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视角下中国精神的再认识

2022-03-02 23:48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精神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宋 颢

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和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中国精神。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伟大的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在不断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的光辉历程中,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凝聚、结晶而成的,与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密切相关。如何从地理学科的视角,阐释和学习中国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中国精神形成的地理特点、地理环境条件与中国精神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中的红色文化景观等进行讨论,就加强地理教学的中国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精神形成的地域特点

(一)中国精神的核心源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是区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标识及精神符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这都来源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基本国情下,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包括公认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等,是每一位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大地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是对祖国山山水水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很早就形成了家国情怀观。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最能反映民族品格的优秀遗产之一。《诗经》中就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千古名篇《载驰》,它抒发了许穆夫人想要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后的心情。唐代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抒发了施展王霸之略、报国济民的志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具体条件而形成和发展的。1978年,中国经济处于缓慢发展乃至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而此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国情,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即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由此进入增长换挡、产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关键时期。在新的时期,基本国情客观上要求大力创新。只有实现创新发展,将创新打造成发展的第一动力,才可能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世界经济价值链上的地位才会得到提升,才能牢牢抓住发展的主动权。

(二)中国精神的形成与相应的地域相关联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彰显与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精神。中国精神的形成有一定的根基,形成于一定的时间和区域,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五四运动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等与相应的区域相关联。

比如,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和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和罢工等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北京因此成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的发祥地。又如,1921年嘉兴湖的一叶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浙江省嘉兴湖也因此成为红船精神的诞生地。再如,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人们从太行山腰修建的1500公里引漳入林工程,被人称为“人工天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地理环境与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的形成,是不断适应、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过程。面对不利的环境条件,中华民族勇于斗争、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一)客观研判外部环境条件

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类诸多活动都表现出对地理环境特征的适应。党的一大原本在上海召开,后来由于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扰,一大会议客观研判当时的条件,鉴于上海不宜再继续开会,便将会议地点转移到距上海较近且交通方便的嘉兴湖。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同时也诞生了伟大的红船精神。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面对复杂恶劣的外部环境,需要审时度势,正确研判和主动适应不利的外部环境条件。

(二)因地制宜利用地理环境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与自然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华民族在不断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新颖的理论,进而凝练出特色鲜明的中国精神。

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物质生活十分艰苦。南泥湾精神便是来自南泥湾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朱德带领中央负责财经工作和三五九旅的相关人员,对南泥湾的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和交通等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确定了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作物。当时,由于南泥湾地表水经过长年枯枝落叶的浸泡不能饮用,就采取了相应的净化处理,为以后的开垦大军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并开荒养猪、鸡、鸭等,开展畜牧饲养业,满足人民肉食需要。这种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对地理条件利用的科学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成为南泥湾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效改造不利地理条件

在中国大地上,通过改造不利的环境条件,形成了勤奋、努力、拼搏和斗争的精神——大庆精神。我国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大庆油田原为游猎地,1962年2月,在千里冰封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上,大庆工人开始油田大会战。在自然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发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钢铁誓言,在亘古的荒原上,工人克服极端低温环境,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仅用了三年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地建成大油田,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四)拥有克服恶劣环境的信心

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途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在食盐、药品、粮食匮乏的情况下,红军克服了超出人的心理和生理极限的恶劣自然条件。正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的革命实践中,红军将士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而凝聚成为伟大的长征精神。

三、中国精神与红色文化景观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破壁图强、砥砺奋进,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形成了泱泱华夏的焕然风貌。新兴城市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烈士陵园以及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人文地理景观,成为当地红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形式,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承载了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组织接待并开展缅怀学习等,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景观是我国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井冈山、延安、遵义、瑞金、韶山、南昌、百色、西昌、固原、赣州、洪湖、武汉、会宁、广安、临沂、毕节、平山、黎平、淮安、泾县等红色城市,丰富和拓宽了人文地理内容,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不少城市成为地理教学实习基地。

四、在地理教学中学习和贯彻中国精神的建议

(一)从地理学科视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形成

中国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所处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地理学科视域,阐释中国精神形成的地理背景条件、发展、变化和影响,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解释中国精神诞生的必要性和客观性。

以五四精神为例,五四运动爆发主要与五个方面的历史文化条件有关。第一,由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激化。第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列强忙于应对,中国的工商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的重要支持者。第三,新文化运动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是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第四,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巴黎会议,但合约决定将战败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不合理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而北洋政府甚至准备在“合约”上签字。第五,社团组织迅速发展,为五四运动在全国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将中国精神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相融合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等,在中国精神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人地协调观出发,深刻理解中国精神所包含的实事求是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也就是从实际的事物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人地协调观要求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变自然对人类的不利影响,但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应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中国精神包含秉持综合思维,坚持从全局、整体上把握事物,坚持从运动的、演化的视角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中国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中,发展壮大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地理学科的时空、要素、地方的综合思维特别强调系统性,考虑到所有要素的整体性和各个要素的差异性,需要对各个要素的属性及其关系有较深刻的理解。

区域认知能力即对地理区域的一种认识、问题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精神的诞生地,学生可以对所在区域进行深刻分析,探讨中国精神形成的客观性和必然规律。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意志品质与行动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设计具体的调研和考察路线,围绕红色文化景观,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及感受中国精神的行动意识和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与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中国精神发展的关系,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灵活且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和技术

有关中国精神的视频、音像、图片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包含了诸多地理景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多媒体素材,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重现中国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可歌可泣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充分利用VR技术的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和想象性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中国精神信息加工的主体与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中国精神的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