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江
(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广东 湛江)
在学校中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科学的教育发挥学校在垃圾分类推广中的宣传示范作用,让师生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意义,树立垃圾分类放置的环保理念,提高师生关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将“保护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厚植于下一代心中,助力全社会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地开展。
思想是引导行为表现的前提,要想保证教育工作的成果,思想建设要先行,要始终将思想建设立足于实践工作的首位。所以要引导特殊教育学校的全体师生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开展学科教育的同时,关注垃圾分类教育工作的开展,关注思想素养的提升,从意识层面形成明确的认知,充分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率,为实践活动的进行筑牢思想根基。
比如,我校上半年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开展理论学习,并展开课题研究。就垃圾分类的界定、意义、国家对此的要求、普通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做法等进行理论学习,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实践策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积累出属于自己的经验。所以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实践劳动。为将垃圾分类实践常态化,我校大力号召全体师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校园内设置分类垃圾桶,在班级内设置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投放点,每天定期安排固定的“环保卫士”,对每个垃圾桶和投放点进行检查、整理与监督,如果发现错误投放的行为,要对相应班级和相关投放人进行处罚。同时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学生将校园内部垃圾桶内的可回收物运送至周边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将获取的费用作为班费和开展垃圾回收教育活动的专项经费,并做好记录用于评比“绿色班级”。我校启智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资源回收大比拼”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并固化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6 个月的时间内,通过该活动共回收474.93千克可回收物,相当于少砍伐8.12 棵树。
学校应将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知识纳入学生课外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渗透进课堂内外的教学中,切实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深化教学内涵,创新教育形式,吸引学生相互交流,参与制定垃圾分类方案,并做好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督工作。学校可以利用会议、升国旗、班队活动课等时间开展分类处理、节能环保、健康教育等内容的教育活动,努力让垃圾分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中。比如,我校课研组围绕“垃圾分类”主题,策划制作了《垃圾分一分,校园美十分》为主题的专题视频和歌谣,旨在促进垃圾分类理念的宣传,进一步加深特殊孩子和家长的环保意识。还要以“垃圾分类”主题为导向,以教育为载体,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新模式,以各学科教学为切入点打造精品课程。目前,精品课程有《班级里的可回收物》《不一样的灯笼》《如何回收塑料瓶》《罐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类我能行》《小手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小能手》。
我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一方面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都有很大提升,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确区分出生活垃圾的类型并能放置到正确的垃圾箱中。另一方面探索并形成一系列特色垃圾分类教育模式,例如学校设计《启智学校垃圾分类校本教材》,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垃圾分类我知道、垃圾分类我能行、垃圾变卖就是宝、变废为宝我在行以及垃圾分类齐参与,让垃圾分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我校原创的《垃圾分类我能行》表演剧本,垃圾分类精品课程、宣传视频等都在垃圾分类主题教育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