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芪主痈疽久败疮

2022-03-02 19:51王可彬杜雅薇吴圣贤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黄芪

申 艳,王可彬,杜雅薇,吴圣贤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黄芪原为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上品》[1]:“黄耆,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的干燥根。黄芪现有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1 黄芪的临床运用

1.1 黄芪之于内科 现代医学对黄芪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颇深,临床在消化、呼吸、心血管、内分泌、脑血管等系统及癌症等疾病运用广泛。黄芪总提取物可治胃溃疡,大量黄芪治胃癌、胃腺癌等。黄芪可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改善氧化应激、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防治糖尿病肾病;通过调节蛋白、抑制炎症反应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通过降低血压治疗高血压性肾病,改善微循环保护肾脏。黄芪活性成分可通过抗神经炎症、抗细胞凋亡、抗氧化、重建微循环及促进神经修复防治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卒中、脑缺血、脑梗死、帕金森等疾病。黄芪活性成分可通过抗炎、协调氧化应激系统功能、激活细胞自噬、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维持基质金属蛋白酶系平衡等多通路治疗肺纤维化;黄芪及其成分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肝细胞凋亡等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1.2 黄芪之于外科 黄芪为内科多系统疾病常用药,妇科、儿科亦常用。在外科却知者甚少,其治病及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十分有限,然其在治外科痈疽久败疮中亦有明显疗效。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首载其主治痈疽久败疮,之后尚有诸多著作详载,如《本草备要》载“黄芪为治疮痈圣药”,《五十二病方》载“肉疽倍黄芪”,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主论痈疽,其方含黄芪者13 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痈疽方含黄芪者39 首,《医林改错》中治痈疽久败疮黄芪类方占总方三分之一,《圣济总录》《外科正宗》等著作中亦有诸多记载。

黄芪“主痈疽久败疮”“为治疮痈圣药”是其强项,为治病优势,但随着时代变迁,功效逐渐演变和完善,世人发扬并挖掘出更深更广的治病机制与用途,却忽略甚至遗忘其所擅长,使其优势被隐埋,以致后人逐渐淡忘其治痈疽久败疮之辉煌,实属病者之不幸,亦为医者之不幸。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医者,当治病救人,当药用其所。为避免医者对黄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用于内科而拘泥于外科,故浅论于此,以警世人。

2 古今黄芪之变化

2.1 “黄芪”的渊源 黄芪约有2 000 年历史[2]。《本草纲目·第十二卷·草部一》记载:“黄耆,《本经》上品。【释名】黄芪(《纲目》),戴糁(《本经》),戴椹(《别录》,又名独椹),芰草(《别录》,又名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王孙与牡蒙异名同物[3]。《名医别录·中品》载:“黄耆,无毒……一名戴椹,一名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据此,“黄耆”又名“黄芪”“黄蓍”“戴糁”“戴椹”“独椹”“芰草”“蜀脂”“百本”“王孙”[4]。“耆”为补药之长,“戴糁”“戴椹”“独椹”寓意为药效上乘、优质“戴于首”的特点,“芰草”“蜀脂”一为本草,一为产地,“王孙”为药用价值尊贵,“百本”寓为“补后天之本”、治人体“百骸百脉”诸病之本。皆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药物的独特功效。用“黄芪”为正名,始见于李杲《珍珠囊药性赋》[5]卷二:“黄芪,恶龟甲、白藓皮,蜜炒用。黄芪,味甘,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肉分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此后为“黄芪”沿用至今。

