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杭红亮
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其独特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其他学科教学,体育文化成为了学生最喜爱的校园文化之一。校园体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内涵,积极向上、自信拼搏、勇往直前的体育观念都对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将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积极发挥其教育辅助功能的作用,通过熏陶感染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由三个层面内容构成: 表层是体育物质文化层,中层是体育行为制度文化层,内层是体育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中精神文化占主导地位,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制度和物质层面的一切活动,物质文化是基础,为校园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持,行为制度文化是主体,所有校园体育文化都要靠师生的行为来体现,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建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有利于学生健康和工作意识的培养。高品位的体育文化可以确立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理想信仰等,这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通过体育常年熏陶和潜移默化,学生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意识,对学生的人生将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学校的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熏陶和感染的方式来进行的,而学校进行体育文化建设为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全校师生在各类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有老师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系列照片和视频,学校历年开办运动会的照片和记录,学校为了实现多样化的体育教学而置办的一系列体育用品和器材等;而精神文化主要有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挑战精神,有自信拼搏、敢于竞争的竞技精神,有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体育精神。在众多校园体育文化的加持下,学校的体育教学仿佛有了更多的载体,在体育文化的渗透中,学生们能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奥妙与真谛,从而正确对待学校的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推动其他学科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以文化来教育人是学校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正确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身心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比重,通过独特的方式和途径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精神熏陶以及思想感染,对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相应的,校园体育文化也具备着多样化的特征,要积极顺应其特征来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价值。第一,时代性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首要特征。我国教育必须要顺应社会和时代的潮流来发展,要推动教育面向现代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出能承担时代责任与使命的优秀人才。所以必须要赋予校园体育文化以时代化的特征,立足当前时代发展的实际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充满时代文化与精神的校园内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第二,导向性是校园体育文化具备的基本特征之一。学校最根本的教育目标就是教书育人,文化在育人方面能发挥出独特的育人功能。因此,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必须要立足当前学生发展的实际,必须是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才能在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人生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导向。第三,创新性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学生的学习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满足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要积极发挥体育文化的教学辅助功能,所以必须要在校园内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期,学生缺乏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学校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必然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观念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的引导,从而推动学生走向全面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长期开展这一文化建设会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通过体育锻炼来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在体育文化的熏陶感染中逐渐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体育文化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深刻且全面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极高的参与热情,在体育课上他们可以尽情的奔放自我,不用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被束缚在教室内,室外体育教学迎合了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也对体育文化比较感兴趣,愿意自觉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在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的长期渗透下,学生身体发育的速度加快,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的自信乐观,能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推动学生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为此,学校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对学生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倡导立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各方面成长的需要来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是学生在思想情感和品格意志方面彰显出来的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特质,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来。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的整个成长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必须从小学阶段就着力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期,其性格和思想意识方面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而其个性发展也与体育课程的开展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着莫大的关系。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举办各类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训练中得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而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协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塑造学生的个体人格。通过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每个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感染中能形成不一样的个性特征。例如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和体育竞赛中,学生都想取得优秀的名次来向老师和家长证明自己,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养成自信拼搏的精神和不惧困难的心理素质,这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和个性素质特征培养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学校开展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也是践行义务教育“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根本需要,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往良性方面发展,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训练的热情,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类体育训练活动中,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强化作用。通过长时间的体育训练,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得以大大提高,对于难度较大的体育训练也勇于尝试,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培养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还难以认识到自身对社会、学校和班级的价值所在,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缺乏准确的定位。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学生能初步认识到自身对班级、对学校的价值。例如学校要举办运动会,平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学生在运动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名次,以其优异的表现为班集体赢得了荣誉,学生对整个班集体作出了贡献,而这就是学生对班级的价值所在。又如学校之间举办体育竞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比赛中为自己的学校增光添彩,使本校的成绩在众多的学校中排名靠前,赢得了莫大的学校荣誉,这是学生对学校的价值所在。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一些集体的体育项目的训练中,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能适应集体生活,勇于承担集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集体之间的团结与合作赢得最终的胜利,认识到每一名学生成员对于集体的价值所在。学校应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使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准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拼搏,这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健康成长都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生的身心能否得以健康、协调的发展,关乎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取得良好成效以及能否圆满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而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在推动学生实现身心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身体素质得以显著增强,而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品格和心理素质产生影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了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造了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各类不良言论和信息给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障碍,通过体育文化的有力的熏陶与感染,有利于在校内积极矫正网络信息对学生心灵和思想意识方面的毒害,给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提供一个正当的平台,在多样化的校园生活中丰富学生的思想,浸润学生的心灵。让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和心理发展的误区,在调整学习状态的同时使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机的协调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决定其思想意识形态的初期阶段。终身体育理念是近年来社会广泛提倡的理念之一,其目的在于鼓励国民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通过终身性质的体育锻炼,可以获得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其自身的年龄较小,思想意识形态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某种角度来看,若外部因素的影响以积极方向的影响为主,则可以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让体育运动锻炼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本质上是以体育为核心的文化内容,其自身的意识形态也决定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实践证明,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小学校园的整体运动氛围和环境,同时更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当中,并逐步帮助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保证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小学教师需要适当给予小学生一定的引导与鼓励,充分宣传体育运动锻炼的好处与优势,向学生讲解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校园体育文化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学校要加强校园内的体育文化建设,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感悟体育文化的魅力,使其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中逐渐认识自我的价值,在身心协调的健康成长中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