赓续伟大建党精神。

(二)思政课是我们党精神教育的核心平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可替代。思政课在高校的课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具有理论性,还具有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是知识传播和价值观弘扬的统一体,是我们党精神教育的核心平台。伟大建党精神系统性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对学生而言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养成和信仰确立的精神教育。百年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要通过思政课这一精神教育平台,让大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目标,加强精神统领和精神教育。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它在内容上与高校思政课高度契合,目标上完全一致,是无形而有神的精神统领。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意蕴

思政课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学习,但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注重认知性教学,相对忽视了情感性和行为性教学。其实,情感体验和行为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的影响力,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四个层次本身就是知情意行的大循环和每个层次知情意行的小循环,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性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契合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内在学习规律,可以更好地将“价值—信仰”理念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伟大建党精神意蕴深厚,内涵丰富,可以根据高校各门思政课的内容和特点,将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地融合进去,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建设。融入时要充分结合,既有整体,又各有侧重地融入建党精神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一门教会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主义自觉性的课程[6]。在此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伟大建党精神的视野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当代价值,理解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在此课的课堂讲授中,可以按照章节内容有选择地自然穿插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内容,尤其是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把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为建党精神谱系中的每一个“精神”,辅以情感和故事,通过与相关历史故事的融合来解析精神要义,从而帮助大学生理解课本相应的理论知识,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增强四个自信。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引导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课程[7]。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和章节时间顺序,自然穿插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等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认知,梳理我们党发展的历史脉络,在对各个不同时期的精神谱系的具象化了解中,加深对建党精神总体的把握,树立起大历史观,从而深刻感受到历史和人们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课程[8]。在此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建党精神谱系中的相关历史人物故事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学习历史人物身上崇高的人生观、纯粹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让大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中,不知不觉受到榜样人物的感染和影响,从而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提高思想境界,培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五)“形势与政策”课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结合最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传达党最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课程。在此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的国内外形势,自然穿插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引导学生领会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的历史性变革,在国内外纵横比较的共时性结构维度中,深切感受祖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帮助大学生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法论意蕴

伟大建党精神理论深邃,意义深远,其中既有深刻的宏观理论,也有精神谱系中的微观叙事;既有我们党百年发展的历时性脉络,也自然承接当前党和国家在全球空间下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伟大建党精神丰富的内涵也给予我们运用多种方法上好思政课的底气和根本。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外,还可以在方法论意义上提升思政课内涵建设。

(一)宏观理论与微观叙事相结合

将伟大建党精神整体性、系统性地融入思政课,需要既有宏观理论,也有微观叙事,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既要讲清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渊源、理论内涵,也要结合建党精神谱系、结合党史故事,将伟大建党精神和精神谱系很好地融合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做到宏观中有微观,微观反映宏观。理论因人而鲜活,历史因人而鲜活。在建党精神宏观理论层面的叙事背景下,如果思政课教师能对其中的相关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叙述,恰当使用日常化、生活化的叙事角度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2021年7月热映的电影《1921》就采取了“以人带史”的叙事方法,让温情和温度浸润在历史中。这些日常化、生活化的叙事角度,使得观众在观影中更能穿越历史时空,与历史人物产生共情,从而在内心深处更能深刻体会影片中历史人物对伟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与誓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

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可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相结合的方式出发,注意讲述相关历史的连续性,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接续与探索中。千难万险的革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的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连成了一根历史的血脉,是滋养伟大建党精神的土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共时性维度,不仅从历时性的角度同国内改革与发展相联系,也要从共时性的角度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相联系。把伟大建党精神放入国际视野的横向比较中,在历史传承和世界时空的纵横比较中阐释伟大建党精神,才能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着眼于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大时空下感受伟大建党精神、领悟伟大建党精神。

