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科融合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2022-03-02 23:35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第七中学陈兴棠
新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学科运动体育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第七中学 陈兴棠

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带有融合性,教师需要做主动对接处理,在多视角结合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建立运动意识和认知。

一、体育与数理生化融合

体育学科教学期待更多内容的融入,为学生训练运动提供信息支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运动技巧,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学科,与体育学科教学有一定关联性,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时,需要有渗透意识,适时引入一些理工科内容和知识,对体育运动做科学解读,对体育器材应用展开合理分析,都能够让学生顺利进入到运动环节,并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展开运动操作。

1.精选融合角度

借助数理知识解读运动技巧,探寻运动规律,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教师在具体对接时,需要结合学生学力基础。如八年级体育课上,篮球投篮姿势的技术运用,需要涉及抛物线、角度、力度等理工科的原理,乒乓球推挡、削球、拉弧圈球等动作和姿态设计,都离不开物理等学科的知识支持。学生平时运动中大多没有主动意识对接数理学科做研究,教师需要专门推出一些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对一些技术动作展开摸索和分析,从理论角度进行相关探索,以便做出必要的改进。如足球远射时,需要考虑风速的存在,在具体做动作时,要观察风向和风速,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让足球沿着预定的路线行进。还有排球和篮球运动中的“时间差”,这也包含数理原理,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做学术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其运动品质,还能够培养其运动习惯。教师还可以推出一些专业性更强的计算推演题目,让学生在更深入研究中形成相关认知。教师从不同角度设计运动项目,要求学生关注数理学科知识的渗透,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展开相关操作,能够获得丰富训练动能。

2.推出新型活动

体育运动运用力学原理、生物学原理等进行创新设计,能够创造更多运动契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型运动活动的探索和设计,学生会主动响应,并在实践中成长身心素养。如篮球投射游戏设计,教师要求学生对投射角度、力度做研究,得出投篮要领,在反复实践操作中形成运动方法技巧。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了运动研究,对相关学科原理做对接处理。篮球投射要运用力学原理,也需要接轨生物学知识,其研究难度肯定不小,学生没有更多研究辅助工具,不能顺利进行研究行动,但在反复投射体验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样可以为运动提供方法支持。如投射手法应用,男生与女生存在力量差距,女生需要双手投篮,如何才能发挥出力量,还能提升命中率,都需要做出科学的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始了训练研究,逐渐找到一些切点,并在不断改进和不同调整中建立运动认知能力。体育学科与数理生化有太多对接点,教师要做好教学研究,对运动项目特征做分析解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性研究,以便顺利掌握一些训练原理,自然提升运动品质。利用科学的方法展开体育训练,符合学生运动实践需求。

体育学科与数理化学科形成对接,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研究创新的机会,教师的及时指导,为学生研究提供参数和启示。学生展开主动性研究学习,为新型运动形式的推出提供保障,教师从技术角度做创新指导,甚至与学生一起展开具体的探索,为学科教学创造更多新型运动形式。

二、体育与文学艺术融合

体育学科与文学艺术门类的关联也非常紧密,教师在体育教学组织时,要借助文学艺术手段做具体指导,引领学生顺利进入到训练环节。体育精神、运动素养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容,教师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意志培养,都需要关涉到文化;体育学科中还包含一些艺术门类的内容,如艺术体操、韵律操、棋牌类等,都与艺术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渗透工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运动成长机会。

1.渗透文化要素

体育运动和训练需要精神支持,这是普遍共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气神”之说,这无疑是文化知识范畴,教师在学生运动训练过程中渗透相关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成长动力。在体育比赛活动中,教师引入一些宣传口号和标语,做一些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够为学生带来运动启迪。特别是运动会上,各个班级要写宣传稿子,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对表现优秀的选手做表扬,其运动辅助作用也比较鲜明。如围棋、象棋等体育项目,其本身就带有修身养性的意味,诸葛亮大摆空城计,这属于兵法范畴,与围棋用法有相通之处。在一些体育项目中,自身便属于艺术门类。如韵律操,需要音乐的辅助,还要有舞台表演手段,其艺术色彩更为浓重。教师要借助一些媒体手段做展示,为学生进入运动提供一些技术支持。体育与文化艺术关系紧密,才有人说“文体不分家”,从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中可以看到许多文艺表演,说明文体有太多的渊源。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渗透一些文学艺术内容,其应用价值更为广泛。体育与文学艺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执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接和渗透处理,借助文学艺术展示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帮助和启迪,能够促进学生体育训练和运动的高效展开。

2.拓宽训练途径

体育与文学艺术结合是最为自然的选择,教师针对学生训练需要,推出一些新型的运动形式,势必对学生多种感官造成冲击。如艺术体操,需要音乐背景的支持,还要渗透一些舞蹈动作,其运动展示带有表演属性,教师组织学生做创新设计,借助现有运动器材展开艺术体操操作。利用排球设计“球操”方案,学生对艺术体操有一定了解,教师指导学生做方案设计,学生都能够积极献计献策,为运动形式顺利出台创造良好条件。再如武术表演,其本身就带有艺术特点,在一些大型晚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武术表演,教师组织学生做武术展示活动,搭配上适合的音乐做背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学生进入表演环节,教师利用手机拍摄成视频,在家校网络交互平台上展示播放,组织学生和家长做观摩评价,对学生形成多点冲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接触文学艺术内容,不仅能获得丰富感知和锻炼,还能够成长其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成长多种素质,这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追求。教师利用多种辅助手段融入艺术门类的内容,为运动设计形成助力,成功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这样的组织和调度无疑是适合的。学生对一些新型的运动形式有特殊参与热情,教师针对性做对接处理,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三、体育与科技信息融合