2.1.1 黄芪的不同产地及炮制 魏晋时期《名医别录》(220-450 年)记载:“黄芪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3],隋唐时期《新修本草》(656 年)记载“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之”[6],宋代《图经本草》(1061 年)“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6],《本草蒙筌》(1565 年)记载:“绵耆出山西沁州绵上,此品极佳”,清代《植物名实图考》(1848 年)记载“黄芪有数种,山西、蒙古者佳”[7]。黄芪从初以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扩至宁夏固原及陕西铜川,后增山西、陕西等地,随之得出山西沁县绵耆质量极佳,至清代得出黄芪有多品种,多地可产,以山西、蒙古者为佳,进而确认为黄芪的道地产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多种剂型不断改进使得中医药在临床及生活中运用渐增,黄芪需求扩大,野生黄芪已不能满足供应,故转向人工种植。在种植栽培过程中,掌握适合黄芪生存的环境及影响产出质量、产量的因素(包括土壤成分、气候、温度、湿度、光照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波等[8]研究表明,无霜期对黄芪生长影响巨大,无霜期愈长,生长期愈长,能否产出高质量药材还受适宜温度影响。目前甘肃、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为主产区;内蒙古武川、固阳县以及山西浑源县为道地产区[9]。胡杏丽等[10]采用愈创木酚法结合蛋白定量法测定不同黄芪的过氧化物酶比活力,以山西浑源产2~3 年生黄芪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姚雪莲等[11]采用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黄芪药材及饮片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及芒柄花素含量,得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及饮片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含量差异较大,生长年限6 年的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含量最高。

汉代《金匮要略方论》[12]记载“去芦”是黄芪最早的炮制法,后宋朝创蜜炙、炙制、盐水制、酥制、酒制、炒制,明代出现姜汁制、米泔水制、药汁制等,清代新创乳制、煨制、醋制、米炒等炮制法,其中蜜炙、盐制、酒制和炙制为主要炮制法。现代炮制法有净制、切制、蜜炙等,不同炮制法对药材有不同影响。现临床主要有生、蜜黄芪之分,生品多用于气虚卫表不固、疮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蜜炙可增强补中益气润燥等功效。

2.1.2 黄芪常用剂型及不同剂量的运用 古代黄芪的常用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外用等。现代剂型在此基础新增颗粒剂、针剂、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液等。历代医家及现代学者对黄芪剂量运用大有悬殊,尤其是疑难杂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黄芪常用剂量为9~30 g。据张林等[13]统计从两汉至今具有代表的医学著作中黄芪用量,得出清代医家陈士铎[14]《石室秘录》治两足痛、腰以下痛方和治鹤膝风方,及王清任《医林改错》[15]黄芪桃红汤中黄芪用量最大为8 两,合今约298.4 g;张秋等[16]运用黄芪剂量从60 g、100 g、150 g 依次递增至200 g 治疗肾病蛋白尿,临床疗效明显。有研究[17-19]显示,补阳还五汤中不同剂量黄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疗效有差异,结果表明黄芪用120 g 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实验室指标均优于30 g、45 g、60 g。袁晓颖等[20]研究表明大剂量黄芪注射液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小儿狼疮性肾炎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症状减轻更明显,疗效更显著。现代中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医师有名方黄芪膏,黄芪用量达300 g,治疗久败疮疗效卓著[21]。

2.2 黄芪的功效主治

2.2.1 古籍记载 1)《神农本草经·上品》记载[1]:“黄耆,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2)《本草备要》[22]:“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3)《名医别录·中品》[3]载:“黄耆,无毒。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4)《药性论》[23]:“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5)《日华子诸家本草》[24]:“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癖,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6)《本草纲目》[4]“黄耆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又曰:补五脏诸虚……”。7)《本草汇言》[25]:“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8)《本草正》[26]:“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7](2010 版)黄芪功能主治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2.2.2 黄芪的功用演变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黄芪的功用为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五痔,以祛邪为主,主治外科痈疽疮疡痔等。《本草备要》载:其能“生血,生肌,排脓内托,为疮痈圣药。”强调在疡科托毒排脓,生肌长血的疮痈圣药地位。《名医别录》新增主妇人子脏风邪气及内科止渴,腹痛,泄痢功效,强化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益气的补益作用。《药性论》中黄芪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生陇西者下补五脏,逐步过渡为补五脏虚证。《日华子诸家本草》在前基础上扩展黄芪破癥癖,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等杂病,丰富了治产后一切病,月候不匀等妇科病。《本草纲目》将其归纳为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之扶正作用与祛肌热,疮疡排毒止痛之祛邪作用。《本草汇言》及《本草正》中重在补元阳,健脾补肺固卫,肥腠生肌治劳伤。《药典》黄芪功用: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从黄芪功用的历史演变过程不难看出,黄芪初始以治痈疽疮疡等外科病为主,经过历代医家临证运用观察并归纳总结逐渐演变成治诸虚不足,五劳羸瘦,丈夫虚损,小儿百病,产后一切病,主虚喘,肾衰,脾胃气血亏虚等内科虚证为主。

