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南 周口 466000)
糖尿病属于高发慢性病,其主要症状为机体血糖升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相关数据可知,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3亿,且呈持续增长态势[1]。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主要类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5%左右,病情表现为渐进发展[2]。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妊娠过程中首次发现或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妊娠糖尿病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也会损害母体的健康状况,因此需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3]。有资料报道[4],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自然流产、羊水过多、巨大儿与早产等发生率高。随着妊娠糖尿病孕期管理完善,75%~80%的产妇无需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仅通过饮食、运动干预即可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4]。碳水化合物和机体血糖存在密切关联,近年来单纯食物交换份法在国内应用率逐渐提高。随着血糖生成指数以及血糖复合概念的提出,单纯食物交换份法由于未能对不同食物内的相同量糖充分考量,因此使得血糖应答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研究[5]报道,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可有效兼顾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本研究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110例,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纳入标准:①孕24~28周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糖尿病[6]。②接受饮食与运动指导后空腹血糖(FBG)低于5.3 mmol·L-1,餐后2 h血糖(2 h PG)低于6.7 mmol·L-1。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④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②合并其他严重妊娠并发症,如胎膜早破、胆汁淤积症等。③存在其他提前终止妊娠指征者。2组患者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饮食指导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指导孕期管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根据其自身的身高,计算理想体质量,对其目前的体质量状况进行判断;根据患者的体型、劳动强度、孕周等,对每日总热量与3大营养素比率进行计算,并进行个体化食谱制定:根据妊娠糖尿病的要求热量供给标准,每日患者的热量摄入标准为30~35 kcal·kg-1,碳水化合物占比为45%~50%,脂肪占比为25%~30%,蛋白质占比为20%~25%,同时指导患者适量运动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具体措施为:(1)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依据食物具备的血糖生成指数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对血糖负荷予以计算,血糖负荷=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糖类含量(g)/100,若食物的血糖负荷超过20则属于高负荷食物,10~20为中负荷食物,低于10为低负荷食物,根据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开展饮食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及日常活动量情况,来对每日机体的总热量需求进行计算;通过食物交换框架表来对每日食物的总交换份数进行查找,并根据相应的比率,向每餐摄入的食物量进行分配;依据血糖负荷值来对食物进行选择,根据食物具备的血糖负荷值,尽量选取同一类食物中较低的血糖负荷值食物食用。(2)健康教育:①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28周前,每周为患者开展1次健康知识讲座,使其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认知度提高,并告知患者家属参与讲座,为其采用健康宣传手册发放,协助做好患者的血糖检测、饮食与运动干预,并观察患者的情绪,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其负性情绪。② 妊娠28~36周时,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膳食控制与运动干预方面,依据血糖及体质量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饮食指导,控制患者碳水化合物摄入,可将微量元素以及微生物摄入适当增加,多食用新鲜水果与蔬菜,同时将钠盐及糖分摄入减少,建议患者开展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操、瑜伽等,餐后1 h运动半小时左右,控制体质量,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养成规律作息。③妊娠超过36周时,为患者实施持续健康教育,强化心理辅导,做好围生儿监护以及感染预防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与患者交流,使其掌握围生期的注意事项,打造舒适的病房环境。
1.2.2 观察指标 ①2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FBG参考值<5.1 mmol·L-1,2 h PG参考值<7.8 mmol·L-1,HbAlc参考值为4%~6%。②2组患者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孕期每周体质量增加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③2组产妇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产后发生情况。④2组新生儿结局,包括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应用Apgar评分[7]评价,评分越高表示窒息程度越轻;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分为无窒息。
2.1 2组产妇干预前后血糖及HbAlc水平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FBG、2 h PG与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干预前后血糖及HbAlc水平比较
2.2 2组产妇体质量变化与新生儿体质量比较 观察组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与孕期每周体质量增加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体质量变化与新生儿体质量比较
2.3 2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n=55,n(%)]
2.4 2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妊娠糖尿病由于妊娠过程中患者机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胰岛功能衰退与胰岛素抵抗,由此使产
表5 2组新生儿结局比较[n=55,n(%)]
妇机体代谢发生紊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膳食结构也出现明显变化,日常饮食中糖分、脂肪等摄入量明显增加,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8]。妊娠糖尿病使患者糖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影响母体与新生儿免疫力,引发多种并发症,使妊娠结局受到影响[9]。
食物交换份法是将食物进行分类,包括谷薯类、水果类、蔬菜类、肉蛋类等,不同类别食物的每份重量存在差异,但其产生的热量均为90 kcal,同种类型食物可相互交换。由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无法代表其对于机体血糖产生的作用,因此交换份法无法反映不同食物在血糖应答上的差异[10]。因此有学者提出,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不同于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其对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有更全面的考虑,由此直观反映食物血糖应答效应[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BG、2 h PG与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与孕期每周体质量增加量低于对照组,提示妊娠糖尿病患者行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与健康教育干预后,可使患者血糖水平与体质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可弥补传统食物交换份法无法区别等值能量食物餐后血糖应答的缺陷,促使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确定血糖负荷的前提下,对食物进行针对性选择,调整饮食,减少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利于血糖与体质量控制[12]。同时观察组产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与健康教育干预可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母体糖代谢异常会加重相关血管病变,使血管管腔直径缩小,增加内皮细胞的厚度,对局部血运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3];胎儿长时间处于异常血糖环境下,也会使自身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减慢肺泡细胞成熟,容易导致胎膜早破、早产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妊娠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水平提高,机体脂质代谢功能紊乱,使机体血管受到损伤,加之抗血栓能力降低,内皮细胞层具备的通透性逐渐提高,血管舒缩因子平衡性被打破,容易导致早产[14];高胰岛素血症的出现会减少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从而使机体代谢异常,将机体能量储备减少,使患者分娩时宫缩乏力发生率提高,提高了难产风险,使分娩难度加大,迫使产妇需接受剖宫产分娩[15];患者机体血糖水平过高,通过脐带将血糖转移至胎儿体内,增加胎儿机体胰岛素分泌,促使胎儿胰腺组织体积增加,同时提升胎儿机体脂肪与蛋白质合成,更容易出现巨大儿,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的实施可促使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改善产妇妊娠结局。