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春艳,张 妍,曾慧玲
(1.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2.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0)
近年来,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健全与区域合作互助机制的创新,促使区域中心发展进入新的境界。而“双一流”建设、“双高”建设等一系列新举措的实施,也在催动着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生新的变化,区域高等教育正面临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双重诉求。推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正成为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和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目标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主要是指以区域内若干所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流大学为龙头,与企业、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合理结构的高等教育群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突出强调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模式及其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人才资源积聚、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典型的开放式组织特征。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不仅能影响和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还能辅助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相关实践问题。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也是世界各国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研究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目的就是了解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新的变化,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之间呈现出新的关系。面向东北经济区乃至整个东北亚的整体经济布局,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研究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新态势,分析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以期为东北地区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提供应对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市场机制的作用升级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新兴一线、二线城市加大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力度,改变了一线、二线城市高等教育资源多集中于区域的中心城市地带的格局。近年,除了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区域等高等教育实力较强的地区,传统以省级行政区域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迁,高等教育区域已经开始在圈层结构上集聚演化,一些新成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向区域边缘扩散,形成了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高等教育区域次中心。以广州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迅速崛起,形成新的高等教育中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流砥柱。除此之外,青岛、苏州、宁波、深圳、厦门等地区,基于市场经济的强烈驱动,近年也集聚了大量高等教育资源,成为具备强大影响力与辐射力的高等教育区域次中心。如青岛市近几年签约引进高校32 所,基本形成3 大集聚区,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教新城、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新校区等多所高校聚集的西海岸新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10余所高校落户的蓝谷以及聚集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红岛高新区,三个新区以三足鼎立之势,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未来高等教育引擎,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区域次生中心。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与区域次生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关系,而这种动态的变化趋势也反映了一定的发展规律,即时下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未必永远居于核心位置,而不断处于发展、上升状态的次区域中心也可能蕴藏巨大发展潜力而衍生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当前随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川渝、辽中南等区域中心将逐步壮大。而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北地区是关乎东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化重点区域,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区域高等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对于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地区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但是,目前东北区域高等教育还未能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及东北亚开放格局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需要跳出省域的格局和定位,放眼世界,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定位、责任,努力推动东北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眼光突破制度上的藩篱,以系统化的思维协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将高等教育作为提升区域经济效能和开放水平的目标之一,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1]基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快速崛起,我国在传统四大板块(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基础上,基于优势互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城市群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两大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黄河生态带)的新战略格局,以往单一的城市发展格局正逐渐演变为多层级城市群发展格局。新兴经济区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得原来以省级行政区域中心为主要力量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心逐渐向新兴经济区转移,并逐渐形成了以带状或环形空间扩散的跨省域经济圈与经济带。随着2011 年国家关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发布,这些地区通过吸引大量物流和资金,促进了以服务大经济区为目标的跨省域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和高校集聚区建设。
在中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影响下,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划分,形成了三种级别的跨区域高等教育中心:一是基于“率先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都市圈、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5个城市群形成的一级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这五大中心是目前中国最强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对其他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担负着引领国内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早日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使命;二是基于“重点发展”的辽中南城市圈、松嫩城市圈、豫皖城市圈、山东城市圈、中原城市圈、关中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海西城市带、北部湾城市圈等11 个城市圈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这些中心基本分布在我国重要交通枢纽的中腹地带,是联系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结点,对辐射我国内陆经济最具优势和潜力;三是基于“专门发展”的河套城市圈、石太城市圈、昌九走廊、苏北城市圈、河西城市带及昆明、贵阳、海口等首府城市圈的11 个高校集群,这11 个集群大都与大力开发的主体功能区核心城市群耦合在一起,多属于我国边疆地区大学群,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专项突破辐射与带动区域经济、科技和高等教育的联动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放的飞速发展,三级大学群将是联络我国内陆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枢纽。
