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业,房祥军,韩延超,丁玉庭,陈杭君,吴伟杰,郜海燕,*
(1.浙江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食品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果品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果蔬保鲜与加工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1)
杨梅(Sieb.et Zucc.)是我国南方的特色水果,色泽艳丽,酸甜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杨梅营养丰富,口感酸甜,富含花色苷等抗氧化物质,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杨梅采收成熟期集中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果实没有外果皮,肉柱柔嫩,采后生理代谢旺盛,致使果实衰老加速,且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造成采后大量的变质损耗,因此,找到安全有效的杨梅保鲜方法至为关键。
目前国内关于杨梅的采后保鲜研究方式主要有低温保鲜、自发气调保鲜、UV-C处理保鲜、空间电场处理保鲜、减压保鲜。气调贮藏是在低温贮藏的前提下,通过调节贮藏环境内的气体组成(通常是低O浓度),进一步降低果蔬的生理代谢,延缓果蔬后熟衰老进程,从而达到保鲜目的的一种保鲜方式。气调保鲜方式主要有自发气调包装(MAP)和人工气调(CA)。气调在杨梅保鲜上的应用目前多以自发气调包装为主,也有初始充入不同比例气体的气调贮藏研究,但在贮藏过程中气体比例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保鲜效果。蒋巧俊等构建了基于自发气调技术的东魁杨梅保鲜冷链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就地销售的在产地气调箱最长贮藏期为19 d。Zheng等在广口瓶通入高比例氧气,发现60%以上的氧气贮藏才对杨梅腐烂有明显抑制效果,100%氧气贮藏9 d腐烂率为7.78%。朱麟等将气调箱内预先充入15% CO与自发气调贮藏杨梅对比发现:好果率大于90%,外形色泽保持较好。杨梅在稳定气体比例环境中的贮藏的研究罕见报道,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气调处理对杨梅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延长杨梅采后保鲜期提供参考价值。
杨梅,品种为东魁,2019年6月采于浙江仙居南丰水果专业合作社。采摘标准为果实九成熟、鲜红色、无损伤、无病虫害、大小一致。将新鲜杨梅在4 ℃冷库预冷12 h,将预冷后的杨梅分为4组分装于果篮,每篮装3 kg,置于4个不同气体环境条件的气调设备箱体内贮藏,每个气调箱装杨梅15 kg,共贮藏25 d,每5 d取样1次,每次取样1 kg,杨梅去核使用液氮速冻,研钵研磨成粉末用于测定相关指标。研究气调箱中恒定的不同气体成分处理对杨梅贮藏品质的影响,每个处理重复3次。
YS-XCAB/G401-03型果蔬气调实验设备,杭州屹石科技有限公司;TD2102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MICCRO 17R台式离心机,美国Thermo 公司;UV-9000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TA.XT-Plus物性测定质构仪,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877 Titrino plus酸碱自动滴定仪,瑞士万通公司;LB20T糖度计,广州市速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3.1 腐烂率
腐烂率=腐烂果数/总测定果数,腐烂果实是指果实表面发生霉变、汁液外流、质地塌陷等现象,每次取杨梅50个测定,重复测定两次。
1.3.2 硬度
采用物性仪测定硬度,力量感应元规格为0~50 kg,探头直径为5 mm,下压距离为5.0 mm,下降速度为1 mm·s,重复测定10个果实,取平均值,结果以牛顿(N)表示。
1.3.3 可滴定酸含量
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杨梅可滴定酸含量,取5个杨梅挤汁测定,结果以柠檬酸百分数表示。
表1 不同气调设备箱贮藏条件
1.3.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数显糖度计测定,取5个杨梅挤汁测定,结果以百分数表示。
1.3.5 可溶性糖含量
蒽酮-硫酸比色法,取10个杨梅去核后液氮研磨成粉,称取0.3 g样品于50 mL三角瓶,加入25 mL蒸馏水,用塑料薄膜封口,沸水中提取30 min,重复提取2次,收集滤液于50 mL容量瓶,吸取0.5 mL提取液于20 mL刻度试管,依次加入1 mL蒸馏水,0.5 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和5 mL浓硫酸,充分振荡后放入沸水中水浴1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以蒸馏水作空白参比,在630 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1.3.6 维生素C含量
参考曹建康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略有修改。取10个杨梅去核后液氮研磨成粉,称取0.5 g样品,加入10 g·mL三氯乙酸溶液1 mL,4 ℃ 10 000×条件下离心5 min,移取上清液1 mL加入5 g·L的邻菲罗啉-乙醇溶液1 mL,30℃水浴60 min,534 nm波长测定吸光度。
1.3.7 花色苷含量
参考曹建康等方法,采用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略加修改。取10个杨梅去核后液氮研磨成粉,称取0.5 g样品,加入10 mL 60%的乙醇在40 ℃条件下浸提2 h,过滤后吸取1 mL提取液分别用0.2 mol·LKCl-HCl缓冲液(pH 1.5)和1 mol·LNaAC-HAc 稀释至5 mL,用蒸馏水做参比对照,测定510 nm处吸光度,结果以每克鲜样所含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毫克数表示。
1.3.8 总酚含量