2.2.3 黄芪的主治病证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之长”,为“疮痈圣药”。多版中药学教材中黄芪临床应用于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所致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中气下陷证,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脾虚水湿失运之浮肿尿少、小便不利证,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血虚证及气血两虚证,消渴证,关节痹痛,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疮疡中期正虚不能托毒、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及疮疡后期疮口难敛之痈疽[28]。赵玉荣等[29]基于数据分析研究《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疮疡的用药经验,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方369 首,其中药物使用频次黄芪96 次居第三,居甘味药之首963 次,药物归经前三位依次是肺1 062 次、脾979 次、心873 次,由此,黄芪无论从性味归经或功效主治在痈疽疮疡的治疗中皆具非凡意义。

2.2.4 黄芪的药用禁忌 黄芪的用药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证候禁忌[12],《本草经集注》云:“黄芪恶龟甲”,徐之才所著《药对》中云:“恶龟甲、白鲜皮”,《本草汇纂》中云:“黄芪反藜芦,畏五灵脂”。黄芪在临床需辨证运用,如阴虚阳亢及阴虚内热不宜用,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禁用,《本草经疏》载:“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又《药品化义》中:“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用药时当谨记其所治与不治,切勿不知所以反致失治误治。

2.3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

2.3.1 黄芪的化学成分 目前,已从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提取分离以下化学成分。1)黄酮类:有40 多种化合物,主要为黄酮,异黄酮,异黄烷和紫檀素型黄酮[30-32],其中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有17 种如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等,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有9 种如黄芩苷、槲皮素等,有10 个异黄烷类化合物及4个紫檀烷类化合物。2)皂苷类:有黄芪皂苷和大豆皂苷两大类[33],共有54 种皂苷类化学结构,主要以环黄芪醇为母核的皂苷21 种,三萜类皂苷12 种,以Cyclogalegigenin 为母核的皂苷9 种等。3)多糖类:主要有葡聚糖和杂多糖,葡聚糖分水溶性葡聚糖与水不溶性葡聚糖,杂多糖多为水溶性酸性杂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34,12]。4)生物碱类:目前从蒙古黄芪中分离鉴定出6 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黄芪碱A、B、C、D、E、F[35]。5)氨基酸及其他成分:黄芪中含有氨基酸共25 种,如γ-氨基丁酸、天冬酰胺、天门冬氨酸等[36-38]。此外还含有微量元素、甾醇类物质、叶酸、亚麻酸、维生素P、淀粉E 等多种成分[39]。

2.3.2 黄芪的药理作用 1)抗氧化、抗衰老作用:黄芪总黄酮上的酚羟基能阻断新自由基形成,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及芒柄花素在体外能有效清除DPPH 自由基,且降低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维持抗氧化酶类的活性经多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延长细胞寿命,延缓衰老进程[40‒41]。2)抗炎作用: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促炎因子,在多种炎性疾病中高表达。骆亚莉等[42]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够减弱炎性微环境中BMSCs 的IL-6R、TNFR 的影响作用。另有研究[43]证明黄芪多糖可降低NF-КB 的磷酸化活性、下调TNF-α,IL-1β,IL-6,IL-17 的表达,降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明显抗感染作用,对肠道炎症性疾病较好疗效。3)抗肿瘤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黄芪可通过miRNA 调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44],张卓等[45]通过研究发现黄芪总苷可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NB4 细胞、子宫内膜癌KLE 细胞、肝癌BEL-7402 细胞及肺腺癌A549 等细胞凋亡。张冬青等[46]研究发现黄芪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通过降低细胞内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mRNA 水平而达到抗癌作用。4)抗糖尿病:黄芪皂苷类、多糖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均有抗糖尿病作用,多糖类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等多途径发挥降糖作用[47]。5)抗溃疡:下肢慢性溃疡属“臁疮”范畴,多反复发作不易愈合,刘莺等[48]观察得出黄芪生肌膏能明显缩小溃疡面积,促进肌肉生长,加快愈合创面。6)其他作用:除上述功用外,黄芪尚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双向调节血压,保护肝肾功能,抗菌抗病毒。

天然气中C6+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露点的影响……………………………………………………………(6):80

