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占峰,刘 宁,2
(1.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2.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2)
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加之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习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思政课“唱独角戏”的育人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在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同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所谓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式,强调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1]。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回应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课题的要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传承了我国德育的深厚根脉,需要抓好课程建设、教师队伍、课堂教学、考核评价四个关键点,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及时回应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课题的要求,破解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孤岛”式困境、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式逆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式窘境,是确保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是课程内在育人价值追求的理性回归,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这关乎我们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办什么样的大学。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决定了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天然地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当前高校仍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一些反华势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生态的开放性,向我国大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宣扬错误价值观,灌输西方意识形态,毒害我国大学生思想,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课程思政是针对当前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多方面出现的新情况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发掘各门课程中的育人因子,自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各方育人主体才能共同画出立德树人最大同心圆,保障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让我国高校“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
古代教育往往是一种综合教育,既教知识又教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特别是近代以来知识和技术的激增,教育也越来越细化,出现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分化。这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但在工业文明和物质文明长期处于优势地位的背景下,技术伦理越发成为主导的社会伦理范式,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人为的割裂性,人们甚至成为“单向度的人”,陷入“物的依赖性”。我们绝不能把学生培育成冰冷的“学习机器”或“工具人”,而应该把学生培养成集知识、能力、智慧、情感和信仰于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学科虽然在学理上做了区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它们是互相渗透的,我们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不能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价值观的引领。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育人属性和育人价值。我们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阐释好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义,将课程隐含的育人功能充分释放出来,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使思想价值引领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新文科、新商科、新医科、新农科、新工科等建设契机,依托校政企联合、产教研融合统整优质资源,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跨界融合,在课程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价值、人文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融通,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充分发挥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高校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以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不同侧面主动印证思政课程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保课程内容的知识性、教育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引导大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6]。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他们都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出发,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发表了相关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提供了学理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根本价值旨归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打破19 世纪以前西方资产阶级狭隘教育观念的束缚,提出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完善人的自身。他们认为,共产党人不仅要加强对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唤醒他们的革命意识和社会责任,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方向努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是每个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实践性的议题,需要生产力发展这个主动力,同时也需要教育和学习的助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受历史发展条件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不能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以及各门课程如何协同育人等问题给出明确思路,但他们对未来无产阶级教育的目标任务、政治功能、基本原则等内容都进行了宏观构想和初步探讨,为后来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列宁传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并且更直接地强调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服务于政治,“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9]。列宁主张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时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共运史、革命史等课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确保培养的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列宁开创了在学校专业技术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以课程形式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重要论述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后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注重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毛泽东认为要把教育的政治方向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既要有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要有政治方向的引领。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0],教导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除了学好专业外,还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主动关心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取得进步。邓小平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强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确保“政治要红,业务要专”[11],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任务。江泽民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学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建立完备文化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把德育放在首位。胡锦涛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12]。纵而观之,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当时面临问题,都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出发,做出了相应的指示和要求,使得我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深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逐步得到认同,为做好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战略安排,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指南。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程”,发挥好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但这不是唯一渠道,其他课程也要发挥好课程育人的功能。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3],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育人。这一论述准确定位了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构筑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框架。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4],再次强调了要解决好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之间有机结合的问题,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下,也要注重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共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课程思政除了具有坚实的学理支撑,还具有漫长的发展历程。课程思政虽是近些年才有的新提法,但却不是一个新话题。我国古代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道德的涵养。孔子提出教育内容包括“文(智育)行忠信(德育)”四个方面,历代封建教育所使用的“四书”“五经”等教材处处渗透着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奠定了中国几千年以德育为先、德育智育并举的教育传统,也为我国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思政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传承我国德育深厚根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历史维度来看,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历经探索起步、实践发展和改革完善三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49 年底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中强调“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工作”。1950 年颁布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强调各高校要废除政治上反动的课程,各科课程的开设要密切配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要。1955 年教育部副部长刘子载在讲话中强调,一切新中国的教师,不论教什么课程,都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结合业务技术知识的教育随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15]。