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计标准研究

2022-03-03 09:50李真茂
浙江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活圈邻里规划设计

陈 宇,沈 宇,李真茂,刘 瑶

(1.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2.浙江建筑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3.浙江汉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3;4.浙江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1 概 述

2019年1月首次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未来社区”是浙江省结合社区理论和城市更新理论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探索,是通过未来社区的建设系统地解决社会群体关系和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城市建设已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的阶段,本文针对老旧城区空间效率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建设标准对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适配标准进行探讨。

2 未来社区与完整居住社区、居住区对比研究

2.1 未来社区与完整居住社区、居住区的定义

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完整居住社区是指为群众日常生活提供基本服务和设施的生活单元,也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 000~50 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1]。

2.2 未来社区与完整居住社区、居住区比较分析

通过对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与《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表1),深入研究三者之间的区别,可以总结如下五点。

表1 未来社区与完整居住社区、居住区的对比

1)发布主体:《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是2018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完整居住社区相关文件《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建科规[2020]7号)是2020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9]8号)是2019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2)建设目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是为确定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而制定的规范;完整居住社区以补短板为目标,加强5 min生活圈居住区基本的服务设施配套,“到2025年,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新建居住社区同步配建各类设施,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明显改善”[3];未来社区以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基于5 min生活圈居住区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3)用地规模:居住区分为15 min生活圈、10 min生活圈、5 min生活圈;居住街坊4种用地规模;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分级,完整居住社区就是5 min生活圈的居住区,其配套设施是社区服务设施;未来社区以15 min生活圈规划单元,以5~10 min生活圈为实施单元。

4)用地界限:完整居住社区、未来社区的界限都是根据城市道路网、自然地形地貌和现状居住小区等地域管理的限定;未来社区规划单元可通过行政区调整实现统一管理。

5)设计配套标准:居住区有具体配建的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完整居住社区规定了明确的配建指标;未来社区试点须参照《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进行具体现状分析,针对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进行配建,有引导性和约束性二级指标,还没有具体的配建指标和设计标准。

3 未来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配置研究

未来社区的九大场景按照《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引导性和约束性要求,在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中如何转化具体工作内容,本文综合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进行分项研究,主要针对未来社区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标准,设施分类参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整合不同类型场景空间,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一级、二级指标提出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设计参考。

3.1 未来邻里场景

未来邻里场景包含特色邻里文化、邻里开放共享和邻里互助生活等3个二级指标。重点在于营造交往、交融、文化、人文氛围,构建“远亲不如近邻”的未来邻里场景,即邻里交往空间和培育特色邻里文化,主要硬件设施包括:

1)社区特色文化户外场所:参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至少有一片公共活动场地(含室外综合健身场地),用地面积不小于150 m2。新建居住社区建设一片不小于800 m2的多功能运动场地”“至少有一片开放的公共绿地。新建居住社区至少建设一个不小于4 000 m2的社区游园,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既有居住社区应结合边角地、闲置地等改造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公园等”[4];结 合《城市 居住 区 规 划 设 计 标 准(GB 50180—2018)》“公共绿地为居住区配套建设,可供居民游憩或开展体育活动的公园绿地。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5 min生活圈居住区公园最小面积为400 m2”[2-3];建议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的特色文化户外场所至少配置不小于150 m2,宜配置不小于80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2 000 m2。

2)社区服务中心:参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建筑面积以800 m2为宜,设置社区服务大厅、警务室、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居民活动用房、阅览室、党群活动中心等”[4],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5 min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宜集中布局、联合建设,并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300 m2”[3]。以及《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配套社区文化空间,其中新建类配置不小于600 m2的社区礼堂”。建议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至少配置不小于400 m2,宜配置不小于80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1 400 m2(含社区礼堂)。

空间限制较大的老旧小区建议公共绿地可以结合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园、休闲文化亭和廊道等设施,文化活动中心与社区礼堂、文化交流、娱乐等空间融合设置;邻里场景与其他场景融合共存,通过邻里中心建设,将社区公园绿地、健康健身、文化教育、邻里交往等空间合为一体。例如:义乌的宾王社区将社区特色文化户外场所与服务场景、健康场景、教育场景、低碳场景、治理场景等作了较好的融合,打造了多维度组成的邻里交往空间体系,充分展现了邻里特色文化+邻里开放共享+邻里互助生活的“宾王模式”(图1)[5]。

3.2 未来教育场景

未来教育场景包括托育全覆盖、幼小扩容提质(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中关于义务教育的要求执行)、幸福学堂全龄覆盖和知识在身边等4个二级指标。