体育训练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一些运动方法和技巧,无疑属于科技门类内容,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来临,为更多学科提供有力支持,体育学科教学也是如此,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也日益频繁。教师在体育训练设计时,要做好更多融合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科技信息手段展开训练和运动,自然成长综合运动能力。体育运动需要场馆、器材的支持,这些设施建设中蕴含丰富科技成分,教师在运动器材配设时,需要有对接意识,以满足学生运动需要。

1.优化信息融合

教师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规划。如八年级体育课乒乓球训练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乒乓球拍,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对这些球拍的科技含量做解读,让学生掌握不同胶皮的不同弹性。学生对乒乓球很熟悉,但对拍子的构造不是很熟悉,教师做出对应解读,让学生眼界大开,增长了见识。再如速跑运动,教师拿出一些跑鞋,对这些跑鞋的特点做介绍。学生对跑鞋比较熟悉,但对其助跑原理没有什么研究,经过教师的介绍,对跑鞋的科技应用有了重新认识。还有起跑控制技术的介绍,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运动信心。每一项运动都有方法技巧运用,教师在运动之前都会有所涉及,让学生掌握一定技巧之后展开运动,其运动成绩都会大幅度提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学生对运动问题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自然也会主动与教师展开探讨,在寻找原因过程中逐渐学习到一些运动技巧,这都属于科技信息范畴。运动离不开科技信息的支持,教师从不同方面做出推介,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学习的机会。

2.创新内外结合

学生对信息技术比较敏感,平时运用信息技术早已成为生活常态,教师结合学生运动需求做组织,促进内外的结合。如亲子家庭运动,教师以任务形式做布设,要学生和家长一起运动,并以视频的形式做汇报手段,及时做信息反馈。任务发出后,学生都能够主动响应,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确保课外运动和训练任务的顺利落实。为激发学生运动审美思维,教师还推出了韵律操训练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计音乐背景,让家长协助,拍摄出韵律操视频,及时推送到家校交互平台,教师组织学生做网络评价活动。学生对网络交互活动最为熟悉,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将运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创造更多运动机会,成功激发学生运动主动性,获得不错调动效果。学生对运动技巧运用有更高渴求,教师针对学生训练实际做出传授,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操作。学生还可以借助信息手段做相关信息搜集,从中获得丰富感知信息,进而形成多重运动启迪,有效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能力。运动器材有科技含量,运动技巧属于科技范畴,教师有知识传授意识,对学生形成技术帮助,能够获得丰富调动效果。

四、体育与社会生活融合

教师在执行体育教程时,要与社会生活有一定对接。体育在社会中有更广泛市场,普通百姓都有运动锻炼意识,体育与人们生活有太多对接和融合的内容,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展开训练时,需要做出更多针对性发动,以有效提升其训练水平。社会上也有各种团体组织的体育赛事,这是重要观摩学习机会,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长学生体育学科认知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社会对接和生活适应能力。

1.助力生活对接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性体育活动,这是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也是学生个人社会成长的需要。如社区组织了“我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宣传标语征询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个活动属于网络征询活动,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集中了一些优秀标语信息。如:“没有新冠疫情的北京欢迎您!”“北京加油!让运动健儿在冰雪之中呈现美丽!”“我志愿为奥运服务,我光荣我骄傲!”……学生宣传标语制作热情很高,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丰富认知体验。再如中超足球联赛,这是很多足球迷的最爱,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或者电视,观看相关赛事,并撰写评论文字,在班集体中展示交流。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逐渐培养足球意识和运动习惯。教师定期做检查,对学生参与情况做评价处理,目的是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对接中培养良好运动意识。北京冬奥会期间,社会宣传活动众多,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中超足球联赛是比较有影响的社会运动项目,很多学生有一定敏感性。教师从这些地方展开突破设计,都能够产生更强烈的对接诉求,并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形成训练能力。

2.推出社会活动

学生对社区、机关、社会团体组织的运动比赛比较感兴趣,教师鼓励学生以各种身份参与这些运动锻炼活动,不仅能够开阔运动视野,还能够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增加一些社会交往经验,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成长有重要辅助作用。如“马拉松比赛”,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项目,在实践锻炼中历练自己的运动意志。如社区举办的“乒乓球公开赛”,通过参赛获得更多运动成长,也能够提升运动素质,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再如“广场舞大赛”,中学生未必要亲自参与比赛,但可以观摩比赛,感受一些运动气氛,增加一些运动认知。社会性运动带有地域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运动中成长身心素养,在活动中建立社会认知基础。社会化运动对参与者的要求会比较高,初中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追求的是贵在参与,这对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有积极帮助。体育学科教学与社会生活对接点有很多,教师需要做好筛选。初中学生对社会运动的认知还比较有限,教师在具体设计和引导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实际以及运动基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运动成长。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化的运动,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从身心多个方面找到运动的感觉,建立综合能力基础。

体育学科教学引入综合设计运作模式,能够从更多角度展开训练能力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在跨学科训练设计中有优化意识,将体育与数理生化、文学艺术、科技信息等学科结合起来。学生进入体育训练环节后,需要更多学科知识支持,教师不妨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要求,对运动训练做融合性处理,渗透更多其他学科内容,形成合力对接,帮助学生提升运动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学科运动体育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正经运动范
“超学科”来啦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