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常菊
(兰州市永登县柳树镇中心小学,甘肃 兰州)
小学数学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过多的数学理论和公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降低学习的兴趣,而有效的课堂首先需要充满活力的新课导入方法,才能够使学生在一开始投入课堂学习时就极度专心和融入,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由此可见,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开启学生求知欲望的钥匙。而探索充满活力的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方法是当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尤其需要注重新课导入的有效性与灵活性,有效利用情境这把“钥匙”,为学生开启新知识的大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提供一种立足现实的、立体形象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获得情感、知识和能力的全方位发展。由此可见,情境导入新课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情境将课堂知识激活,使学生对知识的开启和认知从抽象走向形象,从晦涩走向生动,更加灵活地投入知识学习的过程,品味数学的奥秘。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创设是最有效的导入新课的方式,它能够让学生燃起对新知识的渴望,也让学生重拾对课堂的热爱,从而激起学生更加强烈的学习热情,在灵活生动的方式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思维特点,通过多样的情境创设导入新课程,实现良好的新课导入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保有浓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对世界和生活充满好奇,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更加喜欢一探究竟,而这就是开启知识学习最宝贵的能力。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最为热衷的活动,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抱有趣味的心态,希望事物能够像游戏一样走进他们的生活。因此,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他们喜爱的游戏元素,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数学新课,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测量”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度之间的关系和变化,可以以这样一个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比如先让学生进行走路游戏,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走的步数最少、走出的距离最远,教师记录每位学生走路的距离是多少米,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的步数,这样就让学生对自己的一步跨度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后教师再问学生:谁能想出办法,不用尺子测量就能够知道操场一圈大概多少米?此时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索有什么办法,而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步行比赛,学生绕操场步行一圈,对“米”和“百米”的知识也就大致有了一定的认识。等游戏做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测量的不同方法。
再比如,在教学“数学广角——集合”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动物聚会”的游戏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扮演一种小动物,而后教师说:会飞的动物在这边集合,会游泳的动物到那边集合。在站队的过程中,会存在学生两边跑的情况。教师此时就可以让两边都会的学生在中间集合。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三个群体分别代表什么?继而学生就能够感受到“集合”的意义,并能很清晰地理解如何区分。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导入新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探索的趣味环境,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挖掘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和直观,继而就帮助学生提升了课堂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吸收课堂知识。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以解题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就有浓厚的求知欲,对他们好奇的事物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这样的精神是引导思维的有效支撑,他们在别人提出的问题中能够主动去思考,同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提问带动自己思维的活跃度,继而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还可以抓住学生好问与好奇的特性,利用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明了,从而推动他们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挖掘。
以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开课前教师可以预设这样一个问题: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而后借助方格纸,引导学生画一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两条长边之间的间距与长方形的高相等。而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去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和猜想,会发现借助方格的挪动,平行四边形能够和长方形重合,也就是说它们的面积相等。学生在探索和猜想的过程也就是思维激活的过程,他们看到了问题的兴趣点,将思考和探索相结合,从而就愿意投入问题情境中去。而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能一开始会提出疑问:这两个图形看上去都不一样,面积可能不相等吧?这个思考就是问题情境引发的思考,立足于这样的思考内容,学生开展探索,也在探索中证实了猜想。而后教师再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公式了。
每一堂数学新课虽然开展的是新知识的教学,但新知识其实还关联着相关的旧知识,往往与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是学生学习时却容易忽略旧的知识,而对新知识产生独立的认知,甚至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割裂感,这对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如果借助演示情境导入新课,将原有知识通过演示的方法进行延伸和拓展,而后引出新课知识,这样就能够自然地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与关联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演示情境导入新课,用丰富的信息化工具为学生演绎知识的变迁,从而开拓广阔的知识空间。
以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为例。数字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用独特的方法去记忆,而无论多大的数都是从基础开始的。教师可以创设演示情境,为学生演示数字的起源,展示出不同的计数方法,如最开始的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画计数,在演示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计数方法的不便与烦冗。再到后来的数字符号的产生,学生就能够理解数字计算的原理,也理解数字计数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记录需要向更加高位的方向迈进。学生在演示情境中“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以及数字的变化与发展,感受到了利用数字记录和计算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开展大数的认识时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
再比如,在开展关于“统计工具”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情境,将一段时间内的气温、湿度信息罗列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去观察表格中数据变化的趋势,学生会发现通过单独的数字观察,很难形成直观的趋势结果,此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统计图的结果,学生就能够直观地看到统计图显示的数字变化趋势,也能够了解数据与统计工具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对比演示情境中,学生非常明显地了解了数据信息与统计工具的联动作用,体会到了统计工具是建立在数学数据基础之上的,而后激发出学习动力,继而开拓知识领域。
数学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与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应用题还是理论的佐证,都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寻。而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是非常必要的,生活对学生而言具有自然的亲近感,比书本上冰冷的文字更有温度,学生在充满生活元素的数学课堂中学习,就能够使数学思想踏实落地,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思想。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情境,用极具亲近感的元素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的知识,从而焕活数学的应用认知,促进应用思想的建立。
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10 支铅笔”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按每人分2 支、3 支、4 支、5 支、6 支的要求分配,并把分的情况记录下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出现与以往平均分东西时不同的情况——不是正好分完,而是还有剩余。在这个“有余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参与了一系列活动,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当学生说道“10 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 个人,还剩1 支”这种分法时,学生要面对一种新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或学习新的数学方法,并练习用这种新的模型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用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引入课题,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动手探索的能动性,并且也帮助他们在学习知识之前就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继而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渴望学习更多的生活数学知识。
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就意味着新课导入对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说异常重要。在实践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式千变万化,但其根本都不会脱离对学生积极性、自主性和探究性的激发。情境创设方式是新课导入中非常灵活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用心选择与探索,为学生设计契合他们思维发展以及能力发展的情境,以灵活的方式焕活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从而实现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