(三)文本和超文本相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普及,造成了文本存在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改变,一种新型的文本实践形成了,这就是超文本。1965年,“超文本”的概念最先由泰德·纳尔逊提出来,是指在电子文档中嵌入超链接,由此实现文本内文字段落间的自由跳跃以及多个文档间的链接。与传统文本的线性和因果逻辑构造不同的是:超文本的特点是非线性的数据系统,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实现了一种非线性的文本叙事。超文本出现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技术进步上,更体现在读者主体性地位提升上。在超文本中,我们看到读者的主体性上升到了历史的最大值,文本成就了读者意义上的作者[9]。这对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十分有启发。我们可以在课堂讲授之外,在传统的文本之外,把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建党精神谱系的方式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给学生展现出一个伟大建党精神及其谱系的立体网络超文本,精神谱系中的每个“精神”都备有相应的链接,链接其相关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让学生与超文本之间形成一种交互性。在阅读建党精神的超文本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对建党精神从了解到领悟再到产生自己的理解,其实就是参与了超文本意义的生产。这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更容易与伟大建党精神产生情感共鸣,随之内化于心,在实践中更好地赓续伟大建党精神。

五、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以伟大建党精神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的实践路径可以以“点”“线”“面”“体”的方式全面展开。在“点”“线”“面”“体”的立体化大空间中展开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在内容和方法论上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内涵建设。其中,“点”指注重提升教师的素养,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代教学能力素养、德行修养素养等;“线”指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教学沟通和情感沟通;“面”指教师要和学生共同融入生活—实践场域中;“体”指“点” “线”“面”的全面立体结合,形成合力。

(一)“点”:注重提升教师素养

在以伟大建党精神加强思政课内涵的建设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包括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尤其是党史理论素养。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培训中加强党史教育专题培训。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多辅以翔实生动的历史材料,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开展建党精神教育,才能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背景、真正懂得建党精神,从而产生共鸣。思政课教师在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还要提升现代教学能力素养,运用包括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历史性和共时性相结合、文本和超文本相结合的方法,将情感、信念、价值等有机融入教学中,情理交融。思政课教师还要加强个人共产主义情感和精神的培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广度和崇高的程度,为教师本身的精神灌注了“人的本质力量”,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线”: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应从大学生的需求和教育规律出发,融入要符合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要形散神聚,看似分散在各门思政课中,同时又用建党精神这根红线聚在一起。教师要讲求融入的层次性以提升可接受性,更要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结合建党精神中知情意行的循环把学生对建党精神的“知”上升为对建党精神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的“信”,通过相关历史故事把建党精神中的“情”引起大学生的“共情”,从而转化成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意”,最终在实践认同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行”,完成知情意行的循环。这个循环的完成不是仅仅靠教师个人的讲授,也不是单单靠学生的自我领悟,而是要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包括知识理论和情感的有效沟通。

(三)“面”:教师和学生共同融入生活场域

教师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时,还要注重和学生共同融入生活场域和实践场域。建党精神对学生的有效内化,最终需要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高度对接、密切融合,将建党精神中的“政治”和“知识”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利用好实践育人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只有进入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所讲的内容才能被有效吸收和内化。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利用VR等技术实现党史经典情境再现,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与建党精神相关的社会实践中,将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在实践中感知生活、检验知识、培养情操、磨砺身心,促进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领悟、共鸣和践行。

(四)“体”:通过“点”“线”“面”,形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立体感”

每个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的党史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学素养是讲好伟大建党精神,进而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关键点。只有“点”布好了,才有后面的“线”、“面”和“体”。而“线”是一种沟通,并且是一种双向沟通,是把教师的所知正面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再提升、再灌输、再反馈的反复双向沟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涵,完成了学生知情意行的转化,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面”则是师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双向沟通完成后,师生共同进入生活—实践场域,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再应用和融合到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体会,形成内化。只有综合了上述的点、线、面,才能真正体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意义,才能真正提升思政课的内涵建设,形成立体化的、整体的教学效果。“点线面体”全方位的展开,有助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达到政治性、知识性和生活性的统一,从而真正加强思政课的内涵建设。

猜你喜欢
建党思政课内涵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活出精致内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挖掘习题的内涵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