3 痈疽、久败疮之辨证

3.1 痈疽之辨证 痈疽是一种毒疮,为痈与疽之统称。可发生于体表皮肤、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有阴证、阳证之别,有内痈、外痈之分。《黄帝内经·灵枢》[49]中有详细论述,如《灵枢·玉版》有“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说明痈疽病机为阴不足,阳有余,营卫失度故病。且痈疽篇详论痈与疽,痈者:“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疽者:“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以及病情进展如“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写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总言之,痈为实证,未伤及五脏,疽为虚证,内伤五脏及血肉精髓。根据痈疽的发生发展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痈疽新成,火热毒邪壅盛,红活焮赤灼痛,质硬如结,脓尚未成,治宜用内消法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使其消散于未成脓之际;中期根盘散漫,或脓成不溃,或坚肿不消,可用内托之法,透托以透邪外出,补托以补正托邪,使脓痈破溃,邪有出路;后期疮痈破溃,溃而不敛,久不收口,其治重补,补生血气,实脾固卫,以生肌敛疮。

3.2 久败疮之辨证 久败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芪主痈疽久败疮。”痈疽后期失治误治或经治疗后仍迁延反复,病势缠绵,腐败不堪,久久不能愈合的疮面,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各种因素所致的慢性难愈性疮面、创面、溃疡,通常继发或伴发于各种手术切口、细菌感染等感染疾病,动、静脉血管曲张性病变,糖尿病、痛风等代谢异常,毒蛇咬伤、烧伤等外伤,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影响等。此等疾病为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机体虚弱,百病入侵,旧疾难祛而新病易生,败疮成而难愈,溃而不敛,究其本质,为久病损伤中焦脾胃,纳运失调,气血无以化生,“气”之所根所主皆不足,精血尽耗,营无所充,卫无所养,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可见疮烂液稀,量少缠绵,面色萎黄无华,气短乏力,心悸失眠,易感冒,舌淡脉虚等虚象,虚为百病之始,亦为百病之末。正虚不受邪,正虚无以抗邪,故而久成败疮。治不离扶正固本,助生正气,正气足才能与邪抗衡,正强方有获胜之机。

4 黄芪主痈疽

4.1 黄芪类方治痈疽 “黄芪主痈疽久败疮。”首现于《神农本草经》,《本草备要》载“其能生血生肌,排脓内托,为治疮痈圣药。”《五十二病方》有“肉疽倍黄芪”的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主论痈疽,其治疗方药中含黄芪方13 首,如黄芪汤方、内补黄芪汤方、内补竹叶黄芪汤及黄芪膏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传承《刘涓子鬼遗方》中含黄芪类方治疗痈疽基础上,将其创新发扬至39 首之多。《医林改错》中载方共33 首,用黄芪者占11首如补阳还五汤等。《圣济总录》托里黄芪汤治痈疽疮疡溃后脓多体虚。《外科正宗》有透脓散、排脓内托散、托里消毒散等。从古至今,痈疽无论从外治还内治,或久不成脓,或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体弱等,黄芪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4.2 痈疽的遣方用药 痈疽疔疖诸疮属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古有内治法、外治法(包括膏药、散剂、熏洗等)、砭法、针法、灸法、烙法、神灯照法、桑柴火烘法、牛胶蒸法、药筒拔法等治疗方法,现代医学多为药物抗菌抗感染及外科手术治疗。以下主述痈疽之内治法。

