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婷婷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庐山路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一直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必需内容,因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十分必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语文要素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教师应当以语文要素为基础,选择科学合理的策略开展教学,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及质量能够得以有效提升,进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及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能领悟到人生的内涵,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而将语文素养融入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活动。在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属于必然教学要求,而阅读能力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同时也是必要途径。在目前小学阅读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清楚认识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运用合理策略开展教学,在此基础上使阅读教学实现更好开展,满足实际教学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项核心内容即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基于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不仅包括了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合理且科学的学习方法,还包括了与口语、写作方面的一些训练。对于小学生而言,熟练地掌握语文教材中的字词结构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时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能够通过小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章大体意思来考查。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是小学阶段熟练掌握字词的结构规律在这基础上必备的语文能力。即表现在能理解文章大体意思基础上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等。掌握学习方法,做到提前预习,根据文中信息能做出疑问和推断,养成看到文章能构想出图画,最终形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作为教学重点实施基于语文要素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最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对学生语文要素的培养,能够让他们在学习之前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习得学习方法,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也能对文章内出现的信息提出疑问。不仅如此,学生在基于语文要素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还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在语文要素中,语言构建与运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主要是让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够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相关的语言,在掌握了语言文字的特点与运用规律之后,能够获得一些经验,并能够使用这些有特点的语言模式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想要借助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
在语文要素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主要是让学习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联想,从而获得理解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之间关联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适合教师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素养,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发挥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进步,同时也能有效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语文要素中,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一项核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时理解学习到的文化知识,并传承下去,在这个基础上要对不同地区的文化以及不同民族中存在的文化进行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观。通过培养学生的这一语文素养,能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度,并形成良好的文化视野。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想要培养学生与文化传承、理解方面相关的语文要素,需要让他们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学生接触过不同类型的阅读素材后,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阅读量,还能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实际开展中,学生属于主体,为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应当注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起点相符合,从而为保证学生后续更好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与支持。比如,对于刚开始学习阅读的低年级学生,十分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对文章中自然段分段准确认识,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就应当将这一点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自然段能够清楚认识,学会合理分段,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为学生今后更好进行阅读奠定较好的基础。
在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课后练习使语文要素构成的有关知识点及能力點进行落实,从而使小学语文学习体系及教学梯度能够得以体现,进而依据梯度关系有效开展教学。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训练目标的顺序进行合理统筹规划,以使得语文要素所具备的发展性及系统性得以充分体现。比如,学习策略相关的语文要素,这一内容虽然在小学三年级才开始接触到,但是教师在一年级便开始渗透使学生有所了解,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掌握这一内容十分有利。
所谓目标,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能够对我们产生指导并推动我们前进的东西。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是一种语文学习目标,它能够对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做出规定。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也需要在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把握。教師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与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在确定学习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调整;其次,由于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龄情况拟定教学内容,比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需要再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进行重点教学了,而是需要培养他们进行阅读后的理解与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语文要素本身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学生只有进行语文阅读时清楚地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并在完成阅读后将各个部分有效组合起来,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语文要素中,融合了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材的解释,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重要的思想内容以及教育内涵。语文要素也是依托小学语文教材而存在的,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是语文要素的重要基础,还是其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通过结合语文教材,细致地解读并分析其中的语文要素,才能将语文要素的价值最大化,才能让语文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例如,在对五年级下册中“童年往事”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白其中的语文要素是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文章后,能够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体会。因此,在对这一单元内的课文《祖父的园子》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园内风景、事物的语句进行细读,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对祖父的深情,这些感情中自然展现了语文要素。
教师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就需要向这一教学目标教学努力,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融入语文要素,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样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还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的情感有所了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例如,学生在对《桂花雨》这篇课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中优美的语句进行品读,并揣摩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在对描写情感的方法有所了解后,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在对语文要素“掌握通过细致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默读文章内容,在默读结束后让学生对文章中他们各自感到印象深刻的句子进行揣摩,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最终让学生学会并运用具体事物来抒发自己情感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阅读文本,都是经过专门的语文教育专家和学者认真挑选出来的,这些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但是,由于教材容纳篇幅有限,并没有被收入教科书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学生想要让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效提高,必须丰富自己的阅读量。学生只有在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后,才能学习和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才能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语文要素,对多种多样的阅读文本内涵进行思考和研究,然后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且有学习价值的文本让他们欣赏,最终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以完善。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由于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热爱祖国”,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查找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让他们能够对教材文本中的爱国之情有所体会。不仅如此,教师也需要为学生寻找一些与“爱国”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华罗庚的爱国情结》《可爱的中国》等文章,就能让学生在阅读后,对作者想表达的爱国情感有深刻的体会。学生在阅读多样化的文本后,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还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部编教材按照“双线组元”的结构特点编排,既凸显宽泛的人文主题,又围绕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教师要挖掘出切合的训练要素,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整合这些训练要素。叶圣陶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的功课,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要落实语文要素,学习运用语言,就必须善于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教学设计体现学与用的结合,兼顾听、说、读、写四种本领的训练。教材中一些精当的词语、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描述都是“语用”训练的落脚点,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根据统编教材的能力训练梯度、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等方面去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例如,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这一课,作者吴冠中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铺展开父亲为“我”买枇杷、带“我”住旅馆、带“我”逛庙会、背“我”去上学、给“我”缴学费、送“我”考师范、为“我”补棉被七个场景。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课题“父爱之舟”的“舟”字入手,“舟”字是本课的行文线索,七个场景中哪些场景描写与小舟有关联?取舍出本课教学聚焦的场景,再引导学生借助“抓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学习方法体会场景、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在“体会父亲肯换房子,我不肯换房子的反差”“父亲会如何与茶房商讨价钱”“望着父亲弯腰低头的背影,你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等细节与场景的品读感悟中,吴冠中笔下的小舟承载的沉甸甸的父爱呼之欲出,成为整堂课的情感线索。语文要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落实,语用训练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得到实践,学生言语得以构建,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可见,文本不同、语文要素各异,语用训练当有所侧重,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精准取舍教学内容,深挖文本内涵,品析字里行间的情感,在理解和感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迁移和运用,做到内化于心,习得方法。
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一定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起来,在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时,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设计,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学习,才会获得较高的体验感。对于小学教材中出现的很多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构建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时,笔者关注到文言文中古今义差别的语言现象,“诸儿竞走取之”中“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跑”,而在现代文中意思却是“步行”,古今义反差大。如果不进行讲解,学生定会把“走”理解为“走路、步行”,背离了原意。教学中,笔者结合语境中的“竞”来理解,“竞”含有比赛、互相争胜的意思,让学生明确如果是走路的话则不易取胜,再拓展“奔走相告”“走马观花”两个成语,让学生选择“走”字的释义,学生根据语境中的“奔、马”很快就能判断出这两个成语中“走”的意思都是“跑”。学生在真实的语境思维训练中,建立起对文言文古今义差别的认知,为学习文言文拓宽了思路,增添了乐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发育的还不够完全,又受到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限制,因此他们在学习进行总结的能力也比较弱,所以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这样他们就能够在总结中获得进步。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行回顾自己的阅读过程,并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反思,然后采用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的方式,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例如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从而让学生能夠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充满信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喜欢上阅读后,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够了解并认识世界,还能指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小学生本来就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的年纪,因此他们更需要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与生活视野。语文要素的出现,能够为教师传授语文知识指明道路,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更能让教师确定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语文要素中蕴含的内涵以及理论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与解读,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教学效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