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谈CLT 在中国台湾与新加坡的发展现状

2022-03-02 07:32:40王铭显,焦志维
建筑技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嘉义市诺亚美术馆

当代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流,传统现场浇筑的营建方式却成为污染的主因,因此近年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建筑工法响应低碳建筑。森科作为将CLT引进亚洲市场的领头羊,不仅以全台湾首栋CLT建筑打开当地人的视野,更将其在亚洲地区一步一步推广开来。此篇为建筑师王铭显与台湾森科总经理焦志维先生的对谈,分享森科在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区的实践经验。

Contemporary building structures are dominated by reinforced concrete,while the traditional cast-in-situ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become the main cause of pollution.Therefore,in recent years,countries are actively seeking new construction methods to respond to low-carbon buildings.As the leader in introducing CLT to the Asian market,Woodtek not only opened the local people's vision with the first CLT building in Taiwan,but also promoted it step by step in Asia.This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Wang Mingxian,an architect,and Jiao Zhiwei,the general manager of Woodtek in Taiwan of China,to share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Woodtek in Chinese Taiwan and Singapore.

1 台湾森科的成立契机与过程

王铭显:森科总部作为台湾首座CLT建筑,在2014年建造完成。当时是什么契机使得森科进入CLT这样一个相对新的市场,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焦志维:我父亲是传统营造业起家,为了交棒给我们,于是开始一起思考有没有新的机会。当时我正在加拿大留学,通过老师/朋友接触到CLT这种材料,但也只限于初步了解。直到一两年后,在与父亲沟通很久后才确定希望以CLT为介质进行转型。那时全球做CLT材料供应的公司不到五家,我们一一寄信询问,只有两家回应,其中一个就是奥地利公司KLH。

早在2008年,KLH已经在日本设点推广,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当我们取得联系后,就开始寻找合作的可能。从2011年开始,我们一起探讨CLT如何才能在台湾使用。正是因为接触到KLH,我有机会带父亲实地参观了很多案例,慢慢地父亲才认可这是一件真的可以尝试的事情。也是在台湾完成试验之后,他真正认识到了CLT本身的潜力。

王铭显:为了这次试验,应该做了很多研究吧?

焦志维:对,不仅要研究当时的法规,尤其是防火方面,还要研究新的工法,也在同步翻译CLT实施标准(CNS)。于是,2011 2013年我们完成了一系列试验,希望有机会进行实地建造,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业主,最后还是父亲决定自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继而有了后来的森科总部大楼。

2 台湾首栋CLT建筑——台湾森科总部

王铭显:当时CLT算是相对陌生的材料,您如何找到合适的设计师?

焦志维:建筑师洪育成一直在定期做木构造的相关演讲,所以我们就拿着一块CLT样品去现场找他。那时候只有他比较活跃,我们觉得是唯一合适的人选。结构方面,加拿大木业推荐了Equilibrium结构公司。整个项目自2012年下旬开始设计,大概半年之后开始建造。

王铭显:这是台湾第一栋4层的CLT建筑,非常不容易,我正是那个时候才开始了解CLT。

焦志维:确实,很多人都是看到我们的总部大楼,才慢慢介入CLT这一领域的。

3 嘉义市立美术馆增改建工程

王铭显:嘉义市立美术馆是2014年我们通过竞标获得的项目,那时外墙都是玻璃,一直在寻找一种材料,希望能够与嘉义的木都历史进行对话。2015年深化设计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森科。我记得那时都还没有CLT的规范,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得益于业主方的支持。嘉义市立美术馆也成为我目前唯一使用CLT的案例,特别感兴趣对你而言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什么?

焦志维:主要是在于木墙怎样与原有的建筑物做接合,因为结构并不平整,实际楼板、梁的位置也与图纸不太相符。所以,我们与加拿大RJC结构设计事务所讨论了很久,甚至到基座如何更美观等等这些细节。

相比之前的森科总部大厦中很多配件还需要定制,后面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成品规格配件了,这个项目中使用了一种意大利规格的槽钢,都是经过结构认证的。

王铭显:虽然嘉义市立美术馆增改建工程有一些曲折,但最终的建成效果很好,获得了多项台湾建筑奖项,森科的贡献很大。

4 森科进入新加坡

王铭显:在嘉义市立美术馆项目之后,新加坡建设局(BCA)带团来台湾参访,我也受邀在森科总部做了相关木构设计的分享,之后你们开始进入新加坡。请您讲讲当时是怎样一个过程?

