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课堂,余音绕梁
——让音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增光添彩

2022-03-02 15:03:45福建省永安市洪田初级中学罗旌禄
学苑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法治道德

福建省永安市洪田初级中学 罗旌禄

音乐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通过歌曲歌唱等形式的音乐欣赏来提升对于道德与法治观念的理解。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还能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感悟音乐里面包含的情与理,引发他们对于生活的深入思考。那么,将音乐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去,借助音乐的艺术形式和育人功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进而带动整堂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原本枯燥单调乏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一、音乐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及教学现状

音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元化,学习内容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与法治观念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运用音乐元素来辅助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较少,很多教师仅仅是在教学内容调整上做了一些变动,不能很好地改变道德与法治课堂枯燥和乏味的局面。我们不妨大胆积极一点,借助音乐教育来辅助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当中受到音乐教育的熏陶,用学生喜闻乐道的方式,通过歌唱和欣赏自觉投入到学习中来,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热情和兴趣,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使道德与法治的观念和识意深入人心。

二、音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创新策略

1.用音乐增加学生理解力,创新教学方式。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音乐在一些情况下比传统的说教更有力量,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音乐艺术育人的特性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不断探索。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择有效的音乐形式让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将音乐和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有效地融合,让音乐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效果,让学生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更好地理解、接受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八年级《勇担社会责任》时,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内容。比如教师可以以一首《春暖花开》作为第七课内容《积极奉献社会》的引入,教师首先在教学之前,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学生在欣赏美妙旋律的同时,感受歌曲中演唱的歌词的含义,“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就是一种奉献社会的精神,只有人人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去奉献社会,我们的世界才可以春暖花开,才能处处充满爱和希望。欣赏完歌曲之后,老师应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听完歌曲之后的体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教师根据设定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有效指导,进而引入对这堂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内容的学习。让音乐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有效融合,教学的过程也会更加充满趣味,学习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2.用音乐引发学生共鸣,使教学更高效。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积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音乐更能直接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不同题材和不同形式的音乐可以从不同程度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可以将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我们应该意识到音乐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音乐要和教材内容相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音乐的使用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让音乐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喧宾夺主,使教学过程变得本末倒置,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授部编版七年级教材《绽放生命之花》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和现阶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聆听一些和抗击疫情有关的歌曲,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各行各业共同抗击疫情的画面,体会到我们伟大的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然后,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以及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懂得生命的意义,把握好生命的每时每刻,享受生活,绽放生命,让自己的生命为社会创造价值。学生在音乐欣赏和道德与法治相结合的有效教学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对于人的重要意义,进而更好地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学生的思想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用音乐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此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教师将音乐引进课堂,使用创新的教学方式,用健康优美的音乐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枯燥无趣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通过音乐的引入,可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影响下,更有热情地学习,更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思想内容,提升自己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进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

例如,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时,教师播放歌曲《怒放的生命》,创设生命课堂情境,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身临其境,不由被歌曲里的思想和精神打动,教师抓住机会,介绍生命的意义,同时呈现课堂教学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情境和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这堂课教师所要讲的内容。音乐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相融合,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现出来,使学生学习有热情和干劲,并获得有意义的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更为尊重,能够反思并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用音乐激起学生兴趣,强化课堂效果。

新时代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进行变革,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带来更为生动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在喜爱的方式中学习到更多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形式,能够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激发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学生获得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又强化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更多的动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时候,教师同样采用音乐的形式,这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经常上网的状态,对互联网的网瘾较大。因此,教师巧妙地以音乐作为“诱饵”,在调动学生热情和兴趣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上播放有关网络诈骗的歌曲,比如《三思而后行》,伴随着美妙的歌声,学生快速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感悟生活中的经验与道理。随即,教师顺利地将音乐中的内容过渡到本节课要讲的主题中,教会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怎么样做到在网络世界中不会被蝇头小利吸引而受到欺骗。老师还借此机会,帮助学生明白如何更为合理地利用网络,怎样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教师运用音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还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打破了原先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多样化教学,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得到有效开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5.让音乐走进学生内心,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主体,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像以往一样,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个体,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接受、喜不喜欢接受,老师一味地灌输相关知识,导致其学习的消化不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就需要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贴近生活,只有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借助音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服务的同时,也要注意音乐资源的选取,让音乐内容能够贴近学生实际,走进学生的内心,让音乐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例如,在初中八年级下册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善用法律》一课中,在讲解如何适用法律并善用法律时,老师同样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音乐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例如音乐《民法学人》,可以让学生从歌词中领悟法律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对音乐资源的合理运用,在选取音乐资源时要明确其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在符合学生年纪和爱好的基础上,选对音乐,让音乐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也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精神距离,挖掘学生们对音乐和道德与法治之间相连包含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道德与法治等思想教育。教师通过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音乐,利用相关的歌曲和音乐视频都能够很好地贴近生活,靠近学习,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喜好,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感悟,让原本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活力多彩。

6.加大选择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握适度原则,就是在充分利用音乐资源助力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与适量,不可过量或是喧宾夺主,不但占用了学生学习的大量时间,还会使学生的反感,影响学习的进程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讲授初中九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少年的担当》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少年的担当时,可以适当在课堂上引用一些励志的歌曲来激发学生的热血,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融入课堂,进行高效学习。课堂上音乐资源的运用要注意时机、注意形式、注意方法,力求让音乐与道德法治的结合更加合理,让课堂教学成效更突显,使音乐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真正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为音乐而音乐的画蛇添足,保证课堂引用音乐的价值与效果。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可盲目地引入音乐,实现所谓的“音乐自由”,使一节政治课变成了所谓的音乐课,过于盲目地堆砌音乐资源,不但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反而容易将学生引入错误的导向,阻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因此,适度合理性原则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借助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包括音乐在内的有效形式,让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让自己的教学视域变得更加开阔。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在音乐力量的帮助下,助力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当中,还要注意合理地使用音乐资源,使音乐学习能够真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接受到美与思想的熏陶。同时,就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我们应该采取除音乐之外的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教师,在初中阶段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借助音乐的这双翅膀飞进道德与法治的神圣殿堂,在积极主动、富有兴致的学习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思政教师的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