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煜红
台州市教育局计划财务处 浙江 椒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国家振兴的最根本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教育经费投入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证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高中教育是介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配置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需相应增长。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但是,在新形势下,高中学校债务负担沉重、教育条件不均衡、办学成本分担不合理等问题频现,必须建立、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以保证高中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本文以台州市公办普通高中为例,就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019年,台州市共有公办普通高中学校41 所,在校学生75,781 人。其中,城市学校17 所,在校学生35,391人;县镇学校15 所,在校学生27,432 人;农村学校9 所,在校学生12,958 人。2019年收入共计219,266.4 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94,480.13 万元,占收入的88.69%;事业收入21,018.5 万元,占收入的9.59%;其他收入3764.77万元,占收入的1.72%(表1)。支出共计222,046.92 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64,582.89 万元,占支出的74.12%;日常公用支出21,953.26 万元,占支出的9.89%;项目支出34,789.69 万元,占支出的15.67%(表2)。2019年全市生均财政拨款25,663.44 元、全市生均运行成本2896.94 元(表3)。
表1 台州市公办普通高中财政收入情况
表2 台州市公办普通高中财政收入情况
表3 台州市公办普通高中运行成本
台州市2019年公办普高生均日常公用支出2896.94元,其中,城市学校生均日常公用支出最低为局本级(2272 元)、最高为玉环市(3787 元);县城学校生均日常公用支出最低为局本级(2036 元)、最高为三门县(4129 元);乡村学校生均日常公用支出最低为局本级(2176 元)、最高为临海市(2663 元)。台州市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定额标准:综合定额标准1000 元/(生年),按学生数核定,若包含教职工福利费、工会费、其他交通费的情况下定额标准为2000 元/(生年),该标准远低于市生均运行成本。公用经费缺口部分主要依靠事业收入等来弥补,而事业收入不可预测也不稳定,且很多支出项目都需在事业收入中安排,这样导致直接用于学校运转的经费减少,保障水平降低。
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台州市尚未建立普通高中办学成本保障机制。市县财力全额保障正常的人员支出(包括学生助学金),对超课时、节假日补课费、教育质量奖及项目支出等未作规定。据了解,全市公办普高教师超课时津贴及节假日补课费每月每人600~1800 元。公用经费主要通过财政补助和学校事业收入解决;项目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视财力情况予以安排,没有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由于保障政策的缺失,对教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缺乏专项投入;学校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
目前国家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性投入较多,但对普高学校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2019—2020年浙江省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下拨情况可知,台州市每年收到省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约0.56 亿元、支持市县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约0.39 亿元、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约0.19 亿元、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约0.2 亿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助经费约4.87 亿元、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转移支付约0.38 亿元、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约0.75 亿元、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约0.15 亿元、学生资助补助资金(国家奖学金)约1.04 亿元(含普高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0.094 亿元)、特殊教育补助资金约0.04 亿元。上述十大类拨款项目,未见普通高中转移支付专项,仅在学生资助补助资金含少量普高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仅占总额的1%。
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主要使用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围绕教学活动及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所开展的办公差旅、水电、课程改革、教学材料、教具的日常购置维修维护、师资培训、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支出,不含资本性支出和对学生资助等非日常消耗性支出。市财政局应会同市教育局,对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实际支出的生均公用经费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合理确定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基准定额,全市各地在基准定额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上浮,所需资金按照学校现行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担,并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同时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每年需根据物价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目前,台州市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只能维持基本运转。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预计全市生均公共经费在2800 元左右才能保证学校的正常支出需求。
进一步提高公办普通高中教职工绩效工资执行标准,高中教职工教学负荷重、工作时间长,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应进一步研究合理方案,提高现行绩效工资执行标准,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比如,设立公办普通高中校长基金,按校本课程、特色活动课程、学科竞赛等内容,另外发放课时费或辅导费;设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经费,按学生进校到毕业成绩及其他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考核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根据相应的考核等次对教师团队或老师进行特种奖励等等。建立公办普通高中标准化拨款机制,市财政局会同市教育局对全市公办普通高中教学设备、办公设备、图书资料、物业管理、校舍维修、信息化、基本建设等支出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学校装修配置标准、学校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学校图书资料配置标准、学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学校基本建设(维修)参考标准等制度。比如,学校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学生宿舍、食堂设备、计算机、图书等建立相应的标准化配备标准,设立最低限额和最高限额,该限额每年需根据物价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每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高中学校严格按此标准执行。
结合近些年的统计数据看,上级部门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在不断加大,但从相应的占比来看,普通高中的上级财政性投入占比偏低,远低于小学、初中、中职和学前教育。建议省、部级财政进一步完善教育专项资金制度,参照目前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的扶持模式,逐步提高高中教育补助经费所占比重,比如设立高中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助,改善高中教育办学条件—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转移支付、改善高中教育办学条件一般性转移支付、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专项经费,从而进一步加大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同时,应对公办普通高中的教育成本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核算,尽快建立公办普通高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从政府、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成本分担,同时,上级财政和当地财政应按照财权和事权等相应原则进行合理分摊。
高中教育是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纽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强化和提升。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责任,合理建立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同时可以采取减免税款、提高社会名誉等多种政策和举措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捐赠,为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多渠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