焦志维:那是2017年3月,他们带领建筑产业专家一行来参观森科总部,这可能与我们投入的项目网络宣传比较好有一定关系。在此之前,他们也参观了澳大利亚、菲律宾的项目。他们的诉求并不是为了使用木构而用木构,而是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施工时间与劳动力,既提高效率,又节能减碳。应对新加坡的高成本营建,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轻量化的预铸工法,木构就是其中一种选择。就在他们参观之后不到一个月,其中一家营造厂来跟我们进行了联络,继而有了后面的一系列项目。

台湾森科总部大楼 © 台湾森科

台湾森科总部大楼室内 © 台湾森科

台湾嘉义市立美术馆帷幕墙CLT 工程 © 台湾森科

台湾嘉义市立美术馆新旧外墙接合详图 © 台湾森科

台湾嘉义市立美术馆帷幕墙内侧为CLT,外侧为玻璃 © 台湾森科

台湾嘉义市立美术馆帷幕墙槽钢安装 © 台湾森科

新加坡依诺亚中学 © 台湾森科

新加坡依诺亚中学CLT 外墙组装 © 台湾森科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台湾森科

新加坡管理大学楼板安裝过程 © 台湾森科

新加坡管理大学楼板安裝过程 © 台湾森科

5 两所学校:新加坡依诺亚中学、新加坡管理大学

王铭显:接下来就是森科在新加坡的飞跃式发展,其中有一个案例就是依诺亚中学,请您具体讲讲这个项目的特点和难点。

焦志维:依诺亚中学是一个私立专科学校,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外墙,因为施工过程中不能搭建鹰架(易发生事故),所以一家德国的顾问公司提出外墙和楼板采用12cm 厚的混凝土预制板,然后与木梁结合。我们主要负责生产外墙板,量产后的费用比较低,现场安装速度也很快。

王铭显:这种预制做法会大量减少现场绑扎钢筋、浇筑水泥,减少了污染和水资源消耗。那么,CLT外墙具体是什么材料构成的?

焦志维:基于防火的要求,外墙材料是铝包板,而在室内尽量裸露以展现CLT的质感。墙体由内到外分别是CLT、透气防火水泥板、防水布、骨架、铝包板,窗户采用嵌入式,都安装了消防洒水。

王铭显:后面森科又参与了新加坡管理大学项目,又有哪些特点呢?

焦志维:我们与一家意大利结构顾问公司合作,整个项目采用混合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工期短,仅仅不到一年,这就需要安装过程中合理安排进场顺序。

6 马尔代夫柏典度假酒店

王铭显:森科2019年完成的马尔代夫度假酒店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项目,在海上用CLT建造客房单元,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吧?

焦志维:很巧,这个项目是之前合作新加坡依诺亚中学的营造厂接手的,原本全部采用钢构,后来他们推荐了CLT,施工更快。于是,由我们来负责CLT单元的设计、组装及部分工料。建筑共有78间单床房,其中海上部分都是单床房单元,还有少量双床房采用钢构。

王铭显:在这样一座人工填海造岛上建设酒店,不仅成本非常高,施工也比较困难吧?

焦志维:首先,造景的成本最高。其次,虽然岛上有一个小型预拌厂,但搅拌混凝土的用水需要净化,成本很高。还有就是要保证CLT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材料由欧洲工厂生产、运输到现场,通常5个人用4~5天可以组装完成一个单元,我们完成防水处理后再交给后续的外装工班。虽然CLT单元施工比钢构还要快,但那段时间我们还是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马尔代夫六星级度假饭店海上单元 © 台湾森科

马尔代夫六星级度假饭店海上单元组装 © 台湾森科

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建学生宿舍

王铭显:我了解到正在建设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建学生宿舍非常有特点,几乎全部采用木结构,请您介绍它的具体情况?

焦志维:这个校舍是由伊东丰雄先生设计的,其实学校里很多建筑都是出自伊东之手。的确像您说的,校舍除了核心筒是混凝土结构,其他梁、板、柱都采用CLT。项目的实施难点,一是在于它的弧形,柱子都位于楼板中间,精度要控制在2mm;二是所有CLT都在奥地利生产,为了便于施工,我们将这6层、200m高度分成九个区;三是那时正好遇到疫情,常常被迫停工,已经运到现场的木料就需要储存,粗略计算大概1 600m3=430个货柜,也增加了一定费用。好在项目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景观施工阶段。

王铭显:非常期待这个项目的落成。

8 启示

王铭显:可以看出,新加坡引入CLT,更多是从安全性及快速施工来考量的,他们有没有对材料有过质疑?

焦志维:新加坡政府部门一致都在投入人力研究CLT相关领域,所以也更好地推动了CLT在新加坡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王铭显:的确,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了CLT在新加坡的发展路径,我想更重要的是观念的不同。最后,非常感谢焦经理的介绍,我们有机会了解更多CLT的实际应用状况。

表1 森科参与案例比较

猜你喜欢
嘉义市诺亚美术馆
少年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学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 02:35:38
大同美术馆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58
去美术馆游荡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0
生日惊喜
畅谈(2018年14期)2018-08-27 09:11:16
小喜鹊,你是我兄弟
9岁诺亚:白宫的神奇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