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禾
(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甘肃 临洮)
培养学生能力是问题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将学生从以往处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理念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教学理念,并采取问题式教学方法,基于实际教学情况与教学目标,开展化学问题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性与学习成效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以“研究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问题式教学”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积极贯彻这一教学方式,基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
大部分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教师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主体。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时,首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较强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关注,这也是确保实际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化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正因如此,教师要善于从生活角度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教学实践走好第一步。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化学内容的独特之处,利用这一点设计特别的问题,如将有趣的小故事或化学实验的某一个过程等设计到问题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只有不断丰富问题内容,创新多元化的形式,才能构建学生喜欢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加快理解。增强问题情境趣味性的方法多式多样,例如,教师在“苯”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借鉴凯库勒的研究方式,引入“首尾相连的蛇”为学生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更快、更清晰地理解“苯”相关知识;在“原电池”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借助实验设备为学生演示相关实验过程,使学生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实验上,引起学生探究“原电池”的欲望,学生自然而言就会思考“发电原理”。这些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投入学习,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愿,又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想要帮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培养学生学科意识是关键条件。因此,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方式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提高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关注,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使其对知识内容有自己的见解与感悟,这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知识点中寻找内在联系,使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知识更快地理解与掌握新知识,同时建立在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浓硫酸的性质”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其次引入“黑面包”的制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很明显地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学生就会思考“刺激性气体是什么,面包变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膨胀?”等,这一方式不仅引发了学生思考,并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知识面也不断拓展,学生掌握的学习技巧也越来越多,教师应为学生留足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与时间,以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苯酚的性质”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苯酚模型使学生直观、清晰地观察苯酚结构,其次引入“醇的性质”帮助学生更快理解苯酚的性质,随后可鼓励学生思考“苯酚的弱酸性”,最后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了解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问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方式构建问题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促进化学教学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