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战略转换研究

2022-03-02 03:41于浩淼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质量

于浩淼,赵 斌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性合作网络是人类面临共同挑战时最短的问题解决路径之一。当前,各国都在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期培养出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人才。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首要出发点的中外合作办学历经缓慢发展、规模扩张、规范调整后,目前已进入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阶段[1]。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布了《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两个指导性文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2]。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应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找准其在国际化网络中的位置,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活动,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国家和国际化创新体系,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桥头堡”的作用。

一、构建实质性的广泛的教育国际合作网络

虽然我国高校高度认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国际化活动的具体实施相对不足;在全球教育体系中,我国高校的影响范围小,国际话语权不足;项目对教学之外的合作发展缺乏关注,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并不频繁。因此,要想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话语权,就必须重视教育国际合作网络的建设。

(一)逐步建立跨境质量保障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有学者认为,国际化和高校发展具有一定的内生性[3]。也有学者表示,大学本质就是国际化的[4]。钟秉林在谈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时称,随着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现代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与融合趋势明显[5]。可见,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出某些共性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正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质量保障的主体从政府等外部评价主体转向高校本身。中外合作办学中方主体也应同国际合作伙伴一道,寻求建立标准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多元评价,构建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学生发展为中心,同时辅以教师交流和科研合作的质量评价体系。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合会(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ENQA)等机构将跨境质量保障解释为外部的质量保障代理在本国以外实施的质量保障活动。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研究发现,许多国家政府对本国传统的学术控制和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竞争要求[6]。有学者认为,学生应该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被赋予全球竞争和参与意识,同时还要服务于当地和本国的发展[7]。也有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普及时代,高等教育的平均质量在大部分国家都是下滑的,而质量保障可以作为加强高等教育透明度和维持学位标准的重要手段[8]。当今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适应或采用其他国家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标准[9]。

鉴于各国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应寻找信誉良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为我方与外方合作伙伴建立统一的质量保障标准,这样做不仅可以保障我方学生获得与外方学生同样的教学效果与评估标准,也可以让我方办学主体更好地融入国际教育体系,为以后更好地拓展国际关系搭设桥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合会提到,跨境质量保障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加强地方机构的国际化方针的制定和改善其资质标准。

以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HKCAAVQ)为例,其在为澳门教育机构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对质量保障内容做出如下解释:(1)项目目标和学习产出;(2)项目内容和结构;(3)入学要求和学生选择;(4)教与学;(5)学生评估;(6)学习项目中的员工与员工发展;(7)学习项目的财政和实际资源支持;(8)质量保障(包括项目发展和管理);(9)工作场所和学生支持服务;(10)学生成绩和信息管理[10]。一旦中外双方建立起统一的质量保障标准,那么我方就可以以这个标准作为宣传,找到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并且更容易进入国际教育网络。

(二)以合作双方为圆心建立更广泛的具有实质性的国际接触和学生实践网络

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现有知识生产,在当前社会问题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下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高校需要寻找知识生产和获取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以便不断开发出更有效率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系列教学战略活动,而不仅仅是教学实施活动,它应该帮助学生发展其跨职业工作能力,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通过跨专业团队的实践活动解决现实问题。学生的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活动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是否坚固,影响着学生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和规划能力。

目前,我国合作办学的国外伙伴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其具有丰富的学生实践管理经验,且外方学生独立性相对较强,因此,我方可以借助外方的学生实践管理经验,通过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独立性。例如,芬兰图尔库应用科学大学的企业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每年10月,学校邀请约100家企业进入校园,并把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布在学校特定的网页上(同时也举行线下交流会)。学生自由组成跨专业团队申报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同一问题有多组团队申报,学校则组织答辩会,由企业决定使用哪个团队的方案,项目完成时间为3个月到半年。只要学生团队的问题解决方案得到企业的认可,整个团队就可以获得一门必修课的学分,如果企业不认可解决方案,学生团队则无法得到学分。在整个问题解决期间,学生团队可以全程得到学校导师的指导,学校还专门设立研究室供学生团队使用。企业只需要向学校缴纳1000欧元的管理费,就可以自由使用学生团队的研究成果。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实习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专业问题解决能力,还帮助大量新创企业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天津理工大学的交换生就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得了一个使用微信为芬兰企业推广的项目。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学生积极走访企业,展现出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的解决方案也得到了芬兰企业的认可,在回国后的调查问卷中,学生也给予项目高度评价。