目前,主体功能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国土发展的总框架,全国25 个城市群正在打造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发展的新版图,在此影响下,大学集群的辐射力已超越区域局限扩散到更多区域。这些耦合集聚-溢出的大学群与城市群形成了多极多轮驱动、全国整体推进的态势。截止到目前,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珠三角、西三角地区因为具备良好的基础,也已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新增长极。而长江经济带覆盖的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份的高等教育也将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覆盖增长极的重大战略性布局。在区域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两湖地区、西三角、东北地区六个区域是优质高等教育的集群区,最有条件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区域,成为优质高等教育的集群区。[2]东北地区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资源基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紧密结合东北振兴战略部署,以主要城市为节点,高校跨区域强强联手成立联盟,打造定位明确、功能强大、具有地域特色的跨区域高等教育中心,作为连接国家与地方的重要载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所趋,也是全面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学科集群是指针对产业集群的需要,通过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使学科互补优势在跨学科间形成服务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学科聚集。区域内的学科集群既有利于学科的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为产业集群的链条式和分工式发展提供匹配服务。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我国高校产教融合的举措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产教融合是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创新模式在中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3]随着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高校也在积极尝试全方位加强与产业的密切合作。尤其在学科建设方面,近年来基于产教融合的新学科集群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学科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交叉化等特点。与此同时,经济产业增长极、“点-轴结构”、圈层结构的交互作用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协同创新模式日趋完善。一方面,为满足区域产业集群快速深入发展的需求,以优势学科或主干学科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学科集群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在专业人才培养、高新知识转化、科研成果应用等方面对产业集群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集群通过吸引大量知识、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为地方高校在推动学科集群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了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创新发展,社会各界意识到学科集群为产业集群服务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2017 年首轮“双一流”建设确定了42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41 所高校为多校区高校,这些高校具有校区众多、学科完备等特点,并且在某一地区内出现多个学科集聚的现象,同一个城市只要有4所及以上高校就可以设立相同一级学科,如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青岛形成了学科集聚,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学科集群在快速发展。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新态势可以发现,学科专业和高等院校布局起初是作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增长极,通过科学合理地学科配置和布局,不仅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时也促成了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在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方面存在复杂变革,较为强势的经济需求和发展战略挤压了学术的结构空间,在学科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难以平衡外部需求与内在规律之间关系。因此,协调好政府、大学与企业这三个主体在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中的关系,通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知识、人才、科研和服务等综合优势,发挥知识创新的溢出效应,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各方形成合力,是提升东北地区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的重要选择。
东北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和办学基础,受经济结构、历史传统、制度环境等因素影响,东北高等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上的不足、自身存在的短板等问题,需要立足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开拓思路,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东北地区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工业化建设、城镇化改革、现代化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成就显著,成为国际和国内屈指可数的工业门类较为完整和集中的工农业发展区。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东北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阶段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和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经验,也为全国建立39 个大类、191 个中类、525 个小类全部工业部门的现代工业体系提供了全方位行业成长支撑。[4]而今,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基于东北地区特殊地位和作用做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5]随着环渤海经济带的开发与哈大高速铁路的开通,东北区域经济形成了集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为一体的重要产业集群经济链。
从城市群发展阶段来看,东北地区在2006 年开启了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形成了辽中南城市群,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2 年,“哈大”高铁开通,促进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员和要素流动,加强了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的沟通互联。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将哈长城市群定位为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可以看出,以上关于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建设规划充分考虑了相邻省份或区域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相近的特点,体现了通过开放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等举措实现东北振兴目标的可行性。具备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的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效应的初始基础及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紧密互动的基本条件,在现有高校结构布局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已逐渐形成高等教育资源集聚趋势。
2015 年后,由于贯穿两个城市群的“哈大”高铁建成,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成为区域内经济联络的引导者、输出者和中介者,与周围及周边城市的经济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但在高等教育联络方面,还没有突出高等教育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亟须借鉴长三角、粤港澳、珠三角等区域高等教育多元协同机制的成功经验,以城市群建设为统揽,打破区划调整的条块分割,以一体化区划状态加强府际沟通,消除行政壁垒,摆脱对政府的依附性发展模式,促进政府、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协作,从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区域互扶政策,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治与共享。
东北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建设涉及东北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再次重构,是实现《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政策的客观需要,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力量。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对区域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科技日趋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高等教育积极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同步。当前,东北三省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配合,总体上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尚未实现高等教育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互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间的纵向合作还较少。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优势明显低于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等地区。东北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雄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储备,加之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为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东北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的重要保障。可以说,在国家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阶段,推进东北地区高校间的联动发展,形成高等教育集聚优势,既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形势所趋。