参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建筑面积不小于200 m2,为0~3岁婴幼儿提供安全可靠的拖育服务。可以结合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住宅楼、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等建设托儿所等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4];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5 min生活圈居住区内,对应居住人口规模配套建设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托幼、社区服务及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助残、商业服务等设施”[3]以及《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灵活配置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拖育机构和社区照护驿站,要求设施完备,安防监控设备全覆盖”。建议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配置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拖育机构和社区照护驿站。至少配置不小于50 m2,宜配置不小于20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400 m2。

根据《高质量打造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文旅公共[2020]1号)“根据未来社区人口数量和结构,按照室内不少于1 000 m2/万人(最低不少于1 000 m2)的规模设置公共文化空间;条件受限的未来社区,可根据居民分布特点、文化需求等因素,依托其他功能建筑,因地制宜地设置分散式室内公共文化空间,实行统一标识多个主题,单处建筑面积不得少于200 m2”“高标准建设公共阅读空间,藏书总量不少于15 000册”。以及《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合理配置功能复合型社区幸福学堂”“配建社区共享书房”。建议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配置功能复合型社区幸福学堂,至少配置不小于120 m2,宜配置不小于50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1 000 m2。社区共享书房,至少配置不小于70 m2,宜配置不小于20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300 m2。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中5、10、15 min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基本能满足义务教育和社区配建要求,主要增加义务教育外高质量教育服务设施,有复合型社区幸福学堂、社区共享书房兴趣培训、与城市大型文化设施线上线下的共享等,其目的是补强教育资源和改变优秀教育不均匀分布带来的社会问题。建议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文化活动中心增设科学、文艺、技术等兴趣创新类的教育场所;托儿所、幼儿园规划设计主要加强区域人口年龄数据分析和配建的位置、周边环境等审批管控;小学、初中学校设计主要推行小班化教育,小学每班30人和初中每班45人,服务社区全体人群教育需求,构建终身学习的未来教育场景。

3.3 未来健康场景

未来健康场景包括活力运动健身、智慧健康管理、优质医疗服务、社区养老助残等4个二级指标。

参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小于120 m2,提供预防、医疗、计生、康复、防疫等服务”[4]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5 min生活圈居住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预防、医疗、计生等,建筑面积120~270 m2”[3]。建议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至少配置不小于50 m2,宜配置不小于12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300 m2。

参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一个老年服务站,与社区综合服务站统筹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居家日间生活辅助照料、助餐、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建设1个不小于350 m2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5 min生活圈居住区内,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日托服务,包括餐饮、文娱、健身、医疗保健等,建筑面积350~750 m2”[3]。建议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配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老年服务站):至少配置不小于70 m2,宜配置不小于35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700 m2。

养老设施在社区主要采用居家养老、托老所、老年人活动设施和“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其中建议未来住宅按照无障碍住房标准每户设置1个老年人的住房,主要包括1个无障碍卧室和卫生间,作为居家养老的空间;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水平和社区养老等需求下,未来社区提出更高的品质要求和系统设置,主要有社区医疗、健康、养老等数据化平台管理,与三级医院合作联营缓解城市就医紧张的状态,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指数,促进基本健康服务全覆盖,围绕实现全民康养目标。

3.4 未来低碳场景

未来低碳场景包括多元能源协同供应、社区综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3个二级指标。

参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设置多处垃圾分类收集点,新建居住社区宜建设一个用地面积不小于120 m2的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一个建筑面积不小于30 m2的公共厕所”[4],以 及《城市 居住 区 规 划 设 计 标 准(GB 50180—2018)》“5 min生活圈居住配套设施,生活垃圾收集站占地面积120~200 m2。公共厕所建筑面积30~80 m2”[3],建议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配置垃圾收集站(至少配置不小于50 m2,宜配置不小于12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200 m2)和公共厕所(至少配置建筑面积不小于15 m2,宜配置不小于30 m2,有条件的最好配置不小于70 m2)。

聚焦多能集成,节约高效、供给协同,互赢互利,构建“循环无废”未来低碳场景,是能源、资源的综合系统管控,按照超低能耗建筑要求,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的供电系统、“热泵+蓄冷储热”的集中供热(冷)系统以及雨水和中水资源化利用等,对居住区设备专业设计提出了低碳运营要求。完善社区垃圾分类体系,提升垃圾收运系统功能,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建立综合多种能源智慧服务平台,引进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商,创立投资者、用户和开发商互利共赢模式,并大幅降低能源能耗。

4 结 语

未来社区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实现美好生活,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单元。未来社区针对20世纪70—90年代期间建设的老旧社区的提升、改造、优化的需求,是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尝试和创新。未来社区建设要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根据“人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理念,做好未来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设施作因地制宜的调整,确保各项公共服务全场景覆盖。希望通过对改造更新类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的分析和梳理,能为设计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猜你喜欢
生活圈邻里规划设计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