(三)建立教师交流发展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降低了教师的“管”“教”“带”职责,而是强化了这些职责。产学研能否高效联合关键在于企业端与教师端,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教育机制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让教师流动或激发教师的热情,则很难实现产学研的联合。因此,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博洛尼亚进程,即在中外合作伙伴之间建立教师交流发展机制。在博洛尼亚进程中,欧盟各公立大学的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到其他签约国家的大学学习或任教,这类学习或任教都能得到学生和教师所在大学的认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师生和学术人员在大学之间的流动与交流。我国高校可以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机制,设立教师交流基金,鼓励双方教师为合作院校设立选修课程;教师也可以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短期出国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全方位增加双方的互信。

(四)推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国际拓展

中国具有悠长的教育史,高校应在漫长的历史中探寻并汲取中国文明的教育养分,总结丰富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同时,高校也必须正视并重视中国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拓展。当前的合作办学已经跨越了单向学习阶段进入互鉴阶段。知识的流动需要双向互动,知识的引进、消化、吸收也不是单向行为,知识只有在交互过程中,才能流动起来,并成为改造世界的工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越来越完善,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伙伴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高校必须积极推动、精心融入,让我国优质教育资源被世界认可并广泛传播。

二、健全品格教育,增强学生全球情景问题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平衡培养“有用”的人和“完整”的人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进行经济转型与升级,转变为更加具有服务导向和创造性的工业结构,这促使企业雇佣更高教育水平的人,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高质量、年轻化趋势[11]。高等教育如果不能紧跟市场变化,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的竞争力将不断减弱;如果高等教育成为所谓市场需求导向的教育也将失去其本身应具有的意义。因此,高校要不断吸收借鉴世界各国高校教学经验,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完整的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以实践和合作方式学习的能力。高校不能忽视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生存主义倾向,即学生自己给自己限定什么是有用的知识、什么是没用的知识,行为取向功利主义严重。这种思想和学习动力无法适应全球复杂环境下的问题处理要求。全球教育不仅涉及认知要素,还涉及影响因素,如对他人的信任与关怀及更多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分数只是一时之得,我们的学生应该是健康、性格完整的人。

(二)平衡坚守文化价值和融入国际社会

教育的全球化不是知识文化同一性改变的过程,而是文化多样性持续展现魅力的过程,只有不同的文化与文明才能促进更多的教育交流。任何不同的区域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这个趋势尤其明显。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尽量避免同质化、标准化和同样化,保持多样性才能保证本地区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创新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不仅不会脱离世界,反而会因为不同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并不是搞民粹,而是在尊重其他文明、文化、宗教、习惯的基础上推动自己的价值被外界了解和接受。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新的社会传统都在形成,新传统的形成不可能不受外界影响,所以,坚守文化价值与融入国际社会并不是相矛盾的。在培养国际化人才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展现国际化的本质要求,着力提升中国教育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融入度[12]。

(三)增强学生全球情景问题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1年,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明确了这五年需要完成的四大创新优势:世界一流企业和品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人力资源与人才队伍、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体系[13]。要想实现这四大创新优势,高等教育必须先破除自主创新和“走出去”瓶颈。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高等教育培养方式的变革;“走出去”不仅仅是把人员“送出去”,更是把我国的文化与智慧“带出去”,没有与世界充分融合、沟通,就无法理解什么是世界一流、如何才能做到世界一流。

增强学生的全球情景问题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实施必要的跨文化教育及萃取本国文化经验解决全球问题。把儒家思想融入课程中,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端正学生对其他国家、地区发展的态度;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自信和自我意识。国际课程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国际经验。(2)通过国际经验交流加大考核改革力度,增加以学生为主的研讨周学分设置。(3)注重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师生做改变者,而不仅仅是问题解决者。

高校应构建全球责任取向的高等教育建设路径,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和价值所在,促进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协调发展、互利互惠,强调地区与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全球共同问题的解决。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战略的探讨有助于澄清当前的模糊认识,有助于了解其在国家发展及国际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战略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开放精准化的体现,变以往“粗放式”的开放与合作为有目的、有目标、有标准、有规则、有行动计划、有支持体系的对外开放与合作。面对教育国际化、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高等教育抓住机遇,有效利用并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质量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质量投诉超六成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