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科技期刊发展研究

2022-03-03 02:37王永超
天津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区块期刊

王永超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42)

0 引 言

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了期刊编辑、运营模式和传播媒介。从国际上看,许多出版机构推出了数字期刊出版,这一举措提高了期刊论文的时效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传播,有利于增强期刊的影响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编辑效率,便于用户检索、利用已出版的电子文献,提高了期刊的利用率。区块链技术优化了期刊出版的信任体系,如在国际上,Thomson、John Wiley、Springer等出版商在20世纪末开始转向数字化出版,并逐渐减少纸质出版的比例。这些先进的出版商已转型为新型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了知识和信息服务,帮助用户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如英国的励讯集团(RELX Group)。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建立了国家级的集成公共信息服务项目Ja LC(Japan Link Center),通过DOI(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进行元数据收割与集成。JST为加强对日本科技文献检索服务,还开发了可视化的JST文献分析工具An Vi seers,可通过图谱形式提供对日本最大的科技文献检索服务系统JDreamⅡ的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应用该工具有助于寻找研究主题、找到研究合作机构和捕捉技术发展趋势[1]。许多学者开展了将区块链技术用于期刊出版的研究,主要是从出版的信任体系角度出发开发了平台系统。

西方发达国家大型期刊出版商多为盈利机构,在期刊数字出版转型期就走在了探索新的运营模式的最前端,并将目光转向为用户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简而言之,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出版商从售卖期刊开始转向售卖服务。励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 Group)2015年改名为励讯集团(RELX Group),公司2015年的财务年报数据中,数字化业务超过70%,纸质业务仅占15%。西方各大出版集团努力扩充数据库,研发或购买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处理平台,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打下了基础。国际学术出版推广工具趋势(Trend MD)能实现论文跨平台自动推荐,不仅增强了期刊的显示度,还能精准定位目标读者群,已被爱思唯尔(Elsevier)、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等采用[2]。爱思唯尔收购了伯克利电子出版社(Bepress)的标志性产品——基于云的机构存储库平台数字共享(Digital Commons),该平台具备提供存储库、元数据结构、访问接口和跨机构聚合与发现等功能,有助于爱思唯尔掌握更多论文引证、论文传播效果方面的数据[2]。由此可见,未来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即融入先进技术的期刊数据库或期刊平台的竞争。

1 区块链与科技期刊发展

区块链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布的《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我国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将区块链技术定义为: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是以区块为单位的链状数据块结构,整个系统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多方共识、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系统,系统中的节点通过统一的共识机制、无需相互信任就可共同维护一个账本,解决了在缺少可信的中心机构时多方如何建立一个去中心或多中心的价值和信任网络的问题[3]。加密式哈希算法使所有区块紧密相连,具有透明性与不可更改性。期刊界可以利用区块链的这些特性优化采编和出版流程,以及建构期刊信任体系,如防控学术不端、合理学术评价等。

1.1 促使审稿流程客观公正

在搭建期刊采编平台时,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性记录审稿专家的身份信息、研究领域,并追踪审稿记录。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让整个审稿流程透明、公开。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区块链通过算法设计在分布式节点间建立信任关系,由分布式网络完成交易验证过程,去掉了中介担保,解决了不同主体间的信任问题,以点对点的方式由一方发起并直接支付给另一方[4]。作者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审稿专家信息向期刊社推荐与论文研究领域相关的专家审稿,而不完全依赖编辑部这个“中心”去为论文分配审稿专家。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作者无法知道审稿专家的真实身份,但是可以通过系统介绍了解每位审稿专家的研究领域。这实现了作者和编辑部对审稿专家的双选,有效避免了编辑由于自身知识所限导致选错审稿专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审稿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1.2 防控学术不端

抄袭、代写、一稿多投、数据造假、随意署名等都属于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在国家层面,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全国统一、透明的期刊数据库,将其用于检测和防控上述多种学术不端行为。区块链的匿名性保障了期刊社、作者、读者等多方的信息安全,即使建立了全国统一、透明的期刊数据库,也不用担心数据泄露问题。这无疑方便了期刊社快速检测新投稿是否一稿多投、是否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的情况。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具有防篡改性,可以为出版物加盖唯一的不可篡改的数字化证明,可以自动记录作者查阅和下载的文献,可以检测抄袭和剽窃情况,进而为期刊社审稿提供依据。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提前将已被验证的实验数据和步骤等信息输入系统,用于检验新投稿中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数据造假和解决论文结果复证的问题。在建立全国统一的期刊数据库时,可以对区块链的时间戳、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性进行深入探析,让这些特性融入数据库,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更加健康发展。