采用福林酚比色法,取10个杨梅去核后液氮研磨成粉,称取1 g样品于10 mL离心管,加入60%乙醇5 mL,超声提取30 min,取0.5 mL提取液于20 mL具塞试管,蒸馏水定容至6 mL,摇匀,再加1 mL福林酚,摇匀1 min后加入7.5%碳酸钠溶液1.5 mL,定容。室温避光平衡30 min,7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1.3.9 丙二醛含量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略加修改。取10个杨梅去核后液氮研磨成粉,称取样品1 g于离心管中,加入5 mL 0.1 mol·L磷酸缓冲液(pH 6.8,含1% PVP),冰浴放置,于4 ℃ 10 000×下离心30 min。取1 mL酶提取液,加入3 mL 0.5% TBA,然后在沸水中煮沸20 min,冷却后,在450、532、60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
1.3.10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取10个杨梅去核后液氮研磨成粉,称取样品1 g,加入5 mL pH 7.8的Tris-HCl缓冲液,在4 ℃ 10 000×离心15 min,移取上清液0.2 mL,加入缓冲液3 mL,0.75%的过氧化氢溶液0.4 mL,测定240 nm处3 min内吸光度的变化。
1.3.11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
愈创木酚法测定。取10个杨梅去核后液氮研磨成粉,称取样品1 g,加入5 mL的0.1mol·L的磷酸缓冲液(pH 6.8),在4 ℃ 10 000×条件下离心10 min,移取0.4 mL上清液,加入0.2 mL 6 mmol·L愈创木酚,2.4 mL 5 mmol·L的过氧化氢于20 mL具塞试管,混匀,在470 nm处测定吸光度在3 min内的变化。
使用Origin 9.1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使用SPSS 22.0中的邓肯多重比较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0.05表示差异显著。
腐烂率是直接反映杨梅贮藏品质的感官指标。由图1-A可知,在贮藏期间腐烂率呈上升趋势,所有处理在贮藏前5 d均未出现腐烂现象,从第10天开始,腐烂率大幅上升,在贮藏25 d时,空气对照组杨梅的腐烂率已高达20%,各气调处理组杨梅的腐烂率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而4%~6% O+8%~10% CO、4%~6% O+14%~16% CO、4%~6% O+20%~22% CO组的腐烂率分别是12%、9%和13%。气调贮藏可有效降低杨梅采后腐烂发生,其中4%~6% O+14%~16% CO组对杨梅腐烂率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腐烂发生率最低。
硬度是反映果实耐贮性的重要指标,硬度大小与果实后熟衰老密切相关。由图1-B可知,杨梅硬度在整个贮藏期间呈下降趋势,空气对照组下降速率比处理组快,在5 d时,4%~6% O+14%~16% CO组的硬度显著高于其他组(<0.05),贮藏25 d时,气调处理组硬度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0.05)。对照组硬度仅为初始硬度的65%。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可滴定酸与杨梅风味密切相关,在杨梅果实贮藏期间由于呼吸作用而被不断消耗。由图2-A可以看出,可滴定酸在整个贮藏期间呈下降趋势,空气对照组下降最为迅速,气调处理组缓慢下降,20 d开始气调处理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其中4%~6% O+14%~16% CO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0.05),说明4%~6% O+14%~16% CO组可有效抑制杨梅可滴定酸的下降。
可溶性固形物主要含有糖、酸、色素等可溶性物质,可有效反映果蔬的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由图2-B可知,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5 d时气调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贮藏25 d时,气调处理组和对照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持续下降,气调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缓慢,而且整体处于较高水平,4%~6% O+20%~22% CO与4%~6% O+8%~10% CO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杨梅中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葡萄糖、果糖构成,是杨梅甜味的主要来源物质。由图2-C可知,在贮藏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25 d时气调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4%~6% O+20%~22% CO与4%~6% O+8%~10% CO气调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5 d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为5.53%,仅为0 d的71.08%,而气调处理组中4%~6% O+20%~22% CO组含量最低,是0 d的74.29%。本实验结果表明,气调贮藏可有效延缓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其中4%~6% O+14%~16% CO组效果较好。
图2 不同气调处理对杨梅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维生素C是杨梅果实重要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由图3-A可知,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期间呈下降趋势,从第15天开始气调处理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4%~6% O+14%~16% CO组维生素C含量始终高于其他组,到25 d时含量为初始值的70.32%。本实验结果表明,气调贮藏可减缓杨梅维生素C的降解速率,4%~6% O+14%~16% CO组保鲜效果较好。