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在鉴定学生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政治觉悟的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课内学业的成绩”[16]。整体来看,除去“文革”动荡的十年,这一时期我国高校针对在各科教学中融入价值观引领进行了早期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虽未提出课程思政这一具体概念,但各个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三观”,为后来我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封闭的文化教育环境被打破,国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传入国内,对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价值认同和理想信念产生了较大冲击和影响。为了应对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复杂情况,党和国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强调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割裂。1980 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决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科学研究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1987 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强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才更容易被大学生们接受。1994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德育功能”。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深入发掘各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7]。这一时期各高校都认识到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局限性,开始着手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分离的问题,强调专业教育中同样要融入思政教育,每位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已经有了“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应当相互协同的提法[18],但大都停留在制度层面,在全体师生中没有形成广泛共识,亟须从顶层设计、实践落实等方面进行丰富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党和国家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以及其他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201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各环节。2014 年上海颁布《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上海部分高校开设“大国系列”相关课程,开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课程思政”一词首次被写入国家教育文件,并把“课程育人”放到“十大育人”体系之首,强调要“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19]。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建设目标、内容重点、教学体系、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给出全方位指导意见,该文件是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指南。整体来看,这一时期课程思政建设以深化认识、广泛实施为特色,相关概念被写入国家教育文件并颁布专门的建设指导纲要,相关理念被广泛接受,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开展生动实践;众多研究者从理论、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课程思政进入了改革完善与快速发展期。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近些年课程思政有了较快发展,课程思政理念已深入人心,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要想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继续向前发展,还需要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课堂教学和考评机制等方面持续着力,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课程思政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需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视角下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好课程建设“主战场”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科学合理地设计思政教育内容。首先,要系统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以课程思政建设推动高校课程改革,制定明确包含价值引领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把价值引领目标分解、落实到本专业的所有课程中去,做好课程的整体设计,在各门课程中实现价值引领的横向融合。其次,要全面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组织编审修订专业课教材,深化教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把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材的编写、使用之中,并研制相应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为各学科教师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提供蓝本和依托,在各类学科中实现价值引领的纵向贯通。再次,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把课程思政贯穿于备课研讨、课堂教学、论文设计、见习实习、课外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环节,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和课程思政教师研学共同体,实现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联动,实现不同学科间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各学科课程育人价值的同频共振。最后,还要把准课程设置的方向,正确处理“课程”与“思政”的显隐关系,在这里课程教育是显性的,思政教育是隐性的,“思政”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出现把各类课程都上成思政课的局面。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其自身“守渠”“种田”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修养水平,这是前提和基础。教师要不断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自己,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自身深厚学养、人生阅历、高尚品格、高洁情操、个人魅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其次,教师要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意识,这是逻辑起点。面对高校“争夺下一代”斗争依然严峻的形势,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是对“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之问的时代回答,及时矫正对课程思政认知偏差,自觉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将立德与树人、教书与育人完美结合,担负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最后,教师要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这是实施关键。教师一要增强意识形态的把控能力,胸怀“国之大者”,增强“政治三力”,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面对学生提出的大是大非问题能够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以深刻、透彻的学理分析为学生“解渴”“答惑”,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要提高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能力,既可以向课程内部深入挖掘蕴含在各个知识点背后的内生思政元素,也可以从课程发展历程、所属行业、课程文化、国际比较等方面广泛拓展与之相关的外生思政资源,并将这些思政之“盐”有机融入课程之“水”;三要不断增强教学基本功,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20]、将学术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以理解力、反思力、批判力、创新力为核心的高阶思维能力,使课程内蕴的育人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能否取得实效,最终要落脚在课堂教学上。我们需要以“课堂革命”激活课程思政,促进课堂教学内涵式发展,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首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要注重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联起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情理交融”。在课程教学目标的选择、设计中要体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避免重理轻情、重智轻德,力求实现知识与价值的动态平衡。其次,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主动与“两个大局”对接,从实现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高度上把握课程思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伦理、职业道德、劳动教育等内容有机、有效、精准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引导学生将自身成长发展与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路线图融合起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再次,在教学方式与载体的选择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 等技术,实现线下与线上的协同。当代大学生深受网络虚实二重性的影响,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进行改革与创新。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凸显互联网思维,着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具体情况与现实需求,在以“内容为王”特质的基础上,构建集思想交流、价值引领、问题研讨、成长分享于一体的交互式、立体式、集成式的线下线上课程思政体系,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课程思政“金课”。最后,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教师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善于将不好理解的理论话语结合专业特点、身边事例、网络热点等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大众话语,以鲜活的例证、生动的讲述、可信的证据、多样的形式贯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吸引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于德智体美劳全员全程全方位。[2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高校党委做好统筹规划,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施,还需要充分发挥激励考评机制的“指挥棒”作用,激发和汇聚课程思政建设向前发展的持续动能。首先,要健全完备的支撑体系,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课程思政建设所需教学资源、举行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培训、设置课程思政相关课题和项目、组织课程思政相关教学比赛、开展相关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等,为课程思政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浓厚氛围。其次,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学位点申报、专业认证、学科评估、教学评估等重要考核指标,作为教师教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评定、职称评定等重要考核内容,激发学校和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健全多元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制度建设、教师能力、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多个方面,在评价内容上要做到多元化;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每一门课程提出的要求,但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要发挥的育人功能不同,要分学科、分层次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上要做到多元化;教学督导组、教师同行、学生、家长等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在评价主体上要做到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构建动态评估和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改进,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