4.2.1 初期内消 《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火为阳邪,伤津耗液,热聚为毒,蚀肌腐肉,热胜肉腐,肉腐为脓而成痈疽,故曰:痈疽原是火毒生。营卫气血不循常道,逆于肌肉腠理,形成局部气血凝滞,壅塞不通,乃生痈肿。寒邪客于经络之中,血滞不通,卫气不得反复,或寒入阳气聚不散,血壅气涩,故为痈肿,不通则痛。故初期起病急骤,红活焮赤,灼热疼痛剧烈,肿胀质硬突起,或伴全身发冷发热,口渴,便秘,尿赤等实证、阳证。也可见部位较深,形成缓慢,粟粒大僵硬结节,不红不肿不痛,肤色稍暗,平坦或下陷,基底弥漫,或伴颧红,潮热盗汗等阴证。总为痈肿初起脓尚未成,治宜消散。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50]内消沃雪汤方治“发背并五脏内痈,尻臀诸肿,大小肠痈,肛门脏毒,初起但未出脓,坚硬疼痛不可忍者并服。”药有青皮、陈皮、乳香、没药、连翘、黄芪、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母、白芷、金银花、皂角刺各八分,木香四分,大黄二钱,全方行气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结消痈,治痈肿脏毒初起。双解复生散治“痈疽、发背,诸般肿毒,初起憎寒发热,四肢拘急,内热口干,大小便秘。”药物组成有荆芥、防风、川芎、白芷、黄芪、麻黄、甘草各五分,薄荷、山栀子、当归、连翘、滑石、金银花、羌活、人参、白术各八分,大黄、芒硝各二钱,诸药解表散寒,清热祛邪,泻下通里,全方发表攻里,治表里俱实痈疽初起。回阳三建汤方治“阴疽发背,初起不疼不肿,不热不红,硬若牛皮,坚如顽石,十日外脉细身凉,肢体倦怠,皮如鳖甲,色似土朱,粟顶多生,孔孔流血,根脚平散,软陷无脓,又皮不作腐,手热身凉者俱急服之。”组成有附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茯苓、枸杞、陈皮、萸肉各一钱,木香、甘草、紫草、厚朴、苍术、红花、独活各五分,共奏补气助阳,活血祛瘀,健脾燥湿,凉血通络之功以治阴疽。《外科证治全生集》中阳和汤亦为治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等阴疽之良方。

4.2.3 后期重补 痈疽后期,疮痈破溃,毒势已去,虚证尽显,病程迁延,脓水清稀,疮口久不收敛,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不思食寐,病情反复,病势加重,创面向周边及深部延伸,尽是一派虚弱之象。治疗当以健运后天脾胃,助阳益气,补气血之不足,充营卫之虚损,调阴阳之和,使肌肉实,腠理肥,气血足,则疮口自敛,痈疽自愈。黄芪不仅为“疮疡圣药”,更是“补气之长”,其补虚之用毫不逊色于祛邪之用,且运用更广泛全面,深得医家偏爱。如《刘涓子鬼遗方》[51]中用黄芪治痈疽后期,方有黄芪膏方,“治诸痈破后大脓血,极虚”;地黄膏方,“治痈疽败坏,生肉。”金疮生肌膏方治疮口久不收口。《外科正宗》[50]有不少此类方,如内补黄芪汤治“痈疽、发背,诸疮已破后虚弱无力,体倦懒言,精神短少,饮食无味,自汗口干,脉涩不睡并效”。大保安汤治“脑项多发,痈疽,恶疮大毒已溃之后,脓水出多,气血虚弱,精神短少,饮食少思,坐卧不宁,烦躁不眠,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及虚阳烦渴等症”。此类方居古籍中不在少数,以上列举个别,不再一一赘述。

5 黄芪主久败疮

5.1 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久败疮”,顾名思义为久不愈合、血肉腐败的烂疮。多见于痈疽后期,亦可见于多种致病因素所致的迁延难愈的溃疡或腐疮。虽为病之末期,然不可全用滋腻补虚之品,亦不可盲用苦寒伤阳之药,病本为虚,补之无过,如用之不得法,非但不愈反见病势加重,用药极为谨慎。此时疮面塌陷,颜色淡白或灰黑黯淡,脓液稀少,连绵不断,脓流不尽,新肉不生,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气少神倦,眠差纳差,脉虚弱无力。此脓毒败疮不敛乃因体虚无以托毒外出,久而溃脓内陷,法当温补气血阴阳,肌长肉生,内托兼温补,使脓去疮敛肉生则可愈。正如《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脾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者,黄芪可以托脓毒”[25]。治疮痈、溃疡、久败疮类病尚有多药可用,古代医家唯独对黄芪青睐有加,只因黄芪治久败疮类病症有一箭双雕之效,既能解毒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治病之标象,又能补气健脾,调补气血升阳治病之本因,如此标本兼顾,邪正兼治之药理当重用,诸如内补黄芪汤、内托千金散、神效托里散、神功内托散、托里消毒散等均为治久败疮之良方。

