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与高职护理课程的融合

2022-03-02 00:25:48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王林辉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内科证书院校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 王林辉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自2019年开始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内科护理课程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应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制度的相关建议与要求,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与内科护理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具体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内科护理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当前,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内科护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内科护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课程内容与护理服务行业标准、护士资格证书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各项护理技能的提升,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内科护理课程需要深入探索的关键问题。

一、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和技能证书要求的脱节

内科护理作为高职护理学科的重点专业课程,在人才的培养上强调学生对内科护理知识的掌握,包括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内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同疾病的护理应对措施等,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内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但是在1+X证书制度下,往往存在高职内科护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证书的要求脱节,专业技能证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结合,强调对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与学生在就业中需考取的专业技能证书要求的脱节,导致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二)内科护理教学与证书培训一体化程度低

目前,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与证书培训一体化程度低的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用双强的专业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高职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学生毕业时通常只有学历证书,缺少其他赋能的技能证书。1+X证书制度包括了初级护士资格证、普通话证书、营养师证等。这些不同的证书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就业范围,如普通话证书能增加学生的沟通优势,在进行实际护理工作时能提升病人的满意度,营养师证能帮助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内科护理教学与证书培训一体化程度低的现状降低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了学生就业质量。

二、融合对策分析

(一)重构课程教学方案,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课程教学方案是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实施的总体设计与规划蓝图,将1+X证书制度与内科护理课程教学相融合,需要高职院校重构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方案,并将其与护理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对接。梳理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以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内容。以初级护士资格证书的辅导为例,一般情况下需要100 150个学时才能完成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在制定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方案时,应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细化梳理,将其融入内科护理课程体系,或者将其汇总成教学模块,嵌入内科护理课程内容中,从而实现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方案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

(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协同创新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三教改革”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社会关注的重点。内科护理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能力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高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把握社会人才需求,深度剖析岗位职责,在改变原本“知识主导”教学架构的同时,提升教学工作指向性。就目前来看,内科护理专业涵盖的知识点广泛,各个知识点关联性强,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为严苛。而1+X证书制度作为当今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短板,给予学生最大程度上的自主性。以肺结核中“胸腔积液”一课为例,本节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胸腔积液的护理诊断、临床表现、病因以及病因分类。除原本的知识讲解外,教师可以引入护理大赛相关知识,如胸腔积液首次、第二次的抽液量;胸腔积液的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还可适当增加/减少一些干扰因素,在保证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认知、能力协同发展。

(三)推进教学与获证培训有机衔接

“职教20条”明确提出,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深度挖掘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立足社会人才需求,把握专业特色,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层面给予转变。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挖掘校外教学资源,以1+X证书制度为导向,丰富课程体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全面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首先,高职院校要重新审视1+X证书制度的现实意义,并将其与内科护理课程进行深度融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虚拟VR实验室,将专业知识与岗位职责有效衔接,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其次,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工作,如内科护理专业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后,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方向选修其他课程内容,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此过程中,院校与合作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应聘优惠、就业补贴政策,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的相互渗透。

(四)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专兼结合培训团队

为了促进1+X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高度衔接,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解读1+X证书制度的核心内涵,深度挖掘其与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契合点,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在提高教师决策力的同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加强与医院的合作,聘请专业医护人员到校担任客座教师,对现有的培训体系进行分析,结合1+X证书制度、岗位职责生成人才需求报告,对目前行业发展进行分析,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如鼓励教师顶岗学习,通过实际工作掌握内科护理的核心概念与技术,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岗位职责。其次,高职院校要和医院共同建立教师能力档案,针对教师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制定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以月/学期为节点进行考核,并根据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变化,为其提供最优岗位,确保教师能力的综合提升。此外,高职院校还可建立“医中校”培训机构,由内科护理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双线”培训平台,通过线上学习交流、线下实训模拟的方式,让教师“足不出户”掌握专业技能,打造专兼结合的培训团队,在提高队伍综合素养的同时,为学生日后学习、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教育背景下,聚焦1+X证书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内科护理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学生前行路上的“风向标”,高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优势,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代主题,以1+X证书制度为导向,从内容、形式等层面入手,转变传统教学架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提高教师教学工作针对性与全面性的同时,给予学生最优的课堂体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内科证书院校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