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预防肥胖等多种功效。由图3-B可知,花色苷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期间对照组显著低于气调处理组(<0.05),气调处理组是缓慢下降的,贮藏15~25 d 4%~6% O+14%~16% CO组含量高于其他气调处理组,至25 d贮藏结束,4%~6% O+14%~16% CO组含量是0 d的61.69%,对照组只有0 d的32.69%,本实验表明,气调贮藏可以维持杨梅较高花色苷含量,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4%~6% O+14%~16% CO组效果较好。
酚类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并保持细胞内活性氧代谢平衡,杨梅中富含酚类物质,可减少自由基对果实的氧化损伤。由图3-C可知,贮藏期间,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10 d开始,气调处理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贮藏25 d时,对照组总酚含量较0 d下降48.78%。实验结果表明,气调处理可以延缓总酚含量下降,其中4%~6% O+14%~16% CO组效果较好。
图3 不同气调处理对杨梅维生素C、花色苷、总酚含量的影响
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含量多少反映了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大小。由图4可知,在贮藏期间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对照组上升幅度最大,25 d含量是2.51 nmol·g,含量较0 d上升52.43%。气调处理组在25 d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0.05),4%~6% O+8%~10% CO组、4%~6% O+14%~16% CO组、4%~6% O+20%~22%CO组含量分别是2.31 nmol·g、2.14 nmol·g、2.39 nmol·g较0 d增加40.85%、30.49%、45.73%,说明高CO浓度可以抑制膜脂过氧化进程。
图4 不同气调处理对杨梅MDA含量的影响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抗氧化酶,可降低活性氧代谢水平。CAT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可催化过氧化氢(HO)分解为HO和O,防止或减轻HO的直接或间接损害,POD是植物对膜脂过氧化的酶促防御系统中一种重要保护酶,可以降低果蔬体内自由基的积累。由图5-A可知,CAT活性在贮藏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组均在15 d达到活性高峰,此时对照组与气调处理组差异显著(<0.05),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至25 d贮藏结束,气调处理组均有较高的酶活性,其中4%~6% O+14%~16% CO组高于其他处理组,较0 d上升了6.05%,对照组在25 d较0 d上升了0.86%。由图5-B可知,在整个贮藏期间,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在10 d达到活性高峰,气调处理组在20 d达到活性高峰,15 d对照组与气调处理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0.05),达到活性高峰后,开始下降,25 d时4%~6% O+14%~16% CO组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0.05),POD活性是初始活性的182.37%,而对照组则降为初始值的89.91%。
图5 不同气调处理对杨梅CAT、POD活性的影响
杨梅采后由于呼吸作用剧烈,导致果实快速衰败,通过气调方式降低呼吸消耗强度是延长贮藏时间的有效途径。O含量在3.8%~7.9%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呼吸强度,抑制霉变发生,过低则会导致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味。杨梅在气调贮藏时环境中CO含量不宜超过25%,否则会导致氧气比例下降过大,造成果实厌氧发酵,产生乙醇和乙醛,影响风味和口感。朱麟等研究发现,杨梅(荸荠种)在人工气调条件下,相比10%和20%的CO浓度,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戚行江等同样以东魁杨梅为试材,对自发气调和充氮气调对杨梅贮藏品质影响进行研究,贮藏16 d发现低O高CO可有效抑制乙烯释放,提高好果率。
气调贮藏可减缓杨梅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花色苷和酚类)的降解速率,4%~6% O+14%~16% CO组保鲜效果较好。李秀环采用预充入气体的方式贮藏杨梅,在2℃条件下往已装好杨梅的聚氯乙烯盒内充入8% O、8% CO、84% N密封后贮藏,结果表明,气调可以维持较高的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且能更好的保持抗氧化能力和色泽。杨梅在气调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花色苷与总酚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活性氧的积累,MDA含量上升,诱导了抗氧化物质的合成,从而提高杨梅的抗氧化能力。另外,在其他水果上也发现,气调保鲜可延缓维生素C的降解,如哈密瓜、猕猴桃等。
东魁杨梅果肉娇嫩,采后品质容易发生劣变,本研究发现适宜的气体配比可以减缓维生素C、花色苷、总酚、TA、TSS含量下降,并且维持较高的CAT与POD活性。东魁杨梅在杨梅在0~2℃,相对湿度80%~90%,气体组分(4%~6% O+14%~16% CO)条件下贮藏25 d,贮藏品质较好,腐烂率仅为9%。杨梅作为南方山区农民增收的作物,延长其贮藏时间,可以极大减少损失,气调贮藏在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