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琼
(广州市荔湾区五眼桥小学,广东 广州)
在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素养培育的理念可以切实地与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数学素养培育格局。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将数形结合思想合理地融入。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和认知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抽象思维能力匮乏是很普遍的,在对应数量与物体关系,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融入数形结合思想,依靠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进入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的格局。比如在教学“线段和图形”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会让学生学会从数的角度来界定图形的属性,比如从线段数量的角度、顶点数量的角度以及从面的角度来探究几何图形,依靠这样的图形观察,使学生迅速地将数量与空间图形的桥梁构建起来。在图形的观察中,学生也学会去探究其图形中涉及的数量,依靠这样的方式确保数量和物体的关系可以很好的被理解。也就是在这样的数学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意识到可以从数量的角度去理解几何,可以从几何的角度去探讨数量逻辑,有正确的数形结合价值观,自然可以更好地为后续的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1]。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乘法知识板块占比较大,也是后续数学运算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多数会要求学生背诵口诀表,然后进行习题训练,以确保乘法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很明显,在此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理解乘法的本质,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数学乘法教学中,合理地融入对应数形结合思想,确保可以将乘法原理很好地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进入理想的图像观察格局,对乘法的认知也会不断提升,乘法板块知识的应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教师设定的情境为:某出租车上可以承载4 个乘客,请问两台出租车可以承载多少乘客,3 台出租车可以承载多少乘客?依照这样的方式类推。在出租车数量少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依靠自己掌握的加法知识来解决,但是发现在后续出租车数量不断增加的时候,学生就不知道应该如何计算。此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去分析出租车与出租车上乘客之间的数量关系,很快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特定的量存在变量。在这样的分析契机下,教师合理地引入乘法的概念,这样学生对乘法的原理认知会更加深刻。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要懂得结合数学乘法运算的诉求,融入对应乘法运算情境中,然后合理地界定不同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进入更有深度的数学学习格局[2]。
在数学问题情境中,学生要成为思维的主动参与者,能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以锻炼。因此在低年级数学问题情境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合理地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平均”概念的时候,教师会将任意单位依照同等数量进行平均划分,分成相等的部分,再使用分数来进行界定。对于这样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来进行理解,比如,某学生就会引入切西瓜的例子,在切西瓜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等份额操作,这样学生自然可以对分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进入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格局。对于上述过程中小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确保小学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继而获得数学学习成就感,由此进入理想的数学素养发展格局[3]。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育教学设计的环节,教师要懂得巧妙地结合不同知识板块,合理地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依靠这样的方式确保学生可以正确理解数量与空间的关联,生成数形结合意识和能力,继而确保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不断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