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2-03-03 03:41:18吴玥辰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库欣皮质醇垂体

吴玥辰

库欣综合征也被称作皮质醇增多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肾上腺皮质长期分娩较多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也被称作内源性库欣综合征,多发于20~40 岁群体[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是临床较为罕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是由单基因突变导致多个内分泌腺体受累所致,结合其致病基因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MEN1、MEN2、MEN3 及MEN4[2]。其中MEN1 型为染色体11q13 的MEN1 激活突变引发,其主要表现为垂体腺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MEN2和MEN3 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为定位在染色体10q11.2 的REI 基因突变导致,其中前者的主要表现为甲状旁腺增生、腺瘤及嗜铬细胞瘤等,后者的主要表现为早发甲状腺髓样癌。MEN4 型在临床较为罕见,主要为定位在染色体12q13 的基因突变导致,对其表现进行分析,主要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垂体腺瘤[3]。多数库欣综合征均存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主要为库欣病与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垂体腺瘤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常见肿瘤,但是存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在临床较为罕见,基于此,本研究对该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 年10 月~2020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12 例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诊断标准:①库欣综合征诊断标准: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提升,区间为110.35~615.22 nmol/L;24 h 尿游离皮质醇升高,区间为12.30~103.50 μg;过夜1 mg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未抑制,血清皮质醇水平>50 nmol/L;48 h 2 mg/d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4 h 尿游离皮质醇未抑制。②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诊断标准:库欣综合征确诊后,如果患者清晨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0.12 pmol/L,则确诊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③发性内多分泌腺瘤病诊断标准:a.存在2 种与多分泌腺瘤病相关的内分泌肿瘤症状表现;b.存在1 种同疾病相关的内分泌肿瘤,具有家族阳性史,并且相关基因检测显示阳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因;②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③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12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症状表现、并发症等。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4 h 尿游离皮质醇、垂体催乳素、血清钙离子、甲状旁腺激素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主要包括垂体磁共振成像(MRI)与肾上腺CT 的影像学表现。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12 例患者发病原因:库欣病9 例,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3 例;年龄(44.31± 2.82)岁;MEN1 型10 例,MEN2 型2 例。症状表现:亚库欣综合征4 例,显性库欣综合征8 例;全部患者均合并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7 例患者合并泌尿系统结石,3 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 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 例患者合并低钾血症。见表1。

表1 12 例患者一般资料分析(±s,n)

表1 12 例患者一般资料分析(±s,n)

2.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清皮质醇为(453.87±157.94)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为(8.22±1.05)pmol/L,24 h 尿游离皮质醇为(50.42±18.65)μg;1 例患者垂体催乳素升高,9 例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7 例患者钙离子升高。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可知,8 例患者为垂体微腺瘤,1 例患者为垂体大腺瘤;5 例患者为肾上腺腺瘤,2 例患者为肾上腺增粗,1 例患者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 例 患者为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

3 讨论

库欣病是导致库欣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或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增生,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较多,引发肾上腺皮质增生,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引发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及病理变化,患者的表现为库欣综合征,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紊乱的表现,该疾病也属于耗竭性疾病的一种,难以自行缓解,如果患者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病死风险。垂体肿瘤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主要组成部分,MEN1 型中较为常见,多数为催乳素腺瘤,部分为生长激素腺瘤与垂体腺瘤,少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因此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在临床并不常见。

该疾病多发于女性群体,男、女比例为1∶3,本次研究汇总男3 例,女9 例,比例同样为1∶3[4],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亚临床库欣综合征在临床并不常见,对糖尿病、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等患者进行筛查发现,具有一定的发病率[5]。本次研究显示12 例患者亚库欣综合征4 例,显性库欣综合征8 例,因此对无明显表现的内分泌瘤疾病患者来说,也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其是否为临床综合征。本次研究中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患者共3 例,其中2 例患者为胸腺类癌,1 例患者为甲状腺髓样癌。MEN1 型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为30%~75%,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发病率为27%~36%,胸腺类癌的发病率仅为0~8%;MEN2 型患者具有较高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病率,约为20%~30%[6]。本 次 研 究中MEN1 型10 例,MEN2型2 例,在对MEN1 型明确诊断后不但需要进行库欣病的筛查,同时还需要全面筛查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库欣综合征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是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因素,患者皮质醇血症可导致骨钙分解程度加重,血钙含量提升,进而导致尿钙排泄增加,引发泌尿系统结石[7]。另外因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血钙水平提高,导致尿钙排泄,可引发骨质疏松与肾结石[8-10]。本次研究显示,全部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表现,多数患者存在泌尿系统结石。说明MEN1型患者存在库欣综合征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两者可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与骨质疏松风险增加,导致临床诊断难度增加,如果患者症状表现为不明显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同时并未对其采取高皮质醇血症筛查,可导致漏诊风险增加[11,12]。所以对症状表现同年龄不符的泌尿系统结石以及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需要进行全面筛查。

综上所述,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发病率较低,较为罕见,早期及时诊断能够结合病因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库欣皮质醇垂体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肖万泽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库欣综合征验案1则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4
不同判别标准评价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在库欣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唾液皮质醇与血浆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价值
安徽医药(2014年5期)2014-07-07 15:29:39
青少年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生长发育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