纵观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20 世纪50 年代的均衡状态到20 世纪80 年代的非均衡状态再到20 世纪90 年代的非均衡协调状态的动态发展过程。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飞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由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成的我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形成“东、西、南、北”完整格局,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动力之源。[6]东北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板块,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当今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东北地区因为中心城市孤立发展,多数边缘城市与中心城市衔接不够,存在低水平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促使整个区域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受到影响。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实质就是以这些城市为代表,辐射带动功能较强的城市高等教育中心为极核,培育不同层次增长极圈层开放结构,通过区域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流动、开放、渗透与整合,实现各地方高等教育在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和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从而实现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与集群化发展。如今,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是东北地区经济基础最好、人口密度最高、最有潜力成为集聚资源和发挥辐射作用的区域。可以通过构建东北地区与周边城市相互辐射而耦合形成的高等教育系统,培育集聚创新要素的高等教育中心,发挥辽中南沿海城市高等教育的集聚-溢出效应,形成“以点带面”的新的发展方式,为我国区域发展格局构建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作为东北亚开放与合作的重要区域板块,利用东北三省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对克服东北振兴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短板、经济结构短板、开放合作短板和思想观念短板”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间高等教育开放合作历史悠久,区域内各国相近的文化传统为高等教育开放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空间。近年来,东北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呈现不断发展态势,但是,整体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与国家对外开放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向东北亚合作开放离不开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以及高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持,需要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在开放合作中探索新的道路,加快构建与经济开放格局相适应的区域高等教育开放合作战略布局。
基于解决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与资源差距问题的需要,将增长极理论运用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辐射带动功能强大的城市高等教育中心为极核,通过区域各要素流动与整合,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与集群化发展。进一步说,即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需要运用增长极理论来带动区域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资源跨越地域进行无障碍流动,形成一定的开放高等教育系统。增长极理论又称发展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1950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7]注重把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明显的少数区域,使其通过扩散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增长极。如今,增长极理论被世界许多国家用来解决区域发展问题,虽然它是在地理空间领域对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事实的经验归纳,但它同样也为解决非经济领域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思路。
在东北地区培育若干功能强大的辐射型增长极,是实现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家提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培育高等教育区域增长极的重要目的是发挥它的溢出效应,使之能够对周边及落后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带动或引领作用。从功能的角度而言,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只有成为“增长极”,才能对周边地区产生“涓流效应”,发挥其辐射作用,若“增长极”效能不明显,其辐射或涓流的效用就难以存在。[8]目前,东北地区的区域大学集群发展还尚未起步,仍保持在沉寂的自然集合体状态,成为阻遏东北地区城市群发展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瓶颈。但是,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在高校类型和学科门类上基本实现了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具备成为区域性增长极的潜力。作为创新知识、技术和人才的生产者,高等教育集聚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牵引力,也是区域城市区群建设的重要依托。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集聚-溢出不仅会给本地区的城市发展带来收益,而且会辐射和带动相邻区域的进步和质量提升。因此,东北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建设需要以高等教育增长极的打造为重要支撑,是有效促进高等资源集聚和整合,形成整个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期间,通过培育高等教育增长极来打破区域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局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双一流”学科和“双一流”大学,不仅是东北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国家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扶持下,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进程中,东北地区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手段促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以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为核心目标,实现东北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存量和增量”的优化配置、保障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将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有效路径,也是世界各国在建设区域高等教育中心过程中普遍采取的共性策略之一。纵观美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美国在20 世纪60 年代以区域间“州际高等教育协定”和区域内《加利福尼亚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为代表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在解决美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争夺和改善区域高等教育治理混乱等问题时起到了指导作用,对于地区经济社会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促成了硅谷、128 号公路等成功案例。2018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球排名前20 的创新型国家中,多数国家都具有高水平协同治理高等教育机制与协同发展的高等院校,具备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可见,推动区域高等教育与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十分重要,未来如何有效地跨域地域鸿沟,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成为全球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跨区域”协同是一种跨越地理空间与府际的自发集体行动和自组织过程、一种主体间默契配合、井然有序的状态、一种通过集体行动和关联实现跨区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整体功能放大的效应。[9]因此,“协同”的本质是一个分权责明治理的过程。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治理已经由行政垄断走向多元共治,形成多元协同治理的格局已然成为一种共识,多元协同治理成为“建立一系列基于大学使命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平衡机制”的重要举措。[10]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随着经济力量和制度活力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演进的决定性力量,以及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在价值、形态等层面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需要有新认识、新思路和新举措。[11]构建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就是要以推进权责与分工明确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统筹发展为目标,提升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推动高等教育需求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区域互动、合作、互助、市场导向和扶持的体制机制体系,重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12]亨利·埃茨科威兹提出的“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大学、企业、政府交互关系模型,以主体功能新区建设为依托,推动高校、政府、高新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等创业型组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展协同创新。[13]