1.3 更加合理的学术评价

利用区块链的共识信任机制、不可篡改性建立更加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在假设已经建立全国统一的期刊数据库的基础上,读者在系统上阅读和下载文章,这些行为都会留下痕迹,产生数据且不可篡改,系统也会自动积累被引量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为量化指标来对期刊或单篇论文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摆脱以刊评文的非客观评价。即使某篇优秀的论文没有发布在权威杂志上,系统也会汇集该篇文章的下载量、被引量及读者对此篇文章的评价,这些数据都可以作为单篇文章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改变核心刊物稿件数量多而版面有限、普通刊版面多而优质文章少的现状,学术评价更合理,有利于全国科技期刊共同发展和加快学术流通。

2 大数据与科技期刊发展

2.1 大数据革新出版模式:数字期刊或期刊数字化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期刊出版集团以盈利为主,日本和韩国均认为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媒体,都强调了科技期刊的非盈利性。西方出版集团推动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盈利,而盈利又是推动期刊数字技术更新换代的基础。日本和韩国期刊数字技术更新换代的推动力来自政府,各期刊主要依赖学会投入资金支持。韩国的科技期刊经费虽然部分来自政府,但大部分靠自己的营收,如广告费、会员费和论文发表费等。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作为协办单位,也会给期刊部分经费支持。日本科技期刊界普遍认为期刊可以振兴学术和推动科技发展,意义重大。日本科技期刊由期刊社自己出版,不依靠国外出版商,期刊数字化费用自行承担或由J-STAGE承担。日本期刊界希望依靠本国力量创办日文期刊,费用由J-STAGE承担也是为了扶持和服务国内期刊。日本政府不干预学会出版科技期刊。我国可以借鉴日、韩科技期刊的运营模式,从国家层面宏观调控,建立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数据库,不断更新技术,提高期刊数字化程度,大力推广数字期刊出版,让我国的大数据能够很好地被科技期刊利用起来。

数字期刊出版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①只出版数字期刊;②先出纸质期刊再数字化;③数字期刊和纸质期刊同步出版;④先出版数字期刊,再出版纸质期刊。无论哪种模式,只要符合特定期刊的发展需要,都是可以采用的。优先出版数字期刊可以提高期刊的时效性,有利于扩大传播范围、加快科研成果的传播、增强期刊的影响力。经过数据技术处理,数字化的期刊可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韩期刊数字出版现状,日、韩经验更适合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即政府、协会和学会大力支持数字期刊或期刊数字化,更强调期刊的公益性。我国要努力建设国家层面的期刊数字平台,推动期刊数字化和开放获取,让学术成果传播速度加快。

2.2 大数据推动编辑能力的提升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期刊的出版媒介从传统纸质媒介过渡到新媒体。但期刊纸质媒介目前没有完全消亡,与新媒体一起承担期刊的输出功能。此外,新媒体还承担了期刊的宣传、组稿和发行等工作,不同于纸质期刊,新媒体的形式丰富,其承载的内容可再次编辑、创新和 修改。

2.2.1 提升信息筛选能力

目前,很多期刊都采用采编系统来提升编辑的工作效率。采编系统依托互联网、计算机、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整合了投稿、审稿、编校、发行和传播等功能,使得出版流程全程在线、留痕、高效和数据化。然而,由于采编系统有局限性,有些工作还是需要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对信息进行判断和筛选。如审稿专家的选择不能完全依靠系统推荐,需要编辑结合文章情况、专家忙闲程度合理分配审稿数量。尽管数据可以量化、容易总结出学术热点、选题和策划可以参考大数据,但不能完全依靠大数据,编辑要根据每期刊期的主题、来稿实际情况来合理策划、安排栏目,不能盲目根据数据算法机械地选题、策划。这就需要编辑不断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在大量数据分析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并不断 创新。

2.2.2 提升英文编写读能力

在数字出版的大潮流下,笔者认为编辑需要提升英文编写读能力:①为了和国际接轨,需要学习国外一流出版机构的出版经验,编辑需要具备必要的英文水平。虽然我国科技期刊仍以中文期刊为主,但是为了应对国际化出版潮流,编辑需要掌握国际出版的最新资讯、可以对外交流、参加国际出版会议等。②目前,绝大部分中文科技期刊都有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故编辑需具备良好的英文编校能力。 ③编辑具备对国内外优秀学术论文译介的能力对促进学术交流很有意义。编辑要有将国外优秀论文介绍到国内,将国内优秀论文介绍到国外的英语翻译 能力。