5.2 补肺健脾,调和营卫 脾主肌肉,肺合皮毛,营气生于脾胃而濡养筋骨、肌肉、皮肤,卫气护卫周身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久败疮常伤于皮肉、经脉、筋骨,病之越久,伤之越盛,犹如行军打仗,内部粮草空虚,外部敌军侵袭,必当加强卫外防御,内养脾肺之虚,补充粮草,生肌长肉,强筋健骨,方可驱敌外出,抵御外敌。黄芪归脾肺二经,味甘性微温,补气固表,生津养血,升阳举陷,为味甘温补之药。《本草正义》载“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胃虚弱,清气下陷最宜”[52],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等;又《本草求真》载“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芪之称”[53],代表方如玉屏风散、黄芪建中汤等。治在补中益气,调补脾肺,调和营卫,升举阳气,肺脾充足,各司其职,正气得固,脓自化,疮自敛,肉自生,则可愈。

5.3 益气养血,扶正固本 诸皮肤疮疡成久败疮时,多因本病或他病过耗气血,难逃诸虚百损之势,故其终末期治疗,总不离补养气血,调和阴阳,扶正固本。气血乃生命之根本,肺主一身之气,肾主纳气,脾胃为生气之源;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气为阳,血为阴。气血互生互用,阴阳交贯,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行于脉内,构成和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濡养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筋脉肉骨。《寿世保元》云:“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气血。所以保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 ”尤其是久败疮此类病程缠绵,预后较差之证,气血亏虚,阴阳失调为必行趋势,其治不离病之根本。《类经·摄生类》:“气聚则形生,气壮则体康,气衰则身弱,气散则神亡”。由此可见“气”的重要性。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不足,诸脏则日渐而弱,又致气血更伤。正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15]中说:“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久败疮之气血不足,多脏亏损,不外疮面黯淡,流脓清稀量少,淅淅沥沥,疮面延展或深陷,日渐加重,兼面色萎白或黄,气短乏力,形瘦羸弱,四肢倦怠,心悸失眠,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无力。治宜补气生血,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固表和营,滋阴补阳,黄芪为“补气之长”,补益方中大多有之,如当归补血汤、归脾汤、保元汤、十全大补汤等。

从古代中医学角度,黄芪功善补益,治诸虚,擅调脾胃补气血,既治局部又调控全身气血,主治痈疽疮疡,既治病标又治病本,实属两全。从西医角度,黄芪中具有多种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化学成分及化合物,还有生物碱、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黄芪总黄酮中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及芒柄花素等化合物通过维持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发挥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多糖类化合物经多靶点产生抗炎作用,黄芪皂苷类、多糖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经不同途径均能发挥降糖作用,此外还可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双向调节血压。黄芪可经抗菌抗炎控制感染,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通过调节血压血糖减少致病因素,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同样能发挥标本兼治之效。故黄芪主久败疮有据可循。现代医家大都在内科诸多疾病中使用黄芪,如脾胃系疾病,肝脏系疾病,肺系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癌症等,其在内科各脏腑的治疗作用及药理机制得到大量研究且取得良好进展,但在外科、皮肤疮疡及难愈性溃疡方面研究和使用皆有限。然黄芪在后者的治疗上有着积极可观的疗效,据文献记载,最初黄芪的诸多功效中主痈疽久败疮是其首要功效,现在医者大多强调其补益作用,却很少提及其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治痈疽久败疮之功,导致在诸久败疮的治疗上少了一位良将,实属遗憾。作为医者应尽力避免,临证合理且充分运用,发挥其最大效用。

6 小结

黄芪是中药学众多药物中功效主治最多的药物之一,在心肝脑肾肺脾等多器官多系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且疗效良好,随着对黄芪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与作用靶点愈加清晰明确。其主痈疽久败疮的作用,中医与西医虽阐述不同,两种理论体系对其治疗效果却是一致高度肯定,可见其用理所应当。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推动中医药发展,更加全面深刻积极广泛运用黄芪本是好事,但过度强化其补虚作用而弱化甚至忽略其对痈疽疮疡的治疗作用反倒有碍于发挥其真正价值。作为中医药工作者应充分发挥黄芪在痈疽久败疮中的治疗优势,减轻病患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造福人类社会方为物尽其用。

猜你喜欢
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黄芪是个宝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黄芪的有效成分提取与纳滤提取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