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战略,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由此可见,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是根据我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切合城乡体育发展的根本之策。城乡体育的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只有推动城乡体育资源要素取长补短,互动互补,才能促进彼此的共生共荣。因此本文在乡村振兴视阈下,提出城乡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导向。(1)健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社会合作网络(2)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推动城乡共生型发展(3) 深挖农村体育旅游资源,发挥规模效应与集中效应。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体育产业融合、路径导向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常期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村“空心病”现象,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显现,也给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颁布,无疑为解决城乡体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新路径、新方法。因此我们急需跳出城乡体育分治的窠臼,在“乡村振兴”视阈下探索城乡体育融合的内在需求与动力,促进城乡体育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开辟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不仅让体育能够切实成为城乡体育发展的粘合剂,让城乡融合成果真正惠及当地居民,也能充分发挥体育的最大功能,助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同富裕”的美丽乡村。
2 乡村振兴视阈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2.1城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因
农村和城市因其地理位置以及资源禀赋的差距,导致其发展极不平衡。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二是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城市地区存在明显失衡;三是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与城镇差距明显,城乡体育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短发展差距,推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就必须要把城乡作为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资源要素配置、公共体育服务、群体活动开展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2.2 治疗“农村空心病”“城市病”现象是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割裂了城市与乡村之间体育的互动与交流,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城乡分治的格局被打破,大量农村人口为了寻找其合适的发展机会,拥入城市,带来了城市公共服务压力剧增。而与此同时,农村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口“空心化”、耕地留置等现象。这对于农村体育的开展乃至中国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将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推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体现。
2.3城乡体育资源的差异性、互补性是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城乡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及体育资源,应根据不同体育资源的分布及特色,探索适合的开发模式。农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俗特征,具有十分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如果能够深挖农村体育元素,并对其进行整合、包装、打造,宣传,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那便既留住了乡愁,又能借助体育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3 乡村振兴视阈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导向
3.1 健全城鄉体育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社会合作网络
要以政策法规为引领,完善城乡体育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首先,对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积极发挥政府帮扶作用,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健身、税务减免、融资等方面给予大量支持与保障。其次,政府应推行“放管服”改革,充分给予乡村居委会、乡村地方组织以更多的自主权与自治权,增强政策部署与乡村实地情况的粘合度。最后,政府要理清权限职责,对地方官员实行科学的考核评定制度,制定考核目标。要以社会力量为支撑,增强城乡体育要素资源配置效率。首先政府,要完善激励激励机制,激活农村社会体育组织的活力,其次要进行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带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3.2 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推动城乡共生型发展
要以产业兴旺为核心,推动城乡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体育拥有诸多土地、劳动力、环境等资源优势,可以大力发展乡村体育产业,打造“体育+”发展模式,推动体育多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将城市的体育产业向乡村地区转移,降低企业的生产与投入成本,平衡城市压力的同时带动乡村居民就业,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可以加强政策规划与引领,利用当地的闲置土地,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复合型、高聚集、创新性的体育综合体。要以生态宜居为要点,建立城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协调机制。首先要加强农村居民的十五分钟健身圈的建设,完善农村体育场馆、健身休闲步道建设;其次要加强农村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运动引导员的培养。最后要加强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体育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公共设施和监测管理。
3.3 深挖农村体育旅游资源,发挥规模效应与集中效应
要以农村生态体育旅游资源为依托,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格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乡村发展与振兴而言,农村所富有的独特资源禀赋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将体育要素融入乡村体育旅游、康养休闲、山地户外、民族节庆赛事等活动,吸引城市居民去往乡村田野体验乡村的自然风貌与特色体育运动,从而激发城市居民对农村的兴趣。要以农村民俗文化体育旅游为特色,发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结合我国多民族、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体育项目,加以培育和打造,以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权威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 央视财经 2017-10-18[EB/OL] https://ml.mbd.baidu.com/r/vSsTabUNs4?f=cp&rs=2852964728&ruk=Xuty8o4IGMshpJxln1ofSg&u=f035f2f7b48fb37e
[2] 新京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来了[N] 2021-03-13 https://mi.mbd.baidu.com/r/wub7iNT8TS?f=cp&u=dc91e5fe1351ddfc
[3] 刘合光,2018.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3):25-33.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特色城乡体育融合发展。
[4] 王军.乡村振兴视阈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因、条件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01):65-69.
[5] 殷谦芊 . 当前我国农村闲置土地研究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1):31-33,
[6] 深刻认识乡村价值 科学推动乡村振兴[J]. 中国发展观察,2019(13):47-49,
[7] 任海.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特色城乡体育融合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1):1-8.
[8] 郑丽梅.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体育“元素—产业—空间”多层交互及耦合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07):20-24.
作者简介:包涵瑞(1998—),女,汉族,籍贯:四川成都,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单位:成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