在数字出版的大背景下,编辑可以在采编平台、网站、社交媒体发布优秀论文的英文版,以吸引国外研究人员的注意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正是由于国内科技期刊影响力低于某些国际期刊,才导致国内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外流到国外期刊。此外,本国科研人员用母语写作学术论文更容易、更便捷,也更容易被本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这有益于科研成果在国内传播和利用,故我国科技期刊以后仍会以中文科技期刊为主。编辑将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翻译成英文有益于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影响力。在国际上,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是主要趋势,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已经成为科技期刊主要的出版模式。在这个背景下,编辑凭借语言能力很容易获取到国外优秀期刊的资源,并译介到国内,同时可以抓住国际学术热点进行选题、策划。

2.2.3 提升社交媒体的推广能力

为了宣传期刊、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编辑需要提升社交媒体的推广能力。如编辑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抖音等社交媒体宣传期刊。编辑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会议资讯、学术前沿信息、本刊优秀论文、行业优秀论文、选题预告、科普文章等,以吸引读者、扩充作者群、提高期刊的知名度、扩大推送范围。发布的内容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要富于变化,排版要灵活,标题要具有新意,要迎合读屏时代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公众号文章在被转发中,既扩大了受众面,也提高了宣传效率。

2.3 大数据助推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一流科技期刊一般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荟萃顶尖创新性科学发现;②引领科技创新方向;③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影响因子。纵观整个期刊界,影响力高的期刊,其影响因子一定不低。要提高期刊影响因子,关键是要提高期刊质量。目前,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主要通过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定量评价一般是根据摘转、引用、获奖、阅读等数据计量为期刊排序,其中以引文评价影响最大;定性评价主要依靠本领域专家学者评议[5]。高质量的文章,无论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都会取得不错的结果。由此,获取稳定优质稿源是提高期刊影响力的根本。优秀稿件被引率、阅读量高,易被行业专家认可。编辑可以利用大数据筛选学术界的热点和重点,策划特色栏目,引导优质作者投稿;利用大数据建立优质作者库,以稳定优质稿源。编辑要利用大数据详细分析行业内权威的研究机构、作者和研究动态,掌握主要研究者的研究动态,关注权威专家的研究方向,利用约稿等方式获取优质论文。

3 人工智能技术与科技期刊发展

人工智能从数据和技术两方面推动了出版业的高效、融合、智能发展。智能出版优化了出版流程、提高了编辑效率,可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知识服务。

3.1 优化期刊出版前的工作

在期刊编校系统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在选题策划时,编辑可以参考系统推荐的题目。系统内汇聚了大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可以筛选出研究热点和重难点,也可以根据选题推荐约稿专家。编辑可以根据系统人工智能的推荐意见再结合实际情况做调整,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选题计划。在确定选题之后,可以根据作者库的信息向相关领域的作者发组稿信。系统可以通过图文模式识别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勘误技术、智能联网搜索技术和数据文本挖掘处理技术等检测论文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论文格式和参考文献是否规范,以及智能分析和检测来稿的学术质量,进而剔除重复率不合格的稿件,并将查重合格的稿件送审。系统从审稿专家库中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并自动分配待审稿件。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系统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参与组稿、审稿、编校等期刊出版前的工作。这大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编校效率,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版物质量。

3.2 优化期刊出版后的工作

期刊出版后,系统可以进行智能营销:根据用户的阅读记录和投稿记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送和宣传;对客户进行细分,提供精准化个性服务,为用户查询信息和开发新的研究领域提供参考和方案。系统提供了一个平台对接知识供给与知识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向用户提供有用信息。智能化的知识服务应当贯穿科研项目始终,进而为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提供智能化、数字化和精准化的服务。系统可以提供从内容生产到信息推送的全流程的精准化和多元化的知识服务。

4 结 语

大数据有4个特点:大量、多样、高速和价值。科技期刊系统可以通过对用户结构化的日志数据进行分析来为用户推荐其喜欢的文章。大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从大量不相关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挖掘出对未来趋势与模式预测分析有价值的数据,并通过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方法或数据挖掘方法深度分析,以发现新规律和新知识。系统利用大数据的这一特点可以助推科学研究。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和匿名性5个特点融入系统后,可以帮助构建科技期刊诚信体系和公正的评价体系,同时可以保护期刊和用户的隐私。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得系统和用户实现了互动,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数据服务。我国科技期刊界可以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建立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数据库,并且可以接入各期刊自身的编校系统,以实现数据互通。在此基础上,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助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区块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