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2-03-02 04:03肖秋榕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语文

肖秋榕

(广东省增城区派潭中学 广东 广州 5113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学习实践活动,完成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含括: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凸显思维发展与提升、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巧设演读、创作、辩论、讲故事等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讨与实践。

一、巧设演读活动,立足语言品味与领悟,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积累、梳理、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特点及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并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设演读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与领悟作者的情感,而且让课堂充满活力与乐趣,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顺利达成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目标”。

在教学老舍的《我的母亲》时,讲到老舍回忆起以往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和关爱,而自己却令母亲失望。“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笔者让学生朗读,找出母亲的心情变化的词语“笑”“愣”“叹”“递”,初步领悟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情感。

为了更好的品味语言与领悟母亲对儿子的情感,笔者让学生进行演读活动。学生根据这几个具有表现力的字词而边朗读边表演出相应的表情与神态。学生的表情丰富,“笑”“愣”“叹”都表演到位,尤其最后一个“递”花生并说:“去吧,小子!”,在表演到这一动作时,有的学生急忙中从桌面抓到“橡皮”或“笔”等递给同桌说“去吧,小子!”通过演读活动,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母亲的感情变化:“笑”是母亲为我回来而喜,“愣”是为我离开而惊,“叹”是为儿子不能和自己共度除夕而无奈,“递”是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这样,不仅让学生深深地理解与感悟一位母亲对儿子内敛而深厚的情感,也让课堂充满乐趣。

语文教学课堂进行多样化学习活动,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引导了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言语经验,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演读活动,引导了学生掌握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技巧: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瞬间;选用典型细节,真实再现情景;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笔者布置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描写一个片段《那一刻,我感动了》。学生学以致用,写出了优秀的片段。

学生片段1:在离终点还剩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他拼劲了全力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然而意外发生了,他不幸摔了一跤。但他并没有放弃,他那不停抖着的双手,撑着地面,使劲地又站了起来。他咬着嘴唇,右手扶着大腿,神情痛苦,一步一步跑过了终点。那一刻,我感动了!

学生片段2:半夜,我醒来上洗手间,看到母亲的房间还有昏黄的灯光,我悄悄地从门缝里望去,只见她瘦瘦的身体坐在电脑桌前,在敲击着键盘。原来,母亲还在备课。她那红润的脸上带着比她脸还大的眼镜,皱着眉头,有时叹气打瞌睡,有时她还摘掉眼镜用手揉了揉她那操劳过度的眼睛。那一刻,我感动了!

二、巧设创作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式来提升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在高中的古诗词教学中,如果单单靠老师的一张嘴讲授一首诗词的内容与情感,显得苍白无力,无法让学生达到审美鉴赏,更不用说创造能力。

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诗歌中的意象是体现诗人思想的关键部分,通过理解意象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因此,教师进行有效地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感受意境,分析诗中意象,获得对语言的直觉体验,将所分析的意象综合统一,进而获得诗中的意境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这首诗时,笔者让学生找出“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等表现田园风光的意象,根据这由远近、动静、视觉听觉的多维角度构成的画面,从而体会诗中的意境。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意境的理解与感悟,笔者巧设了绘画创作活动:“画出心中的田园图”,提示其从景、景的特点、意境、色彩、风格、构图等方面创作。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诗中的景物,加以联想与想象,大多都画出了一幅恬静、幽雅、悠闲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图景。

学生通过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的线条,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发挥了想像力,也领悟到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一种如释重负的喜悦心情和清新之感。绘画创作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笔者还在班上举行了诗词创作活动:围绕“派中情”这一主题,以派潭中学校园内的事物为创作抒情对象,如红棉树、翠竹、尚勤石、乌榄树……,写一首近体诗。意想不到,学生创作热情极高,利用课后时间,两三个同学约好进行深度“派中游”。他们认真观察、静静欣赏校园内的每一处风景,甚至有同学抬头望望古老而高大的乌榄树,还俯首弯腰抚摸乌榄树那粗壮的树根。因此,通过这一审美鉴赏体验活动,再联系自身的经历,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进行联想与想象,创作出优秀的诗歌。

学生诗歌1:

翠竹

风动翠竹醉双眸,光透竹节映晨曦。

步履踏入读书堂,节节高升助梦想。

学生诗歌2:

乌榄树

榄枝挂乌榄,乌黑发泽光。

顽童树下闹,书生品榄香。

三、巧设辩论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高中的小说教学,大多只停于环境、情节、人物的浅层分析,而忽略了小说人物或主题的深层分析及当代的现实意义。这种“灌输式”的教学,让课堂缺少情境活动,无法开发学生的创作力,更没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比“发现”更重要,创造过程比发现过程更重要。这也是教育改革中提倡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去自我探索和发现,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

一直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只是一出女人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悲剧。笔者在执教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提及玛蒂尔德的命运,大多数男同学向着女同学发出深深地感叹“爱美是要付出代价的”“爱慕虚荣的女人没好下场啊”。女同学也不甘示弱,大声地对着他们吼着“爱美有罪吗?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男女同学针锋相对,火药味弥漫着课堂!