推进东北地区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和引导作用,通过创建法治化区域高等教育多元协同治理制度与环境,制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益,加强省级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的规范管理。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将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日常运行规范化、专业化与制度化,以政府主导,社会、市场、企业与民众多元主体的协商方式行使管理权,通过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构建人才互动、资源互助、共治共享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责任共担机制,实现治理主体间的协调和集约。[14]其中,以善治为目标着力提高政府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以增效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牵动作用、以还权为重点全面激活高校改革的内生动力、以协同为基础重构上下结合以及内外协调的高等教育改革动力模式。[15]二是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高校生源和就业市场的导向作用,整合区域内相同类型的高校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浪费,逐步提高区域内各高校间的协同能力,并鼓励高校实施跨区域合作与交流,形成跨越东北三省行政区划限制的高等教育资源流动市场,促进东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工科学、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辐射作用,从结构优化的角度适时探寻高等教育与产业间的交叉点与平衡点,通过建设“大学园区”的方式,实现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集中,在区域框架内形成协同发展的共识,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媒体宣传、大数据等信息手段,达成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促进知识和技术的集群式发展,形成效能强大的创新协作体,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产业的耦合发展,不断解决低效供给等不平衡问题。
推动东北地区大学群发展既是推进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东北地区城市群的根本基础。以东北区域内高校为战略支点,推进区域内校地深度融合,发挥高校的集聚效应,既有利于东北地区从地缘角度推动大学群多极辐射带动,也有利于地区宏观国土空间布局形成地缘性的均衡发展态势。大学群与城市群耦合共生发展是世界经济强国所走过的成功道路,大学群人才供给可以保障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大学群与城市群共生发展,需要大学群从自然集合状态转变为组织共同体发展状态。[16]基于东北地区大学群发展现状,在发展战略上可以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中心城市为主要节点,以“哈大”高速为纽带,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为服务目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为龙头,以区域内双一流建设院校为支撑,形成以这四个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为支撑新的高等教育协同“点-轴结构”区域。
做强东北地区大学群建设,一要充分发挥先导作用,政府在充分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引领高校与区域经济凝聚,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的角度统筹谋划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以重大应用理论研究、重点先进技术研究为抓手,依托于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区域内外高校,在区域范围内根据现实需求组建大学联盟,同时加强与周边区域同类高校的联动,推动大学群的组织化进程,从形式上的联合走向内容上的协同,探索务实有效的合作和对接,在师资交流互聘、课程教学资源分享、学分互认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二要充分发挥特色效应,根据东北三省资源和产业布局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校集群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聚集区。例如辽宁省可以利用沈阳、大连和锦州高校集中的特点,形成发展各有侧重的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带和辽西北三大特色高校集群,以推进区域内教学、科研等协作体的形成,打造品牌效应,提升区域内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三要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根据地理邻近性概念,示范院校与普通院校的距离越近,其辐射效应可能更强。[17]通过共建“大学-城市”研究院等方式,共同打造人才高地,实现大学与中心城市的高效互动,推动科技文化资源优势较强的城市(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先行一步,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汇聚各类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区域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四要充分发挥大学群的辐射效应。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分类,补齐非核心区域高校短板,不断强化行业院校的辐射与影响力,推动不同类型高校互补发展,并形成立体化的区域关系网络,促进大学知识外溢,解决大学个体研发能力不足、创新组织之间缺乏联动和协同机制等问题,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作为大学群的核心载体,学科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世界很多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表明,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紧密联系,学科的发展必须致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学科的集群式发展可以实现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和互补,使各学科内容综合化,并及时得到更新和改进。通过学科集群式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科的协同联动优势,汇聚优势资源解决科技、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成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功能从根本上讲是由高校的学科实力与影响力决定的。东北地区高校学科实力雄厚,将学科优势与产业优势对接,建立东北高校优势学科集群,是实现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具体策略上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思路出发,集中力量建设与东北三省主导产业群直接相关的高校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积极构建与东北区域经济文化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对应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以满足东北亚价值链中高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和创新中亟须破解的技术难题,调整和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以东北三省重点发展产业为核心,以东北三省“双一流”学科院校为领军,集结各高校相应学科资源,合理分工,申请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攻关,形成高校学科集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集中优势资源,带动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在尊重学科发展与经济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科逻辑为根本,以应用逻辑为导向,凝聚政府、高校、产业的三源力,转划一批对区域特色产业技术领域具有核心突破的科研项目,强化区域中心各学科“点”的功能,深入了解产业对各学科人才的需求,建立学科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二是从东北三省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出发,以解决东北地区现代化发展中的重大、重点与重要问题为重点,大力培育一批特色学科,促进高校学科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通过整合高校存量资源,推动智能装备、数控机床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集群的布局,促进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学科集群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供应,与不同产业间形成联动和合作,实现特色发展。三是从协同创新、合作双赢的目标出发,政府、高校与市场从各自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双一流”学科区域辐射的制度体系,抓住沿海经济带建设带来的良好时机,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有效利用沿海城市教育资源,以制度调整学科布局结构与推动学科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东北高等教育学科品牌。四是从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经济、科技、产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出发,建立学科集群对接合作的有效载体——科研联合体,构建一批与产业集群相对接的大跨度的科研联合体,建立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实施跨区域与跨校际的科研联合服务策略,围绕前沿性、引领性的科学研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专业结构的重构,促进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剧烈变化使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将会继续向着开放、多元、平衡、高效的方向发展,这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18],也是对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新需要与新要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既是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双一流”
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建设东北高等教育区域空间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资源的集聚、辐射、配置与协同功能,对于提升东北区域高等教育服务振兴发展能力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全面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意义非凡。当下,建设东北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具有时代发展需要与区域发展需要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我们亟须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在“双一流”建设基础上,做强大学群与学科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东北区域高等教育“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的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