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奕杰 许申峰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们无一例外都是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然后看着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处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仅是进行机械的学习,很少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对于目前的社会环境而言,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对人的自理能力也有所要求。优秀的人,除了拥有优异的成绩之外,还应该拥有独立照顾好自己以及他人的能力。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虽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难以掩盖实施它的好处。
小学时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好的时候。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时期学生处于他律阶段,他们服从权威,却缺乏合理的道德判断。同时,幼儿园时期,学生们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很多实践活动不能参与进去。初中和高中面临着严峻的中考和高考,中考和高考是众多学生们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机会,在这样严峻的阶段,学校也无法从其中抽出时间来进行实践活动。而小学正处于向自律阶段,甚至是公正阶段的发展,是学生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养成的关键期,也是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的关键期。因此,综合考虑下来,小学阶段对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是最好的选择。
生活即教育,小学生的视野不能停留于自己的玩乐与学习,他们需要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生活。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向生活学习,培养其综合能力。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会服务类型课程,侧重劳动教育,可以是生活中的洗衣做饭、收拾卫生,也可以是养花种草、植树建林。学校将生活中的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来源于生活又将用于生活的一些知识教授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理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多多理解家长的不易[1]。因此,在小学进行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们有莫大的好处。
社会作为生活环境,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有着很强的教育性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要从学校走向社会,在考察探究类课程中,有对自然现象、校园现象、家乡变化等的深入研究;在职业体验类课程,有对警察、昆曲演唱、主持人、糕点师等社会各行业的了解与体验,从而学会责任担当。每个主题都来自学生所能接触的社会生活,让学生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比如,每个家庭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大量的塑料袋,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就可以以塑料袋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日常跟随父母去超市,了解塑料袋是怎么被处理的,并根据垃圾分类的理念了解类似塑料袋这些种类的垃圾如果随意丢弃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之后,学生可以与父母互相合作,依照家庭对塑料袋的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案。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理念,不仅来源于生活,更要让学生将理念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连接生活与学习,社会与学习,让教育拓展打破时空界限,真正做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独立自主、综合能力强的社会人。
尽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但实施中和社会观念息息相关,滞后的理念会阻碍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脚步。
家长群体普遍忽视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不愿孩子花时间在这样的课程及其所包含的生活教育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应试思想,文凭至上。虽然现在的父母都有供自己孩子上学的能力,但在他们的心中,孩子上学只是单纯地去学习考试要考的内容,然后在考试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只看到了文凭的重要性,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很高的学历文凭,能够在未来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在现实生活之中,很多父母以学习为由,拒绝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苏州街巷的研究中,很多家长不愿意带学生去深入走访研究;在衣橱整理中,出现家长代劳的现象。第二,对孩子的过度保护。随着生活的富足,很多家长把溺爱当爱护,始终将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他们往往对孩子言听计从,舍不得孩子做一点点体力活,把孩子培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王子。所以,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之下,很多孩子都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在远离父母之后,难以照顾好自己。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难在小学中实施。例如,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倡导宣传,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之后,还要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实践技能。想要学生们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小技能,学校就需要分配出学生们平时上课学习的一部分时间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行为,在很多的家长眼里,纯粹就是在浪费学生们大好的学习的时间。很多家长甚至会多次找学校相关领导去反映这件事情。家长的各种不配合严重影响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久而久之,在家长们的压力下,很多学校渐渐地放弃了实践课程的开展。
作为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课程,学都会在课表上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组织注重活动、探究、实践,区别于一般学科课程;课堂内容因生活化而变得复杂,涵盖各个板块内容以及跨学科内容。所以该课程对教师的知识储备、综合能力、社会视野、课堂组织都一定的要求。但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为兼职教师,老师们把重心放在主学科的钻研上,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研究与学习,甚至本身对于生活教育下的课程内容了解甚少,比如家乡的发展变化、各职业的特点重点。在课程实施中,也出现被教师挪做他用的现象。正是优秀师资的匮乏与课程的无法保证,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由于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寻求解决课程实施问题的策略。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势必会遇到各种问题,但生活教育与综合素养发展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我们就必须客服困难,协同社会与学校共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实践活动的进行。
随着社会对于全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全素质的人才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的主力军。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部才更加注重对学生们进行素质教育,一改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了顺应这一新理念的发展,社会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素质教育的宣传,让学生和家长都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深刻了解,促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例如,学校可以将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印成小册子,然后发到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手里;还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制作进行网络宣传,使社会对素质教育中的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想要促进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必须要获得一定的支持基础,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影响力度不断扩大之后,学校可以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2]。
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师资团队的建设,学校应从多角度寻求综合实践教师发展的可能。比如,区域联合,积极参加区域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师资培训;校本培训,学校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与专家进行课程实施培训与共同实践,促进校内教研氛围;发展保证,通过各层级综合实践活动比赛打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中一定程度支持小学科发展。让教师,从个人到团队都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共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累累硕果。
在双减背景下,除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规定的课程实践,也可用延时服务的社团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实践,比如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跟踪指导,方法指导等,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生活中探究体验,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
第一,举办家长座谈会,消除顾虑,传输新理念。当很多家长反对学校利用部分学生们学习的时间去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学校可以找个机会,在反对的家长中选出代表家长,代表家长将所有反对家长的意见,上报给学校,然后学校根据这些问题向代表家长具体详细地介绍实践活动的诸多事宜,消解代表家长对实践活动的疑惑。再通过学生发展案例,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力与品质分析,让家长切实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代表家长清楚地了解学校的意思之后,可以和学校共同向其他反对的家长讲解。对于一些家长而言,实践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存在,正是因为不理解所以才会出现反对的现象。当家长们对实践活动都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再反对学生们进行综合实践课程。因此,当问题产生的时候,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促进生活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举措[3]。
第二,家长亲身体验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获得家长对今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支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一部分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课后实践并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地进行,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就比较突出。尤其是一部分较为反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家长,通过让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到小学社会实践开展的必要性。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一场以生活习惯养成为理念的小剧场活动,让学生作为扮演者,演绎生活中的日常,以及探寻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观众则是由学生家长组成。教师在布置小剧场扮演任务时,要告知学生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在扮演过程中重点应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可以随意发挥。在观看的过程中,家长便会意识到学生在经过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后,会获得迅速成长。学生也会意识到自己平时也要多帮助父母承担一部分家务,主动地去学会如何生活。
第三,邀请家长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在家长认可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后,请他们反观学生的家庭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希望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培养的能力点与素养点。学校在收集家庭反馈的问题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实施方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校还应继续邀请家长进行评价反馈,最终实现家校联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同时,让家长更好地看到学生的成长,以及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扩大综合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度,除了要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才能有效地发挥素质教育的特性。例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会有《悯农》这首诗,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意识上产生对食物来之不易的认知。但是相当一部分城市地区的学生虽然从诗中有学习到,但是并未见过真实的食物种植。综合实践课程便可利用这一特点的缺失,在春季学期,教师组织一场走进春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去农村地区观察并学习农民是怎么样种植食物的。在观察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所形成的感悟,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日常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减少学生浪费粮食行为的发生。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相互结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认识到生活习惯对未来的影响,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
生活背景下,很多的实践活动都是可以轻松完成的。例如,帮家里打扫一下卫生,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为爸爸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等。但在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今天,很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如,都快小学毕业了,穿衣吃饭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需要的、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所以,在教育逐渐畸形的今天,素质教育有必要走近校园,有必要从学生们小的时候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因此,学校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理能力,为从而国家、为社会提培养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