笔者趁着这浓郁的“火药味”,设计了辩论活动:围绕“如何看待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讨论、发言。学生很快组建了两个派别“反玛派”与“挺玛派”。学生为了辩论的理由更充分、有力,同派别的同学自由组合小组,深入研读文本探究,交流讨论,最终展开辩论。

“反玛派”小军同学:在我看来,她是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人。因为她出身不是很好,嫁给了一个同样低微且胸无大志教育部的小职员。她伤心、悔恨、自卑、失望,向往贵妇人的生活,向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崇拜有钱的同学,整天抱怨自己的生活。

“挺玛派”小露同学:难道家庭出身和门第低微就注定一生简陋、寒酸吗?就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吗?玛蒂尔德比其她女人都要出色,她想过上一些好日子,她不随遇而安,不屈从于命运的摆布,她追求更好的生活有错吗?

“反玛派”小杨同学:她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没错,但她有努力用双手用汗水去改变吗?她只懂得在家啥事不干,幻想讨男子们的喜欢,惹女人们的艳羡,风流动人,到处受欢迎。在舞会上,她做到了并陶醉其中。最后,他老公怕她着凉,给她披上平常穿的衣服,而她怕太太们看见,拼命地跑……老公怕她着凉特意送去温暖,她却觉得丢人现眼,不领情啊!这不是虚荣心作怪吗?

“挺玛派”小玲同学:我觉得玛蒂尔德并不像你说得那样爱慕虚荣,贪图享乐。她那么漂亮、出色,在舞会上乍露头角就引起了男人们的注目与兴趣。她完全可以靠出卖色相来轻而易举地还债,过上所向往的生活。这样的人,在当时的法国应该不少。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依靠自己的一双手,“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可见,对她来说,人格和尊严更加重要。

“挺玛派”小余同学也忍不住站起来发言:我觉得她开始确实有点虚荣心,但丢项链后,虚荣心没了,而且还表现出善良、单纯的本性。即使在厄运从天而降的为难之际,她仍选择相信朋友,从未怀疑过项链的真伪,更没有动过“鱼龙混珠”的狡诈念头,而是不拖、不逃、不赖、不骗。她这种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学习啊!

……

课堂辩论,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发生碰撞。通过辩论,同学们认识到在丢项链的前后,玛蒂尔德命运及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学生能够更客观、全面地看待玛蒂尔德:丢项链前她确实有点虚荣,抱怨生活,消极对抗命运;但丢了项链之后,她勇于承担、诚实守信,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搏斗,积极对抗命运。

总之,通过此辩论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学生全面客观的评论小说人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四、以体悟经典,传承文化为落脚点,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文言文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文本,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也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教学《陈情表》,笔者引导学生从君与臣、祖与孙、忠与孝这三个文化视角解读文本,组织教学。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君与臣的关系与地位,更能理解李密在《陈情表》中几乎一口一个“臣”,表达了对君主的崇敬之情,也理解了“猥以微贱”为什么李密把自己放在卑微的地位。学生通过解读古代孝文化,更能理解李密“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孝情。另外,解读“忠臣不事二主”“忠孝两难全”这些传统文化及历史背景,从而更能解读李密拒绝出仕的原因。《陈情表》之所以打动晋武帝,除了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打动,其实更重要的是晋武帝借机树立李密这一典范,来彰显自己以孝治天下的恩德。

为了更好的传承“孝”文化,学完《陈情表》后,笔者布置任务:为李密写颁奖词。择优分享,让学生本人在班上朗读所写的颁奖词,从而进一步向学生渗透李密的“孝行”与“孝情”。

学生颁奖词示例一:他,前半生,厄运缠身;后半生,孝道为先。虽享高官厚禄,却从未应答;虽有强权急诏,却从不动摇。祖母之恩,记于心里。祖母之爱,孝来相应。先孝后忠,赤子之心,诚如磐石,言感动帝,情打动天,亦也感动世世代代的人们!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笔者组织了讲故事活动:“讲好身边关于孝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自身体验,先写好稿,然后在班举行讲故事活动。有的学生写《那一次,我懂得了孝顺》、《孝顺爸爸,你是我的榜样》……这样的“讲故事”活动,让孝文化进入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让孝文化融合于学生的精神和思想。讲故事活动,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价值目标”,不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孝”,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停留说与写,还必须有实践,让学生用心体验,有所行动。笔者布置了“孝心实践活动”:学生周末回家,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孝心”并填表。两个星期后,收表上来查阅,了解到有的陪妈妈一起洗碗、有的做饭菜给爸妈吃、有的陪爷爷去看病……

传承文化,应以课堂为载体,以实践为途径,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交流、传播优秀文化,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语言是刀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